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上册教案(生物-地理-物理-历史-政治).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274259 上传时间:2024-09-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0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册教案(生物-地理-物理-历史-政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上册教案(生物-地理-物理-历史-政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上册教案(生物 地理 物理 历史 政治) 1.高三上册教案(生物 地理 物理 历史 政治) 篇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   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到药店了解ATP药品的性状、功效。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探讨   提出问题:前面学习过的能源物质有那些?这些能源物质被细胞分解后,以什么形式提供为细胞提供能量呢?   问题探讨: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一个关于ATP让萤火虫尾部重新发光的例子。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质。   回答问题(如糖类、葡萄糖、脂肪)   (二)ATP分子简介以及ATP和ADP的转化   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式,讲授ATP的分子简式的写法和含义。磷酸键水解放出的能量水平。   由ATP脱去最远离A的磷酸放出能量引入,讲述ADP可以和Pi结合,吸收能量,形成ATP的过程。用幻灯片或板书辅助。 2.高三上册教案(生物 地理 物理 历史 政治) 篇二   知识目标   1.了解区位的概念。   2.理解农业位因素及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能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图形,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具体事例,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利与弊,并找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   3.组织学生做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目标   1.认识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协调人地关系,注意保护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2.认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是可以改造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注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3.高三上册教案(生物 地理 物理 历史 政治) 篇三   一、教学任务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是继直线运动后学习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对如何描述和研究比直线运动复杂的运动的拓展,是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也是以后学习其他更复杂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的简谐振动等)的基础。   学习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以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为基础。   从观察生活与实验中的现象入手,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归纳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体会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快慢不同的情况,认识到需要引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通过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类比和多媒体动画的辅助,学习线速度与角速度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创设平台,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几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会合作与交流,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品质。   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学习和研究圆周运动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认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从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的学习过程,懂得合作、交流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乐于与人合作,尊重同学的见解,善于与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匀速圆周运动概念。   (2)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难点:理解线速度方向是圆弧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4.高三上册教案(生物 地理 物理 历史 政治) 篇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掌握其修建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古代水利设施修建的重要意义,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修建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代表和治黄的措施。   【难点】   认识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大禹治水的影视片段,提问学生:视频当中,大禹治理的是哪个地方?   学生回答:黄河。   教师引导:大禹治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后的历朝历代也在为兴修水利工程而努力。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还有哪些?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设施   教师引导: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教师展示都江堰、芍陂、郑国渠等的图片,并引导: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有哪些主要的水利工程呢?   学生结合图片,回答问题:都江堰、芍坡、郑国渠等。   教师出示都江堰的结构示意图,并引导: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那它位于哪里?是由谁修建的?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公元前3世纪,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率领民众完成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它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既利排洪,又利灌溉。飞沙堰起到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广袤农田。 5.高三上册教案(生物 地理 物理 历史 政治) 篇五   一、教材分析   《消费及其类型》是《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本节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生活入手深入浅出同时又是对前两课商品货币价格的基本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为后面消费心理面面观、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展开铺垫好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   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2、贷款消费   难点:   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2、贷款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