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国青,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1992年获比利时鲁汶大学(K.U.Leuven)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IT战略与管理、商务智能与决策、不确定信息处理。陈国青教授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著,包括与哈佛大学麦克法兰(F.Warren McFarlan)教授及诺兰(Richard L.Nolan)教授合作出版的IT战略与竞争优势,以及由国际著名出版社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在美国出版的英文学术专著模糊逻辑与数据建模:语义、约束与数据库设计等。李
2、一军,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1991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美国夏威夷大学、德国科隆大学访问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包括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谈判支持系统(NSS)、信息系统安全工程、互联网监管及政策等。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等科研攻关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教材8部。本书力图通过阐释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应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使读者获得对管理信息系统的
3、整体认识,即从管理视角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对管理的影响,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性地位以及对组织变革的作用;从应用视角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和主要应用,理解用户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责任和作用;从建设视角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和信息系统的管理。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指导委员会制订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基本要求编写,适用于高等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本科课程,也可用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相关课程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篇第一篇 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作用作用 第第1 1章章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 第第2 2章章 信息系统与组织信息系统与组织
4、第二篇第二篇 信息系统的技术基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础 第第3 3章章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第第4 4章章 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 第第5 5章章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第三篇第三篇 信息系统的应用信息系统的应用 第第6 6章章 组织中的信息系统组织中的信息系统 第第7 7章章 现代应用系统现代应用系统 第第8 8章章 决策支持与商务智能决策支持与商务智能第四篇第四篇 信息系统的建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设与开发 第第9 9章章 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 第第1010章章 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开发第五篇第五篇 信息系统的管信息系统的管理理 第第1111章章 信息系统的
5、项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目管理 第第1212章章 信息系统的运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行维护与安全管理第一章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本章内容1.1 信息与信息技术1.2 系统与信息系统1.3 信息系统的应用类型1.4 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什么是信息?(Shannon)(Shannon)“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减少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或消除”客观机制与效果客观机制与效果(Weiner)(Weiner)“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是人与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是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信信息与物质
6、和能量的区别息与物质和能量的区别 (ISOISO)“对人有用、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对人有用、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功能功能(GB5271GB5271)“人们根据表示数据所用协定而赋予数人们根据表示数据所用协定而赋予数据的意义据的意义”来源和载体来源和载体(MIS)MIS)“信息是经过加工过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信息是经过加工过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在决策和行为在决策和行为中的价值中的价值信息的特征凝聚人类劳动可记录、可通讯可以形成知识,具有现实或潜在价值数据与信息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描述客观事实的、可以鉴别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描
7、述客观事实的、可以鉴别的符号的符号数据只有通过解释、归纳等处理后才能成为信息数据只有通过解释、归纳等处理后才能成为信息根据接受对象不同,信息和数据可以互相转换根据接受对象不同,信息和数据可以互相转换信息的维度时间维度(时间维度(WhenWhen)及时性及时性 新颖性新颖性内容维度(内容维度(WhatWhat)准确性准确性 相关性相关性 完整性完整性形式性(形式性(HowHow)详尽性详尽性 呈现性呈现性信息的时间维度及时性:人们需要的时候拥有信息 信息具有一定时效,过了时效信息丧失或者大信息具有一定时效,过了时效信息丧失或者大幅降低价值幅降低价值帮助企业把握住机会帮助企业把握住机会新颖性:获得
8、最近和最新的信息 具有新颖性的信息比仅具有及时性的信息更具具有新颖性的信息比仅具有及时性的信息更具有价值有价值 新颖性可为企业带来新的机会新颖性可为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信息价值与时间的相对关系从某种使用目的来看,信息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但是对于其他的目的来说,信息又可能显示出新的价值。超市的销售信息,在每年的帐务结算后,作为超市的销售信息,在每年的帐务结算后,作为核算凭据的价值已经失去。核算凭据的价值已经失去。将多年的销售数据收集起来,就有可能通过数将多年的销售数据收集起来,就有可能通过数据挖掘等方法总结出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从而据挖掘等方法总结出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从而指导超市的销售行为。
9、指导超市的销售行为。信息的内容维度准确性(事实性)信息第一位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性质信息第一位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性质 完整性:是否包括所有相关的信息 原始数据的不完整和人类认识的不完全是造成原始数据的不完整和人类认识的不完全是造成信息不完整的两个主要原因信息不完整的两个主要原因相关性:信息与使用者要做之事的相关程度 信息相关性和完整性相辅相成信息使用者既应该接收与工作相关的信息(相关性),也应该接收全部需要的信息(完整性)过去人们都在为解决信息的完整性而努力“信息爆炸”下,如何甄选出相关性高的信息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信息的形式维度详尽性:信息的概括程度详尽性:信息的概括程度 目标的不同,
10、对信息概括程度的要求也不同目标的不同,对信息概括程度的要求也不同 呈现性呈现性 :是否以适当的载体提供:是否以适当的载体提供 信息的载体可分为两个层次信息的载体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载体第一载体 :语言、文字、图像、符号、电子信号和自然、社:语言、文字、图像、符号、电子信号和自然、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其它印迹会活动所产生的其它印迹 第二载体第二载体 :存储第一载体的物质:存储第一载体的物质 (纸张、胶片、磁带、计算(纸张、胶片、磁带、计算机存储器机存储器 )随着信息量不断增加,以何种载体提供信息成为非常随着信息量不断增加,以何种载体提供信息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重要的问题 信息的分享性信息资源的分享与交
11、换不具有排他性,而具有非零和性。物质物质/能量交换具有零和性能量交换具有零和性 信息分享后,有可能引起信息价值的增加也可能引起信息价值的降低 信息的等级性来源涉及范围概括程度时间寿命发生频度精读要求结构化程度高层企业外部整个企业高度概括较长很低最低最低中层有内有外部门中中较低中低层内部规定明确具体详细最短频繁最高较高什么是信息技术(功能)解决信息获取、识别、提取、转换、存贮、传输、处理、分析和利用中的问题的一切技术都是信息技术。(MIS)信息技术指以现代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为代表的对信息的产生、收集、处理、加工、传递、使用等各个环节提供支持的技术。信息技术起到“浓缩时间与空间”的作用,其也沿着“浓
12、缩时间与空间”这一方向发展 本章内容1.1 信息与信息技术1.2 系统与信息系统1.3 信息系统的应用类型1.4 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趋势系统论基本知识系统的定义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集合 集合性集合性 目的性目的性 相关性相关性 环境适应性环境适应性系统的要素按功能不同可将系统中所有要素分为四类:按功能不同可将系统中所有要素分为四类:输入要素输入要素 处理要素处理要素 输出要素输出要素 控制要素控制要素 系统的整体观念理解“系统”的核心是理解系统的整体
13、观念。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并非孤立地存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考察系统时,不能孤立地考察各个要素,还应该考察其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系统的分类物质构成:无机系统无机系统/生物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社会系统 形成方式: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人造系统人造系统/复合系统复合系统 与环境联系的方式及密切程度 封闭系统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开放系统 /相对封闭系统相对封闭系统 状态与时间:静态系统静态系统/动态系统动态系统 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自适应系统自适应系统/非自适应系统非自适应系统 研究对象:教育系统教育系统/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军事系统军事系统 什么是信息系统人们为了支持组织决
14、策的制定、协调和控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对信息收集、整理、存储、加工、分配、查找、传输的系统就是信息系统。(MIS)信息系统是人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用以对组织中的各方面活动提供支持或进行控制的系统。从用户角度认识信息系统用户关心系统功能,因此不同的功能就对应着不用户关心系统功能,因此不同的功能就对应着不同的信息系统。同的信息系统。安东尼模型 从系统角度认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特点信息系统是一种信息系统是一种“人机人机”系统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信息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信息系统是闭环系统信息系统是闭环系统 信息系统是综合性系统
15、 信息系统体现了对组织的全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体现了对组织的全面综合管理 信息系统体现了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综合信息系统体现了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综合 从技术角度认识信息系统本章内容1.1 信息与信息技术1.2 系统与信息系统1.3 信息系统的应用类型1.4 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六种主要的信息系统事务处理系统(TPS)事务处理系统是进行日常业务处理、记录、汇总、综合、分类并为组织的操作层次服务的基本商务系统。在操作层次上,任务、资源和目标都是预先设定好的,是高度结构化的。事务处理系统对组织非常重要。组织面向其客户的主要界面组织面向其客户的主要界面 其他类型系统所需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其他类型系统
16、所需信息的主要提供者 事务处理系统的典型应用 订单登记系统示例 知识工作系统(KWS)知识工作系统帮助知识工作人员知识工作系统帮助知识工作人员通常是指那通常是指那些创造新的信息和知识的工作人员些创造新的信息和知识的工作人员.三个关键作用三个关键作用 确保组织知识及时有效更新确保组织知识及时有效更新 促进组织内部知识产生和运用促进组织内部知识产生和运用 为内部专家提供咨询和建议为内部专家提供咨询和建议三个应具备特点三个应具备特点 支持外部知识的快速获取支持外部知识的快速获取 足够的计算能力足够的计算能力 友好的用户界面友好的用户界面办公自动化系统(OA)帮助信息工作人员通常是指处理而不是创造信息
17、的人员。主要应用形式 文字处理文字处理 电子电子/语音邮件语音邮件 电子日历电子日历 远程会议远程会议 传真传真 桌面印刷桌面印刷 内部网络内部网络 虚拟办公虚拟办公管理信息系统(MIS)特指为管理层次功能服务的特定种类的信息系统。目的满足组织中管理者在关于组织当前情况和历史满足组织中管理者在关于组织当前情况和历史资料的信息需求。资料的信息需求。管理信息系统从事务处理系统中获得数据 决策支持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制定独一无二的、快速变化的、难以预先全面掌握信息的决策 处理的问题通常是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 不是代替管理者做出决策,而是帮助管理者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和工作
18、方式 经理支持系统(ESS)经理支持系统集中服务于战略层管理者的信息需要,把从内外部资源中获得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并创造出一个计算、通信的环境,而不仅仅是提供任何固定的功能或解决特定的问题。战略支持系统必须能够不断“扫描”外界环境,并从中获取、处理信息.本章内容1.1 信息与信息技术1.2 系统与信息系统1.3 信息系统的应用类型1.4 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二十世纪二十世纪5050年代年代7070年代初年代初 从单机结构到主从结构从单机结构到主从结构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据处理和存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据处理和存储 独立的信息系统理论开始形成独立的信息系统理论开始形成 二
19、十世纪二十世纪7070年代初年代初8080年代初年代初 数据库技术,分布式系统数据库技术,分布式系统 从企业全局出发,通过数据的共享,发挥系统的综合从企业全局出发,通过数据的共享,发挥系统的综合能力,帮助管理者分析、计划、预测、控制企业信息能力,帮助管理者分析、计划、预测、控制企业信息 采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信息系统采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二十世纪二十世纪8080年代初年代初9090年代中年代中 个人电脑,关系数据库,网络技术个人电脑,关系数据库,网络技术 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战略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战略支持系统 二十世纪二
20、十世纪9090年代中至今年代中至今 图形界面技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图形界面技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 未来未来 集成化集成化 智能化智能化信息革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通讯和计算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永久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两个推动力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带来的需求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带来的需求 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刺激响应螺旋刺激响应螺旋Internet:更快的采纳速度信息时代视角与时代观动态、多彩的世界动态、多彩的世界 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时代 新的竞争格局和游戏规则:竞争的时代新的竞争格局和游戏规则:竞争的时代 整合分割与洗牌:重组的时代整合分割与洗牌:重组的时代 技术冲击与技术冲击与ITIT融合:信息时代融合:信息时代ITIT融合融合 技术与业务技术与业务/生活的渗透与普及生活的渗透与普及技术透明度技术透明度,智能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