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摄影的诞生与发展.ppt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289030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99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的诞生与发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摄影的诞生与发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摄影的诞生与发展.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摄影的诞生与发展.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摄影的诞生与发展.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摄影的诞生与发展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长驻影像的渴望、对影像记录和信息传播的需求催生了摄影术的诞生。摄影术并不是某一个人发明出来的,而是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一个成果。摄影术一经公布,便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改进它,使它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第一节 理论基础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墨子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至运用,

2、但毕竟是只可观察,无法记录。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屏幕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第二节 萌芽和诞生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暗箱,是一个密不透光的箱子或一座没光的暗室。在箱壁凿个小孔,让箱外物景光影穿过此孔,在箱内壁上构成倒影。画家坐在箱内,铺张纸在倒影处,即可描成图像。暗箱,经人们智慧,小孔配上玻璃镜头,改进映像的细质性。暗箱本身也改进为体积小,轻便好携带的小匣子,广为画家普遍作为绘画辅助的好工具。曾有人把双凸透镜镶置在暗箱孔上,可

3、得到较好的明确的影像。1611年,卡卡皮皮尔尔(K Ke ep pl le er r)在著作Diaptria中,首创使用凹透镜与凸透镜的复合透光,更为暗箱内的影像呈现前所未有的摄影明析度。世人推崇他为照像光学的始祖。到了18世纪,暗箱普遍被使用。渐有便于描绘肖像、静物和室内绘画的小型暗箱,以及用于户外风景可手提的、轻巧的暗箱。摄影技术,被人们发现且应用在描绘上,让有心人士已意想到:影像应该不必费时、又劳动手来描绘,而能利用较好方式,即可将影像保存下来的方法。于是,就有 感光存影的办法被发明。摄影的机具如照相机,摄影材料如感光底片、显影剂,甚至于影像由黑白进而为彩色等等,应用而出。1725年,德

4、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医学教授亨亨利利其其舒舒尔尔茨茨(H He ei in nr ri ic ch h S Sc ch hu ul lz ze e 1 16 68 87 7-1 17 74 44 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用下会变黑,并于1727年发表论文硝酸银与白垩混合物对光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记录图案的功能,德国人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1757年,英国人道道龙龙发明消色差透镜。同年,意大利人贝贝卡卡利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1802年,英国人汤汤姆姆斯斯维维吉吉伍伍德德(T Th ho om ma as s W We ed dg gw wo oo od d)完成了最原始的

5、照相机,即“晦影照相机”,使用可感光的硝酸银纸;其学生亨亨弗弗利利爵爵士士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显影,制成人类史上第一张较能久存的照片。此二人被誉为“暗箱”与感光材料结合的先驱者。1812年,英国科学家乌乌拉拉斯斯顿顿(W Wo ol ll la as st to on n W W H Hy yd de e 1 17 76 66 61 18 82 28 8)利用多片凹凸透镜,制出有史来最好的摄影镜头。开始奠下,研发未来有更好、更精准摄影镜头的基础。1819年,英国人赫赫谢谢尔尔(J Jo oh hn n H He er rs sc ch he el l 1 17 72 29 91 18 87 71

6、 1)发明了摄影的定影法。他发现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可使已感光的氯化银固定下来,从而可以长时间保存影像。其定影方法,一直被人们延续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世界摄影历史上,第一张可以摄影成像的图片,由法国发明家尼尼埃埃普普斯斯(N Ni ic ce ep ph ho or re e N Ni ie ep pc ce e 1 17 76 65 51 18 83 33 3)在自家顶楼的工作室中制成。从1793年起,尼埃普斯就已从事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的保存影像的试验。1816年,他用氯化银感光纸,存影了黑白负片。1826年的一天,尼埃普斯用沥青涂于铅锡合金板上制成感光底片,放置在

7、特制摄影机中,然后利用阳光对着窗外进行拍摄,经过长达八小时的曝光,再用薰衣草油冲洗感光过的底片,获得了影像影调也原景物相同的正片。窗外景色这张正像上,左边是鸽子笼,中间是仓库屋顶,右边是建筑物的一角。由于受到长时间的日照,左边和右边都有阳光照射的痕迹。尼埃普斯把这种用日光将影像永久的记录在玻璃和金属板上的摄影方法,叫做“日光蚀刻法”,又称“阳光摄影法”。达盖尔摄影法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 J M Daguerre 1787年11月18日1851年7月1日)法国人,发明家、美术家和化学家。达盖尔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摄影术的发明人。达盖尔曾于1822年在法国巴黎开办了一个名叫幻象画绘画景色展

8、览。他用各式各样的灯光变化照射在画面上,产生使人意料不到的美好奇妙效果,声誉卓著。1827年他遇见尼埃普斯,两个人志趣相投,从1829年开始起,他们进行合作,共同发展和完善尼埃普斯发明的阳光照相法。不幸,1833年尼埃普斯因病辞世,达盖尔继续进行实验不已。经过不懈努力,1837年达盖尔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实用的摄影术,叫做达盖尔摄影法(又称银版摄影术)。终于取得了成功!达盖尔摄影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摄影方法。达盖尔摄影法是在一块涂有碘化银的铜版上曝光,然后用设计的汞显影箱以汞(水银)蒸汽显影,再放在食盐溶液(后改作大苏打)中定影。就能形成清晰且能够永久性保存的影像。后来,达盖尔根据此方法制成了世

9、界上第一台照相机。他的照相机与今天我们使用的照相机基本类似,由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和暗箱等部分组成。1839年8月19日有了成熟的技术之后,达盖尔决定将它公诸于世。他认为像这种发明的专利权,如果归个人私有,那么就永远不会造福社会,只有国家收购公布天下,才能靠众人的力量来改造和完善。1839年1月9日,在巴黎召开的法国科学学会的一次正式会议上,达盖尔摄影法由法国天文学家兼国会议员阿阿拉拉果果(M M A Al la ac co o)代表法国政府正式宣布,并收购了它的发明专利权。同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和美术学院的联合大会上,法国政府正式公布了银版摄影法的详细内容,达盖尔本人发表了一本79

10、页的说明书,从此摄影术公诸于世。1839年8月19日被国际公认为摄影术诞生日。此发明一经公布就在公众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达盖尔也被称为“摄影之父”,与此同时达盖尔摄影法迅即得以广泛的使用。直到19世纪50年代的火棉胶湿版工艺出现之前,一直是最主要的摄影技法。画室1837年,达盖尔在工作室内利用自然光拍摄了画室,曝光时间半个小时。这幅照片是存世最早的“银版摄影术”照片,也是世界上第一幅静物照片。巴黎寺院街达盖尔的存世作品很少,这幅照片摄于1838年,曝光约15分钟。因为曝光时间长,巴黎街头熙熙攘攘的行人与车辆没有留下行迹,只留下街角一个擦靴子的人。达盖尔摄影法特点与意义特点:特点:曝光时间由八小

11、时缩短至半小时甚至几分钟;直接正像,影像品质优良,颗粒细腻、层次丰富;能够永久保留影像;意义:意义:使摄影得以成为人类在绘画之外保存视觉图像的新方式,由此开创了人 类视觉信息传递的新纪元。第三节 发展照相机和底片是摄影的主要工具和材料,那么摄影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的发展变革史。(一)1 18 83 39 9年年1 18 87 70 0年年 发发展展初初期期这一时期,广大摄影人还处在尝试和摸索阶段,期望找到一种便捷、高效、高质量的摄影方法。对达盖尔摄影法的继承和完善。继续尝试新的摄影方法及感光材料的研究。发明初级的照相机和镜头。(二)1 18 87 71 1年年1 19 91 1

12、3 3年年 快快速速发发展展期期从1871年英国医生马杜库斯(R L Maddox)发明了“明胶干版法”,感光底片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开始,到柯达公司的成立,摄影发展才真正进入了快车道。感光底片工业化。柯达公司成立,照相机和胶片商品化。胶片规格多样化。蔡司公司进入镜头制造业,照相机镜头精密化。(三)1 19 91 14 4年年1 19 98 80 0年年 成成熟熟期期自1914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Oscar Barnack)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部“徕卡”牌135相机,标志着摄影发展进入了成熟期。确定了常用的画幅尺寸。确定了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奠定了照相机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摄影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得

13、到广泛应用。(三)1 19 98 81 1年年 数数字字时时代代1981年,日本索尼(SONY)公司在德国国际广播器材博览会上,推出了世界上首台磁录像照相机“玛维卡(Mavica)”。它记录影像的载体不再是银盐胶片,而是以电磁记录影像。但由于像素较低且制作成本高而未得到开发推广。20世纪90年代后期,数码摄影及配套的电脑图像处理系统迅速崛起,传统的银盐时代受到数码技术的巨大冲击。影像的存储载体变成了CCD或CMOS芯片,数码摄影的出现,标志着新的数字时代的到来。摄影发展年鉴(一)1 18 83 39 9年年1 18 87 70 0年年 发发展展初初期期1839年,法国19岁的贝贝克克雷雷尔尔发

14、现了光电效应,为以后设计光电测光表奠定了基础。1839年,英国天文学家约约翰翰赫赫谢谢尔尔博博士士(S Si ir r J Jo oh hn n H He er rs sc ch he el l)首次提出“Photography”(摄影)这个词,底片(Negative)、正片(Positive)、快照(Snapshot)等名字也是他首先提出。1840年,法国福福伦伦达达公公司司利用达盖尔技术设计制造了德国第一架照相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架金属相机,被称为福伦达/达盖尔式相机。1840年,法国谢谢瓦瓦利利埃埃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木质折叠型相机,拍摄165mm216mm的画面。1841年6月10日,英国

15、皇家学会会员塔塔尔尔博博特特(F Fo ox x T Ta al lb bo ot t)发表了“卡罗摄影法”,他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纸质“负片”,可由此洗印出多张照片。他被称为“摄影照相程序”发明家。1846年,卡卡尔尔蔡蔡司司在德国耶拿创立显微镜精密机械厂,这也是卡尔蔡司集团前身。1847年,法国人尼尼埃埃普普斯斯维维克克多多(尼尼埃埃普普斯斯的的侄侄子子)利用玻璃感光板代替塔塔尔尔博博特特所用的感光纸,为整个近代的负像转正像摄影法奠定了基础。1851年,英国雕刻家阿阿切切尔尔(F F S S A Ar rc ch he er r)发明“火棉胶摄影法”(又称“湿版摄影法”),它的感光度较高,使

16、曝光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拍出的影像影纹清晰,成为当时欧美的主要摄影法。此方法相对复杂且制造过程需现场连续进行,拍摄时需要带齐全套设备和药品乃至帐篷,颇为不便,但此方式仍在全球流行长达20年。1861年,英国物理学家麦麦克克斯斯韦韦尔尔(M Ma ax xw we el ll l 1 18 83 31 11 18 87 79 9)提出物理学上色觉理论。他首次使用红、绿、蓝滤光镜,分别拍摄并获得了彩色影像。此后引发世界摄影由黑白走入彩色的开始。(二)1 18 87 71 1年年1 19 91 13 3年年 快快速速发发展展期期1871年,英国医生马马杜杜库库斯斯(R R L L M Ma ad

17、dd do ox x 1 18 81 16 61 19 90 02 2)发明了“明胶干版法”。用明胶作涂布材料,感光度极高,曝光时间提高到1秒以内,可以手持相机拍摄,而且外出拍摄可以不用带暗室设备和化学药品,摆脱了临时涂布制作湿版的不便,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从此摄影者不必烦自制作底片,也就开始了近代摄影器材走进工业的历史。1874年,英国已有几家制造公司,生产干版底片。因大受摄影者欢迎,接着其它各国闻讯风行设厂生产。1880年,美国人乔乔治治伊伊斯斯曼曼 (G Ge eo or rg ge e E Ea as st tm ma an n 1 18 85 54 4-1 19 93 32 2 )辞

18、去银行职员的工作,创立伊斯曼干版制造厂,即后来的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1881年,全色底片(Panchrome)诞生,因底片已可以对红、橙、黄、绿、蓝、靛蓝、紫等七全色感光而得名。这时起,虽然是黑白照片,然而其中,就有黑,灰,白,加上深浅不同程度的阶调呈现。整幅黑白照片,画面涵意、诠释呈现,都可以在黑、灰、白,浓淡里、对比中、层次间,作意境上的充分表达。并以一百多年的经典影像,称为摄影人钟爱的感光材料。1887年,美国修道士古古德德温温 (G Go oo od dw wi in n 1 18 82 22 2-1 19 90 00 0 )发现制作感光软胶片的物质

19、赛璐珞(celluloid),并注册“硝化纤维胶卷”的专利权。随后柯达公司的研究人员莱翰巴哈发明类似胶卷,双方引起多年专利之争,最后古德温胜诉,获得柯达公司的巨额赔偿金。1888年,柯达公司推出了,历史上第一款使用纸胶卷的柯达牌照相机“The Kodak”。是个轻巧的木箱,胶卷事先放置在相机里,可连续拍摄100张照片。摄影者拍照后将相机送回销售服务处,冲洗胶卷,并由柯达工作人员重换新的胶卷在相机内,可以反复拍摄使用,被视为摄影普及的开端。【柯达照相机广告词:只要您一按钮,喀答(Kodak)一声,其余的交给我们。】1889年,柯达公司在市场上推出“硝化纤维胶卷”透明胶片,很快垄断全球软片市场。1

20、889年,爱爱迪迪生生与伊伊斯斯曼曼合作,建立今后的电影及照相机胶片的格式与边孔距离。这是制造摄影器材全世界标准化的开端,其意义重大。1890年,德国蔡司公司的鲁鲁道道夫夫和阿阿贝贝研制出消像散正光摄影镜头,开创了蔡司厂镜头制造新纪元。1891年,法国物理学家李李普普曼曼(L Li ip pp pm ma an nn n G Ga ab br ri ie el l 18451921)发明“彩色摄影感光板”,此方法不用染料,但制做过程复杂,不能重复印制,所以不能够普及。但是他应用科学于摄影上的开发,居功甚巨,1908年荣获诺贝尔奖。1891年,柯达公司制造出可自行装卸胶卷的相机。1895年,制造

21、出袖珍型相机“Pocket Kodak。1896年,开发出正片。制造出放映电影用的正片胶卷。1900年,柯达3号相机问世,该机型采用折叠轻便设计,这种设计在20世纪前50年,一直被大型折叠式相机采用。1900年,一直沿用至今的光圈级数,如:F22、F16,被国际镜头制造商在巴黎决定为镜头光圈的统一级数。1902年,德国蔡司公司的4片3组“天塞”结构F4.5摄影镜头问世。1913年,德国厄尔马诺克斯小型干板照相机诞生,配备贝雷克博士研制的艾尔玛镜头,光圈达到F1.8,快门速度达到1/1000秒,对新闻摄影意义重大。(三)1 19 91 14 4年年1 19 98 80 0年年 成成熟熟期期191

22、4年,德国人奥奥斯斯卡卡巴巴纳纳克克(O Os sc ca ar r B Ba ar rn na ac ck k)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部135相机,使用35mm宽的电影胶片,可拍摄24mm36mm画幅照片,这就是徕卡相机的原型,被称为“Ur-Leica”(史前徕卡),她奠定了摄影史上最广泛使用的画幅标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16年,世界上第一台带有联动测距器的照相机在柯达公司问世,型号为“柯达3A。1921年,柯达公司生产出第一批放大机,放大机得以商品化。1925年,德国徕兹(Leitz)公司生产出世界上首批平视旁轴取景的135照相机“徕卡型”,成为摄影史上的里程碑,照相机跨入高级光学和精密机械

23、的技术时代从此确立。1925年,闪光灯泡问世,取代了1864年问世的镁光条、1887年问世的镁光灯。1928年,德国“弗兰克和海德克”公司生产出第一台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禄来”。1930年,C型徕卡问世。C型徕卡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是:镜头不再固定在机身上,而是可以更换。1932 年,德国蔡司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康泰克斯(Contax)”品牌相机,配备联动测距装置,并采用特殊的卡口设计,可以更换不同的蔡司镜头。1932年,美国韦斯顿电气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光电测光表。1935年,蔡司公司推出第一部内置硒光测光表的康泰克斯相机。1935年,柯达公司研究成功了柯达彩色胶卷。可以冲洗出类似现今的彩色

24、相片,这正是摄影进入彩色时代的阶段。同年,德国爱克发(Agfa)公司,研究成功三补色之显色快速程序法,彩色摄影冲印彩色照片一次即可完成,就此,摄影者更方便就可自行冲洗彩色相片。彩色摄影从此一跃冲天,发展速度惊人。彩色已有了基础后,接着,就要求照片上有更清晰细致的质量,也就是说显微颗粒要更细小。美国柯达公司就将原先传统的卤化银粒子,由原来的圆球状,利用科技改为T型扁平晶体。致后,日本富士(Fuji)、柯尼卡(Konica)的底片率先研用更细微、更均匀的晶体(CoreShell)。晶体内为碘化银,外包溴化银,即可产生触媒作用,使得颗粒更小,有着前所未有的精致细腻的效果。1936年,德国伊阿格(Ih

25、agee)公司制造第一台135单镜头反光俯视取景照相机“爱克山泰(Exakta)”。1947年,美国的兰兰德德博博士士发明了“一步成像摄影法”,世界上第一架即显照相机宝丽来兰德(Polaroid Land)问世。1948年,蔡司公司发明“屋脊型五棱镜取景器”,并用于“康泰克斯S型”135单反相机上,一举解决了棘手的光路转换问题,使单反相机由俯视取景变为平视取景,为后来单反相机取景系统的发展打下基础。1948年,哈苏首台中画幅单镜头反光相机“1600F”问世,标志着哈苏相机开始进入一般摄影领域。它可靠的性能和优异的成像质量很快受到专业摄影师的青睐。1960年,日本旭光公司发明通过镜头的内测光技术

26、TTL),并研制出世界首台以TTL测光的135单反相机“宾得(Pentax)SP型”,从此照相机进入了电子时代。1960年,日本小西六公司研制成功第一架金属帘幕(纵走式钢片)快门照相机“柯尼卡F”,快门速度首次达到1/2000秒。1962年,美能达公司装有程序自动曝光系统的“美能达Hi-matic型”照相机上市。1968年,蔡司公司推出“康泰克斯SE”照相机,首次使用电子幕帘式快门。1970年,前西德照相机行业开始广泛使用塑料材料,由此开始了照相机塑料化热潮。1972年,柯达公司的柯达110袖珍照相机问世,同时生产的110胶卷投放市场,推动了110摄影的发展。1975年,日本佳能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内装微型电脑的高度电子化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佳能AE-1型”,该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实现闪光摄影的全自动照相机。1977年,小西六公司研制出第一架自动调焦(AF)照相机“柯尼卡C35AF”,成为袖珍照相机调焦自动化的里程碑。1978年,佳能推出集程序自动曝光、光圈优先曝光等六种曝光模式于一体,,自动化程度最高的135单反相机“佳能A-1”。1981年,日本索尼(SONY)公司在德国国际广播器材博览会上,推出了世界上首台磁录像照相机“玛维卡(Mavica)”。它记录影像的载体不再是银盐胶片,而是以电磁记录影像,开创了照相机技术的数字化时代。柯达一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摄影摄像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