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时训练(六)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2019·武威]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2.[2019·大兴一模] 宋初文举每次录取进士至多10余人,后科举规模逐渐扩大,每次录取进士增至数十人,乃至200余人。相反,北宋武举开科取士28榜,共录取868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宋朝 ( )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3.[2019·丰台一模] 下图是七年级教科书某一单元的部分目录,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两宋历史的短暂
B.少数民族的崛起
C.民族政权的战争
D.民族政权的并立
4.[2019·连云港] 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 )
甲: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
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
A.宋夏议和
B.宋辽议和
C.宋金议和
D.辽金议和
5.为“还我河山”,下图历史人物率部抗击 ( )
A.辽军 B.金军 C.西夏军 D.元军
6.[2019·广东] 下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 ( )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
单位
总计
北方数
南方数
南方所占比例(%)
贯、石、匹、两
10 018 153
4 414 841
5 603 312
55.93
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7.[2019·朝阳一模] 宋金对峙时期,约500万北方移民迁入江南地区;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材料反映出 ( )
A.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B.经济重心南移的基本过程
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D.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8.《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出现在 ( )
A.三国时期蜀国 B.三国时期吴国
C.唐朝四川地区 D.北宋四川地区
9.[2019·怀柔一模]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元灭南宋 D.设置行省
10.[2019·丰台一模]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元朝为治理广袤疆土而确立的行政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三省六部制
11.[2019·通州一模] 元朝时期,忽必烈命八思巴掌管总制院,管辖全国佛教和吐蕃政务。这一机构后来被称为( )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中书省
D.行中书省
12.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3.[2019·孝感]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宋朝令史学家和学者向往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灿烂的科学技术 ②发达的社会经济
③丰富的文化生活 ④包容的开放意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4.[2019·房山一模] 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利于书籍快速、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是 ( )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2019·朝阳一模节选] 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材料一 与中国古代船舶相关的文物
①杭州萧山发掘出土的独木舟,距今约8 000年
②半坡船形彩陶壶,壶身两侧均画有渔网纹
③甲骨上的“舟”字,字形像一只木船,有船舷、船头和船尾
④汉代陶船,船尾有长方形船舵,比欧洲的船舵早1 000多年
⑤东汉铜镜中的帆船纹饰,说明我国汉代已有帆船
⑥有水密隔舱的宋代沉船,直到18世纪英国才引进这种技术建造军舰
(1)从材料一中,找出能证明以下结论的史料。(写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
史前时期人们已掌握造船技术: 、 ;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领先世界: 、 。
材料二 有百万人口的北宋东京所需物资主要依靠水运,“汴京四渠”是其重要运输线;南宋时,江南运河以及长江成为新的运输通道。两宋时,海外贸易引起政府关注,为发展远航,港口都有规模很大的造船厂。宋代造船技术高超,打捞出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长41.8米,载重近425吨。
——摘编自国家博物馆《文物宋元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宋代造船业兴盛的原因。
16.[2019·朝阳一模节选] 节日文化也是一种历史文化,有深刻的寓意。
材料一 秦汉时期,华夏族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周边的巴蜀、南越等先后融入其中,成为当时的主导民族“汉族”。汉族许多节日民俗大多出现于秦汉。先秦时因各地历法不一,许多节日均无准确日期,直到秦汉时期历法统一后,许多节日才有了固定日期。
——摘编自周耀明等《汉族风俗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秦汉时期我国传统节日定型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传统节日
简介
春节
夏朝已有春节,意在庆祝五谷丰登,企盼来年丰收。过节时全家团聚,有接福迎祥、贴春联、放爆竹、守岁、拜年等礼俗
清明节
大约开始于周朝,全家人扫墓祭祖。亲朋好友也一起到郊外放风筝、荡秋千,享受大自然
端午节
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赛龙舟、吃粽子是流传最广的习俗,还会给儿童戴五彩丝,企盼驱恶免疾
中秋节
大体形成于唐朝,人们认为中秋满月象征团圆、美满,全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传统节日的特点。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 东汉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制成质优价廉的植物纤维纸。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上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种在文学上”指的是宋代的哪种发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期中国的指南针开始运用于哪个领域?到了明代,郑和的船队借助指南针这一发明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改进造纸术的是谁?
【参考答案】
1.D
2.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宋朝时期文举录取进士规模逐渐扩大,武举录取次数少,人数也少。这种现象反映出宋朝重文轻武。
3.D 4.B 5.B 6.B 7.D 8.D
9.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故选A项。
10.C
11.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管辖西藏的机构是宣政院,故选B项。
12.C
13.A
14.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故选C项。
15.(1)①②;④⑥
(2)内河航运的需要;海外贸易的需求;造船技术的进步。
16.(1)汉族的形成;秦汉大一统;历法的统一。
(2)历史悠久;形成了特有的节日习俗;节日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情感;重视亲情伦理。
17.(1)活字印刷术。
(2)航海。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蔡伦。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