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慧远与僧肇.ppt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4257791 上传时间:2024-09-01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28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慧远与僧肇.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慧远与僧肇.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慧远与僧肇.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慧远与僧肇.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慧远与僧肇.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八讲:慧远与僧肇第十八讲:慧远与僧肇The Philosophy of Huiyuan and Sengzhaon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n因果学说因果学说n神不灭论神不灭论n不真空论不真空论n物不迁论物不迁论n 慧远,生于公元慧远,生于公元334334年(东晋成帝咸和年(东晋成帝咸和九年),死于公元九年),死于公元416416年(东晋安帝义熙年(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他是东晋最博学的佛教学者十二年)。他是东晋最博学的佛教学者道安的弟子。据道安的弟子。据高僧传高僧传记载,慧远记载,慧远“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老庄庄”,对儒、道经典有很深的研究,对

2、儒、道经典有很深的研究,以后又随道安出家研究佛教理论。他离以后又随道安出家研究佛教理论。他离开道安后,长期住在庐山,聚徒讲学和开道安后,长期住在庐山,聚徒讲学和翻译佛经达三十余年。同时,慧远虽然翻译佛经达三十余年。同时,慧远虽然居住庐山,但广交达官贵人,因此他的居住庐山,但广交达官贵人,因此他的影响遍及大江南北,以至深入宫廷。他影响遍及大江南北,以至深入宫廷。他的主要著作有的主要著作有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不敬王者论、明报应论明报应论、三报论三报论等,后来收等,后来收集在僧佑编辑的集在僧佑编辑的弘明集弘明集中。中。一一.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 1.1.佛学的传入佛学的传入n据中国

3、文献记载,佛教于公元一世纪时传入中国,据中国文献记载,佛教于公元一世纪时传入中国,相传公元相传公元6767年(东汉明帝永平年(东汉明帝永平1010年),开始有汉年),开始有汉译本佛经的出现。译本佛经的出现。n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当时人们对佛教教义的了解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当时人们对佛教教义的了解也只是把它看成与中国黄老方术思想差不多的东也只是把它看成与中国黄老方术思想差不多的东西。他们认为老子讲西。他们认为老子讲“无为无为”、“去欲去欲”,佛教,佛教也讲也讲“清净无为清净无为”、“息心去欲息心去欲”。n或者把佛看做与中国当时流传的神仙差不多。例或者把佛看做与中国当时流传的神仙差不多。例如佛如佛“身

4、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身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方,无所不入变化无方,无所不入”(袁宏(袁宏后汉记后汉记)。)。2.2.六家七宗六家七宗 (1 1)六家)六家n本无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本无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 (2 2)七宗七宗n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宗、缘会宗n一者释家道安明本无义。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一者释家道安明本无义。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始。详此意安公明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性空寂,详此意安公明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性空寂,

5、故云本无。此与方等经论什肇山门,本无异也。故云本无。此与方等经论什肇山门,本无异也。n次琛法师云:本无者,未有色法,先有于无,故从无出次琛法师云:本无者,未有色法,先有于无,故从无出有。即无在有先,有在无后,故称本无。有。即无在有先,有在无后,故称本无。n次支道林著次支道林著即色游玄论即色游玄论,明即色是空,故言即色游,明即色是空,故言即色游玄论。玄论。n第三温法师用心无义。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第三温法师用心无义。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无。n第五于法开立识含义。三界为长夜之宅,心识为大梦之第五于法开立识含义。三界为长夜之宅,心识为大梦之主。今之所见群有,皆于梦中所见。其于大梦

6、既觉,长主。今之所见群有,皆于梦中所见。其于大梦既觉,长夜获晓,即倒惑识灭,三界都空。夜获晓,即倒惑识灭,三界都空。n第六壹法师云:世谛之法,皆如幻化。是故经云:从本第六壹法师云:世谛之法,皆如幻化。是故经云:从本以来,未始有也。以来,未始有也。n第七于道邃明缘会故有,名为世谛。缘散故即无,称第第七于道邃明缘会故有,名为世谛。缘散故即无,称第一义谛。(一义谛。(中观论疏中观论疏)二二.因果学说因果学说1.1.明报应论明报应论n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二理俱游,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二理俱游,冥为神用。吉凶悔吝,唯此之动。冥为神用。吉凶悔吝,唯此之动。n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

7、而天殃自至,罪成则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则地狱斯罚。此乃必然之数。地狱斯罚。此乃必然之数。n心以善恶为形声,报以罪福为影响。本以情感,心以善恶为形声,报以罪福为影响。本以情感,而应自来,岂有幽司?而应自来,岂有幽司?2.2.三报论三报论n一曰现报。现报者一曰现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n二曰生报。生报者二曰生报。生报者,来生便受。来生便受。n三日后报。后报者三日后报。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千生,然后乃受。(然后乃受。(三报论三报论)三三.神不灭论神不灭论 首先,慧远认为,首先,慧远认为,“神也者,圆应无生,妙

8、尽无名,神也者,圆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这是反对中国古代。这是反对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把精神也看做一种物质性的一些思想家把精神也看做一种物质性的“精气精气”,从而,从而认为认为“精粗一气精粗一气”、“神形俱化神形俱化”的理论的。他认为,的理论的。他认为,神不是物质性的东西,神不是物质性的东西,“夫神者何邪夫神者何邪?精极而为灵者也。精极而为灵者也。精极则非卦象之所图,故圣人以妙物而为言精极则非卦象之所图,故圣人以妙物而为言”。(。(沙沙门不敬王者论门不敬王者论)n其次,神既然是不灭的,那么神是如何从一个形体转到其次,神既然是不灭的,那么神是如何从一

9、个形体转到另一个形体中去的呢另一个形体中去的呢?慧远认为,这就像火传给薪一样。慧远认为,这就像火传给薪一样。他说他说:“:“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之传异形。”Have A Break!n僧肇,生于公元僧肇,生于公元384384年(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年(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死于公元死于公元414414年(东晋安帝义熙七年)。他是当年(东晋安帝义熙七年)。他是当时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大弟子之一,是时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大弟子之一,是东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佛教理论家。他对当时在东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佛教理论家。他对当

10、时在中国流传的大乘空宗和魏晋玄学各派的理论进行中国流传的大乘空宗和魏晋玄学各派的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各派的理论都不够彻底,还不能充了研究,认为各派的理论都不够彻底,还不能充分和正确地表达佛教大乘空宗所谓分和正确地表达佛教大乘空宗所谓“空空”的基本的基本理论。因此,他从更彻底的大乘空宗立场,对佛理论。因此,他从更彻底的大乘空宗立场,对佛教和玄学各派理论进行批判性的总结,建立起自教和玄学各派理论进行批判性的总结,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有己的哲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有:不真空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般若无知论等,收集在等,收集在肇肇论论一书中。一书中。四四.不真空论不真空论

11、 1.根据佛教根据佛教“缘起缘起”说(说(“缘缘”指各种指各种条件)的理论证明物的条件)的理论证明物的“非有非无非有非无”。n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以明缘起,故不无也。2.2.从哲学上常讲的从哲学上常讲的“名名”“”“实实”关系来说明万关系来说明万物的物的“不真不真”。n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夫以名求物,物无当

12、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实无当,万物安在?五五.物不迁论物不迁论 1.1.即动以求静即动以求静 n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去。然则所造未尝异。n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

13、;责向物于今,于今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从昔以至今。2.2.各性住于一世各性住于一世n言往不必往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动故各性住于一世。n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去。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于一世。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于一世。六六.思考思考n谈谈慧远的因果学说。谈谈慧远的因果学说。n僧肇是如何论证僧肇是如何论证“物不迁物不迁”的?的?n谈谈僧肇的谈谈僧肇的“不真空论不真空论”。Next TimeNext Time:道教哲学道教哲学n提前阅读重点文献提前阅读重点文献n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部分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部分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