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学习安全用药?2004年我国年我国“百姓安全百姓安全用药用药”调查显示,全国每调查显示,全国每年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而引起死亡的达应有关,而引起死亡的达19万人之多,平均每天死万人之多,平均每天死亡约亡约520人。人。为什么要学习老年人用药?1.老人用药复杂,多种药物并用。2.老人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率高。65岁老人有10%-20%出现药物不良反应。80岁老人有25%出现药物不良反应。3.老年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4.药物浓度的起效时间、峰值、维持时间变化影响了选择的药物、剂量、用药的频率
2、和疗效。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是临床老年病学的最大挑战之一。第一节第一节 老年人药物代谢和药效学特点老年人药物代谢和药效学特点 一、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 老年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in the elderly)简称老年药动学,是研究老年人机体对药物处置的科学,即研究药物在老年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老年药动学改变的特点为:药代动力学过程降低,绝大多数药物的被动转运吸收不变、主动转运吸收减少,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一)药物的吸收 影响老年人胃肠道药物吸收的因素:1.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胃
3、液pH升高 酸性药物吸收良好,碱性药物吸收减少2.胃排空速度减慢 有效血药浓度到达的时间推迟3.肠肌张力增加和活动减少 药物吸收增加4.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 药物吸收减慢,分解减少(二)药物的分布 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1.机体组成成分的改变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老年人细胞内液减少,使机体总水量减少,故水溶性药物血药浓度增加。脂肪增加,脂溶性药物在组织中分布增大,药物作用较久,半衰期延长。血浆白蛋白减少,使与白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的游离型成分增加,分布容积加大,药效增强,易引起不良反应。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不同药物对血浆蛋白结合具有竞争性置换作用,从而改变其他游离型药物的
4、作用强度和(作用)持续时间。(三)药物的代谢 老年人肝血流量和细胞量比成年人降低40%65%。肝脏微粒体酶系统的活性也随之下降,肝脏代谢速度只有年轻人的65%。因此,药物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易造成某些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蓄积。(四)药物的排泄 药物排泄途径:肾、呼吸道、皮肤汗腺、乳汁排泄。肾脏是大多数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包括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的主动分泌和重吸收功能降低。使主要由肾排出体外的药物蓄积,表现为药物排泄时间延长,清除率降低。总之,老年人用药剂量应减少,给药间隔应适当延长,特别是地高辛、氨基苷类抗生素尤需引起注意。老年人如有失水、低血压、心力衰竭
5、或其他病变时,可进一步损害肾功能,故用药更应小心,最好能监测血药浓度。二、老年人药效学特点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in the elderly)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老年药效学改变是指机体效应器官对药物的反应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改变。老年药效学改变的特点:对大多数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作用增强,对少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药物耐受性下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用药依从性降低。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尤其是女性。具体表现如下:1.多药合用耐受性明显下降2.对易引起缺氧的药物耐受性差 3.对排泄慢或易引起电解质失调的药物耐受性下降 4.对肝脏有损害的药
6、物耐受性下降 5对胰岛素和葡萄糖耐受力降低 第二节第二节 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和原因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和原因(一)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在常用量情况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意外、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反应,包括药物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性遗传素质等。1.精神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大脑最易受药物作用的影响。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增高,可引起精神错乱、抑郁和痴呆等。2.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老年人压力感受器功能障碍,即使没有药物的影响,也会因为体位的突然改变而产生头
7、晕。使用降压药、血管扩张药等,尤其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如下:3.耳毒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多粘菌素可致听神经损害。前庭损害的主要症状:眩晕、头痛、恶心和共济失调;耳蜗损害的症状:耳鸣、耳聋。由于毛细胞损害后难以再生,故可产生永久性耳聋。4.尿潴留三环抗抑郁药和抗帕金森病药有副交感神经阻滞作用,老年人使用这类物药可引起尿潴留,伴有前列腺增生及膀胱颈纤维病变的老人尤易发生。使用三环抗抑郁药时,开始应以小剂量分次服用,然后逐渐加量。5.药物中毒老年人的肾脏排泄毒物的功能:60岁以上比25岁时下降20%,7080岁时下降40%50%。肝脏血流60岁以上老年人比年轻时下降40%,解
8、毒功能也相应降低。因此,老年人用药容易中毒。(二)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 1.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接受多种药物治疗,易产生药物的相互作用。现已确认,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用药品种呈正相关。2.药动学和药效改变老年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肾功能减退,使具有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蓄积,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3.滥用非处方药 擅自服用、滥用滋补药、保健药、抗衰老药和维生素,用药的次数和剂量不当,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第三节第三节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
9、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老年人由于各器官贮备功能及身体内环境稳定性随年龄而衰退,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幅度都明显下降。41-5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是12%,80岁以上的患者上升到25%。一、受益原则首先,要求老年人用药要有明确的适应证。其次,要求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值 1。只有治疗好处风险的情况下才可用药,有适应证而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值1者,不用药,同时选择疗效确切而毒副作用小的药物。二、5种药物原则联合用药品种愈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愈高。用药品种要少,最好5种以下,治疗时分轻重缓急。执行5种药物原则时要注意了解药物的局限性。抓主要矛盾,选主要药物治疗。选用具有兼顾治疗作用的
10、药物。重视非药物治疗。减少和控制服用补药。三、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用药量在中国药典规定为成人量的3/4;一般开始用成人量的1/41/3,然后根据临床反应调整剂量,直至出现满意疗效而无ADR为止。剂量要准确适宜,老年人用药要遵循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达到适宜于个体的最佳剂量。四、择时原则 进行择时治疗时,主要根据疾病的发作、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昼夜节律变化来确定最佳用药时间,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五、暂停用药原则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新的症状,应考虑为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是病情进展。根据具体病情,若为前者应停药,后者则应加药。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的症状,停药受益可能多于加药受益。第四节第四节
11、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 一、全面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 1.用药史 详细评估老年人的用药史,建立完整的用药记录,包括既往和现在的用药记录、药物的过敏史、引起副作用的药物,以及老年人对药物的了解情况。2.各系统老化程度 仔细评估老年各脏器的功能情况,如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3.服药能力和作息时间 包括视力、听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吞咽能力、获取药物的能力、发现不良反应的能力和作息时间。视力。药品形状相似、颜色相似和药瓶标签与内容不符合以及服用过期药物等。听力与理解能力:多服药或少服药,或者将服药时间混淆。记忆力:由于老年人近期记忆减退,易导致漏服药或重复服药现象。阅读能
12、力。其他,如获取药物的能力、打开药瓶的能力、吞咽能力、发现不良反应的能力。4.心理-社会状况 了解老年人的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对当前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的了解、认识程度和满意度,家庭的支持情况,对药物有无依赖、期望、恐惧等心理。二、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1.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如对使用降压药的老年病人,要注意提醒其直立、起床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直立性低血压。2.注意观察药物矛盾反应用药后出现与用药治疗效果相反的特殊不良反应。如硝苯地平治疗心绞痛反而加重心绞痛,甚至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用药后要细心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时宜及时停药、就诊,根据医嘱改服其他药物,保留剩
13、药。3.用药从小剂量开始用药一般从成年人剂量的1/4开始,逐渐增大至1/31/22/33/4。同时要注意个体差异,治疗过程中要求连续性的观察,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协助医生处理。4.选用便于老人服用的药物剂型:吞咽困难的老人不宜选用片剂、胶囊制剂,宜选用液体剂型,如冲剂、口服液等。胃肠功能不稳定的老年人不宜服用缓释剂,因为胃肠功能的改变影响缓释药物的吸收。5规定适当的服药时间和服药间隔给药方式尽可能简单,口服与注射疗效相似时,则采用口服给药;注意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同时服用;安排服药时间和间隔时,既要考虑老人的作息时间又应保证有效的血浓度。需空腹、饭时、饭前、饭后、睡前服用的药物需按
14、要求服用。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等需饭前服;消化药盐酸、胃蛋白酶等需饭时服用;阿卡波糖饭时服,能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硝酸甘油片,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大便前吞服,可预防发作;对胃有刺激性药物需饭后服;催眠药如巴比妥类需睡前服。服药的用水服药的用水1、内服药片或胶囊时,约用250ml温开水送服,水量过少药易粘在食管壁上。2、补铁剂不要用茶送。3、胶体次枸橼酸铋不能用牛奶来送。4、磺胺类药物易在尿道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痛等,故服用时需大量喝水,或同服等量的碳酸氢钠。服药的体位服药的体位用药的姿势以站立最佳,坐直身体也可,卧着时尽可能抬高头部,吞下药后约1分钟再躺下。特殊用药方式特殊用药方式舌下
15、含服硝酸甘油者不可吞服;控释片、缓释片以及肠溶片不宜掰碎后服;复方炉甘石洗剂属于混悬剂,用时必须摇匀用药配伍用药配伍维生素B12不宜与制酸剂如氢氧化铝、胃舒平等同服,若需要可间隔4-5h红霉素与普鲁苯辛不可同用,若需要可在服红霉素2h后再服普鲁苯辛;链霉素与庆大霉素等氨基甙类避免任何两种合用,并提示病人用药期间注意听觉反应,必要时与医生联系。6.其他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未能取得预期疗效时,更要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按医嘱服药。对长期服用某一种药物的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监测血药浓度。对老年人所用的药物要进行认真的记录并注意保存。三、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 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护理措施如下:1.加强药物
16、护理 对住院的老年人,应严格执行给药操作规程,将药物送到病人床前,并照顾其服下。出院带药的老人,护理人员要向其解释药物名称、用量、作用、副作用和用药时间。用字体较大的标签注明用药的剂量和时间。此外,社区护士定期到老年人家中清点其剩余药片的数目,有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对空巢、独居的老年人则需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可将老人每天服用的药物放置在专用的塑料盒内,盒子有四个小格,每个小格标明服药的时间,放置在醒目的位置,促使老年病人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对精神异常或不配合治疗的老年人,护理人员需协助和督促病人服药,确定其将药物服下。病人若在家中,应要求家属配合做好协助督促工作,可通过电话追踪,确定病人的服药情
17、况。对吞咽障碍与神志不清的老年人,一般通过鼻饲管给药。对神志清楚但有吞咽障碍的老年人,可将药物加工成糊状物后再给予。对于外用药物,护理人员应详细说明,并在盒子上外贴红色标签,注明外用药不可口服,并告知家属。2.开展健康教育借助宣传媒介,采取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发宣传材料、个别指导等综合性教育方法,通过门诊教育、住院教育和社区教育三个环节紧密相扣的全程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反复强化老年人循序渐进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服药依从性。3.建立合作性护患关系鼓励老年人参与治疗方案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倾听老年人的治疗意愿,使老年人对治疗充满信心,形成良好的治疗意向,可促进病人的服药依
18、从性。4.行为的治疗措施 行为监测:要求老年人记服药日记、病情自我观察记录等。刺激与控制:将老年人的服药行为与日常生活习惯联系起来,如设置闹钟提醒服药时间。强化行为:当老年人服药依从性好时及时给予肯定,依从性差时 即给予批评。5.帮助老年人保管药品,定期整理药柜,保留常用药和正在服用的药物,弃除过期变质的药品。四、加强药疗的健康指导 1.加强老年人用药的解释工作以老年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其解释药物的种类、名称、用药方式、药物剂量、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和期限等,必要时,在药袋上用醒目的颜色标明用药的注意事项。此外,要反复强调正确服药的方法和意义。2.鼓励老年人首选非药物性措施 指导老年人如果能以其
19、他方式缓解症状的,暂时不要用药,如失眠、便秘等,应先采用非药物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将药物中毒的危险性降至最低。3.指导老年人不随意购买及服用药物 调节好日常饮食,注意营养,科学安排生活,保持平衡的心态,就可达到健康目的,无须补药。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治,适当服用滋补药物。4.加强家属的安全用药知识教育 重视对老年人家属进行有关安全用药知识 的教育,使他们学会正确协助和督促老年人 用药,防止发生用药不当造成的意外。练习题练习题1.老年人使用下列哪种药物不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A.降压药 B.三环抗抑郁药 C.利尿剂 D.血管扩张药 E.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中国药典规定老年人用药
20、量为成人量的A.3/4 B.1/4 C.2/4 D.1/3 E.2/33.有关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行为治疗措施,错误的是A.行为监测 B.刺激 C.控制 D.强化行为 E.弱化行为4.有关老年药效学改变的特点,错误的是A.对大多数药物的敏感性增高B.对大多数药物的作用减弱C.药物耐受性下降D.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E.用药依从性降低EAEB5.有关老年人的用药原则,错误的是A.暂停用药原则 B.择时原则 C.小剂量原则 D.3种药物原则E.受益原则6.执行5种药物原则时错误的是A.了解药物的局限性B.抓主要矛盾,选主要药物治疗C.选用具有兼顾治疗作用的药物D.重视药物治疗E.减少和控制服用补药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