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等教育学.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39382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等教育学   一、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一)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近代大学的产生以及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战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与改革。(二)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革命战争时期的高等教育;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二、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一)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发展人的功能。(二)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作用1.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社会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关系。2.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教

2、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教育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教育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三)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作用教育内部关系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四)教育基本规律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关系教育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的关系;教育基本规律中各种因素的关系;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五)高等学校的主要社会职能1.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2.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的地位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社会职能;各种形式的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现代高等学校新的社会职能。三、高等教育宏观

3、结构与运行机制(一)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学制、体制与结构;高等教育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分布结构、管理体制结构。(二)国外当代高等教育宏观结构1.国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高等教育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层次;美、日、法、德等国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2.国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美、日、法、俄、印等国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各国高教科类结构的总趋势。3.国外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国外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国外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国外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4.国外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的概念、类型。(三)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现状及调整中国高

4、等教育层次结构;中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中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中国高等教育分布结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结构。(四)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高等教育领导体制;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教育教学体制;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四、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与基本理论(一)国外主要高等教育观念与思想流派1.永恒主义者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提出培养“完人”的教育观;提倡通才教育;主张学习“永恒学科”,编制“名著课程”;主张大学独立,多方面地实施职能;倡导终身教育观。2.要素主义者科南特的高等教育思想重视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推行自由选修制,追求教育形式的多样化。3.存在主义者雅斯贝尔斯的高等教

5、育思想提出完人的教育目的观;提出科研、教学和文化相互关联的大学职能观;倡导大学自治,坚持学术自由;主张“完整知识”的教育。4.逻辑实证主义者罗素的高等教育思想主张只有才能和智力素质较好的人才能入大学;主张大学教育应兼顾学术与功利;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5.新托马斯主义者马利坦的高等教育思想主张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人的理智成就的发展;强调自由教育与专门教育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课程体系;要求大学应以教学为主。(二)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社会导向与学术导向的矛盾;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矛盾;现代化与传统的矛盾;依附性与独立性的矛盾。五、高等学校的专业与课程(上)

6、(一)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的涵义课程的基本概念;高等学校课程的特殊性。(二)高等学校专业和课程的变化与改革高校专业和课程变化与改革的原因;当代各国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与存在的问题。(三)课程编制的基本结构课程编制的一般概念、课程编制的总体结构和步骤。六、高等学校的专业与课程(下)(一)目标的确立与表述1.培养目标内涵2.目标的表述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专业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或教学计划目标的转化;目标分类与目标表述。(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适时原则;完整原则;经济原则;实践原则;量力原则;满足原则。2.课程内容的组织及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三)课

7、程的实施与评价课程的实施;课程评价。七、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一)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1.教学过程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统一;个体认识社会化与社会认识个体化的统一。(二)高等学校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教学原则的意义;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历史上教学原则体系构成。2.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体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八、高等学

8、校教学方法(一)关于教学方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的归属、教学方法的性质、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二)制约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1.外部因素、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体制;文化传统。2.内部因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选择的关系;教学内容与选择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学事项与选择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师素质、个性与选择教学方法的关系;学生个别差异与选择教学方法的关系。(三)高等学校常用的几种传统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方法的作用;讲授内容的处理;讲授方法的运用;备课。2.讨论法(或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作用;讨论的选题与准备;讨论的组织与引导。3.实验方法实验方

9、法的作用与类型;实验课的安排与设计;实验课的组织与指导;实验成绩的评定。4.实习实习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实施正确的实习指导;充分发挥实习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建设合适与稳定的实习基地。5.调查法调查方法的作用与类型;调查的准备;调查的实施与指导;调查的总结。(四)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介绍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五)当代世界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在教学方法的功能上由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推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在教学方法的结构上由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地学习与研究为主;九、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一)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的作用与原则1.考核的作用2.考核的原则强制性原

10、则;公平性原则;时限性原则;揭晓性原则。(二)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的方式1.考查平时考查;期末考查2.考试考试的分类;命题;考试的实施;3.答辩论文答辩申请;举行论文答辩。(三)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和处理评分与评语、评分标准、分数的收集和分析、分数评定后的处理十、高等学校的德育(一)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与内容1.德育的基本任务确定德育任务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德育的基本任务。2.德育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内外形势、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人生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二)高等学校德育的过程1.德育过程的规律把握德育过程的规律要研究三个要素的内在联系;

11、把握德育过程的规律要研究三要素矛盾运动的特殊形式;2.德育过程的特点多端性;实践性;社会性;反复性;互动性。(三)高等学校德育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情理相融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性和一致性的原则。(三)高等学校德育的途径开设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党团组织和班集体活动;建设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咨询。十一、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一)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涵义、特征与功能1.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提出及其涵义高等学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的涵义;2.校园文化的特征认同与超越的同一;交融

12、与批判的同一;吸收与辐射的同一;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同一;对外的独特性与对内的一致性的同一。3.校园文化的功能教育导向功能;开发创造功能;娱乐调节功能;激励凝聚功能。(二)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校园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与高校管理。(三)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形成途径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效应,促进良好的校风形成;发扬民主、改善人际关系;开展大学生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加强领导,建立合理的组织体系;重视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十二、高等教育改革过程理论(一)高等教育改革过程的战略1.该革的进度或速度问题改革的类型;改革的主客观条件;改革方案的涉及范围及其他改革的配套情况。2.改革的形式自上而下的改革与自下而上的改革;全国性改革与以学校为单位的改革。3.各类型改革的关系(二)高等教育改革过程的策略改革方案的制订;改革的一般模式;具体的改革过程和步骤。十三、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方略(一)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与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高等教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二)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略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略。主要参考书: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