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高校“微建筑”设计.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182063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高校“微建筑”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高校“微建筑”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高校“微建筑”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 21 世纪初,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高校新校区建设。随着时代发展,在当代高校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在持续发生改变,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已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该文聚焦于高校公共空间建设,通过分析当代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探索“微建筑”在校园建设中的可行性,提出校园“微建筑”设计实践的具体方式,为新时期高校校园公共空间设计提供新思路。关键词:高校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活力;微建筑一、我国高校校园公共使用空间利用现状(一)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定义校园公共空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内部空间,为非建筑主体功能的空间;二是建筑外部空间,为各类公共开放空间。校园

2、公共空间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环境,并“依附”于建筑或景观环境,在连接不同功能区、形成完善的空间序列等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它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交互的可能性、人对空间选择的自由性,并容纳学生在其中进行自由的社交活动和学习活动。(二)当代高校校园公共空间使用现状在现阶段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对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传统的讲授式学习空间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 21 世纪初,我国大学校园数量在短期内实现了大规模扩张,而校园建设较多重视传统式讲授学习的建筑内部空间,对于校园建设外部的公共空间关注较少,这也导致高校公共空间存在千篇一律、利用率低的情况。主要问

3、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四点:第一,“灰空间”利用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第二,忽视自然环境,空间浪费现象严重;第三,公共空间建设模式化,千篇一律的建设并不能引发学生在其中活动的乐趣;第四,公共空间设计缺乏人性化。(三)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现存问题分析1.“灰空间”利用不足“灰空间”最早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于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是指介于室内室外的过渡空间。校园建设周边的公共场地作为校园内的灰空间,本应该肩负起连接建筑内学习空间与外界环境的任务,但是由于国内高校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情况,导致高校的建筑外廊下空间、绿地空间、阳台空间等许多灰空间利用率不高。灰空间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

4、内和外的过渡形式,作为一种随意、丰富多变的空间,只要稍加设计,便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发性行为的活跃空间,但许多高校却没有抓住这个“低成本、高收入”的机会,使得许多灰空间沉寂在传统式教学空间模式建设之下。2.自然环境的忽视高校校园与其他商业环境不同,它不仅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场所,还是学生全方位成长的生活环境。大多数高校除了教育区和生活区外,还规划了一定规模的绿地、植被以及人工湖泊,高校校园建设中的自然环境和规划与设计可以展现高校的地域特色,体现校园的人道主义精神。然而,我国高校校园用地建设“千人一面”的现象严重,很多高校校园规划仅思考局部绿地设计,而对于校园内自然环境的利用率较低,导致学生在那里停留

5、、驻足的时间很少。3.趣味性的缺失高校校园使用群体为青年学生,他们有着较好的体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倾向于沟通、娱乐以及社交等集体活动。学校是一个集学习、活动、交流和创造于一体的有机空间,在学生拥有高创造力和热情的年龄阶段,打造校园内的趣味空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合作能力、判断力、责任心以及自我控制力。然而,部分高校忽略了对这类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导致校园空间呈现空旷、单调、无趣等特点。4.人文关怀的疏忽大学正是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重要时间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仅在学校内学习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学校应该在学生学习、充实知识储备的同时,兼顾学生的精神需求。许多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只是为

6、了呼应校园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而一些并不实用的公共设施,更是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校园文化特色出发,疏忽了人文关怀,不能满足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二、“微建筑”在校园中的可行性分析(一)“微建筑”的概念“微建筑”的特点主要凸显在“微”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其一是指其面积、体量精小,其二则是指建筑细节与创意的微妙设计。“微建筑”的产生对于城市以及其他地域的空间29总第240期/2023/7/视觉新语优化具有很好的积极性,有着良好的探索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逐渐扩大,“微建筑”的应用开始增加,而校园“微建筑”也走入人们的生活。校园“微建筑”在“微建筑”的基础上限定了其出现的场所,即出现在

7、校园内。比起校园内庄严严谨的教学楼,校园“微建筑”更偏向于装置空间,其可以有效利用校园内的失落角落,提供多种空间功能供学生使用,甚至在校园内形成点集群效应,将校园内分散的功能建筑串联起来,使校园建筑更加一体化、多元化。(二)“微建筑”的特征1.灵活可移动的微单元就实际意义而言,“微建筑”可以打造出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功能空间和情感空间,体量精小成为它的优势。因为体量精小,所以“微建筑”可以适用更灵活的先进材料,并且具有便捷性和可移动性。在校园公共空间内,它既可以是动人的情感空间,也可以是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空间;既可以是静谧的学习空间,也可以是活力四射的娱乐空间它灵活、可移动,能够有效避

8、免场地浪费和建筑成本浪费的问题。2.适应时代的搭建技术及材料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的互动一直非常活跃。技术的发展与使用覆盖了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如结构概念的创新、结构形态的拓展、建筑创新中对新材料的使用、新型建造技术的大量运用随着现代技术与建筑空间的互动,“微建筑”应运而生,并且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技术倾向。作为以实验探索空间为主要作用的建筑,“微建筑”因其体量精小、便于实验新兴技术和材料,以纷繁复杂、各式各样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随着实验过程和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建筑”也在设计师的创意之下结合现代技术和新型材料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3.适应多场景及人群的韧性空间“微建筑”不仅是

9、一种新世纪的新型建筑类别,还是一种独特的设计思维。主要特征是功能可变化性,在建筑空间内根据不同时间或节点按照需求对功能进行改变。可变化建筑的功能布局灵活且自由,不仅能够很好地适应现状需求,还能自如地应对未来功能需求的变化。“微建筑”可变性带来的韧性空间有助于实现未来城市中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空间逐渐丰富起来,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开始不止于可居住,而“微建筑”恰恰可以很好地适应人们对于建筑空间场景可变的需求。在想象力的加持下,“微建筑”可产生的场景非常多,其多场景韧性特点也可以满足人们在心理、生理上的不同需求,通过打造微小、精妙的空间,最大限

10、度地扩展功能,在情感和功能上获得使用者的接纳和认可。(三)“微建筑”应用到校园空间的成功案例1.浙江音乐学院“微建筑”浙江音乐学院是一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的音乐教育专业高等院校。该校曾在十年前举办了一场校园设计竞赛,主创建筑师朱培栋的项目以“开放音乐艺术公园”为空间场景的原型(图 1),用“流动的景观,隐山中的居所”,结合景观和居住的双重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大学空间和规模,使其更加自由、开放、灵活,寻求并探索出了一种更适应现代节奏和学生需求的新型大学建筑模式。图 1“微建筑”透视图在设计中,设计师为适应校区的独特地形,对中央地块进行了留白处理,人为打造了一个线形步行系统,以贯穿校园空间的弯曲走廊

11、、蜿蜒的山地地形和自然景观连接南北,尽量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帮助校园实现从内核理念“自由校园”到社会层面“公共景观空间”的不同维度的扩展。2.加拿大圣保罗大学校园景观“微建筑”加拿大圣保罗大学校园景观规划项目同样是一个微改造项目,设计师为保证学生拥有完整的校园活动空间,采用“微建筑”的形式,将 Taktik 设计和制造的各种户外家具放置在学校建筑附近的休息区,为社交、阅读和放松等相对安静的活动提供空间。实木和铝制的高架桌可用于会议和小组讨论,黄色镀锌钢板可以让学生在此处用餐,帆布屋顶可以使学生免受烈日暴晒和雨淋。多元化的功能和空间,既统一了原本分裂的校园空间,又增添了学生学习之余的趣味活动

12、,一举两得。三、校园“微建筑”设计实践(一)项目概况在社会与学生内心需求的驱动下,校园建筑空间的功能需求不断扩大,而“微建筑”恰恰能够迎合校园空间的特殊性。项目从当前社会环境出发,拟设计一个校园“微建筑”,以“微建筑”的体量形态实现多方面的功能需求,采用循环再生的设计理念、装配式和模块化的建筑形式、多功能可变空间、建筑尺度灵活切换、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等,旨在探寻“微建筑”重新赋活校园公共空间的可实现性。(二)集约高效的空间结构项目从“微建筑”的便于携带、移动、经济可行性的特点出发,采用装配式手法、模块化语言在高校公共空间进行快速搭建,这种高效、便捷且具有经济适用性特点的搭建方式和空间结构,与“微

13、建筑”的可移动、临时性、功能高效性更加适配。两者相互配合,可以将“微建筑”的优点最大化,并且不会因为施工期限长而影响学生校园生活和公共空间的使用。建筑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微建筑”与装配式、模块化等形式是基于我国的绿色建筑未来发展趋势而衍生出的建筑语言,并将在未来持续成为建筑师的讨论焦点。校园“微建筑”既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在校园内形成点群,并借此连接校园其他建筑的功能和空间,集约高效的空间结构可以有效地进行“微建筑”单元复制(图 2)。“微建筑”与“微建筑”之间可以有组合、移动、堆叠等多种拼合方式,同时根据不同的需求,赋予不同单元模块不同的功能,便于后期进行更为合30/总第240期

14、/2023/7视觉新语理的拼合组装(图 3)。图 2“微建筑”设计单元示意图图 3“微建筑”设计轴侧图(三)生态持续的绿色材料结构、技术、材料等重要元素推动着建筑的发展,并成为现代建筑空间实验探索的重要手段。项目顺应现代建筑绿色生态化发展的规律,并希望能够在校园空间里宣扬绿色生态理念。在设计中,“微建筑”应有效利用校园内的自然景观,选用经济实用的绿色材料,并且尊重学校当地的自然环境,注重材料与场地的和谐,摒弃传统建筑多采用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建筑材料,使用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在满足防火、保温等相关安全条例的前提下,达到可回收、绿色环保等目的。(四)可变扩展的多功能场景项目基于社会需求变化

15、的背景,利用“微建筑”多变的韧性空间等特点,选择“微建筑”模糊生活、学习、娱乐的边界和交汇点,设计多场景的应用,使其在校园公共空间内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图 4)。图 4“微建筑”设计场景之一对于落寞的校园公共空间来说,“微建筑”多场景切换的韧性特点,使其能够插入许多校园角落空间,甚至将教学区和生活区很好地连接起来,创造出更高范畴的趣味与风格的空间狭小的校园空间、不起眼的角落、树林里的读书亭,甚至是以教学楼为支点形成的寄生空间,都能适应使用者的需求从而变化出绝妙的创意空间。四、结语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在配合学校教学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灵活多变、层次多变的活动空间要求。在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价

16、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教育空间和物质空间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设计好高校公共空间也是未来高校空间建设的一大挑战。校园公共空间植入精巧的“微建筑”,可以有效改善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利用率低的现象,利用不同校园区域的失落公共角落,能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放缓脚步,深入探索和思考。虽然当代“微建筑”的设计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建造形式不成熟、没有一套完整的建造机制、大众接受度低、普遍不重视等。受成本和工艺的限制,“微建筑”的设计也在不断实验之中,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巧妙的“微建筑”可以在丰富校园空间的同时,使得校园更加有趣,充满盎然的生机。可以通过设计校园的失落公共空间,为学生

17、提供传统式教学空间之外的活动场地,让学生在这里进行娱乐、讨论等集体活动,也可以学习社会技能,这将大大改善当代高校公共空间空寂的使用现状,并且从心理层面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参考文献:1 苏志海.探讨个性化的校园公共空间设计 J.现代装饰(理论),2016,380(1):115.2 杨晓倩.校园景观与公共设施协调设计 J.大众文艺,2010,254(20):68-69.3 许渭浚.校园文化传承下多校区高校景观延续设计研究 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4 陈博杰.哈工大校园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5 丁品文.集约化理论下高校校园改造设计研究

18、D.长春:长春工程学院,2020.6 赵瑶.国内多校区大学管理体制研究 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7 张蕊蕊.激发艺术体验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研究 D.厦门:厦门大学,2017.8 邢鹏威.岭南地区既有高校外部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9 陈翔宇.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D.广州:广州大学,2020.10 张颖.我国多校区大学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6.11 搜狐网.溪上飞檐:浙江音乐学院校园微更新 EB/OL.(2022-06-14)2023-04-18.https:/ 120727706.作者简介:1.高梦飞,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学;2.李依桐,女,吉林辽源人,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学;3.金连生(通讯作者),男,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