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pdf

上传人:vivi****999 文档编号:42136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 第!期建筑结构 # # !年!月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徐有邻王晓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 # # # $ !) 提要 介绍了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的作用, 以及新公布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9 1 1 1 , + : 2 4 50 ,0 ) *+ * ? 8 2 + * 7 * 4 0 6, . 9 4 1 ) , + 9 5 *, . + * 2 4 . , + 1 * 7 * 4 0 6 9 4 : 8 + 9 ; 2 - 2 0 ,+ * ? 8 2 + * 7 * 4 0 6, .: * / 0 ), ./ + , 0 * 1 0 2 3 *1 , 3

2、* + 2 4 5 69 + *9 : 3 9 4 1 * :2 44 * A1 , : *, 9 4 :6 8 2 0 9 ; - *9 : B 8 6 0 7 * 4 0 6 ) 9 - - ; *4 * 1 * 6 6 9 + 0 , 6 / * 1 2 . 2 * : 2 4 6 0 9 4 1 * = ! # $ % & (:1 , 4 1 + * 0 * 6 0 + 8 1 0 8 + * 6;+ * 2 4 . , + 1 * 7 * 4 0 6;: * / 0 );/ + , 0 * 1 0 2 3 * 1 , 3 * + 2 4 5 6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混凝土结构中的钢

3、筋保护 层厚度相对较小, 对其承载力和使用造成诸多不利影 响。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 # $ # # # ) 对保护 层厚度的规定作了适当调整, 这里作必要的说明。 一、 保护层的作用 $ C受力钢筋粘结锚固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能够承载受力, 是由于钢筋与 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粘结锚固作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握裹混凝土的厚薄, 即保护层厚度。试验研 究表明, 在一般条件下, 受力钢筋 (尤其是变形钢筋) 的 粘结锚固强度与保护层厚度存在着线性关系。设计规 范中钢筋的锚固长度则是在一定的保护层厚度条件下 由可靠度计算确定的。因此, 满足一定厚度的保护层 是钢筋正常受力的基础。 C保护

4、钢筋免遭锈蚀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周围混凝土碱性环境的包裹可 使其免遭锈蚀 (钝化) , 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引起 的混凝土碳化可造成钢筋脱钝而遭受酸性介质的锈 蚀。碳化的时间与混凝土厚薄 (即保护层厚度) 有关。 调查分析表明, 我国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偏薄, 故耐久 性较差, 而一定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则是保证结构耐 久性所必须的。 ! C确定截面有效高度 从粘结锚固和耐久性角度而言, 需要有较大的保 护层厚度。然而从截面承载受力的角度而言, 过大的 保护层厚度会造成截面有效高度减小、 承载能力下降, 从而增加结构配筋量。 因此, 在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时候, 应综合考 虑粘结锚固、 耐久性以

5、及有效高度三个因素, 在确保粘 结锚固和耐久性的条件下尽可能取较小的保护层厚 度。规范规定的保护层最小厚度正是其取值的最低限 度界限。 二、 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 C取值原则 在短缺型的计划经济时代, 由于物资匮乏, 较多地 考虑了充分发挥材料强度这一因素。为保证截面承载 能力提高, 只能加大有效高度, 造成规范中保护层最小 厚度的取值偏小, 这也是效仿原苏联规范的结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物资供应 (尤其是钢筋) 的 极大丰富使增加保护层厚度成为可能, 而且这也满足 持续发展和扩大内需的需要。此次设计规范修订根据 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这部分内容作出了调整, 适当增大 了保护层最小厚度的限值。

6、 C保护层最小厚度的基本值 新规范第D C C $条以强制性条文形式给出了保护 层厚度的最低限度要求: ($) 由粘结锚固要求, 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纵向受 力钢筋的公称直径#。对于普通钢筋而言, 公称直径 即其承载截面的直径; 对于预应力钢绞线而言, 公称直 径是大于其承载截面当量直径的数值, 对于强度较高 的高效预应力钢筋而言, 这样的选择对保证安全是必 要的。 () 由耐久性要求, 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表$中的 数值。 (!) 考虑地下环境中水及土壤对保护层的影响, 新 规范在表$注中增补了基础中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 EF 于! #的规定。当无垫层时, 根据我国工程实践经 验, 考虑施工不确

7、定性的影响,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 于$ #。应该指出的是, 此为只包括一般混凝土基 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规定, 对于有其它要求的结构 (例 如防水混凝土结构) 则当特殊考虑。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 表! 环境 类别 板、 墙、 壳梁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 ) 三 ) & ! ) ! ) ) ,与原规范的比较 (() 环境类别的影响: 原规范只有室内正常环境 (一类) , 室内潮湿环境、 露天环境及与

8、水或土壤直接接 触环境 (二*类) 。现增加了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 境、 与无侵蚀性的水及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二+类) ,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 环境、 滨海室外环境 (三类) 。考虑冻融循环及轻度腐 蚀环境还增加了其它有关规定。 (&)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质量对耐久性有很 大的影响, 因而也是确定保护层厚度的重要因素。此 次修订按混凝土强度等级作了适度调整: % & 及其以 下为低强混凝土, 按耐久性要求只规定了环境类别为 一级的数值; % 及其以上为高强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 可适当减小; 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一般混凝土。 ()) 构件类型的影响: 原规范

9、按板类构件 (板、 墙、 壳) 及杆类构件 (梁、 柱) 分两类作出规定。新规范则分 为三类, 对梁、 柱的保护层厚度分别作出规定。这种划 分不仅考虑了混凝土碳化和有害介质侵蚀的特点, 也 考虑了构件在承载受力中的作用和对结构安全性的影 响。特别是对于柱类构件, 保护层厚度有明显增加。 三、 保护层厚度的调整 ( ,预制构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由于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混凝土质量容易得到 保证, 密实性相对较好, 保护层厚度可以适当减小。当 混凝土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如水泥砂浆抹面等) 时, 耐久性可以得到提高, 相应的保护层厚度也可以减 小。新规范中保留了这些原规范已有的规定。 & ,辅助

10、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梁、 柱类构件中的箍筋、 构造钢筋和板、 墙、 壳类构 件中的分布钢筋不同于纵向受力钢筋, 可统称为辅助 钢筋, 其直径一般不大, 且在承载受力中的作用稍逊于 受力主筋, 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小。对于前者, 保护层 厚度不应小于( #; 对于后者, 可按表(中数值减 ( #, 且不应小于( #。应该说明的是, 分布钢筋 保护层厚度限值较小并不是要求其一定配置在受力钢 筋的外侧, 根据我国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习惯, 设计中仍 可将其受力钢筋配置在截面最外侧, 以取得较大的有 效高度, 增大截面抗力, 只要受力钢筋满足保护层厚度 限值即可。 ) ,露天悬臂构件的保护措施 悬臂构件的根部

11、承受很大的弯矩和剪力。负弯矩 引起的裂缝开口向上, 如处于二、 三类环境中, 则受力 主筋遭受腐蚀的可能性极大。悬臂构件无多余约束, 一旦发生问题则可能引起倾覆、 倒塌等恶性事故。因 此对悬臂构件受力主筋的保护更为重要, 尤其是露天 的悬臂板, 新规范规定二、 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 面应采取防止钢筋遭受腐蚀的保护措施。 ! ,厚保护层中的表面钢筋 仅根据耐久性的要求, 一般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 厚度控制在! #的范围内即可, 但在大型工程中有 可能采用直径超过! #的粗直径钢筋。根据锚固的 要求,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即应大于 ! #。此外, 在结构的某些部位 (例如框架顶层

12、边节 点的角部受力主筋弯弧处) , 也可能形成厚度很大的混 凝土保护层。 这部分厚度很大的表层混凝土无法受到钢筋的有 效围箍约束, 一旦发生裂缝, 其宽度往往很大且容易发 生混凝土脱落的严重后果。新规范规定, 纵向受力钢 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 #时, 应对保护层采 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常用的办法是在构件的表面 配置焊接或绑扎的细直径钢筋网片, 也称蒙皮钢筋。 四、 特殊情况下的保护层厚度 ( ,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要求 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还与建筑的防火要求有关。 根据防火需要提出的要求详见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 / ( 0) 和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 ) 的规定, 设

13、计时应遵守执行。 & ,恶劣环境中的保护层厚度 规范只提供了处于一、 二、 三类环境等级中混凝土 的保护层要求, 对处于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结构 保护层属于非共性的专门问题, 应由其它的相应规范 解决。海洋工程 (四类环境) 情况由 港口工程混凝土 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 / & 0 $) 处理; 化学腐蚀 情况 (五 类 环 境) 由 工 业 建 筑 防 腐 蚀 设 计 规 范 (- . ! 0) 解决。恶劣环境中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最好 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相应标准为 环氧树脂涂层钢 筋(/ - ) ! &) 。(下转第$ &页) 20 图!个别桩顶混凝土脱落 图承台直剪破坏实

14、况之三 (柱子下陷达# $) %由以上可见, 楼&柱子截面太小及承台太薄、 混凝土强度等级太低, 是造成承台柱周直剪破坏的主 要原因。 %楼&左边是一幢!层的底框建筑 (下简称楼 () , 底层为商店, 层#!为住宅。楼&,(间设伸缩缝 (抗震缝) 。楼(的开间为) % ! $, 仅为楼&的*#, 中 柱平面受荷面积约) + % # , $ #, 故中柱底层轴力约为 !)-) + % # ,.* ! % /.!-)+ ) 0 1 2 楼(柱子截面同楼&, 粗估其轴压比为 )+ ) 0+ + + (# , / + +.* /)-+ % * 0!+ % 0 所需桩数为)+ ) 0/ , +-/ %

15、 ! )!根 承台厚度约需 #)+ ) 0+ + + ,.(, / +3/ / +).+ % 0- , , $ 实际承台厚度仅为/ + + $, 也不够, 但 #)- !) !* -)+ ) 0 #+ ! +-* % , !#*-) % * + 故其承台未破坏。楼&一角柱未发生承台柱周直剪破 坏 (图*) , 也是由于其轴力较小的缘故。楼&垮塌后, 对楼(的基础进行了加固处理。 二、 建议混凝土设计规范增加钢筋混凝土基础 (承 台) 柱 (桩) 周直剪计算公式 由于冲切验算一般均要先假定基础 (承台) 高度, 往往需多次反复验算, 才能得出合适 (合理) 的基础高 度, 比较冗繁。基础 (承台

16、) 柱周直剪计算公式, 力学概 念清晰, 计算简便, 笔者* 0 +年以来一直用此公式估 算基础 (承台) 高度, 进行冲切验算时一般均能满足要 求或有富裕, 可见满足冲切要求并不一定满足直剪要 求。本楼垮塌事故证明基础 (承台) 的直剪破坏是确实 存在的, 同理, 也有桩周直剪破坏的问题。因此建议混 凝土设计规范增加有关钢筋混凝土基础 (承台) 柱 (桩) 周直剪的计算公式, 按混凝土规范, 其表达式为 !#$4% 式中: 为基础 (承台) 在柱或桩处的高度;!为柱子 轴力设计值或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最大设计值 (如在偏 心受压基础中, 单桩竖向承载力有可能达到单桩竖向 承载力设计值的* % #

17、倍) ; %为柱或桩截面周边长度; $4为基础 (承台)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参考文献 * %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图集 (川0 # 5 ) * /)6四川省建筑标准办公室, * 0 0 #6 #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图集 (川0 * 5 ) + *)6四川省建筑标准办公 室, * 0 0 * % ) %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6混合结构设计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 0 06 , %工程结构教材选编小组6钢筋混凝土结构 (上册)6中国工业出版 社, * 0 ! *6 (上接第! 0页) ) %百年使用期的要求 对设计使用年限为* + +年的混凝土结构, 其在一 类环境中的混凝土保护层

18、厚度应按表*内数值相应乘 系数* % , +取用。这是由于混凝土碳化深度与时间的 平方根 &#/ +成比例, 百年使用期为* + +#/ +$* % ,。 当然, 对表面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时, 其保护层可以适 当减小,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还应定期检查维护。对于 二、 三类环境中的情况, 则应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五、 结语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涉及钢筋的粘结 锚固及抵抗锈蚀能力两方面的问题, 影响结构的承载 力及耐久性, 故在修订规范时以强制性条文形式给出 了其最低限度的要求 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由于以 往我国在这方面的要求较低, 此次修订作了适当提高, 并对不同情况下的调整及特殊环境下的要求作出规 定, 希望设计人员在学习、 应用新规范时予以注意。 参考文献 * %邸小坛等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综合调查报告6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 * 0 0 +6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6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报告选集 (*,#, ))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0 ,* 0 *,* 0 0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