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ppt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242562 上传时间:2024-08-29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34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第16章章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新生儿的合理用药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n了解新生儿的特点;了解新生儿的特点;n熟悉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熟悉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用药;n熟悉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熟悉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n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3一、新生儿定义:一、新生儿定义: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后生后28d的小儿。的小儿。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4二、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二、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 新生儿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等,新生儿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等,应

2、随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而异:应随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而异:v脏器功能发育不全,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酶系统发育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v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很大变化很大;v病儿之间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个体差异很大;v在在病理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5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特点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特点6一、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1 1、经胃肠道给药、经胃肠道给药 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决于胃酸度、胃排空

3、时间和病理状态。决于胃酸度、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2 2、胃肠道外给药、胃肠道外给药n皮皮下下或或肌肌内内注注射射:吸吸收收速速度度取取决决于于局局部部血流及药物特性。血流及药物特性。n静静脉脉给给药药:药药物物直直接接人人血血并并迅迅速速分分布布到到作作用用部部位位,发发挥挥治治疗疗作作用用,是是危危重重病病儿儿可靠给药途径可靠给药途径。7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v按规定速度给药;按规定速度给药;v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v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静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v避免用高浓度

4、溶液。避免用高浓度溶液。8二、药物的分布二、药物的分布 分分布布与与组组织织脂脂肪肪含含量量,体体液液pH值值,药物脂溶性和分子量;药物脂溶性和分子量;与蛋白结合的程度;与蛋白结合的程度;生物屏障等因素有关。生物屏障等因素有关。9新生儿药物分布特点新生儿药物分布特点n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n脂肪含量低;脂肪含量低;n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n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10三、药物的代谢药物的代谢n药药物物代代谢谢的的脏脏器器是是肝肝,代代谢谢速速度度取取决于决于肝大小和酶系统肝大小和酶系统的代谢能力;的代谢能力;n脂脂溶溶性性药药物物,需需与与葡

5、葡萄萄糖糖醛醛酸酸等等结结合排出;合排出;n新新生生儿儿葡葡萄萄糖糖醛醛酸酸转转移移酶酶活活性性低低,药物代谢清除率减慢。药物代谢清除率减慢。11n与与葡葡萄萄糖糖醛醛酸酸结结合合后后排排泄泄的的药药物物如如吲吲哚哚美美辛辛、水水杨杨酸酸盐盐和和氯氯霉霉素素,必必须须减减量量和和延延长长给给药药时时间间隔;间间隔;n氯氯霉霉素素可可产产生生“灰灰婴婴综综合合征征”。12四、药物的排泄四、药物的排泄 n新生儿肾组织结构新生儿肾组织结构未发育完全未发育完全,肾小球,肾小球数量较少;数量较少;n主要以原型由肾排泄的药物消除较慢;主要以原型由肾排泄的药物消除较慢;n新生儿肾对酸、碱与水、盐代谢调节能新

6、生儿肾对酸、碱与水、盐代谢调节能力差,应用力差,应用利尿剂利尿剂时,易出现酸碱及水时,易出现酸碱及水盐平衡失调。盐平衡失调。13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新生儿药物的血浓监测新生儿药物的血浓监测14n日日龄龄、胎胎龄龄、病病理理等等因因素素使使不不同同的的药药物物代谢有代谢有较大差异较大差异;n新生儿时期个体差异较任何年龄组均大;新生儿时期个体差异较任何年龄组均大;n多多数数常常用用药药物物如如抗抗生生素素、抗抗惊惊厥厥药药等等不不能只根据治疗能只根据治疗反应来决定用药反应来决定用药;n新生儿新生儿药物安全范围较窄,不良反应发药物安全范围较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儿童及成人生率较儿童及成人高高23倍倍。一

7、、重要性一、重要性15二、需检测血药浓度的药物需检测血药浓度的药物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钠;头孢噻肟钠;氯霉素氯霉素;地高辛地高辛;苯巴比妥;苯巴比妥;氨茶碱。氨茶碱。16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母乳哺养的新生儿用药母乳哺养的新生儿用药1、哺乳期应慎用的药物:、哺乳期应慎用的药物:n镇镇静静剂剂、抗抗惊惊厥厥药药、抗抗心心律律失失常常药药、抗抗精精神神失失常常药药、阿阿司司匹匹林林、青青霉霉素素、磺磺胺胺药药、广广谱谱抗抗生生素及可吸收的导泻剂等。素及可吸收的导泻剂等。2、暂停授乳的药物:、暂停授乳的药物:n喹喹诺诺酮酮、头头孢孢克克肟肟、头头孢孢泊泊肟肟酯酯、磺磺马马曲曲坦坦、甲吲洛尔等。甲

8、吲洛尔等。173、哺乳期应禁用的药物:、哺乳期应禁用的药物:n激素类、避孕药、抗代谢药、甲状腺功激素类、避孕药、抗代谢药、甲状腺功能抑制剂、溴化物、麦角碱类、锂制剂、能抑制剂、溴化物、麦角碱类、锂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氯霉素、克拉霉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氯霉素、克拉霉素、利福喷丁、甲硝唑、阿苯达唑、舒林酸、利福喷丁、甲硝唑、阿苯达唑、舒林酸、酮康唑、伊曲康唑、苯茚二酮以及有放酮康唑、伊曲康唑、苯茚二酮以及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制剂等。射性的同位素制剂等。n如必须进行同位素检查时,应待同位素如必须进行同位素检查时,应待同位素排清后再哺乳。排清后再哺乳。18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新生儿

9、用药的特有反应n对药物有超敏反应;对药物有超敏反应;n药物所致新生儿黄疸和核黄疸;药物所致新生儿黄疸和核黄疸;n高铁血红蛋白症;高铁血红蛋白症;n出出 血;血;n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n灰婴综合征。灰婴综合征。19一、对药物有超敏反应一、对药物有超敏反应n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健全,对中枢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健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敏感,用吗啡可引起呼神经系统的药物敏感,用吗啡可引起呼吸抑制;吸抑制;n常规量的洋地黄即可出现中毒;常规量的洋地黄即可出现中毒;n氯丙嗪易诱发麻痹性肠梗阻;氯丙嗪易诱发麻痹性肠梗阻;n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长,诱发胰腺炎。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长,诱发胰腺

10、炎。20二、药物所致新生儿黄疸二、药物所致新生儿黄疸 1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n出生后出生后23d出现,大约出现,大约2周自然消周自然消退退;2 2、易、易加重加重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新生儿黄疸的药物:n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K K、磺胺类、萘啶酸、磺胺类、萘啶酸、呋喃唑酮和噻嗪类利尿药呋喃唑酮和噻嗪类利尿药。213 3、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n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n抑制溶血过程抑制溶血过程:泼尼松或氢化可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的松;n减少胆红素形成:锡原卟啉;减少胆红素形成:锡原卟啉;n输注白蛋白等。输注白蛋白等。22三、高铁血

11、红蛋白症三、高铁血红蛋白症 1 1、新生儿对易致高铁血红蛋白症的药物极、新生儿对易致高铁血红蛋白症的药物极敏感,原因有:敏感,原因有:n新生儿红细胞内的新生儿红细胞内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不足;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不足;n由于红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和促酶由于红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和促酶活性低,若服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不活性低,若服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不能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逆转,可引起高铁能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逆转,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血红蛋白症。232 2、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有可能诱发、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有可能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应慎用:高铁血红蛋白症

12、,应慎用:n长效磺胺、亚甲蓝、苯佐卡因;长效磺胺、亚甲蓝、苯佐卡因;n类似的局麻药、硝酸盐、次硝酸铋;类似的局麻药、硝酸盐、次硝酸铋;n经皮吸收的含苯胺化合物(经皮吸收的含苯胺化合物(染发剂染发剂)等。等。24四、出四、出 血血 新生儿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未完善,用药新生儿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未完善,用药不当可引起出血:不当可引起出血:n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血药等可引起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血药等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n应用保泰松、皮质激素类、三氟拉嗪、应用保泰松、皮质激素类、三氟拉嗪、氯丙嗪、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氯丙嗪、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磺胺类药、环磷酰胺、秋水仙碱、素、

13、磺胺类药、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肝素等,甚至静脉输注高渗液均可能致肝素等,甚至静脉输注高渗液均可能致颅内出血、出血性坏死性肠炎。颅内出血、出血性坏死性肠炎。25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新生儿神经系统仍在发育阶段,血脑新生儿神经系统仍在发育阶段,血脑屏障发育未成熟,药物易透过血脑屏屏障发育未成熟,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不良反应:障产生不良反应:n吗啡类易引起呼吸抑制;吗啡类易引起呼吸抑制;n抗组胺药、苯丙胺类、氨茶碱、阿托抗组胺药、苯丙胺类、氨茶碱、阿托品可致昏迷或惊厥;品可致昏迷或惊厥;26n皮质激素易引起手足搐搦;皮质激素易引起手足搐搦;n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卡那霉

14、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易致听神经损害;药物易致听神经损害;n呋喃妥因不但引起前额疼痛且可能呋喃妥因不但引起前额疼痛且可能引起多发性神经根炎。引起多发性神经根炎。27六、灰婴综合征六、灰婴综合征 n氯霉素应用于新生儿,出现厌食、呕吐、氯霉素应用于新生儿,出现厌食、呕吐、腹胀、进而发展为循环衰竭,全身呈灰色腹胀、进而发展为循环衰竭,全身呈灰色称为称为“灰婴综合征灰婴综合征”;n其死亡率很高,尤其剂量超过其死亡率很高,尤其剂量超过100mgkgd时;时;n近年来由于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出近年来由于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出现,氯霉素在新生儿中再度被启用,但须现,氯霉素在新生儿中再度被启用,

15、但须进行血浓监测,其治疗药物范围为进行血浓监测,其治疗药物范围为1025mgL。28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新生儿常见病合理用药新生儿常见病合理用药 v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v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惊厥;v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v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9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常常见见原原因因:胎胎儿儿窘窘迫迫、呼呼吸吸中中枢枢受受抑抑制或损害。制或损害。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新生儿窒息的治疗:v1纠正酸中毒;纠正酸中毒;v2心内注射强心剂心内注射强心剂(无心跳时);(无心跳时);v3.给氧;给氧;v4预防感染:必要时。预防感染:必要时。30二、新生儿惊厥二、新生儿惊厥1 1、

16、常见原因:、常见原因:缺氧缺血性脑病,颅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低血钙。内出血及低血钙。2 2、惊厥治疗:、惊厥治疗:n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原发病;n纠正生化代谢失调;纠正生化代谢失调;n抗惊厥药物的应用。抗惊厥药物的应用。31v纠正生化代谢失调纠正生化代谢失调:1纠正低血糖;纠正低血糖;2纠正低血钙;纠正低血钙;3纠正低血镁;纠正低血镁;4.纠正维生素纠正维生素B6缺乏。缺乏。32v抗惊厥药物的应用:抗惊厥药物的应用:1、苯巴比妥:、苯巴比妥:新生儿首选;新生儿首选;2、苯苯妥妥英英钠钠:苯苯巴巴比比妥妥已已超超过过30mgkg而惊厥未得控制而惊厥未得控制;3、地西泮:、地西泮:控制惊

17、厥持续状态控制惊厥持续状态 4、水合氯醛:、水合氯醛:疗效不佳时临用。疗效不佳时临用。33三、新生儿败血症三、新生儿败血症n常见的疑难重症,病死率较高;常见的疑难重症,病死率较高;n一一旦旦疑疑为为败败血血症症,应应及及时时取取血血培培养养,立即治疗;立即治疗;n病情快,须速控感染;病情快,须速控感染;n用药以静脉用药为宜。用药以静脉用药为宜。34n病病原原菌菌未未明明前前,选选用用抗抗生生素素时时,应应兼兼顾顾球球菌菌和和杆杆菌菌;大大于于7d者者,可可考考虑虑选选用阿米卡星加第三代头孢菌素,用阿米卡星加第三代头孢菌素,iv;必要时,支持治疗:必要时,支持治疗:n血血浆浆或或白白蛋蛋白白扩扩

18、容容,也也可可用用粒粒细细胞胞集集落落刺刺激激因因子子,以以增增加加抗抗生生素素功功效效及及提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高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35四、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四、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指指出出生生后后不不久久,出出现现的的进进行行性性呼呼吸吸困难,乃至呼吸衰竭;困难,乃至呼吸衰竭;病因:病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病病理理特特点点:肺肺泡泡壁壁及及细细支支气气管管壁壁上上覆盖嗜伊红的透明膜和肺不张。覆盖嗜伊红的透明膜和肺不张。36治治疗疗:保保暖暖、给给氧氧、纠纠正正电电解解质质紊紊乱乱和和酸酸中中毒毒并并给给予予抗抗生生素素预预防防感染。感染。氧氧疗疗时时注注意意:最最好好先先雾雾化化;以以面面罩罩给给氧氧为为宜宜;正正压压给给氧氧时时浓浓度度以以40为宜;以间断给氧为宜。为宜;以间断给氧为宜。37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