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闽西客家木偶戏特征及传承保护初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176018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西客家木偶戏特征及传承保护初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闽西客家木偶戏特征及传承保护初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闽西客家木偶戏特征及传承保护初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2/总第241期/2023/8工艺美术闽西客家木偶戏特征及传承保护初探张庆明(上杭县文化馆,福建 龙岩 364200)摘要:闽西客家木偶戏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具有神圣的传奇色彩、独特的艺术风格、很强的说唱性、表演程式化、表演细腻传神、操作技艺精湛、制作工艺精巧、演出剧目丰富多彩等特征。上杭县通过采取统一认识、征集实物、整理剧目、创作照片档案、记录技艺、建设专题资料室、举办专题讲座等措施传承保护闽西客家木偶戏,取得了掌握情况、建立档案、复排剧目、创新节目等初步成果。关键词:闽西;客家木偶戏;传承保护闽西客家木偶戏具有十大特征,上杭县采取有力措施传承保护客家木偶戏,

2、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一、上杭客家木偶戏史略上杭县隶属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素有“诗画之乡、山歌之乡、木偶之乡、客家祖地、冠军摇篮、将军之乡”的美称。上杭木偶戏,迄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上杭县白砂镇大金村水竹洋的农民到浙江省杭州市习成木偶戏。于是,木偶戏逐渐在上杭县的白砂、茶地、官庄、泮境、南阳、蓝溪、临城、临江、古田、庐丰、稔田、蛟洋、旧县、太拔、中都等 15 个乡镇流传和发展,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剧种。从明初到清朝光绪年间,上杭县有 190 多个木偶戏班,并且相关的从业人员也已经有百人以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仍有 56 个木偶戏班在活动。上杭木偶戏不仅

3、在上杭县流传,也传至当今的龙岩市永定、长汀、连城、新罗等县(区)以及闽、粤、赣边地区,如广东大埔县、江西石城县,甚至也向浙江、湖南、台湾等地区传播。据有关资料记载:1850 年,永定坎市人张兆登,至上杭投师学习木偶戏,学艺成功后回坎市组建“明凤堂”木偶戏班;从此,永定才有了木偶戏。1865 年,长汀涂坊人曹如文,至白砂投师学习木偶戏艺,艺成回乡组建“明凤堂”木偶戏班;从此,长汀才有了木偶戏。1898 年,白砂塘丰艺人李如意与连城县赖源乡徐象球结拜金兰,并将次子李金玲过继给徐为子,改名为“徐传华”而迁居赖源,由徐传华组建了“老福星堂”木偶戏班;从此,连城才有了木偶戏。1918 年,永定木偶戏艺人

4、张隆彩之子张品荣,迁居新罗白沙传习;从此,新罗才有木偶戏。1883 年,白砂艺人李佳富率“佳庆堂”木偶戏班前往江西石城演出,后定居石城,木偶戏从此传入江西。清康熙五十年(1711 年),上杭县中都田背村人刘嵩生移居江西修水县,旋又徙湖南省平江县长寿街定居,与他同行的张氏木偶戏艺人外出逃荒。在他们到达长寿后,张氏便以演木偶戏为生。从此,湖南才有了木偶戏。民国初年,蓝溪镇黄潭村的“贵兰堂”木偶戏班班主龚贵玉入赘广东省大埔县,并将木偶戏班改名为“新金兰”,使木偶戏传入广东。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上杭木偶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艺术体系,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表演艺术家。1954 年 6 月,以“福胜堂”班为基础

5、组建了由丘必书为团长的“上杭县福胜线剧团”。1954 年 8 月,龙岩专区抽调了丘必书、刘锦丛、李贞传以及李象贤等 4 人,并吸收了连城徐传华,5 人组成“闽西木偶戏代表队”,以大名府为主,随带对玉环参加了“第二届福建省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两部作品均获得一等奖。1954 年 9 月,该队赴上海参加“华东地区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了特种艺术表演奖。1955 年正月,该队被选中参加“全国十三省木偶戏、皮影戏会演”,大名府被选中为周恩来、朱德等人进行了专场演出。会演期间,中国木偶艺术剧团及兄弟省市木偶艺术界同仁和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木偶艺术家到“闽西木偶戏代表队”参观、访问、学习。此后,该队

6、先后到海防前线和鹰厦铁路慰问演出。同年 9 月,徐传华还参加国家访问团,去往东欧及苏联各地表演。1986 年 8 月,县木偶剧团创作神话剧借雨降妖记参加首届泉州“国际木偶节”演出。该剧在导演葛荣春的带领下攻克了木偶现场变脸、口中喷火等难关,舞台美术、木偶造型、特技表演、音乐唱腔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创新,天桥台的运用及天宫、龙宫、妖洞等场景各具特色、逼真传神,使整个演出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受到国际木偶节组委会以及英国、德国、日本、奥地利、菲律宾等国专家、艺术家的一致好评。福建电视台也对上杭木偶戏的演出进行了全程录像并向全省转播,泉州晚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上杭县客家木偶文化研究会于 2002

7、年 6 月成立,上杭县客家木偶戏逐步得到了重视。此后,客家木偶文化艺术节得以每年举办,木偶文化艺术节和田公元帅信俗息息相关。在水竹洋村子中间有个不大的瓦房,里面供奉着木偶戏神田公元帅。53总第241期/2023/8/工艺美术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是田公元帅的生日,这天都要举办田公信俗活动暨木偶文化艺术节。田公信俗活动对客家木偶戏的发展及闽台戏曲交流有着重要影响。“上杭县田公元帅信俗文化”于2011 年入选为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杭县以田公堂的庆诞活动为载体,将传统民俗活动“田公会”演变为客家木偶文化艺术节,表现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客家木偶戏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2006 年

8、,“上杭木偶戏”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 年 5 月,“闽西客家木偶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 年 5 月,刘金寿、王荣昌被福建省文化厅确认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1 年 2 月,李艳玉被福建省文旅厅确认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5 年,上杭县成立上杭客家木偶艺术传承中心,专门负责木偶戏的宣传、发掘、研究、传承,复排传统剧目,创作新剧目,开展木偶戏进社区、景区、学校等活动,并进行对外文化交流。2017 年 7 月,上杭县客家木偶文化艺术节在客家木偶发源地白砂镇大金村水竹洋举行。此

9、次木偶文化艺术节由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上杭县人民政府主办,来自国内外的木偶戏研究专家学者、木偶戏爱好者三千多人参加了活动。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教授叶明生、美国俄亥俄州博林格林州立大学教授柯白波、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樊国宾、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秘书长唐大玉、中国木偶皮影杂志主编姜尚礼、韩国仁荷大学教授金遇锡、泉州木偶剧团名誉团长王景贤、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系教授石光生、台湾亚洲偶戏博物馆馆长罗斌等,参加了开幕式、研讨会、木偶戏表演等活动。叶明生教授的中国傀儡戏史一书首发式于同一时间举办。专家评论说:这是一部由翔实的田野考察、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文献考证组成的厚重之作,它填补了中国傀儡

10、戏艺术研究的空白,是当前艺术科学建设的可喜成果。2023 年 6 月,上杭客家木偶艺术传承中心创排的木偶戏红小鬼在第六届全国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奖”等五项大奖。二、客家木偶戏的十大特征(一)富有神圣的传奇色彩木偶戏的起源和西汉时期军师陈平有关。相传,西汉时期我国边疆经常受匈奴人侵扰,军师陈平制作木偶“美女”智退匈奴冒顿,受到皇帝赏识。后人便以此为基础把木偶戏发展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门类,常在民间节日喜庆、请神建醮、作法安神、祈福禳灾等民俗活动中表演。通过一代代木偶艺人的传承发展,表演技艺日趋精湛的木偶戏广受群众喜爱,独特的教化功能也使木偶戏具有了神圣的传奇色彩。(二)独特的

11、艺术风格上杭木偶戏分为“高腔”和“乱弹”两种。“高腔”和“乱弹”均吸收了上杭当地的民间音乐和小调融入剧中,艺术风格别具一格。“高腔”无伴奏,只用一人主唱,锣鼓和帮腔负责烘托气氛,有“九调十三腔”等板式,曲牌有长行板 饶平调 过三调等 18 种,剧本上没有文字。上杭高腔木偶的音乐是目前国内稀有、历史悠久的古老声腔,有益于中国戏曲音乐的丰富和完善。“乱弹”采用的是闽西汉剧“外江戏”内的皮黄声腔,并用民族弦乐器进行伴奏,运用土官话进行演唱。上杭“高腔”省级传承人是王荣昌,“乱弹”省级传承人是刘金寿、李艳玉。(三)具有很强的说唱性上杭木偶戏的传统表演剧目丰富多彩,包括“正本”“付本”与“杂剧”三种。“

12、正本”剧目可由东家点演。在演“付本”时,大多数艺人都会根据“提纲”演唱即兴创作的歌词。尤其是“高腔”木偶戏的唱腔,在演唱过程中,木偶师傅凭借经验演唱,对于句调长短、声音高下,随心入腔,“乱弹”有时采用土官话(客家话)进行即兴演唱,风趣幽默,因此具有很强的说唱性。(四)表演程式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上杭木偶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艺术体系,木偶制作,剧目章节,生、旦、净、丑、末等角色,面壳道具都十分讲究。在提线技术上,历代艺人屡有创新,提炼出“整冠、撩袍、端带、上座、下拜”等表演形式。表演的开台以及结尾升堂和迎送客人这些特定的场面都运用了独特的音乐以及锣鼓,各色人物出场,站坐姿态多有讲究,这就形成了表演

13、的程式化。(五)表演细腻传神、操作技艺精湛上杭木偶剧根据不同的剧目和人物角色的需要创造出很多别具一格的操作技术,如舞狮、弄蛇、揉棍、揉鞭、钻火圈、钉刀枪、脱衣、背人、打五彩、抢人头等,要求艺人动作灵活,使木偶表演形象逼真、细腻传神。又因经过 500 年的发展,生、旦、净、丑四门十二个角色,分别通过原嗓、假嗓、炸音等体现不同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使表演技艺精湛。2020 年 8月,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在龙岩市戏剧节上演了神话木偶剧水漫金山,以虾兵蟹将大战四大天王为主要内容,发挥了人物可以上天下水的特性,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呈现了大量鱼虾螺蚌等水族场景,适应了当下木偶戏观众以少年儿童为主的

14、特点。(六)制作工艺精巧不管是人偶还是动物偶,其雕刻以及制作技术都十分精细,有些木偶的眼睛、嘴巴、舌头、手指都是可以灵活活动的,另外,乌龟、蛇、鸟这些动物也都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由此可见其制作技艺的精湛。例如,木偶戏头,闽西客家行话称“头仔”。雕刻偶头叫“割头仔”或“雕头仔”。选用木质细腻的香樟木,一是香樟木不易裂,二是不易被虫蛀,三是民间把香樟树拜为神树,木偶头选用香樟树富有传奇色彩。雕刻偶头有选材、锯坯、修坯、雕坯、磨光、绘粉、开像等二十几道复杂工序。木偶雕刻技艺是龙岩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杭县南阳镇曹尔焱师父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七)演出剧目丰富多彩上杭木偶戏历史悠久,

15、演出剧目丰富多彩,传统节目多达1000 多个。常演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 征东 征西 平南 扫北 隋唐 反唐 华光 夫人传等“传本”(连续剧)以及双贵图 九世居 万里侯 对玉环 借雨降妖记 水漫金山 孔明拜斗 八戒讨亲 上三关 哪吒闹海 辕门斩子 文武魁 雷万春打虎 火焰山 蒋干盗书等优秀传统剧。一个“传本”可演三五天,多则可演五六十天,如隋唐传。54/总第241期/2023/8工艺美术(八)演出活动对于民间习俗具有依存性木偶戏的演出活动,正如艺人们所说的,是从儒、释、道中“借饭吃”,与民俗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密切相关,如祭祠墓、酬神灵、安龙打醮、驱邪除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专门的木偶剧

16、团,经常被邀请参加节日和民俗活动。随着现代文化娱乐项目的多元化,木偶戏基本上回归了民间,形成了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九)“高腔”与“乱弹”各自组班,既独立发展,又互相依存清末“外江戏”开始传入上杭县内,因此有一部分上杭木偶戏班开始改弦更张,搬用汉剧的唱腔和音乐,演唱时会运用“土官话”即客家话,木偶戏班也开始被改为“乱弹班”。至此,上杭木偶戏开始进行分化:一部分仍坚持进行“高腔”演唱,另一部分人改唱“乱弹”,这两种派别之间既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立发展。在有些庙会上会出现“高腔”与“乱弹”唱“对台戏”的现象。(十)活动范围广,传播面积大据史书所载,在上杭木偶戏最鼎盛的时期,全县就有近200 个木偶剧班

17、社。但由于演出市场有限,各木偶剧班社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粤、赣、浙周边地区演出。随着艺人的外迁,并在当地落脚,上杭木偶戏逐渐流传开来,客家木偶戏通过木偶艺人不断向外传播,扩大了活动范围。三、传承保护客家木偶戏的做法(一)征集实物上杭木偶戏的服装、道具、脸谱及冠带的具体制作和原材料大小、尺寸、质地及生产工艺和穿戴的习惯,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定。清代、民国、当代都有所区别,如清代偶头只有七八厘米,民国时期发展到 13 厘米,当代偶头达到 23 厘米,有些还会更大。我们积极收集来自社会、个人等方面各时期的木偶戏相关实物,整理发掘研究,并进行了专题展览。(二)整理剧目我们对老一辈木偶艺人丘必

18、书、梁祥礼、曾瑞伦等的手写剧目进行了分类、整理、归架,如梁祥礼手抄的说岳就有80 本,我们对原稿进行了封存保护,将剧本以古籍装帧的形式进行印刷,并在客家木偶戏资料室、白砂木偶传习中心等地向公众进行了展示。(三)记录技艺上杭木偶剧有独特的班规及演出习俗。例如,班规有设正、副台。报锣的时候按照“一请二催三赶”进行,开头有“跳加官”,结尾有“打金榜”,师徒传艺又有“手语”,有其独特的戏联和行活的口诀等,一些表演习俗包括“不劝酒,睡高铺”“桃园三结义”等。除了科学分类和记录外,我们还积极参与制作了照片档案、视频档案、文字档案,形成木偶戏非遗数据库,尤其是对木偶老艺人、各级非遗传承人的资料收集整理记录,

19、并向公众开放。(四)专题展示通过对上杭县内木偶戏班和艺人分布区域的深入考察,对上杭县木偶戏的口述剧本进行了整理和精心设计,制作上杭县客家木偶戏陈列版面,将木偶戏的传承发展研究、木偶戏的演出历史、木偶戏的源流,用舞台、材料和版面、实物形式进行了展示。2010 年 5 月正式开放上杭客家木偶戏资料室。2022 年木偶艺术传习中心举办客家木偶艺术专题展览。2023 年白砂木偶文化研究会在大金村水竹洋自然村木偶传习中心开设木偶戏和田公信俗文化专题展。(五)设立机构2002 年 8 月 6 日,上杭县成立了“客家木偶文化艺术研究会”,市、县、镇有关领导和傀儡艺人及周边群众参加了成立大会。闽西电视台记者、

20、闽西日报记者都到现场采访,并作了专题报道。继而开展了一年一度的“田公诞辰”纪念活动。例如,2005 年 8 月 3 日,举办了“客家木偶文化艺术研究会”成立三周年纪念活动,有省、市、县有关领导参加,省艺术研究所叶明生教授及加拿大博士杨端慧女士来上杭县白砂镇水竹洋参加庆祝纪念活动并作了重要论述,高腔傀儡戏和少儿班表演了节目。又如 2007 年 8 月 6 日,举行了“客家木偶文化艺术研究会”成立五周年纪念活动,由上杭县白砂镇政府主办,市、县等有关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再如,2008 年 8 月 17 日,隆重举行了“上杭水竹洋田公堂首届木偶艺术节暨学术研讨会”,有“高腔”“乱弹”等四台傀儡戏同时表

21、演及“药发傀儡”展演。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福建师大、厦门大学、三明学院及美国、日本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宾一行 30 多人亲临现场观摩指导,备受关注。(六)创新发展2018 年 12 月,上杭木偶艺术传习中心青年演员黄飞浣的木偶茶艺表演走出国门,来到南非,其木偶茶艺造型生动,表演优雅,结合茶文化的精髓,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迷人风采,获得了南非总统夫人的赞扬。木偶书法亮相福建非遗周活动,受到一致好评。上杭木偶艺术传习中心不断创新木偶艺术表现形式,创排新节目,如红色题材剧目红小鬼等。2022 年红小鬼参加第八届福建省艺术节暨第二十八届戏剧会演荣获五项大奖。2023 年水漫金山作为优秀剧目入选北京影偶

22、艺术周“特邀展演单元”。由此可见,只有着力抢救和传承、着眼弘扬和发展,上杭木偶戏这朵艺术奇葩才能重新绽放,才能更加瑰丽,更加吸引世人的注目。四、结语闽西客家木偶戏作为一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传承保护闽西客家木偶戏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其得到延续并为后人所了解和欣赏。通过传承保护,可以促进闽西客家木偶戏的发展,提高其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同时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参考文献:1 李伯庠.杭川百韵 M.厦门:鹭江出版社,2012.2 叶明生,梁伦拥.上杭木偶戏与白砂田公研究文集 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10.3 唐鑑荣,曾小勤,杭川风物志 M.龙岩: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2013.作者简介:张庆明,男,福建上杭人,大专,馆长兼支部书记,群文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