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版)DB4112_T 298—2021城镇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20335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0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版)DB4112_T 298—2021城镇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清版)DB4112_T 298—2021城镇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清版)DB4112_T 298—2021城镇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清版)DB4112_T 298—2021城镇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清版)DB4112_T 298—2021城镇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13.020.30 CCS Z00/09 4112 三门峡市地方标准 DB 4112/T 2982021 城镇污水处理厂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 2021-10-14 发布 2021-11-14 实施 三门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污水处理厂主要环境风险.4 5 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指标体系的构成.4 6 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等级划分.6 附录 A(资料性)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指标体系构成.8 附录 B(资料性)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内因性指标项目及指标分值.9 附录 C(资料

2、性)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外因性指标项目及指标分值.1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主要由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三门峡市应急管理局、河南省三门峡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三门峡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三门峡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进、刘静、张佩珊、张振江、何勇、张彬、裴江珍。城镇污水处理厂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三门峡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本

3、文件适用三门峡市范围内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等级划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方法及修改单 HJ 941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 DB41/2087 河南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突发环境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

4、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3.2 城镇污水处理厂 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3.3 城镇污水 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3.4 污泥 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及其混合污泥。本规范所指污泥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池砂砾。3.5 环境风险源 指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源,以及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质或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中,可能导致环境危害风险的源。4 污水处理厂主要环境风险 主要风

5、险源 4.1 风险源主要包括污水处理装置、污泥处理及暂存场所、危险化学品贮存场所、危废暂存间、废气处理装置等。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和形式 4.2 a)因进水水量、水质超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能力,或者污水处理的后续工艺中由于出现故障而不能正常运行,均有可能导致出水水质超标,引发地表水和土壤污染环境风险事件。b)污泥、危险化学品(如盐酸、高氯酸、臭氧、次氯酸钠等),因管理不善发生泄漏、火灾、爆炸,均可能导致大气、土壤或地表水污染。c)臭气收集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和泄漏,导致厂界外臭气排放超标,造成大气环境污染。d)其他情形环境污染事件等。5 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指标体系的构成 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

6、等级划分指标体系,由内因性指标和外因性指标两个部分组成(详见附录 A)。5.1 内因性指标,用于评价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工艺设计水平、厂址环境敏感性等客观情况的指标。5.2 它反映污水处理厂因客观因素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环境风险程度,包括工程建设水平和厂址环境敏感性两大类指标(详见附录 B)。外因性指标,用于评价污水处理厂执行环保、安全等方面政策法规情况和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水5.3 平的指标。它反映污水处理厂因管理水平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环境风险程度,包括综合管理、风险源管理、环境应急管理三大类指标(详见附录 C)。内因性指标 5.4 5.4.1 工程建设水平 工程建设水平指标,是内因性指标中的一级指

7、标,由处理规模、污水处理特性、工艺设计水平、臭气处理设施、消毒方式、自动化控制水平6个二级指标组成。5.4.1.1 处理规模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越大,其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后果越严重。本方法对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按日处理水量分为五个等级。5.4.1.2 工艺设计水平 按照GB 18918,污水处理厂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标准分为一级A标准、一级B标准、二级标准以及三级标准;按照DB41/2087,水污染物基本控制项目排放限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污染排放标准越高对工艺设计的水平要求也越高,一般要达到一级、二级标准必须进行二级处理甚至三级处理。处理工艺水平越高的企业,越能保证提高出水水质,减低

8、对受纳水体的污染,风险较小。5.4.1.3 处理污水特性 工业废水成分较为复杂,部分工业废水还含有浓度较高的重金属等,城镇污水处理厂若有接收工业废水,污水处理的稳定性受工业废水水质及水量的影响较大,一旦工业废水事故排放进入厂区内,容易造成水质超标,引发水体环境污染,环境风险较高。5.4.1.4 臭气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过程中,泵站、进水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沉池、生化处理池、污泥浓缩与脱水区等均会产生含甲烷、硫化氢等成分的恶臭气体,若未有效收集并处理,将污染周边的大气环境,环境风险较高。5.4.1.5 消毒方式 污水处理厂根据污水处理工艺特点及出水水质要求,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器(高氯酸反应制取)、臭

9、氧、次氯酸钠或紫外消毒。高氯酸属于强氧化剂,且具有强腐蚀性,一旦泄漏将对周边大气环境、地表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5.4.1.6 自动化水平 污水处理厂应根据工程规模、工艺流程、运行管理要求建立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提供超限报警及制作报表等功能,确保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地运行。未建立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的污水处理厂,其风险防范及应急水平较低,环境风险较高。5.4.1.7 厂址环境敏感性 厂址环境敏感性指标,是内因性指标中的一级指标,由是否位于水环境敏感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是否有人口密集区、厂区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3个二级指标组成。5.4.1.8 是否位于水

10、环境敏感区 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如有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或具有水生态服务功能的其它水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如国家公园,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养殖区、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等水环境敏感区(具体详见HJ941),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则会相应较大。5.4.1.9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是否有人口密集区 污水处理厂应当按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的要求,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若污水处理厂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有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其环境风险水平高于相应距离内无人口密集区的污水处理厂。5.4.1.10

11、厂区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 厂区总平面布置必须符合防范环境及安全风险的要求。污水处理区、危险化学品及污泥处理及贮存场所、臭气处理设施等风险源之间及其与周围民居、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水源地、重要地面水体之间还应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距离。外因性指标 5.5 5.5.1 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指标由进水浓度、行政处罚、信访投诉、雨污分流、培训上岗、设备检修维护制度等方面的6个二级指标构成。5.5.2 风险源管理 风险源管理由危险化学品管理,污水、废气处理设施管理,污泥贮存管理3个二级指标构成。5.5.3 环境应急管理 环境应急管理由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备案、应急物资准备、应急演练、信

12、访公开等5个二级指标构成。6 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基本方法 6.1 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通过外因性指标对内因性指标进行修正,取得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的评分结果,再将评分结果与环境风险等级进行比对后,确定该污水处理厂的环境风险等级。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分为六个级别,具体见表1。表1 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指数等级 评价指标分值 重大 一级 110 二级 90-109 较大 三级 70-89 四级 50-69 一般 五级 30-49 六级 30 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的特殊情形 6.2 环境风险评估机构在现场勘查中,若发现污水处理厂有下列(1)、(

13、2)、(3)、(4)情形之一的,其环境风险指数等级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上调一级;若发现污水处理厂有下列(5)情形的,其环境风险指数等级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上调二级;若污水处理厂同时有两种以上情形的,风险级别上调情况根据其具体情形进行累加计算,最高不超过三级。具体情形如下: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的;2)未通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3)过去一年被吊销排污许可证的;4)过去一年受到行政处罚的;5)过去一年发生过突发环境事件(四级以上,包括四级的)。风险等级表征 6.3 城镇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表示为“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环境风险指数等级)”,例如:重大(

14、一级)。A 附录A (资料性)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指标体系构成 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指标体系构成见图A.1 图A.1 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指标体系构成图 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指标体系 内因性指标 工程建设水平 厂址环境敏感性 厂址是否位于水环境敏感区 厂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是否有人口密集区 处理规模 危险化学品管理 污水废气处理设施管理 厂区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 污泥贮存管理 风险源管理 综合管理 环境应急管理 处理污水特性 臭气处理设施 消毒方式 工艺设计水平 自动化水平 外因性指标 B B 附录B (资料性)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划分内因性指标 内

15、因性指标评分依据见表B.1。表B.1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内因性指标项目及指标分值 序号 指标项目 评分依据 指标分值(分)1 工程建设水平 处理规模 污水实际处理水量(Q)Q10万m3/d 25 2 5Q10万m3/d 20 3 3Q5万m3/d 15 4 1Q3万m3/d 10 5 Q1万m3/d 5 6 污水实际处理量超出设计处理量 5 7 处理污水特性 接收处理工业废水 10 8 工艺设计水平 出水浓度达到黄河流域一级标准 2 9 出水浓度达到黄河流域二级标准 4 10 出水浓度达到一级A标准 6 11 出水浓度达到一级B标准 8 12 臭气处理设施 臭气污染源未设置收集处理装置 5 13

16、 消毒方式 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器 10 14 使用次氯酸钠或氯气发生器 6 15 使用臭氧 2 16 自动化水平 未建立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 5 17 厂址环境敏感性 厂址位于水环境敏感区 按照HJ941,水环境敏感程度类型属于E1 10 18 按照HJ941,水环境敏感程度类型属于E2 5 19 按照HJ941,水环境敏感程度类型属于E3 3 20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有人口密集区 5 21 厂区总平面布置不合理 2 a 废气污染源主要包括泵站、进水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化处理池、污泥浓缩与脱水区等,一处未设臭气收集处理装置则+1 分,满分 5 分。附录C (资料性)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等级

17、划分外因性指标 外因性指标评分依据见表C.1。表C.1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外因性指标项目及指标分值 序号 指标项目 评分依据 指标分值(分)1 综合管理 进水浓度是否超出其设计标准 是+2 2 过去一年是否因环境问题而受到行政处罚 是+2 3 过去一年是否发生过有效投诉事件 是+1 4 厂区是否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 否+1 5 各岗位作业人员是否经培训后上岗 否+2 6 是否建立并执行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否+2 7 风险源管理 危险化学品管理 贮存的危险化学品是否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否+1 8 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品场所是否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否+1 9 危险化学品贮存场所通风、电

18、气、防泄漏、防自然灾害等措施是否符合安全、消防要求,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否+1 10 危险化学品是否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否+2 11 是否按照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危害特性、相容性以及灭火方法的差异选择合理的贮存方式 否+1 12 是否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 否+1 13 污水、废气处理设施管理 是否制定污水、废气处理装置事故状态下的紧急措施 否+2 14 设备完好率是否达95%以上 否+2 15 污水处理各岗位有工艺系统网络图、操作规程,并示于明显部位 否+2 16 建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以及污染物排放台账 否+2 17 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保持清洁完好 否

19、+2 18 建立具备污水采样分析能力的化验室 否+2 19 污水消毒区设置警告标志和标签 否+1 20 按要求安装与监管部门连接的污水在线监测设施 否+1 21 污泥贮存管理 设置专门的污泥贮存设施和场所,并经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通过 否+1 22 污泥贮存场所满足消防、防雨、防渗要求 否+1 23 污泥贮存场所设有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 否+1 24 污泥转移执行联单制度 否+1 25 环境应急管理 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 否+2 26 是否定期举行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与培训 否+2 27 是否备有与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性质相匹配的其他应急设施、设备、器材等物资,并制定事故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否+2 28 是否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台账及档案 否+2 29 是否向社会进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及生态环境部门要求整改要求落实情况 否+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景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