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税务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205658 上传时间:2024-08-23 格式:PPTX 页数:160 大小:44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税务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税务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税务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税务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准,区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人,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1 1、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居住满一年。负有无限纳税义所,或无住所但居住满一年。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个务。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人所得税。(1)(1)纳税年度纳税年度 :公历:公历1.112.311.112.31 (2)(2)居住满居住满1 1年:年: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满一个纳税年

2、度内居住满365365日日 (3)(3)临时离境临时离境 :一次:一次3030日,累计日,累计9090日日 2 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负有限纳税义所,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负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得税。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如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如果在一个纳税年度里,一次离境超过果在一个纳税年度里,一次离境超过3030日或多日或多次离境累计

3、超过次离境累计超过9090天的,将不视为全年在中国天的,将不视为全年在中国境内居住。境内居住。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五年的个人,从第六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五年的个人,从第六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纳个人所得税。纳

4、税义务人及纳税义务纳税义务人及纳税义务 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无限纳税义务)(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有限纳税义务)(有限纳税义务)在中在中国境国境内有内有住所住所的个的个人人在中国境内无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居住满在中国居住满一年的外籍人一年的外籍人员、港、澳、员、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台同胞和华侨在中国境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内无住所,又不居住又不居住的外籍人的外籍人员、港、员、港、澳、台同澳、台同胞胞在中国境内无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且在住所,而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居内,在中国居住不满一年的住不满一

5、年的外籍人员、港、外籍人员、港、澳、台同胞澳、台同胞 某外国人某外国人20082008年年2 2月月1212日来华工作,日来华工作,20092009年年2 2月月1515日回国,日回国,20092009年年3 3月月2 2日返回中国,日返回中国,20092009年年1111月月1515日至日至20092009年年1111月月3030日期间,因工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作需要去了日本,20092009年年1212月月1 1日返回中国,日返回中国,后于后于20102010年年1111月月2020日离华回国。日离华回国。案例案例2-12-1:税法规定,凡支付应纳税所得的单位或个税法规定,凡支付应

6、纳税所得的单位或个人,都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都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支付各项应纳税所得时,必须履人在向纳税人支付各项应纳税所得时,必须履行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行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二)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二)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代扣代缴和个人申报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代扣代缴和个人申报纳税相结合的征收管理制度。凡在中国境内负纳税相结合的征收管理制度。凡在中国境内负有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具有以下五有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具有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自行向税务机关种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自行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

7、申报:办理纳税申报:(一)年所得(一)年所得1212万元以上的;万元以上的;(二)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二)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薪金所得的;(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四)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四)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1.1.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任职、受雇的公司、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任职、受雇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8、2.2.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作为所得来源地。作为所得来源地。3.3.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的地点,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的地点,作为所得来源地。作为所得来源地。4.4.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源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源地;动产转让所得,实现转让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地;动产转让所得,实现转让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三)所得来源的确定(三)所得来源的确定 5.5.财财产产租租赁赁所所得得,以以被被租租赁赁财财产产的的使使用用地地,作作为为所得来源地。所得来源地。6.6.利利息息、股股息息

9、、红红利利所所得得,以以支支付付利利息息、股股息、息、红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红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7.7.特特许许权权使使用用费费所所得得,以以特特许许权权的的使使用用地地,作为所得来源地。作为所得来源地。(一)纳税人身份认定筹划的思路(一)纳税人身份认定筹划的思路 一是改变自己的住所;一是改变自己的住所;二是通过人员流动;二是通过人员流动;三是跨年度来华;三是跨年度来华;四是根据各国具体规定的临时离境日期,四是根据各国具体规定的临时离境日期,恰当安恰当安排自己离境时间。排自己离境时间。二、纳税人身份认定的筹划二、纳税人身份认定的筹划 约翰先

10、生是美国居民,准备到中国居住一约翰先生是美国居民,准备到中国居住一年半,计划于年半,计划于20082008年年1 1月月1 1日来中国,于日来中国,于20092009年年5 5月月3030日回国。日回国。案例案例2-22-2:A A、B B、C C三位均系美国科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三位均系美国科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高级雇员。因工作需要高级雇员。因工作需要A A、B B于于20072007年年1212月月8 8日被美国日被美国总公司派往在中国设立的北京分公司工作;总公司派往在中国设立的北京分公司工作;20082008年年2 2月月1010日日C C被美国总公司派往在中国设立的上海分公司被美国总公

11、司派往在中国设立的上海分公司工作。其间各自因工作需要三人均回国述职一段时间。工作。其间各自因工作需要三人均回国述职一段时间。A A于于20082008年年7-87-8月回国两个月;月回国两个月;B B、C C于于20082008年年9 9月回国月回国2020天。天。20082008年年1212月发放年终工资薪金。月发放年终工资薪金。A A领到中国分领到中国分公司支付的工资薪金公司支付的工资薪金1010万元,美国总公司支付万元,美国总公司支付1 1万美万美元;元;B B、C C均领到中国分公司支付的工资薪金均领到中国分公司支付的工资薪金1212万元,万元,美国总公司支付美国总公司支付1 1万美元

12、。万美元。案例案例2-42-4:一、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的法律界定一、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的法律界定(一)(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其他所得。1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业生

13、产、经营取得的所得。2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3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得。4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关的各项应税所得。(二)个体工商业户生产、经营所得(二)个体工商业户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是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

14、租取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还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得的所得,还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资薪金性质的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演、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咨询、讲演、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

15、、展览、技术、劳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展览、技术、劳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五)稿酬所得(五)稿酬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利息

16、、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的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

17、奖、中奖、中彩以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十)偶然所得(十)偶然所得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一)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 工资、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所谓非独立个人劳务,是指个人所从事的是由所谓非独立个人劳务,是指个人所从事的是由他人指定、安排并接受管理的劳动,工作或服他人指定、安排并接受管理的劳动,工作或服务于公司、工厂、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均为务于公司、工厂、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均为非独立劳动者。他们从上述单位取得的劳动报非独立劳动者。他们从上述单位取得的劳动报酬,是以工资、薪

18、金的形式体现的。酬,是以工资、薪金的形式体现的。二、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筹划二、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筹划 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月工资薪金收入(扣除三险一金)月工资薪金收入(扣除三险一金)-35003500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速算扣除数 适用适用3 345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数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速扣数速扣数 1 X1500 3 01 X1500 3 0 2 1500 2 1500X4500 10 105X4500 10

19、105 3 4500 3 4500X9000 20 555X9000 20 555 4 9000 4 9000X35000 25 1005X35000 25 1005 5 35000 5 35000X55000 30 2755X55000 30 2755 6 55000 6 55000X80000 35 5505X80000 35 5505 7 80000 7 80000X 45 13505X 45 13505 适用适用5 54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数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速扣数速扣数 1 X500 5 01 X500 5 0 2 5

20、00 2 500X2000 10 25X2000 10 25 3 2000 3 2000X5000 15 125X5000 15 125 4 5000 4 5000X20000 20 375X20000 20 375 5 20000 5 20000X40000 25 1375X40000 25 1375 6 40000 6 40000X60000 30 3375X60000 30 3375 7 60000 7 60000X80000 35 6375X80000 35 6375 8 80000 8 80000X100000 40 10375X100000 40 10375 9 100000 9

21、100000X 45 15375X 45 15375 扣除三险一金扣除三险一金后的月收入后的月收入调整前的应纳调整前的应纳税额税额调整后的应纳调整后的应纳税额税额每月税负变化每月税负变化情况情况35001250少交少交125500032545少交少交2806000475145少交少交3307000625245少交少交3808000825345少交少交480100001225745少交少交4803850077507745少交少交538600777577750500001062511195多交多交5701000002882529920多交多交1095注意:注意: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对在中国

22、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税法规定再附加减除费用务人,税法规定再附加减除费用13001300元。元。其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其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月工资、薪金收入月工资、薪金收入35001300适用范围:适用范围:(1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中工作的外籍人员;(2 2)应聘在中国境

23、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的外籍专家;体、国家机关工作的外籍专家;(3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1 1)引导案例:()引导案例:(任职单位选择的筹划任职单位选择的筹划)案例案例2-5:2-5:董健是某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同时得到三董健是某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同时得到三家公司的招聘意向书。三家公司的行业领域与家公司的招聘意向书。三家公司的行业领域与发展潜力旗鼓相当,工资水平也相去不远,但发展潜力旗鼓相当,工资水平也相去不远,但发放方式存在差别。

24、发放方式存在差别。1.1.工资化福利的筹划工资化福利的筹划 甲公司:基本工资甲公司:基本工资54005400元,午餐津贴元,午餐津贴300300元,交元,交通补助通补助300300元。元。乙公司:基本工资乙公司:基本工资47004700元,午餐津贴元,午餐津贴300300元,但元,但公司有职工住房,以象征性收费方式向职工出租。公司有职工住房,以象征性收费方式向职工出租。丙公司:基本工资丙公司:基本工资42004200元,无饭补,但公司有自元,无饭补,但公司有自己的餐厅向职工提供免费午餐;无车补,但有班车接己的餐厅向职工提供免费午餐;无车补,但有班车接送上下班;有职工住房,并且有夏季的防暑和冬季

25、的送上下班;有职工住房,并且有夏季的防暑和冬季的取暖费补贴取暖费补贴400400元。元。为便于比较,免费午餐视收益为便于比较,免费午餐视收益300300元,班车接送视元,班车接送视收益收益300300元,职工住房视收益元,职工住房视收益10001000元。元。甲乙丙公司每月应纳税额分别为:甲乙丙公司每月应纳税额分别为:甲公司应纳税额甲公司应纳税额 =(5400+300+3005400+300+300)-350010%-105=145-350010%-105=145元元 乙公司应纳税额乙公司应纳税额 =(4700+3004700+300)-3500 3%=45-3500 3%=45元元 丙公司应

26、纳税额丙公司应纳税额1 1 =(4200+4004200+400)-35003%=33-35003%=33元元 丙公司应纳税额丙公司应纳税额2 2 =4200-35003%=21 =4200-35003%=21元元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三家公司雇员每月的实际收益为:三家公司雇员每月的实际收益为:甲公司净收益甲公司净收益=(5400+300+3005400+300+300)-145=5855-145=5855元元 乙公司净收益乙公司净收益=(4700+300+10004700+300+1000)-45=5955-45=5955元元 丙公司净收益丙公司净收益1 1 =(4200+400+300+30

27、0+10004200+400+300+300+1000)-33=6167-33=6167元元 丙公司净收益丙公司净收益2 2 =(4200+300+300+1000 4200+300+300+1000)-21=5779-21=5779元元 一年下来比较分析:一年下来比较分析:乙公司比甲公司多收益乙公司比甲公司多收益 =595512-585512=1200=595512-585512=1200元元 丙公司比甲公司多收益丙公司比甲公司多收益 =61676+57796-585512=1416=61676+57796-585512=1416元元 丙公司比乙公司多收益丙公司比乙公司多收益 =61676+

28、57796-595512=216=61676+57796-595512=216元元 把个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须的福利,可少缴把个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须的福利,可少缴个人所得税。一般可行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个人所得税。一般可行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1由企业提供员工住宿;由企业提供员工住宿;2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3 3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1 1)企业提供免费膳食;)企业提供免费膳食;(2 2)由企业提供车辆供职工使用;)由企业提供车辆供职工使用;(3 3)企业为员工提供必须家具及住宅设备。)企业为员工提供必须家具及住宅设备。2)工资化

29、福利的筹划思路:工资化福利的筹划思路:案例案例2-62-6(P217P217)张先生每月工资收入张先生每月工资收入50005000元,每月支付元,每月支付房租房租10001000元,除去房租,可用的收入为元,除去房租,可用的收入为40004000元。元。3)工资化福利的筹划案例:工资化福利的筹划案例:1 1)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筹划思路)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筹划思路 如果某个纳税义务人的工资、薪金类收入极不平如果某个纳税义务人的工资、薪金类收入极不平均,相对于工资、薪金收入非常平均的纳税义务人而均,相对于工资、薪金收入非常平均的纳税义务人而言,其税负较重。这时如果职工和单位进行一定的协言,

30、其税负较重。这时如果职工和单位进行一定的协调,将工资的发放相对平均化,就可达到减轻税负的调,将工资的发放相对平均化,就可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目的。2.2.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筹划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筹划案例案例2-72-7:某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每月的工资额按某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每月的工资额按照基本工资加提成的方式发放。公司员工王先照基本工资加提成的方式发放。公司员工王先生在生在20102010纳税年度内,纳税年度内,1-121-12月份工资情况如下:月份工资情况如下:2 2)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筹划案例)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筹划案例月份月份 1 2 3 4 5 61 2 3 4 5

31、 6工资工资收入收入 3500 1000 3500 700 4000 900 3500 1000 3500 700 4000 900 月份月份 7 8 9 10 11 127 8 9 10 11 12工资工资收入收入 800 3200 2800 1200 4500 6300 800 3200 2800 1200 4500 6300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月份月份 工资收入工资收入 公司代扣税金(元)公司代扣税金(元)1 3500 1 3500 (3500-20003500-2000)10%-25=12510%-25=125 2 1000 0 2 1000 0 3 3500 3 3500 (350

32、0-20003500-2000)10%-25=12510%-25=125 4 700 0 4 700 0 5 4000 5 4000 (4000-20004000-2000)15%-125=17515%-125=175 6 900 0 6 900 0 7 800 0 7 800 0 8 3200 8 3200 (3200-20003200-2000)10%-25=9510%-25=95 9 2800 9 2800 (2800-20002800-2000)10%-25=5510%-25=55 10 1200 0 10 1200 0 11 4500 11 4500 (4500-20004500-2

33、000)15%-125=250 15%-125=250 12 6300 12 6300 (6300-20006300-2000)15%-125=520/134515%-125=520/1345 如果如果1-111-11月每月发放月每月发放26002600元到年底结清余额元到年底结清余额发放其余的发放其余的38003800元。元。1-111-11月应纳税额月应纳税额 =(2600-20002600-2000)10%-251110%-2511 =385 =385元元 1212月应纳税额月应纳税额 =(3800-20003800-2000)10%-2510%-25 =155 =155元元 全年应纳税

34、额全年应纳税额385+1555=540385+1555=540元,较上一种情元,较上一种情况少纳税况少纳税1345-540=8051345-540=805元。元。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月份月份 工资收入工资收入 公司代扣税金(元)公司代扣税金(元)1 3500 01 3500 0 2 1000 0 2 1000 0 3 3500 0 3 3500 0 4 700 0 4 700 0 5 4000 5 4000 (4000-35004000-3500)3%=153%=15 6 900 0 6 900 0 7 800 0 7 800 0 8 3200 0 8 3200 0 9 2800 9 2800

35、 0 0 10 1200 0 10 1200 0 11 4500 11 4500 (4500-35004500-3500)3%=30 3%=30 12 6300 12 6300 (6300-35006300-3500)10%-105=175/220 10%-105=175/220 如果如果1-111-11月每月发放月每月发放26002600元到年底结清元到年底结清余额发放其余的余额发放其余的38003800元。元。1-111-11月应纳税额为月应纳税额为0 0 1212月应纳税额月应纳税额 =(3800-35003800-3500)3%3%=9 =9元元 全年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额9 9元,较上

36、一种情况少纳税元,较上一种情况少纳税220-9=211220-9=211元。元。该方案筹划的关键是:该方案筹划的关键是:一是要充分利用费用扣除标准,即基本一是要充分利用费用扣除标准,即基本工资收入至少应达到费用扣除标准。工资收入至少应达到费用扣除标准。二是减除费用之后的二是减除费用之后的“收入收入”应尽量分应尽量分散。散。1 1)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 (1 1)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用全年一次得高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性奖金总额除以12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个月,

37、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适用 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3.3.年终奖金发放的筹划年终奖金发放的筹划案例6-8:某企业一员工王某月工资收入某企业一员工王某月工资收入4000元,元,年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年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2000元。试计元。试计算王算王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 2)如果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如果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

38、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用全年一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后的余额除以1212个月,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金-(-(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额的差额 )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速算扣除数除数案例6-9

39、:某企业一员工王某月工资收入某企业一员工王某月工资收入3000元,元,年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年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2000元。元。试计算王试计算王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案例案例2-102-10:某纳税人王先生每月工资某纳税人王先生每月工资45004500元,元,奖金每年总计奖金每年总计3600036000元。如何进行奖金元。如何进行奖金发放,才会使纳税人的实际收益最大?发放,才会使纳税人的实际收益最大?2 2)年终奖金发放的筹划案例)年终奖金发放的筹划案例方式一:方式一:奖金按月发放(每月奖金奖金按月发放(每月奖金3000 3000 元)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应

40、纳税所得额=4500=45003000300020002000 55005500(元)(元)应纳税额应纳税额550020550020375375 725(725(元)元)年应纳税额为年应纳税额为725127251287008700(元元)方式二:奖金年终一次性发放方式二:奖金年终一次性发放每月工资应纳税额每月工资应纳税额=(4500-20004500-2000)1515125125 250250(元)(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36000153600015125125 52755275(元)(元)年度纳税总额年度纳税总额25012+527525012+5275827582

41、75(元)(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将比每月发放奖金节约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将比每月发放奖金节约税款税款425425元。元。案例分析:方式一:奖金年终一次性发放方式一:奖金年终一次性发放 每月工资应纳税额每月工资应纳税额=(4500-35004500-3500)33 3030(元)(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36000103600010105105 34953495(元)(元)年度纳税总额年度纳税总额3012+34953012+349538553855(元)(元)方式二:方式二:奖金按月发放(每月奖金奖金按月发放(每月奖金3000 3000 元)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应纳税

42、所得额=4500=45003000300035003500 40004000(元)(元)应纳税额应纳税额400010400010105105 295(295(元)元)年应纳税额为年应纳税额为295122951235403540(元元)每月发放奖金将比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节约每月发放奖金将比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节约税款税款315315元。元。方式三:奖金每月发放方式三:奖金每月发放10001000元,年终一次性再发元,年终一次性再发 放奖金放奖金2400024000元。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45001000100035003500 20002000元元 每月应纳税额每月应纳税额

43、=200010=200010105105 9595(元)(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24000102400010105105 22952295(元)(元)年度纳税总额年度纳税总额9512+22959512+229534353435(元)(元)方式四:奖金每月发放方式四:奖金每月发放15001500元,年终一次性再发元,年终一次性再发 放奖金放奖金1800018000元。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45001500150035003500 25002500元元 每月应纳税额每月应纳税额=250010=250010105105 145145(元)(元)年终一次

44、性奖金应纳税额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180003180003 540540(元)(元)年度纳税总额年度纳税总额14512+54014512+54022802280(元)(元)案例2-11:某纳税人王先生每月工资某纳税人王先生每月工资60006000元,元,奖金每年总计奖金每年总计6000060000元。如何进行奖金元。如何进行奖金发放,才会使纳税人的实际收益最大发放,才会使纳税人的实际收益最大?方式一:奖金年终一次性发放方式一:奖金年终一次性发放 每月工资应纳税额每月工资应纳税额=(6000-35006000-3500)1010105105 145145(元)(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年终一

45、次性奖金应纳税额60000206000020555555 1144511445(元)(元)年度纳税总额年度纳税总额14512+1144514512+114451318513185(元)(元)方式二:方式二:奖金按月发放(每月奖金奖金按月发放(每月奖金5000 5000 元)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应纳税所得额=6000=60005000500035003500 75007500(元)(元)应纳税额应纳税额750020750020555555 945(945(元)元)年应纳税额为年应纳税额为94512945121134011340(元元)发放奖金将比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节约税发放奖金将比年终一次性

46、发放奖金节约税款款18451845元。元。方式三:奖金每月发放方式三:奖金每月发放25002500元,年终一次性再发元,年终一次性再发 放奖金放奖金3000030000元。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应纳税所得额600060002500250035003500 50005000元元 每月应纳税额每月应纳税额=500020=500020555555 445445(元)(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30000103000010105105 28952895(元)(元)年度纳税总额年度纳税总额44512+289544512+289582358235(元)(元)方式四:奖金每月发放方式

47、四:奖金每月发放500500元,年终一次性再发元,年终一次性再发 放奖金放奖金5400054000元。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450050050035003500 15001500元元 每月应纳税额每月应纳税额=15003=15003 4545(元)(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54000105400010-105-105 52955295(元)(元)年度纳税总额年度纳税总额4512+52954512+529558355835(元)(元)如果月收入的适用税率高于年终一如果月收入的适用税率高于年终一次性奖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应将年终一次性奖金与金的适用税率

48、,应将年终一次性奖金与1212的商的商数应尽量接近该档税率的临界值,充分数应尽量接近该档税率的临界值,充分利用低利用低税率。当商数与临界值相等时,税负最税率。当商数与临界值相等时,税负最低。低。在预知奖金数额的情况下应选择取在预知奖金数额的情况下应选择取得数额最大得数额最大的一次奖金收入所在月份,确认为全的一次奖金收入所在月份,确认为全年一次性奖年一次性奖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当选择奖金数额,充分利用低适当选择奖金数额,充分利用低税率税率,使税使税负降低。负降低。(二)劳务报酬所得的筹划1.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法律规定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劳务报酬

49、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非雇佣的劳务雇佣的劳务(设计、安装、装潢、制图等设计、安装、装潢、制图等)取得取得的所得。的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如下:如下:每次收入不超过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800800元元 每次收入在每次收入在40004000元以上的: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入每次收入额应纳税所得额入每次收入额(120120)1)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依据 2)加成征税规定 对

50、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较高的,规定在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较高的,规定在适用适用2020税率征税的基础上,实行加成征税办税率征税的基础上,实行加成征税办法。所谓法。所谓“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较高的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较高的”,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超过2 2万元。劳务报酬所得加成计税采取超额万元。劳务报酬所得加成计税采取超额累进办法。累进办法。级数级数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速扣速扣 1 X20000 20 01 X20000 20 0 2 20000 2 20000X50000 30 2000X5000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税收/税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