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述教育目的的概述o一.教育目的o为什么要发展教育事业?o为振兴中华,为发展经济o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o教育目的与人们心目中的教育旨趣不同o(一)教育目的的含义o教育活动要培养的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o意义: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依据、标准o(二)教育目的的功能:o导向功能:如提倡素质教育o调控功能:如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o评价功能:如督导评估,以目标为标准o二、教育目的的层次o1、教育方针:我国教育的总的方向的表述o2、教育目的:培养人才的最高理想的体现o3、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目标o4
2、、教学目标、活动目标:往往是各个学科甚至是课时的目标层级层级名称名称制定者制定者内容内容一级一级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政府国家政府国家明确人才培养的质明确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实现途径量规格、实现途径和原则和原则(抽象化抽象化)二级二级 培培养养目目标标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学科专家学科专家从从“抽象抽象”逐步逐步过渡到过渡到“具体具体”语文语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 12 2年级阅读课年级阅读课程目标程目标三级三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本单元章或(本单元章或节课或本次活动)节课或本次活动)教师教师具体化具体化 实实 例例o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教
3、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教育方针o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义务教育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课程目标o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能。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o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
4、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词语。11112 2 2 2年级阅读课程目标年级阅读课程目标年级阅读课程目标年级阅读课程目标o感情充沛地吟诵;当堂背诵;理解诗人的壮志豪情。感情充沛地吟诵;当堂背诵;理解诗人的壮志豪情。沁园春沁园春沁园春沁园春雪雪雪雪的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o三、不同教育目的论:按照人们的关注程度分1、个人本位论:卢梭o教育目的是使个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2、人格本位论:裴斯泰洛齐o既注重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陶冶,也关注社会的需要(介于“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之间,偏于前者。)3、文化本位论:o用“文化”来统筹
5、教育、社会、人的关系(团体精神、规范精神、客观精神、人格精神)4、生活本位论:o斯宾塞:为“完满生活”作准备o杜威:教育即生活(不为将来而就是当下)5、伦理本位论:康德:塑造“文化道德”的人(摆脱自然欲望)赫尔巴特:必要目的(道)和可能目的(技)6、社会本位论:涂尔干(社会学创始人)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人四、四、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一)(一)(一)(一)社会依据社会依据社会依据社会依据 1、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统治阶级统治阶级被统治
6、阶级被统治阶级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培养维护奴隶制度的统治者培养维护奴隶制度的统治者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培养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官吏培养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官吏愚民政策愚民政策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培培养养掌掌握握国国家家机机器器和和管管理理生生产产的统治人才的统治人才既既能能替替资资产产阶阶级级创创造造利利润润又又不不会会惊惊扰扰资资产产阶阶级级安宁和悠闲的奴仆安宁和悠闲的奴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四、四、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一)(一)社会依据社会依据2
7、2、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社会形态社会形态人才规格要求人才规格要求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只规定了政治思想品德上的要求只规定了政治思想品德上的要求工业社会工业社会 一定的阶级意识和思想品德一定的阶级意识和思想品德 科学知识与生产技能科学知识与生产技能 信息社会信息社会 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注重个性、开拓性和创造性注重个性、开拓性和创造性 四、四、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二)(二)(二)(二)人的依据人的依据人的依据人的依据1 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o教育目的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要具
8、有针教育目的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要具有针对性对性o各级各类教育目的要形成循序渐进、相互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目的要形成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有机序列的有机序列2 2、人的需要人的需要 oo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目的要考虑学主体,教育目的要考虑学习者在不同环境、时代下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习者在不同环境、时代下的心理需求和动机。四、四、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oo(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o1、教育活动中人的的价值选择:学习知识、发
9、展身心、锻炼身体o2、思想家和制定教育目的的人的人性假设o3、思想家和制定教育目的的人的理想人格:o孔子:培养“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儒”提倡自觉修养德行o卢梭:培养“绅士”启发理性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o一、马克思关于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含义:o是指个人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是指个人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动的结合。反面是反面是“片面发展片面发展”n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10、:体力和脑力充分运用和发展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体力和脑力充分运用和发展n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发展(才能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全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发展(才能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适应职业流动适应职业流动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o(一)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前提o(二)社会关系条件(受教育权、教育内容等)o(三)教育途径o小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逐步缩小和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本质差别实现两者的完全结合o当前的补偿性政策:“反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降低差别)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11、我国的教育目的一、一、一、一、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新中国的教育方针1 1、第一阶段(建国初至、第一阶段(建国初至19561956年)年)oo改造旧的教育目的,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目的。改造旧的教育目的,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目的。改造旧的教育目的,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目的。改造旧的教育目的,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目的。o19491949,“人人民民政政府府的的文文化化教教育育工工作作,应应以以提提高高人人民民文文化化水水平平,培培养养国国家家建建设设人人才才,肃肃清清封封建建的的、买买办办的的、法法西西斯斯主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o195119
12、51,“普普通通中中学学的的宗宗旨旨和和教教育育目目标标是是使使青青年年一一代代在在智智育育、德德育育、体体育育、美美育育等等方方面面获获得得全全面面发发展展,使使他他们们成成为为新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新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o19541954,“中中学学教教育育目目的的,是是以以社社会会主主义义思思想想教教育育学学生生,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成员。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成员。”一、新中国的教育方针一、新中国的教育方针2 2 2 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571957195719571966196619661966)oo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反映了
13、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进一步进一步进一步明确了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和原则。明确了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和原则。明确了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和原则。明确了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和原则。o19571957,“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o19581958,提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
14、劳动相结合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培养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者一、新中国的教育方针一、新中国的教育方针3 3、第三阶段(文革期间)、第三阶段(文革期间)实际操作背离既定要求。实际操作背离既定要求。o仍仍沿沿用用毛毛泽泽东东5757年年的的提提法法:“培培养养有有社社会会主主义义觉觉悟悟的的有有文文化化的的劳劳动动者者。”,但但是是在在实实际际工工作作中中已已背背离离了了这这一一要要求求,把把劳劳动动者者片片面面理理解解为为体体力力劳劳动动者者,而而大大肆肆地地对对脑脑力力劳劳动动者者,知知识识分分子子进进行行批批判判。
15、轰轰轰轰烈烈烈烈地地开开展展“学学工工、学学农农、学学大大寨寨”,“劳劳动动下下乡乡”。一、新中国的教育方针一、新中国的教育方针4 4、第四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四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oo融入时代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融入时代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融入时代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融入时代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有中国特色的有中国特色的有中国特色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日益完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日益完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日益完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日益完善。o19811981,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纠正,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纠正 o19821982,中中国国当当代代历历史史上上第第
16、一一个个以以法法律律形形式式出出现现的的教教育目的。育目的。o19851985,“四四有有”新新人人,实实事事求求是是、独独立立思思考考、勇勇于于创造。创造。o19861986,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o19951995,教教育育必必须须为为社社会会主主义义现现代代化化建建设设服服务务,必必须须与与生生产产劳劳动动相相结结合合,培培养养德德、智智、体体等等方方面面全全面面发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o19991999,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1 1 1 1、以、以、以
17、、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为指导思想为指导思想为指导思想oo“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oo“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2 2 2、
18、有鲜明的政治方向:、有鲜明的政治方向:、有鲜明的政治方向:、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本特点(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本特点(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本特点(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oo“能够能够能够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oo“又红又专又红又专又红又专又红又专”oo“有有有有社会主义觉悟社会
19、主义觉悟社会主义觉悟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二、我国教育目的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基本特征3 3、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培养劳动者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要求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面向全体,全面发(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三三、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o(一)新时期的要求和问题新时期的要求问题创造精神会答不会问实践能力会说不会做(会考试)开放思维会找标准答案不会
20、发散会竞争不会合作崇高理想有崇高理想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创新应让学生创新应让学生“会问会问”o没有人怀疑教师提问在教学中的价值我们要关注和研究另一半让学生“会问”。o问题应该成为创新教学的开端。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播现代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问题。o问题应该成为创新教学的归宿在学生初步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的、更广泛的新问题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o教师要能够启思、设疑,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思考和讨论o以上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什么?o最大的误区:关注今天的成绩,追求未来的快乐(孩子今天不快乐,也失却了创造未来的幸福和快乐的能力)o对策克服“急功近利”的
21、思想:要关注今天的快乐,发展明天的能力(二)落实教育目的要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o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育目标):o一般具体o2、德智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o诸育并举,相互贯通o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o全面发展均衡发展?o动物学校鸭子、兔子、松鼠、鹰、泥鳅(学生代表发言)o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o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
22、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o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
23、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4、全面发展和职业定向:关于职业定向目标中国、日本小学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培养衣食住行和生产方面的基本理解和掌握基础技能初中简单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社会职业分工和择业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作为国家和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将来从事职业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劳动态度和选择出路的能力高中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职业观念,有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一般文化素养,掌握专门的技
24、能观点o从字面的表述看,两国都有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但要求不一样,起点也不一样,培养方法也不同。o日本比较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和专门的技能的训练,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各种的职业。我国的学生(包括农村的孩子不是生活所迫极少参加各种生活和生产劳动)。o虽然生活中缺乏职业教育的内容,但是,家长和学生却有“过早职业定向”的倾向,集中表现在“早教”和“选择高考志愿”方面。(三)教育目的的实现(三)教育目的的实现素质教育素质教育 o1 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o2 2、树立面向全体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o3 3、正视学生、正
25、视学生“主体主体”,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o4 4、正正确确认认识识和和处处理理各各育育关关系系,各各育育不不可可分分割又不能相互代替割又不能相互代替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培养尖子培养尖子 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以应试和升学为中以应试和升学为中心,设置课程,重心,设置课程,重智育智育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设置课程,德智体美全面发设置课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授之以鱼(讲授)授之以鱼(讲授)授之以渔(启发诱导)授之以渔(启发诱导)教教育育评评价价学生学生考分考分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生理心理等)理心理等)教师教师考分、升学率考分、升学率教书育人整体效果教书育人整体效果(师生关系、学生发展)(师生关系、学生发展)小结o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o不同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o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o我国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