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286029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为了配合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各编写了义务教育初中段语文实验教材——《初中语文》。这两版教材不管是在教材编写的指导理念,还是在编写体例、文本选择上都存在着可比性。 关键词:人教版;语文版;指导理念;编写体例;文本选择 2002年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初中学生使用了新课程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初中阶段新课程教科书主要有3种,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语文出版社(语文版)、江苏教育出版社(苏教版)出版发行。本文将就人教版和语文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的对比谈点看法。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2001 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对教材和教学都提出了全新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编写,都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为旨归。人教版和语文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都适应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人教版教科书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师生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语文版教科书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开放、有机统一、螺旋式上升的原则,以建构新的语文能力实践体系为宗旨,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于教学内容的五个方面(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性质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人教版和语文版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确立的,因而有着明显的共同点。第一,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两版教科书都着眼于学生自学,全面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创新能力、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第二,贴近生活,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两版教科书都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人生寓言》《山中访友》《紫藤萝瀑布》《风筝》《散步》《我的信念》等;同时它很注意选取科学、科普类作品。如,七年级上册 “ 科学 ” 单元,选有《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等。 第三,积极贯彻开放、创新的语文学习精神。这样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的教材可以引导教师、学生富于个性地解读教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让学生学语文、爱语文。 二、编写体例 翻看目录,结合内容考察这两版教材的编排体例。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因此,在编写体例方面,为了体现遵循这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人教版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来组织单元。“单元、课文前的提示和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也尽可能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然后从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两方面,激发阅读兴趣,指点阅读门径,提出阅读要求。”(顾振彪 21世纪初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改革———人教版课标《语文》(7—9年级介绍)语文教学通讯,2004,7-8)在他们理解看来,世界包括自我、自然和社会,三者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所以人教版教材以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为基础,分成若干单元进行编排,单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较六册安排就可以对人教版教材这一特点有所了解了: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七 上 阅 读 感悟人生 理想信念 自然景物 科学世界 人间亲情 想象世界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这就是我 漫游语文世界 感受自然 探索月球奥秘 我爱我家 追寻人类起源 七 下 阅 读 成长足迹 热爱祖国 名人传记 文化艺术 探险传奇 动物世界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成长的烦恼 黄河,母亲河 我也追“星” 戏曲大舞台 漫话探险 马的世界 八 上 阅 读 战争生活 凡人小事 建筑园林 科学世界 古代生活 古代生活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让世界充满爱 说不尽的桥 走上辩论台 莲文化的魅力 怎样搜集资料 八 下 阅 读 人生轨迹 心灵之声 关爱自然 民风民俗 古代生活 古代生活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献给母亲的歌 寻觅春天的踪迹 科海泛舟 到民间采风去 古诗苑漫步 背起行囊走四方 九 上 阅 读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雨的诉说 微笑着面对生活 青春随想 读书,读好书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九 下 阅 读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脚踏一方土 走进小说天地 关注我们的社区 乘着音乐的翅膀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都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以课文内容为话题,开展写作和口语交际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强调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将学生的语文学习置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这样的背景中,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生动活泼,淡化了文体的概念,每单元以内容的相同或相近但体裁、写法、语言、风格各异的文章为依归,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方面组织单元,既生动有趣又含义丰富,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他们从中获得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综合性学习是与这套教材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的一个项目。它突出表现为以下两个特性。一是与阅读单元相联系。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是一个亮点。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专题为四季,综合性学习设计为 “ 感受自然 ” ;第五单元阅读专题为亲情,综合性学习设计为 “ 我爱我家 ” 。写作与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学习之中。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获取写作与口语交际的素材,学生可以不受题目、题材、体裁等的限制,毫不拘束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由此,他们的个性特点、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就会得到训练和培养。另外,人教版将要求背诵的十首古诗词附在后边,还有三篇名著导读文章,另附有《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 而语文版教材对于单元的设计,仍坚持长期以来所盛行的文体组织单元的做法。每册都设七单元:五个单元现代文,两个单元文言文。单元内部安排了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写字、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模块。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巴东三峡(刘大杰)           2、周庄水韵(赵丽宏)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冯君莉)     4、*走进纽约(刘成章) 口语交际--摸拟旅游咨询 写作--写一篇游记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 第二单元 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许基仁等)6、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等) 7、*生命之舟(梁家新等)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谭士珍) 口语交际--当一回小记者 写字--写一则本地或本校消息 综合性学习--编一份手抄报 第三单元 9、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0、*谈语言(王力) 11、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2、*懒惰的智慧(凯利)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 写作--写一篇议论文 写字--行楷字的书写原则(一) 第四单元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      14、范进中举(吴敬梓) 15、、*选举风波(秦文君)         16、*山米与白鹤(贝特西·贝尔斯) 口语交际--开一次头脑风暴会 写作--缩写小说 第五单元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       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巴里·齐默尔曼等) 1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杨振宁) 口语交际--"小院士"科普讲座 写作--说明事理 综合性学习--环保小课题研究 第六单元 21、小石潭记(柳宗元)           2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3、*游恒山记(徐霞客)          24、*满井游记(袁宏道) 25、诗词五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过故人庄(孟浩然)   游山西村(陆游) 渔家傲(塞下秋风景异)(范仲淹)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口语交际--古诗漫谈 写作--写一篇读后感 写字--行楷字的书写原则(二) 第七单元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7、 曹刿论战《左传》 28、*干将莫邪(干宝)           29、*劳山道士(蒲松龄) 30、诗词五首 观刈麦(白居易)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口语交际--劝说 写作--改写《曹刿论战》 附录一 名著引读(三) 附录二 语法知识(二) 根据以上目录可以看出,每册教材一般安排30篇课文,现代文每单元4课,文言文每单元5课;同一单元内的课文,又有精读和略读之分,二者基本上是一比一。口语交际每册安排7次,写作每册安排7次,写字每册安排2次,综合性学习每册安排3次,其中2次社会实践性专题,1次探究性学习专题。这是我们对语文版教材最粗略的整体感知。 语文版教材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写字、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模块,各模块之间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最大限度地开掘教材的文本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每个单元前面有二三百字的单元说明,或介绍单元学习的内容,或提示学习的重点、学习方法。阅读由课文、注释、思考与练习、字词积累等组成。写作多结合单元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注意写作和阅读之间的有机联系;口语交际设计注意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设置话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综合性学习设计注意联系单元学习要求,拓展学生视野,密切语文同生活的联系,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大致了解、掌握科研的一般规范,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究兴趣。 由此可见,在教材内容编写上,虽然人教版教材比较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施,但我个人认为语文版教材以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写字、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模块来编写教材更体现了新课标对语文性质的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如果实施得好,我认为语文版初中教材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探究、提高,更容易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文本选择 在课文的编选上,两版教材的共同点是都注重了“新”和“广”。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所以,这两版教材 “新”就“新” “文质兼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教材中新课文的比例大,不再是旧调重谈,新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特别对广大从教多年的教师们的教学激情和兴趣,教师不再反复讲述着同样的内容,面对新的课文,进行新的解读、备课,教师投入了激情和热情,学生自然能感受到这份激情,学习起来自然更投入更用心。另外,这“新”还体现在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适合当代学生的特点。这也许就是这两版教材“新”的妙处。而“广”主要体现在两版教材的课文选择上范围广:所选文本来自世界各地、古今中外,既有传统的名家名篇,又有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外精品佳作。如语文版教科书,有体现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文言文:《论语》六则、《世说新语》二则、《期行》 《乘船》、《伤仲永》、《木兰诗》等;有饱含时代气息的文章:《犟龟》、《小溪流的歌》、《基因畅想》、《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等;有中国名人名篇:《我爱这土地》、《乡愁》、《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等;有外国名家著作:《山米与白鹤》、《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樵夫,别砍那棵树》等。人教版教材也是如此,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自然的语言》、《雷电颂》、《大雁归来》等,两版教材所选课文范围之广,如此可见一斑。教材中绝大部分篇目都是旧有教材所难以见到的,这样选编,既能看见编选者的独到眼光,也体现了语文课文选材的丰富性。其目的是为了使新教材能把富有文化内涵和充满时代生活气息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文性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的定位。 通过上述对人教版和语文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这两套教材存在着相同和相异之处,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人教版教材编写地更有方向性、系统性些,而语文版教材编写地更有板块性、更灵动些。然不管怎样,新教材的编写总是为“学生掌握科学的、高效的言语技能发挥定向作用。”(《语文教育展望》188页)更好地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但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的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抓住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突显各自的优势,同时也要从全面培养学生素养的高度,综合各家之长。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张中原 徐林祥主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 3、《21世纪初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改革———人教版课标《语文》(7—9年级介绍)》 顾振彪 语文教学通讯, 2004,7-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