收藏 分销(赏)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7篇).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4292021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优秀7篇)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绝密”“绝妙”“厄运”等词。3、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准备1、cai课件。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图片、音像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任务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内容。2、教学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使命,并理解伯诺德夫人藏绝密情报的绝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为祖国、为和平而舍生忘死的精神。3、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体会他们的机智勇敢。课前交流一、了解战争。1、交流:同学们,战争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你能说说你对战争的

3、看法吗?3、小结:战争是残酷的。因为战争,许多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甚至家破人亡;因为战争,才有了一幕幕的尸横遍野二、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1、交流: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吗?3、小结: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破坏性最强、伤亡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武装战争。1940年5月,纳粹只用短短的三个星期就闪电般地占领了法国。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法国这块国土上。三、了解法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1、面对着“国破山河碎”,面对着凶残的法西斯刽子手,法国人民把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转入地下。不管环境多么恐怖,道路多么遥远,斗争多么艰难,他们,都不曾放弃!在沦陷区,他们秘密传递情报,出其不意地打击强盗。不断遭受

4、游击队打击的德国强盗,变本加厉地展开了血腥的镇压与杀戮,他们采用地毯式搜捕2、严密排查情报人员;他们高喊着“宁可错杀一万也不漏过一个”的强盗论调,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鲜血,染红了法国的大地;枪声,遮掩了法国的天空法国,笼罩着死一般的沉寂。但是,在这死寂的背后,不屈的暗流涌动着,就连一向柔弱的妇女和孩子,也带着满腔的仇恨投入了敌后的情报传递。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震撼人心、大智大勇的壮歌!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二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

5、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教学难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具准备:光盘、图片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朗读

6、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学生交流。、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检查自学情况。()读准字音。()检查词义掌握情况。、讨论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

7、,但没有成功。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四、课堂练习、写字练习。、用钢笔描红、临写。、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一段、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学生质疑:绝密、绝妙。、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8、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指导编排课本剧。三、第一场的编排。、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学生交流怎样表演。、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四、布置准备工作。五、布置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默写词语。第三课时一、第场戏的编排指导。、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

9、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交流体会。、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其它角色怎么演?、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一边读一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齐读第三段课文。二、第三场戏的指导。、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常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交流体会。、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提问:杰桂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分角色朗读第四段。、教师小结。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指名学生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五、作业。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半截蜡烛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

10、三教学目标:1. 品读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2. 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学习点线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等点,点面结合,表达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抓住重点,感悟形象1.快速浏览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这半截蜡烛特殊在什么地方,要求用上课文中的词语“绝妙”。2.伯诺德夫人这个“绝妙”的方法是否就万无一失呢?如果半截蜡烛保不住,结果会

11、如何呢?读第3自然段。3.投影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讨论:如果蜡烛出现意外,一家三口人可能会怎么做?(多元解答)设计意图:阅读要善于取舍,先昭示后果的严重性,便于学生理解后面一家三口为什么要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蜡烛,促使学生尽快“入境”。4.感知伯诺德夫人。(1)(投影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感悟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感悟到的。(2)圈出伯诺德夫人说的话,你认为这句话中应该强调哪个词语?说说你的理解。(3)请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这句话。设

12、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此举意在使学生读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让朗读体现出个性。(4)蜡烛熄灭了,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讨论:“似乎”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替换?(5)句子比较:“一场危机过去了。”能否用这句话替代课文中的原句,为什么?设计意图: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通过感悟,更需要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来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从而感受文字运用的恰当、精准。5.感知大儿子杰克。(1)可一家人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德军中尉又点燃了蜡烛,大家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此时,大儿子杰克站了起来,他是怎么做的呢?(2)(投影出示)“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在

13、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你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得到这种感受的?(3)杰克端走蜡烛的理由已经被否决,他还需要不需要搬回木柴生火,为什么?(引发争辩)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并交流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让人人动口、动手、动脑表达真情实感。抛出一个争辩的话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争辩中擦出火花,改变阅读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局面。(4)母亲与儿子的努力都失败了。他们坐待着,他们在等待什么?此时此刻,一家人的心情又如何呢?6.感知小女儿杰奎琳。(1)(投影出示)“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从

14、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这里的“似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难道一家三口就这样坐以待毙吗?请快速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悟。(3)指名读课文第6自然段。你认为应该突出什么?为什么?“娇声”是否可以去掉?“道过晚安”是否有必要?“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能否改成“我要拿一盏灯上楼睡觉。”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句式,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从而体悟语言的奇妙,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二、回归整体,深化感知1.是什么支撑着一家三口这样与敌人周旋的呢?2.在这场生死斗争中,一家三口是那么机智和勇敢,但这种勇敢机智又各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

15、,模仿中央电视台“20xx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为他颁发“勇敢机智奖”,并请你写一段“颁奖词”。设计意图:阅读必须“读进去,走出来”,就是要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苏教版小语教材提供了“长线结合”和“短线结合”的两种方式。课堂教学中亦可采用“短线结合”。板书设计:半截蜡烛母 亲 智慧 沉着二战期间 大儿子 从容 懂事小女儿 机智 镇定半截蜡烛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四课文半截蜡烛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课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已经达到了入微的境界,特别是成功地运用了人物的心

16、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虽然花费笔墨不多,但简约而不简单,循一点,足可以窥见全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清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学习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的方法,以及环境描写在烘托当时气氛的作用。2、过程和方法:主要采用“以读促悟,以悟导读”的方法,通过揣摩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词语和句子,领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指

17、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应当想法设法创设相应的情境,紧抓文本语言不放松,引导学生通过概括、揣摩、想象、诵读等方式潜心会文,深入人物的内心,去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和严峻,更要感受他们一家三口的勇敢、智慧和强烈的爱国心。如何紧抓语言文字?于永正说:“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语言重点和情感重点设计教学过程”在这里,我想更进一步地实现自身的意图,那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教师要仔细斟酌、反复钻研,找到语言重点和情感重点的交融点,把最能体现当时形势严峻,人物的内心品质的词句提炼出来,也要大刀阔斧、删繁就简地把虽然也很精妙,但

18、与中心无关或关联不大的词句撇开。具体展开就是把文中对人物的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和环境的描写(蜡烛)的词句精选出来,穿插在有序的故事情节中,引导学生再三咀嚼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从而深入领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在启迪智慧的基础上陶冶情操,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凸显出来,最终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此外,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三位主人公同德军周旋斗智的基础上,本人还力图在训练语言、积淀情感的同时,体现一个由扶到放,由指导到自主的过程。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和“提倡学生自悟自得”的语文教学理想境界。本课教学着力对两个问题的思考探索。一、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与规定性教学中,我强化展现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的

19、非预期性与创造性,同时认为多元解读并非没有任何制约的纯个体主观心理反应,而是主观心理与文本隐蔽信号的契合,因而教学中注意通过价值的引领让学生领悟文本对话中“主观”与“客观”的辨证规律。二、语言转换的整体性与主动性我在教学中力求把握整体性与主动性,将体验,想象与语言发展结合起来。诸如引发认知冲突,进行争辩,凭借文本信息想象描述心理,既力求体现“多维度” “多层次”的丰富性,又旨在激发学生思维,表达的积极性,使之获得整体的发展。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五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的机敏、勇敢,学习热爱祖国的精神。第二课时。一、

20、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半截蜡烛,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1、学生回答。2、老师总结:这半截蜡烛不是普通的日用品,在本文中,它与生活在一个特定时代的一家人的生命和一场重要的斗争息息相关,它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因为它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大家想不想亲临现场,亲身经历那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二、指导细读课文重点段1、听课文录音。(第2、3、4段)2、听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啊?是啊,课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让我们的心也绷得紧紧的,为伯诺德夫人一家捏一把汗,直到最后才深深舒了一口气。大家看看,围绕着蜡烛的变化,伯诺德夫人一家跟德军斗争

21、了几个回合呢?板书:点燃 重燃 夺回吹熄 端起 端起这三个回合的较量,分别表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什么特点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的相关语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字,想象当时的情景,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看看自己都体会到了什么?3、学生自读课文,圈画词句。4、学生交流学习成果。三、引导品读课文重点段1、根据学生的汇报,品读第一回合的重点语句。出示文字:“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这里有一个词语重复出现,预示着蜡烛的熄灭带来的一连串的严重后果,渲染了当

22、时的紧张气氛,是哪个?这其实也是伯诺德夫人的内心独白啊,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呢?指导朗读。(老师导读)。她当时会怎么想呢?从“急忙”“轻轻”两个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多么镇定机敏的伯诺德夫人!2、妈妈临危不乱,儿子怎么样?请你说说自己通过那些词语体会出来的?动作:_语言:_神情:_3、“大家要学会从人物的神态去揣摩人物的内心,请你想想,杰克“默默地坐待着”,他在待着什么?坐以待毙吗?假如你是他,会怎么想?4、此时此刻,蜡烛仿佛成了一颗定时炸弹,情况万分危急,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那紧张窒息的气氛?5、在千钧一发之际,小女儿杰奎琳怎么做的?“娇声”是怎么说?你猜她是

23、怎么想的呢?她为什么对少校说呢?指导朗读杰奎琳的话。她的办法成功没有?齐读课文相关语句。杰奎琳巧妙地骗过了德军,化险为夷,保住了秘密,保住了一家人的生命!此时,你想对杰奎琳说些什么?6、总结: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危机时刻,伯诺德一家人靠的是什么夺取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的胜利?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谁知道是什么情感吗?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段找找。(热爱祖国)四、分角色朗读课文2、3、4段五、小组合作酝酿任务动作,练习语言,把握人物心理,表演课本剧。六、作业回家把课文讲给家长听,注意添加人物的心理活动。12、半截蜡烛点燃 重燃 夺回吹熄 端起 端起半截蜡烛 教学设计 篇六教材简析

24、:本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的精彩之处就体现在一家三口与敌人的对话中,特别是最后杰奎琳的巧妙伪装出来的可爱和天真、毫无破绽的理由打动了德国少校,保住了蜡烛里的秘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

25、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4、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活动,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3.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26、,学习生字新词l.自读课文,要求:(l)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划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截止 诺言 熄灭 厨房遭到 厄运 楼梯 摇曳(2)指读、正音后齐读。(3)说说生字新词的意思。3.指名读课文、正音。4.通过读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对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解答。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提供句式:当_,(谁怎么做)_。_,(结果怎样)_。2.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段(l2节):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

27、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第二段(第3节):写一名德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第三段(45节):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第四段(6一7节):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紧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四、学习第一段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2、学生质疑词义。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5、出示句子。指导练读。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

28、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1)指名朗读,齐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2)讨论交流:a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b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c办法巧妙。6.齐读第一段。五、指导写字1.观察生率表,注意每个生率的笔画与结构。2.重点指导“截”,与“载”“栽”两字。3.钢笔描红、临写。4.反馈。学生习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2、复习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联系第一课时的学习交流。二。教学课文:1、这篇

29、课文是围绕着“半截蜡烛”来写的。“半截蜡烛”有多长呢?就在这样短的半截蜡烛中,竟还有一段是插着金属管的,这样一来,这半截蜡烛可燃烧的时间就更短了呀!2、故事就是围绕着这样的半截蜡烛展开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看。3、看来,这藏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是伯诺德一家三口关注的焦点,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紧张)4、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情况如此危急

30、,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全班朗读这一段。5、同学们:能不能再让这半截蜡烛燃烧下去?(不能!)直接吹灭行不行?(不行!)危急关头,伯诺德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这点燃的半截蜡烛熄灭。于是,他们展开了与敌人周旋。(板书:周旋)导学引路。6、他们究竟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先来看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相关内容?7、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1)“平静”: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个别读,体会。(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再次体会。(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三读,加深体会。(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

31、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自学交流。8、“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没有,“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9、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5、6两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10、我们一起来看看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

32、旋的。说说你的感受。(1)“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升个火吧!”(镇定、机智)读。(2)“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镇定)体会,读。11、“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起来读!12、就在这时,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娇弱的声音。这个小姑娘又是怎样与凶残的德军周旋的呢?(1)“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体会,有感情朗读。a什么叫“娇声”?b怎样“娇声”说的?c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说?(联系前两次)d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

33、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2)“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体会,朗读。(3)接读第七节。三、拓展延伸。1、同学们,这半截蜡烛熄灭了,但我们与伯纳德一家一同经历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纳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宣读这样一份奖状,你想象上面会写些什么呢?2、布置作业:继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同学们合作改成课本剧,并合作表演。半截蜡烛 教学设计 篇七1、正确流

34、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4、了解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渲染能突出人物的形象,刻画人物的性格。5、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细细体会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1、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导入1、师背景介绍:1939年,德国发动了侵略其他国家的战争,当时的法西斯用非常残暴的手段展开了血腥的屠杀看录像(教师解说)。2

35、、师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抗击侵略者的感人故事。3、师板书课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半截蜡烛就是发生在法国的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生齐读课题。二、读悟1、了解故事梗概:师请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读课文,交流。2、学习37节:师在一番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之后,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生小女儿杰奎琳。师有不同的观点吗?生思考交流,母亲和杰克也有功劳。3、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到底怎样说更令人信服呢。请大家默读相关的部分,寻找到需要

36、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在文章中标注自己的想法,小组的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生读书、思考、讨论。4、交流:(教师预设)观点一:伯诺德夫人有很大的功劳。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灭。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从“急忙”你看出什么?她担心什么?(情报暴露、孩子的命运、国家的命运。)这样做及时舒缓了孩子们紧张的情绪。你觉得伯诺德夫人怎样?(机智)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尽管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

37、,想想是什么。(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课文最后说正当小女儿“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还有什么地方也表现了她的机智?“轻轻”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不露声色、不引起注意、镇定。)指名朗读。观点二:杰克有很大的功劳。出示: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从“慢慢地”你体会到什

38、么?指名朗读。出示: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蜡烛已被夺回,搬木柴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他为什么还要搬?体会“从容”。时间正一分一秒地过去(听摆钟的声音)在这样的声音中,你们感受到什么?世界上没有什么时候事比等待死亡更可怕的,而这个小男孩却在镇定地等待着。指导朗读:“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着。”过渡:时间正一分一秒地过去(听摆钟的声音),此时此刻,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观点三:小女儿杰奎琳。师引读部分文章,配着钟摆的声音,“这时杰奎琳站了出来”你们感受到什么?杰奎琳在“娇声”地说话,请你用娇声的语气来读,娇声地说话可以让人感觉非

39、常可爱。(读读)你还从这里看出什么?(杰奎琳选择了一个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中尉是个什么人,选择对象很合理机智。)天黑了,我要上楼睡觉,你们体会出什么?(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机智。)她镇定地向敌人道了声晚安。随机指导朗读。5、填空:(情况) (怎么做) (结果怎样)当半截蜡烛被点燃后,伯诺德夫人点燃油灯,吹熄了蜡烛,危机暂时过去。当半截蜡烛重新被点燃后,大儿子杰克拿走蜡烛搬柴生火,却遭德军中尉呵斥。当半截蜡烛越烧越短时,小女儿杰奎琳请求拿着蜡烛上楼睡觉,结果成功了。三、小结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的心情怎样?(如释重负)你想说什么?2、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3、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总结回顾,延伸拓展1、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机智、勇敢、镇定,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2、再读第一自然段,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爱国)半截蜡烛点燃蜡烛重新点燃夺回蜡烛轻轻吹熄端起烛台端起上楼挺身而出千钧一发(机智、镇定、勇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