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pdf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286020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8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1.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2.3.4.编辑整理:5.6.7.8.9.尊敬的读者朋友们:10.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11.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12.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13.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上出现小水珠 B寒冷的冬天,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放在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14.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5.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 B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16.C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D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17.2唐诗浪淘沙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18.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船行所选参照物分别是1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A千克/米3 B克/厘米3 C千克/分米3 D吨/米32一般一只鸡蛋和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分别约为:()A05g 60mg B5g 60g C50g 60kg D500g 60t3如图 1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4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A逐渐增大,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B逐渐增大,且总是小于入射角;C逐渐减小,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D逐渐减小,且总是大于入射角;5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温度6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A质量相等B密度相等 C体积相等D以上都不对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B山在水中的倒影A屏幕上的手影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C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图 1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19.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20.3如图 1 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21.A靠近透镜 B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22.C远离透镜 D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23.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24.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25.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上多种草、多植树8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9可以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光学器材是:()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平面镜10站在河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A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深 B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C鱼的实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 D鱼的实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深11学习了物态变化后,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蒸发和沸腾是两种不同的物态变化现象C在 1 标准大气压下,水达到 100 oC 一定沸腾D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制成的26.物质的性质物质名称凝 固 点/水0水银-39酒精-117图 1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27.5.物理学中经常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则图 2 中能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28.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2.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厘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A6。7 B6。70 厘米 C0.67 分米 D66。8 毫米3。某学校物理实验室的用电器当闭合开关后全部不工作,经检查发现,保险丝没有烧断,用试电笔测试室内各接线点时,试电笔的氖管均发光,由此判定鼓掌原因是()A。室内电路断路B.进实验室的零线断路C。进实验室的火线断路 D。以上说法都不对4。如图 1 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5。一定质量的水全部结成冰,它的体积和原来相比()A增大 B减小 C增大 D减小 6.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甲乙丙丁图 2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7。如图 2,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A、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C、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8。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发生液化B冰的温度达到 0,就一定熔化C水可以在 80时沸腾D晶体熔化时温度升高9.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不同种物质,质量一定,体积跟密度成反比.6“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7 小迪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少量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图 3 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明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A不应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C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而不应斜视8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 B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 C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 D一个乒乓球的直径是4dm 图 2图 6 图 7图 3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图 5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 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 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10图 4 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11某凸透镜焦距为 15cm,在距离凸透镜焦点 5cm 处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 B放大的 C正立的 D实像12 请根据图 5 所示楼房顶上的旗帜和两船上旗帜的飘扬情况,判断出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二.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吗?(共 23 分,每空 1 分)二.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吗?(共 23 分,每空 1 分)10.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后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 、。11。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 _不一样,它主要是由声源的振动_决定的。12.如图 3 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你听到的闹钟声音变化的情况是 _。以上现象说明了闹钟声音可以 在_ _中传播,但不能在_ _中传播.16图 6 所示的是我国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 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1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7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 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选填“前”或“后”)移18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图 3图 4叉鱼时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用放大镜鉴赏古董看到地上不发光的物体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ABCD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 热量19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 3m 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m13.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某透明物质中,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 30,那么反射角的大小是_3030_。当入射光线逐渐靠向法线时,折射光线将 _。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 _的。小刘在游泳时,他潜入水中看到岸边小李的身高将_ _。14。老师讲课时的声音是通过_ _ 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_骨_骨_来听声音,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顶在钢琴上听自己的演奏声。24夏天小潇同学从游泳池出来后,冷的直哆嗦,如图 9 这是因为水 ,可他却惊奇的发现,旁边的一只小狗却热得吐出舌头,快速地喘着粗气,这是因为吐出舌头和快速喘着粗气,这 样可以增大 ,并且加快了 ,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而带走小狗体内多余热量的原因 15。如图 4 体温计的量程是:_ _ _,分度值为:_ _ _,示数是_ _ _。图 416。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 1 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冰水混合物1 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摄氏度,把 1 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沸水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摄氏度。17。为鉴别某金属块的材料种类,先将该金属块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它的质量,然后将它放进盛有水的量筒内,测出金属块的体积。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以及量筒图 6图 7图 8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中水面先后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块质量是_53.653.6_g,算出它的密度后查表可知该金属块的材料可能是_铝 _铝 _。金属铜铁铝铅银密度/m38.91037.91032.710311。310310.51031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 5 所示),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 5.4 _ _ 5.4 _ 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_ _节约了空间_ _ _节约了空间_ _。图 5三.你能确做出下列图像和回答出下列问题吗?(共 14 分,第 19 题 2 分,第 20 题 6 分,第 21小题 2 分,第 22 小题 4 分.)三.你能确做出下列图像和回答出下列问题吗?(共 14 分,第 19 题 2 分,第 20 题 6 分,第 21小题 2 分,第 22 小题 4 分.)19.如图6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下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先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20.完成图 7 中的光路图。21。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答:答案多种,例如:用水后随手关水制;刷牙时不开长流水,而用杯子装水;洗菜(衣)水答:答案多种,例如:用水后随手关水制;刷牙时不开长流水,而用杯子装水;洗菜(衣)水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再用来冲厕所等再用来冲厕所等22.2001 年 7 月 5 日傍晚在山东省蓬莱市海面上出现了美丽奇观-海市蜃楼。蓬莱阁上空出现了一道“天幕”,前面有微波荡漾的碧水,后面好象碧水环绕的城市.“画面”的中央宛若建筑群,城区、道路依稀可见,不时还有“天人天马”穿梭其间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1)上述材料说明的是物理中学的什么现象?答:光的折射现象。答:光的折射现象。(2)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大气密度不均匀造成的。答:大气密度不均匀造成的。(3)除上述材料说明的现象外,请再举两个同属此现象的例子。答: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折、油锅前的景物在晃动等答: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折、油锅前的景物在晃动等四、你能完成下面的实验和探究吗?(共 25 分,第 23 小题 6 分,第 24 小题 6 分,第 25 小题 5分,第 26 题 8 分)四、你能完成下面的实验和探究吗?(共 25 分,第 23 小题 6 分,第 24 小题 6 分,第 25 小题 5分,第 26 题 8 分)23。在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光屏的中央_光屏的中央_。(2)当烛焰距凸透镜 1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放大_放大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 远离_ 远离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2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物质实验次数体积(3厘米)质量(克)质量/体积(克/3厘米)110181.8220361。8甲330541。84108。00.80520160。80乙630240。80(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 1 与 2(2 与 3,1 与 3)或 4 与 5(5 与 6,4 与 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 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_.(2)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_1 与 4、2 与 5、3 与 6_1 与 4、2 与 5、3 与 6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a)分析、比较实验 1、2、3 或 4、5、6,可以得出 同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同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同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同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b)分析、比较实验 1、2、3 和 4、5、6,可以得出 不同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不同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不同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不同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25.初二 1 班第 9 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达到 90以上,发现问题并改进后继续加热至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89水温91929394959697979797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97_97_;(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坐标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达到 90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 原因可能是:答答案有多种,如:水的质量太大(或水太多);水的初温偏低;案有多种,如:水的质量太大(或水太多);水的初温偏低;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或酒精灯火焰太弱);烧杯上未盖纸板(以上四个答案中答对任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或酒精灯火焰太弱);烧杯上未盖纸板(以上四个答案中答对任意一个即可)意一个即可)。(给出一种原因即可)26。某同学做测定某石块的密度的实验;(1)此实验的原理是:_=_=_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把石块放在天平的左左盘内,当右右盘内有 20g 和 5g 的砝码各一个,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天平天衡,则石块的质量是:_67.5g_67.5g_;(3)把石块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了 20g 的水,石块的体积是:_18cm_18cm_;(4)由此可知该石块的密度是_3。75g/cm3。75g/cm_。五、你能完成下列计算吗?(共 9 分,27 题 4 分,28 题 5 分)五、你能完成下列计算吗?(共 9 分,27 题 4 分,28 题 5 分)27。一个容积为 500cm3圆柱型细口瓶内盛有 400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为了从瓶中喝到水,(只有水面升到瓶口才能喝到)。每次将一块块质量均为 13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问乌鸦至少向投入瓶中投入多少块这样的小石子才能从瓶中喝到水?(已知小石子的密度为 2。6g/cm3)时间/min温度温度/900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word 版可编辑修改).28.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节水型洁具已逐步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 6L 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 5L 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 9L.(已知 1L=103m3)(1)1000kg 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2)该家庭每月可节约用水多少 kg?(设平均每天使用 10 次,每月按 30 天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