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199517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Ⅰ 分子与细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第四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简述酵母菌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二 、能力目标: 1. 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尝试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 2. 通过对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的观察,尝试对细胞呼吸的方式提出问题。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优化实验装置实验,养成大胆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细胞呼吸的方式。 2. 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训练 教学难点: 1.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内容及过程) 设计意图、教学策略和媒体 Ⅰ组织教学 Ⅱ导言(7分钟) Ⅲ讲授新知识(36-38分钟) 教师管理课堂; 学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做好上课的准备。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我们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ATP,但是这些ATP来自哪里呢?其实这些ATP就是来自呼吸作用。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并且把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后来人们发现,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并且释放能量。所以,与体外燃烧相对,我们可以把呼吸作用看成是体外燃烧。但是燃烧是有程度之分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两个小实验,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观察在不同的条件下,思考两个燃烧过程的不同之处。 教师演示两个实验,学生上台讲述观察到的现象。教师结合课本P91页“问题探讨”的三个思考题观察演示实验,发现异同点并尝试回答问题。接着,教师总结实验现象,引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个概念。 第一节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通过上述的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物质燃烧有两种情况——彻底燃烧与不彻底燃烧。那么细胞内的呼吸作用—“缓慢燃烧过程”是不是也有两种情况呢?具体的条件、过程、产物又是什么呢? 教师讲解制作馒头与酿酒两个生活实例: 一、 馒头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馒头制作过程,学生带着如下三个问题仔细观察并尝试解答: ●馒头的制作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制作过程主要包括那几个步骤? ●为什么馒头喧软多孔? 教师讲述馒头制作的原理,得出馒头的制作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主要包括揉面、发面、和面、醒面等步骤。干酵母粉中含有多糖水解酶,可以将多糖水解成单糖,酵母菌利用水解出的单糖,通过呼吸作用将单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的CO2。所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演示实验,让学生对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形成感性认识。由此导入细胞的两种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教学方法: 1.演示实验法 2.指导读书P91 教具: 1.自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介绍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用理论联系实,贴近生活,由浅入深,方便学生对细胞呼吸的方式形成感性认识。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谈话法 教具: 1.自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内容及过程) 设计意图、教学策略和媒体 以馒头才会喧软多孔。 通过馒头制作过程的学习,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彻底氧化有机物(如葡萄糖),生成大量的CO2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吗? 二、 酿酒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酿酒的过程,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并思考: ●酒的制作主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酿酒过程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 ●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教师解释酿酒原理,酿酒主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主要包括淘洗、上锅蒸煮、拌曲装坛、发酵压榨、保温糖化等步骤。经过20天左右的发酵以后,我们可以观察到酒缸中有大量的酒液以及少量气泡并可以闻到浓浓的酒香味。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 ◆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不彻底地氧化有机物产生少量的CO2和酒精等中间产物。 设计实验 以作出的假设为原理,教师总结介绍过的生活实例,得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碱性厌氧菌,适合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教师介绍酒精和CO2的检测方案,通过如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 ●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怎样坚定有无酒精和CO2的产生?怎样比较CO2产生的量的多少? ●如何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正常的生活。 展示学生作业,教师讲解并评价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告诉学生,使用课本的实验装置,发现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少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与假设相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优化实验】教师讲解学生的优化实验装置,引导学生比较思考两组实验装置的异同点,指出改进装置的优点,并对该学生进行鼓励。提示学习过的对照实验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本次设计的实验与对照实验有何不同。 归纳总结 ●教师归纳总结实验现象得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总结对比实验,比较对比实验和对战实验和对照实验。 设计意图:根据作出的假设设计实验,发展学生实际实验的能力。通过思考课本实验装置的不足、比较优化状的优点,发展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创新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谈话法 2指导读书P91-92 教具: 1自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设计意图: 总结实验现象,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比较对比试验和对照实验,使学生理解新概念“对比实验”。 教学方法: 1 谈话法 教 具: 1自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教学策略和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