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七年级上册第2课时生命的思考课时提分专练.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198396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6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七年级上册第2课时生命的思考课时提分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七年级上册第2课时生命的思考课时提分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时  课时提分专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用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开篇,从生命特点的角度看,这主要说明了 (  ) A.生命是独特的  B.生命来之不易 C.生命是不可逆的  D.生命是短暂的 2.沈阳市民吴晓明无偿献血17年,累计志愿服务近万小时,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他的事迹说明 (  )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②生命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③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只有做与众不同的事情,才对社会有贡献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3.贵港市开展“机动车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倡导司机斑马线前减速停车,礼让行人。开展这一行动(  ) ①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②已使文明礼让成为所有司机的习惯 ③不利于促进和谐城市的建设 ④提高了司机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高三学生张某驰放弃高考复习,专程赴京捐献骨髓。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救人比高考更重要,救人的事没什么好犹豫的!张某驰同学的做法表明 (  ) ①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才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②我们对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③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④挽救他人生命比保护自己的生命重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18年11月3日,在从纽约飞往广州的航班上,一名旅客突发急病,为争取救治时间,在得到管制许可后,安全降落在冰岛某机场,旅客被及时送往当地医院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全体乘客的时间和行程为应急沟通进行跨国协调,以这样的代价去救一个人,值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生命是宝贵的,为了自己可以放弃一切 ②生命崇高神圣,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③此举浪费公共资源,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④积极救人的壮举,生动诠释了生命无价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据统计,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超过70%。假如不采取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领域,我国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力需求将面临较大缺口。这警示我们 (  ) ①保护视力是爱护身体最重要的事情 ②中学生要自觉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 ③身体健康与国家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④政策干预是解决近视问题的唯一举措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因此守护生命 (  ) ①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②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③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家园 ④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做法能体现守护生命的是 (  ) ①看到歹徒行凶就近到派出所或打110报警 ②遇到落水者,不管任何情况,马上下水救人 ③外出游玩,遇到意外伤害,及时自救 ④陌生人送给的饮料尽情享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9.杭州图书馆从2003年开始,允许乞讨者和拾荒者入内阅读,已有10多年。当有人质疑图书馆向乞讨者开放有碍观瞻时,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  ) ①乞讨者和拾荒者也有精神需求 ②每个人都有满足精神生活的权利 ③守护生命同样需要养护精神 ④乞讨者和拾荒者只需要解决温饱问题就可以了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走红,让观众受到丰盛的精神洗礼。这启示我们 (  ) ①不能学习外来文化  ②要丰富和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③把学习古诗词作为首要学习任务  ④守护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民间有句俗语:“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路。”这说明 (  ) A.失败是成功之母  B.一个人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C.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D.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 12.人生难免有挫折,下列属于挫折的有 (  ) ①小马语文考试成绩不及格 ②因为车祸,小明失去了一只手臂 ③父母对小强的学习严格要求 ④三票之差,小东竞选班长失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生命是有力量、有韧性的。下列属于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的是 (  ) ①欣赏、培养幽默感 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④关心和帮助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时代楷模”朱彦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眼,从小不识字的他在退休后,凭着用嘴翻字典,靠视力只有0.3的右眼,硬是“啃”下了100多本中外名著。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朱彦夫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 (  ) A.挫折会使人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  B.挫折是人们成就一番事业的唯一条件 C.挫折不会使人体会到成功  D.发掘自身力量,勇对挫折、战胜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15.安徽蚌埠女孩杨莉4岁就失去了双臂,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但能用灵巧的双脚洗脸、化妆、写字、包饺子,还以顽强的毅力考上了大学。最近她开始尝试网络直播,她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拥有90万粉丝,大家都叫她“励志姐”。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  ) ①坚强乐观,增强生命韧性  ②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③沉迷网络,丰富人生阅历  ④自立自强,活出精彩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18年12月18日,国家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曾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入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他的话启示我们 (  ) 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要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 ③要努力实现名人价值,活出自己的人生 ④要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就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央视《感动中国》连续举办多年,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该节目向全国观众讲述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众多“感动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 (  ) ①生命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 ②生命的价值靠地位来实现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④生命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 A.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18.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张学东坚持无偿献血13年,已经无偿献血超过4 000毫升,几乎相当于一位正常成年人全身的血量。什么原因让他这么坚持?他说:“能救人,觉得活得有价值。”张学东的事迹启示我们 (  )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 ②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③平凡中蕴藏着伟大,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只有做与众不同的事,生命才有价值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1964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  ) ①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②奉献的人很辛苦,得不偿失 ③只有从事科学研究,人的生命才有价值  ④生命的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简答题 20.情境题 情境 小明在课余时间喜欢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他摘录了一些名言警句。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其蕴含的道理是    。 (2)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其蕴含的道理是    。 (3)上面的名言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1.辨析题   2018年5月7日,广西宾阳两名学生在返校路上,遇到一位突然晕倒在路边的老人,两人没有丝毫犹豫就上前扶起老人,一直等到民警和医务人员赶到,并在现场陪老人打了近2个小时的点滴,看老人无大碍后方才离开。 请从生命的角度,点评上述案例中两位同学的行为。 三、材料分析题 22.2018年12月28日,广东一名两岁多的小女孩头部被卡,黄杨寿不顾危险,从五楼阳台爬下,把小女孩托住。最终,在众人合力帮助下,小女孩成功获救。黄杨寿也因此被誉为“托举哥”。 (1)“托举哥”的行为影显了怎样的理念? (2)向“托举哥”学习,你会如何践行这些理念?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一种选择叫隐姓埋名。在荒岛的风沙中,在深海的惊涛下,在最美的年华里,为了铸国之重器,三十载春夏秋冬,青丝变白发。有一种誓言叫此生无悔。在加入地下党的峥嵘岁月中,他说:“如果祖国需要,我的血可以一滴滴地流,直至流光。”有一种追求叫科学家精神。面对国外严密封锁、国内科研条件一穷二白,他不因客观环境而放松科研要求,用最“土”的办法解决尖端技术难题。在极限深潜的生死考验面前,他一如战争年代的坦然:“入党宣言就是我的奋斗初心。”如今94岁的他,仍坚持工作,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他,就是全国道德模范、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 (1)黄旭华院士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令我们钦佩? (2)向黄旭华院士学习,书写自己生命的价值,你打算怎么做? 四、实践探究题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这背后,除了整个团队的努力和奋战,更离不开一个人的付出,他就是港珠澳大桥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在长达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的奋战中,林鸣瘦了40斤,头发也几乎全白。林鸣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2)向“大国工匠“林鸣学习,让生命之花更加绚烂,你将采取哪些行动? 25.生命是宝贵的,需要我们认识生命,珍视生命。 材料一 李帅未满月就被确诊为“脆骨症”(先天性成骨不全),患这种病的人极易骨折,俗称“玻璃人”。李帅虽然身患重病,但他的人生一点都不比别人逊色,高一时就写出一本27万字的网络小说;20岁考上大学,学会了弹吉他、弹钢琴,还组建过乐队。李帅用励志的言行传递着正能量,在《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李帅用一篇《玻璃男孩的人生铠甲》讲演着:“我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寿命不会太长,要好好珍惜每一天。”“也许我一生都无法战胜病魔,但是我到目前为止也从未被它打倒!” 材料二 生命是一首诗,清新自然;生命是一杯茶,苦尽甘来;生命是一本书,其乐无穷。生命是如此的精彩,人生是如此的辉煌。我们要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活出生命的精彩。 (1)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人类生命的特点? (2)李帅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韧性,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你认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度过的人生? (3)为了勉励同学们活出生命的精彩,请你提出两点建议。 【参考答案】 1.D 2.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分析题文,题干中吴晓明无偿献血,为社会无私奉献,体现了生命的价值,说明生命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④“只有做与众不同的事情,才对社会有贡献”的说法过于绝对,做平凡小事也可以奉献社会。故选D。 3.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关爱生命的认识,题干中开展的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行动,是对行人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利于提高司机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促进社会和谐。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并不是所有的司机都能礼让行人;③说法错误,题中行动有利于促进和谐城市的建设。故选B。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来说是最宝贵的,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要敬畏自己的生命,也要敬畏他人的生命。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①②③是正确的;④说法太绝对,在挽救他人生命的时候首先要保住自己的生命。故选A。 5.D [解析]积极救人的壮举,生动诠释了生命无价,生命至上,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决不能漠视任何生命,生命是崇高神圣的,对生命要有敬畏情怀,要珍爱他人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所以②④的观点是正确的;①③错误,生命是最宝贵的,但并非自己的生命高于一切;此举未浪费公共资源,也未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但拯救了他人的生命。故选D。 6.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守护生命的认识。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青少年的视力下降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我国的未来发展,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青少年更要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④说法错误,“最重要”“唯一”的说法都过于绝对。故选B。 7.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守护生命的认识。守护生命要关注身体、养护精神。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8.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守护生命的认识。根据所学,守护生命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关爱他人生命,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题干中①关爱他人生命,③珍惜自己生命,是守护生命的体现,符合题意。②④中的做法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做到守护生命,排除。故选D。 9.C [解析]该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材料,辨析题肢,作出正确选择。题文中馆长的话体现了社会公平。因为社会需要公平,法律保护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满足精神生活的权利,乞讨者和拾荒者也有精神需求,守护生命同样需要养护精神;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显然错误,乞讨者和拾荒者也有满足精神生活的权利。故选C。 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守护生命、养护精神的知识。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走红,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我们要守护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所以②④正确;①错误,要学习外来优秀文化;③把学习古诗词作为首要学习任务,是错误的。故选C。 11.C [解析]此题考查对挫折的认识。“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路”,这句话是说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所以C说法正确;A、B、D表述虽正确,但题干名言中未体现。故选C。 12.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挫折的认识,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挫折与人生相伴。①②④都是遇到挫折的体现;③未体现遇到挫折,与题干不符。故选B。 13.B [解析]本题考查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根据所学,我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悦纳自己,帮助他人,欣赏、培养幽默感,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B。 14.D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人生难免有挫折,对待挫折要不畏不惧,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所以D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A、B、C错误,挫折会使人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也会成为强者的垫脚石;挫折是人们成就一番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挫折孕育成功,但不是唯一条件;挫折会使强者体会到成功。故选D。 15.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挫折的认识,题文中杨莉虽然遭遇挫折,但是并没有消沉,选择坚强,直面挫折,不畏不惧,这启示我们要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勇于面对挫折,积极战胜挫折,做生活的强者,坚强乐观,增强生命韧性,自立自强,活出精彩人生。所以①②④的观点是正确的;③的观点是错误的,不能沉迷网络,要直面挫折,不畏不惧。故选B。 16.A [解析]“能把微薄的力量融入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这说明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活出自己的人生,这启示我们要将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光彩,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错在“名人”“就是”表述。故选A。 17.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题干中“感动人物”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体现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创造和贡献,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是多样的,但是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启示我们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实现人生价值。①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④说法错误,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和贡献。故选A。 18.D [解析]材料说明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所以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不一样的;④说法错误,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创造和贡献,要从小事做起。故选D。 19.B [解析]题干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乐于创造,造福于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生命的价值,①④说法正确。②错误,奉献是幸福的,是值得的。③中“只有……才”观点过于绝对。故选B。 20.(1)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生命。 (2)生命是不可逆的。 (3)①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②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自愿承担起责任;③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发展、民族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21.两位同学的行为是关切他人的生命、善待他人生命的表现。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22.(1)生命至上、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2)既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自愿选择,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23.(1)坚定信念、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勇于担当;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等。 (2)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坚定理想,勇挑重担;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创造生命的伟大;发掘生命的力量,勇于战胜挫折;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 24.(1)①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内涵,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林鸣一样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他们的人生价值获得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②每个人的生命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都是有价值的。当我们能够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时,就更能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2)①我们要珍爱生命、珍惜青春;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③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实际行动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25.(1)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短暂的;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2)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当别人的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①探索生命意义,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②在自己的经历中一点点地建构自己的人生;③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明确生命的意义;④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丰富生命中的道德体验,不断使生命充盈起来;⑤拒绝冷漠,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⑥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1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