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简单小学语文文言文.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4281360 上传时间:2024-09-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小学语文文言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简单小学语文文言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小学语文文言文精选 1.简单小学语文文言文精选   司马光砸缸   佚名〔宋代〕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注释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庭:庭院。   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皆:全,都。   弃去:逃走。   光:指司马光。   破:打开,打破。   迸:涌出。 2.简单小学语文文言文精选   杨氏之子   刘义庆〔南北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注释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甚:非常。   诣:拜见。   未闻:没有听说过。   示:给……看。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曰:说。   未:没有。 3.简单小学语文文言文精选   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先秦〕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注释   株:树桩。   走:跑。   触:撞到。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lěi):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身:自己。   为:被,表被动。   赏析   《守株待兔》仅39个字,寓意却很深刻。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4.简单小学语文文言文精选   铁杵成针   祝穆〔宋代〕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注释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成:完成。   去:离开。   逢:碰上。   媪:妇女的统称。   方:正在。   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欲:想要。   感:被......感动。   还:回去。   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卒业:完成学业。   今:现在。   氏:姓…的人。   典故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5.简单小学语文文言文精选   学弈   孟子〔先秦〕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   弈:下棋。(围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代词,这里指鸿鹄。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   曰:说。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矣:了。   弗:不如。   启示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简单小学语文文言文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