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1鲁人版第2课(师说)资料92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三岁而孤,由兄嫂抚养成人,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韩愈3古文运动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
2、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4背景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说: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
3、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5尊师重教尊师重教尊师重教 则国运昌盛则国运昌盛 鄙师轻教鄙师轻教 则国运衰退则国运衰退6 使命感振兴国家振兴国家 教育先行教育先行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千秋伟业教育为首千秋伟业教育为首 百年大计百年大计人
4、才第一人才第一7 责任感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学生要有一碗水 老师须有一桶水国家设立小学是要造就国民以谋全民幸福,因此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手里 陶行知为人师表今日始8 荣耀感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天下 教师最光荣教师最光荣人梯人梯 园丁园丁 春蚕春蚕 蜡烛蜡烛一日为师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终身为父九月十日普天同庆教师节九月十日普天同庆教师节9文体特征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议”相比,随便些。“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 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捕蛇者说、
5、马说、爱莲说等都 属于“说”这种文体。10 中心论点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1、老师的职能、老师的职能 2、从师的原因、从师的原因 3、从师的标准、从师的标准 传道传道 授业授业 解惑解惑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人非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存,师之所存也。11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论据(三组对比)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抒情1、古之圣人 圣人 众人 圣益圣,愚益愚 今之众人(纵比)从师而问 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反诘)2、对其子 爱其子 于其身 小学而大遗 对其身 (自比)择师而教 耻学于师 吾未见其明也(否定)3、百工之人 百工之人 士大夫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 士大夫 (横比)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之 其可怪也欤(讽刺)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评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