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融通的人才培养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182235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融通的人才培养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融通的人才培养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融通的人才培养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该文基于当前社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探讨“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融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实用性与针对性,着力解决现有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脱离实际、过于理论化的问题。而“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培养策略,对于形成符合社会需求、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该模式的具体实践策略和方法,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关键词: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日益复杂,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成为当今工程领域的核心之一。这一领域融合了机械工程、电子

2、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自动化等多个学科,为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并且,这一领域的迅速发展不仅对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催生了对职业教育模式的深刻思考和创新。因此,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技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变得尤为迫切。在这一背景下,“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融通的概念逐渐崭露头角,这一教育模式强调课程、实践、竞赛和职业认证的有机结合,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实用和贴近职业需求的教育体验。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门涵盖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自动化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跨学科新型技术,对于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制造业和信息产

3、业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目前的本科教育中,这一专业的设置较为稀缺,学生规模相对较小1。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交叉性导致其教学内容丰富,涵盖知识点广泛,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情况是,具备多学科深厚知识背景的资深专业教师在当前的高校中是非常稀缺的资源。这种师资力量的短缺直接影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制约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当前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仍然面临着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强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需求。多数情况下,教学内容

4、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在实际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机电一体化专业由于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对实验设备和实训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部分高校由于资金短缺、设备陈旧,无法提供满足高质量教学需求的实验条件和实训平台,这进一步加剧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困难,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二、“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融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一)实行“弹性学制、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众多挑战,实行“弹性学制、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这种

5、模式能够充分整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弹性学制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弹性学制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组织学习计划,更加深入地学习感兴趣的学科领域,更加全面地掌握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和技能2。工学交替则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这种模式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熟悉实际工作环境,提高职业素养。在机电一

6、体化专业中,工学交替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更准确地理解企业的需求和期望,更有效地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教学做一体”则着重于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实际操作和实验,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模式强调知行合一,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思考,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教学做一体可以使学生更加155总第244期/2023/11/教学互动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更加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二)“岗课赛证”深度融通,重构教学内容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适

7、应新技术、新业态和新需求,及时对接数字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智能产品制造业的新标准和工业机器人技术,我们必须进行深度的教学内容的重构。这意味着要在“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强化知识和技能的整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学校需要从新的、标准化的行业中汲取养分,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的典型职业技能比赛相一致,符合最新的行业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课程为单位,对知识进行细致的拆分和重构,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深入、明确的教授,同时建立明确的考核标准,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此外,这一模式强调课程教学与大赛学习的密切结合3。不仅使

8、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能够接触到与比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通过实践应用加固学生的实际技能。此外,我们还要杜绝那些与岗位需求无法对接的课程和实训,确保每一门课程和每一次实训都能够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重构的教学内容涵盖电气课程标准的各个方面,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开展各类课程教学活动,推动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认证的深度整合。通过这一模式,能够形成课程与实际工作的有效联系,实现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的相互促进,推动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三)校企共同签订教学目标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9、和需求,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和面试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全面的学情调查。同时,我们对学生的课前成绩和网络学习行为进行了持续的跟踪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虽然具有积极的实践能力和较为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表现出明显的学习特征,但他们在理论知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他们对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电气化专业知识方面却显得缺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计划进行了灵活调整。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学校将依据国家标准和专业授课水平进行人才培养。我们致力于实现电气化课程标准与智能产品制造业设备系统安装的完美对接,以培养学生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为最终目标。我们与

10、各大企业共同签订了教学目标,确立了“理解原理、熟练掌握技术、培养创新能力”为培养方向,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加入了与智能产品制造业相关的工业技能竞赛和 1+X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等级证书考核标准,致力于通过严格的实践考核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符合实际工作的需求和标准,从而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四)对接国家新规范,渗透劳动精神课程思政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以人为中心是教学的核心,对于电气化课程,我们深知改革与创新是推进其发展的关键动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我们强调勤奋和劳动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在教学中培育学生

11、的劳动精神。真正的幸福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才能够实现,而这种努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为此,我们鼓励学生成为不断创新、持续努力的人,成为真正的劳动模范。电气化课程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培养,我们希望通过电气化教学,将政治内容和劳动价值观融合,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伟大和宝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深入了解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真正意义,进而产生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课程中,我们更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还可以培育他们对劳动的热爱

12、、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此外,我们也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希望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展现出对工作的敬重、对客户的尊重、对团队的贡献和对社会的奉献。总而言之,我们致力于通过电气化课程,将国家新规范和劳动精神完美地融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实践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成为既有技术又有情怀的新时代人才。(五)挖掘增值评价要素,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在实施“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融通中,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多元评价体系是重要的一环。此一体化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了更符合市场实际需求,促进实践性发展,应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建立实践性评价体系。这样的评价体系将集

13、中于形成由学生、教师、企业专家、客户及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组成的学习小组,进行多维度的全方位评价和考核。此外,通过数字化和可视化工具来详细记录和分析每一项评价,能够更清晰地展现学生的成长轨迹和进步。分级评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就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将课程学习、实际操作、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认证紧密结合也非常重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实际操作的经验。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4。同时,融入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政治内容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热爱、创新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这种价值观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也

14、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通过实施此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挖掘潜在的创新点,从而更好地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推动个人和专业领域的发展。总之,“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融通模式通过融合多元评价体系,实施数字化与可视化评价,推动课程与实践的结合,强化价值观培养,以及激发创新与实践动力,有望培养出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具备高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六)对接目标,多元多维,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一体化教学中,应发展和利用创新教学情境,如设立模拟车间和技能竞赛场景,确保这些情境与三维教学目标高度一致。以智能制造单元装备的系统性安装与调试岗位为出发点,参照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

15、能大赛和 1+X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等级证书标准,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和目标。评价体系应突出全面性、多元性和公平性,由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增值评价组成。这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能够全方位156/总第244期/2023/11教学互动地反映学生在知识掌握、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各方面的成长和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学习能力转化为具体岗位的实际能力,实现就业岗位的动态增值。通过这种创新的评价体系,学生能够在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获得实质性的增值。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在实际操作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最终实现从学习到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能够更加明确职

16、业方向和发展路径,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平滑过渡。这种动态的就业增值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和市场变化。(七)对接标准,车间课堂,构建项目教学典型模式为全面实现“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融通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要对接标准,落实车间课堂,并构建项目教学模式。首先,对接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不仅是构建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基础,还是满足未来多元化职场需求的重要保障。在当前信息化的背景下,国家和行业的标准正不断更新迭代,教育教学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教学内容的调整、更新应该围绕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既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又具有实用性、前瞻性,

17、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持续发展输送新鲜血液5。实行车间课堂,即将课堂搬到更加贴近生产一线的实际环境中,是一种极富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这一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则是为了让学生在集体讨论、研究性学习和实际操作中,实现知识、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一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际操作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18、,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学习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技能,更加自主地开展学习,从而更加全面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最后,在评价体系构建方面,我们主张建立全面、多元、公平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增值评价。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能更精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有助于更全面地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和才干。而增值评价则强调学生在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实际提升,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长期发展。这一评价体系的实施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高级技能、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总之,通过全面实施这些策略与模式,将更好地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好地

19、服务于国家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三、结语通过综合“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融通的各个方面,我们认识到,发展和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能更精确地培养符合国家标准、具备实际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本文中提出的各项策略和模式,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灵活、实用、前瞻的教学体系,以培养更加全面、专业、优秀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企业、社会和政府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应加强合作和沟通,共同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更好地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20、,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我们期望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构建一个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推动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助力国家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参考文献:1 王永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育高端技能型人才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6):123-125.2 杨彦青,宋星.“1+X”证书制度下基于成果导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J.现代职业教育,2022(23):67-69.3 彭娟.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探究 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32-33.4 杨彦青,宋星.“1+X 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重构探析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 J.现代职业教育,2022(9):76-78.5 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 2022 年度课题+“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22-H-024).基金项目:2022 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项目 基于“技能大师工作室”驱动的高职机电类“湖湘工匠”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XJKX22B142);2022 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课赛证”体化教学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2C0876)。作者简介:1.谢聪,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2.王拓,男,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