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总论管理是在环境不确定性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其他人的工作来有效利用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管理者角色理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的最基本的职能有: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第一篇总论管理是在环境不确定性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其他人的工作来有效利用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管理者角色理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的最基本的职能有: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第一篇总论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有泰勒、法约尔等。弗雷德里克泰罗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
2、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培训工人。(3)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第一篇总论人际关系理论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4)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5)企业领导应采取新型的管理方法。第一篇总论在现有的管理理论中,对于人性的认识有: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等
3、第一篇总论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三者关系:(1)管理思想来源于管理实践,同时也影响管理实践;(2)管理理论是对管理思想的归纳总结,加以系统化。(3)管理理论用于指导管理实践,同时在管理实践中加以验证。第二篇管理的基础管理道德观包含有:道德的功利观、道德的权利观、道德的公正观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有:(1)管理者道德发展水平;(2)个人特征(自我强度、控制中心)(3)结构变量;(4)组织文化;(5)问题强度。第二篇管理的基础组织文化为组织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以及组织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组织文化对管理的作用:1、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培养企业意识;2、形成创业动力;3、提高企业对环境
4、的适应能力;4、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5、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第二篇管理的基础社会责任的古典观认为:企业无法承担大量的社会责任;企业主管无权擅自将企业的资金用于社会;参与社会目标会冲淡企业的主要目标。第二篇管理的基础狭义的决策指选择方案。在拟定决策的备择方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备择方案的多样性;2、备选方案创造性;3、备选方案的可行性第二篇管理的基础决策方法: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名义小组技术等。头脑风暴法: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钟决策思路。德尔菲法:是指采用函询的方式或电话、网络的方式,反复地咨询专家
5、们的建议然后又管理者做出统计,如果结果不一致,就再征询专家,直至得出比较统一的方案。第三篇计划计划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性计划的主要内容是:1、远景和使命陈述;2、战略环境分析;3、战略选择:如差异化战略、一体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一体化战略是指通过资产纽带或契约方式,企业与其业务的输入端或输出端的企业联合,或与相同的企业联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组织,从而达到降低交易费用及其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的的战略。第二篇管理的基础决策方法: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名义小组技术等。头脑风暴法: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钟决策思路。德尔菲法:是
6、指采用函询的方式或电话、网络的方式,反复地咨询专家们的建议然后又管理者做出统计,如果结果不一致,就再征询专家,直至得出比较统一的方案。第三篇计划计划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性计划的主要内容是:1、远景和使命陈述;2、战略环境分析;3、战略选择:如差异化战略、一体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一体化战略是指通过资产纽带或契约方式,企业与其业务的输入端或输出端的企业联合,或与相同的企业联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组织,从而达到降低交易费用及其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的的战略。第三篇计划组织所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五力竞争模型(1)供应商(2)潜在入侵者(3)顾客(买方)(4)替代品生产商(5)行业竞争对手(现有企业间的竞
7、策略)第三篇计划计划方法: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评审技术目标管理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2、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责任心;3、有利于暴露组织结构中的缺陷目标管理的最突出特点是过程管理和全面控制滚动计划法适合于主客观因素变动较大的情况第四篇组织组织工作的原理:目标统一原理、责权一致原理、管理幅度原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等组织的管理幅度应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越大组织基本形态:锥形结构、扁平结构(1)扁平结构的优点是: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使高层及时地发现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同时,传递过程中失真的可能性也较小;此外,较大的管理幅度,使主管理人员
8、对下属不可能控制得过多过死,更有利于下属的积极性。局限性:主管不能对下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大量的信息可能导致决策瓶颈现象等。(2)锥形结构特点与扁平结构相反:较小的管理幅度可使主管们能对每个下属进行详尽的指导。但过多的管理层次影响信息传递速度,由于层次太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可能使各层主管感到自己在组织中地位相对较低而影响积极性发挥;往往容易使控制工作复杂化。第四篇组织组织部门化解决组织横向结构问题,层次划分主要解决纵向结构问题部门化标准:职能、产品、区域、顾客、流程等。矩阵组织结构特征:优势具有弹性,高适应性;促进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局限性双重领导;临时责任。网络型结构是一种
9、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业务合同,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形式。网络型组织结构是组织基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临时性组织。它通过与市场的组合方式替代了传统的纵向层级组织,实现了组织内在核心优势与外部资源优势的动态结合,因而更具敏捷性和快速应变能力,可视为组织扁平化趋势的一个极端例子。第四篇组织正确理解权力:专长权、个人影响权、制度权、奖赏权、强制权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经营环境条件和业务活动性质、组织的规模和空间分布广度、决策的重要性和管理者的素质、对方针政策一致性的要求和现代控制手段的使用情况、组织的历史和领导者个性的
10、影响。授权: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科学、合理的授权过程是由任务的分派、职权的授予、职责的明确、监控权的确认等有机联系的环节构成。第四篇组织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种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主管人员的数量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主管人员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不仅从组织内
11、部,也通过环境把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3)人员配备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它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人是实现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主管人员在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适应组织目标和环境的变化,人员配备工作还要对主管人员进行有效地选择、培训和考评工作,满足组织未来的需要。第五篇领导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专权型领导、民主型领导、放任型领导菲德勒在权变领导模式理论中认为,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变量有: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激励在管理学中,广义的激励是指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看,激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增强
12、或减弱人的意志和行为。第五篇领导激励理论(学会运用激励理论分析案例)1、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生理的需要、安定或安全的需要、社交和爱情的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的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权力需要、成就需要、社会需要)、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2、过程型激励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激励力=期望值效价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第五篇领导思考:激励的方法(1)物质激励(2)精神激励(3)工作激励(4)民主激励(5)情感激励沟通: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有效沟通的基本要求:力求表达清楚;传递力求准确;避免过早评价;对沟通过程加以控制等。第六篇控制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包括:1、确立标准2、衡量绩效3、纠正偏差有效控制要求:选择关键的经营环节、确定恰当的控制频度、收集及时的信息、合理运用预算或非预算的控制手段组织管理的主要控制方法有:1、预算控制;2、生产控制;3、财务控制;4、审计控制;5、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