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中国当代海报设计中线文化的继承与运用——以靳埭强的海报作品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176016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国当代海报设计中线文化的继承与运用——以靳埭强的海报作品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中国当代海报设计中线文化的继承与运用——以靳埭强的海报作品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中国当代海报设计中线文化的继承与运用——以靳埭强的海报作品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1总第243期/2023/10/工美艺术浅析中国当代海报设计中线文化的继承与运用以靳埭强的海报作品为例张 丹(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摘要: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长河,线的运用在艺术作品中十分常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特的线文化,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文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书法艺术、中国画艺术中探索线的文化内涵。并以靳埭强先生的海报作品为例,具体分析传统线文化在其海报作品中的运用。提出如何通过线的设计来加强中国文化特色在当代海报设计中的运用,推动线条美在中国当代海报设计中的融合与发展,将线文化运用在中国当代海报设计中,并使海报散发出中国特有的文化气息。关键词

2、:中国文化;线文化;海报设计将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明显地发现,相较于西方绘画中强调块面感、体积感,中国传统艺术更注重于线的运用。以中国文化为基础探寻线的文化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艺术,也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海报设计的融合,从而推动中国当代海报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中,弘扬中国文化。一、中国艺术中线的文化含义(一)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中线的运用回望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且悠久的艺术历史进程,可以探寻到许多对线的运用。最早可以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窥探到线文化的发源。距今 5700 多年前,马家窑文化彩陶作为新石器时代彩陶的杰出代表,有着优美的器

3、物造型、丰富多样的装饰纹饰,展现出高度的艺术文化价值。马家窑文化彩陶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中具有如此辉煌的艺术成就,与其对线的恰到好处的审美运用密不可分。彩陶文化中线的运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第一方面是彩陶造型本身的边缘线。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代表器型有敛口圆腹小底双耳罐(图 1)。该彩陶器型的最大直径处位于陶罐肩部,从沿口处到底部轮廓呈现的弧线,与最大直径位于下腹的彩陶罐的边缘弧线相比较,更加饱满圆润,富有张力。第二方面是彩陶中起到装饰作用的线性纹样。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并未发展出通过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的能力。此时,用线勾勒的形式成为描绘物象表象的一种重要外化方式。作为古老艺术起源之一的“模仿说”表

4、示: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早期的艺术行为是原始人通过模仿而产生的。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以渔猎为主要的生存活动,在一次次的捕鱼活动中,他们观察到所使用的渔网以及在捕鱼活动中所泛起的波浪等各种跟水有关联的物象并以此作为表现对象进行设计。通过运用线的形式而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线描纹饰,例如波浪纹、网格纹、漩涡纹、鱼纹等。这一由繁复到简化、具象到抽象的设计过程为中国以后的艺术中对线的多样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在书法艺术中线文化的发展书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从书写过程到作品呈现都凝聚了数千年来中华人民的哲学思想与审美观念。它不仅作为传递、记录信息的载体,还是一种可以表现文字形意统一美的艺术形式。在源远

5、流长的中国书法历史中,衍生出许多不同的书体,将中国汉字从记录、传递信息的实用性上升到观赏、抒情的艺术性。其中,文字所赖以构成的线是进行书法艺术创造的特定物质手段和艺术媒介1。如果失去了线,就无法组成汉字,更不会诞生璀璨的书法艺术。书法是富有节奏、韵律的艺术,具有外在的曲折多变的造型之美,又内涵书写者的人格情感。书写者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通过线的粗细、长短、深浅变化而产生了许多形态各异的线条,并使每一段线条都形成独特的形体,共同体现了书写者当下的心境与感受。优秀的书法作品达到了“字人”合二为一,不仅有精湛的书写技法,还能体现出书写者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了深远的艺术境界。书法艺术中线并不是平稳地

6、画出一笔,而是线所承载的力度“骨力”,这也是书法艺术最本质的特点之一。书法中的力,不仅是表现在下笔时对纸张产生物理上的力,还指书写者当时精神上的蓬勃生命力。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书写者寄托于文字间的深厚情感。“骨力”也是评判一件书法作品的标准之一。晋书王献之传曰:“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此句表明王羲之字中骨力大于王献之。南宋赵孟坚在论书法中提道:“骨骼者,书法之祖也。”赵孟坚将骨力上升至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骨力在书法中的重要性2。在所有书体中,草书被称赞为书法中的最高境界,其笔法是最为奔放自由的。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说:“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

7、,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草书妙境。”由此可见,草书看似简洁,下笔不拘于章法,但极度简化的线条并不简单,其中所包含的意境是最为丰富的,也最能体现书写者情感心境。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书写更加狂放,其字或字形千奇百变,笔意活泼,或一笔而成,偶有不连。由于其字形的过于简化,使得草书失去了可读性,但其艺术价值则得到了放大,审美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在书法中常用“屋漏痕”“虫蚀木”等词语去形容更高境界的优秀书法作品。“屋漏痕”是下雨天雨水顺延着凹凸不平的墙壁流过,形成曲折蜿蜒、大小不一的水晕痕迹。“虫蚀木”是32/总第243期/2023/10工美艺术指被虫子咬食的枯藤老树,树干经历多年的风吹日晒,

8、受自然侵蚀呈现的外干内空的状态。“屋漏痕”“虫蚀木”都是在自然界中经历悠悠岁月所形成的线条,并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这些曲折、隐显的带有丰富视觉变化的线条,有着朴实、富有韵味的自然美。这些审美标准体现出中国自古以来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古人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线条的美,并总结提炼线条的美,最后运用于艺术的创新实践中。(三)在中国画中线文化的发展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绘画形式,区别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中国画崇尚用线勾勒,而西方绘画多以快面、光影来表现画中物体的体积。因此,线条在中国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漫长的中国画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技法与理论,如南朝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

9、依据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作品的标准提出“六法论”。北齐画家曹仲达以细笔勾勒衣褶,似衣物遇水后紧贴身躯之样,被后人称为“曹衣出水”,表现出刚劲稠叠的绘画风格。唐朝以后,中国画逐渐演变出“白描”的独立画种,将用线的技法更上一层,呈现出不同的表达风格和审美意境,如“画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笔势圆滑,犹如微风拂过,带动衣带飘飘然。吴道子线条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以表现人物造型。这种线的要求是更为严格的,要想准确地表达人物形体,便要求每一根线都要符合结构转折。吴道子的线充满了律动美,是集前人之大成而又有所创新的线。宋朝设立了皇家画院,用细腻的线条追求形似。画家们受困于写实画风,力求创新。为

10、打破这一局限,其绘画理论更倾向于“意大于形”,传达了“尚意”的美学思想。梁楷的人物画在传统线造型语言上是一次重大突破,一改内敛典雅的线造型语言审美,变成率意潇洒的泼墨写意,追求用线条的简洁含蓄、节奏变幻突出人物的超脱与作者的豪放之情3。总之,纵观中国画中线造型的发展变化,体现出了不同时期画家对于审美情趣的追求。在当时社会、国情的影响下,画家对于用线的构思深意也有所不同,使得中国画不断发展,并取得辉煌的成就。在上下几千年的绘画历史中,线早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中国画造型语言。在中国的绘画艺术中,线造型不仅可以达形具象还可以传神会意,并且作为独立审美的存在,线在笔墨纸张的共同作用下脱离了形式感,传达

11、出精神的意象、情感,确保了中国画整体发展体系的稳定性和多样性4。艺术理论家钟家骥先生曾说,以象形文字为起点的中国文化,从本能视觉节选的深度方面,开始挖掘出线的内在潜力与表现形态,经过象形文字时期的“线意识”和魏晋时期的“笔墨意识”,强化合二为一产生出具有特定内涵的线的表现艺术中国书画,确立了以线造型,强化用线的各种审美形态,并建立了线的品评标准与审美规则,这就突出了线的特殊审美价值4。二、线文化在中国当代海报设计中的运用(一)中国当代海报的发展回顾中国的海报发展史,并没有发现一个如艺术史般清晰的脉络,海报的发展远落后于西方。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落后,全国人民的目光集中在发展经济上。

1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没有稳定的经济能力下,文化行为总是会有很多的限制,难以快速发展。早期,在商业发展较快的上海曾出现一批具有商业用途的海报。此时的海报主要用于政治宣传,而作为商业宣传的海报则渐渐消失。一直到 20 世纪 90年代,中国的海报设计才正式步入轨道。1992 年,由龙兆曙、王粤飞、王序、陈绍华、毕学峰、韩家英、张达利、董继湘等人在中国深圳举办的“平面设计在中国 92 展”(图 2)标志着中国当代海报设计的全面发端5。在这个展览中,首次提出平面设计的概念,用平面设计一词替代了过去的广告画、宣传画。在 90 年代,中国的海报开始踏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在刚发展的初始阶段,设计师完全向

13、西方学习,生硬地套用西方模板来进行设计。但很快,许多设计师开始意识到完全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要想发展中国当代海报设计,就要将民族的本土文化作为出发点,将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与海报设计相结合。设计师们开始逐步寻找和探索民族语言,通过融合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当代海报作品向世界发声。其中代表有余炳南、靳埭强、陈绍华、韩家英、李永铨、何见平等设计大师。设计师在探寻民族语言的过程中,将线作为中国艺术中至关重要的表现语言,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当代海报设计本土化的过程中,线作为中国文化元素,为设计师们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思考,线文化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内涵与审美特点。(二)分析靳埭强先生海报作品中的线元素

14、靳埭强先生是中国最先开始探索传统水墨画如何在海报设计中运用的设计师。他将民族与国际完美地结合,设计出创新的属于中国韵味的海报作品。1919 年,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以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理想培育设计师,以前卫的新观念创新,创建新的美学。包豪斯深切地影响了 20 世纪各地的设计教育和设计风格。1967 年,靳埭强在中国香港与王无邪先生学习设计。而王无邪先生的设计理论主要来源于包豪斯美学,因此靳埭强早期作品也深受德国包豪斯的影响,以简洁的几何图形、严谨的构成观念来设计海报。在当时以西方设计为主导的环境下,靳埭强提出反思: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艺术到底是怎样的?如何与当代设计相结合?最后,他认识到只有从自己的

15、传统文化出发,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6。在认清中国当代设计应走的道路后,靳埭强先生尝试将中国元素运用到海报设计当中,他的作品中开始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与中国气息。抛开靳埭强海报中水墨的表现形式来分析其作品,我们仍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气息。其中一个原因是,靳埭强先生对中国艺术中线的运用有着深入的理解。无论是从构图还是主图形的设计,都可以体现出线的运用。如靳埭强先生为中国香港一画会会展所设计的海报中(图 3),在画面中以简洁线性的汉字作为主图形,将“画”字顶部的一横加粗,即这一线段既代表了一画中单独的“一”字,也代表了整体的“画”字里的一横。通过粗犷的“一”字线与纤细工整的“画”字的线形对比,达到一种

16、平衡,也体现出一种粗与细、感性与理性相碰撞所产生的节奏美。靳埭强先生将西方现代设计思维本土化,做到了将中西方文化融合,使中国当代海报设计既能展现中国民族文化,也能与国际接轨。分析靳埭强先生为北京国际商标节所设计的海报(图 4),可以清晰地看出线在海报中的运用。在该海报中,靳埭强以线作为主要的视觉语言,通过三段弧线及一点,简洁地勾勒出北京地标天坛的轮廓。在背景中使用了圆、三角、方33总第243期/2023/10/工美艺术块这些构成元素,并在西方现代构成的基础上加入了东方元素线,以线条代替了西方的平面色块,突出中国文化氛围。此线也继承了中国艺术中有与无的空间性和想象性,赋予海报更多的文化意境。背景

17、中的圆形与正方形也象征着中国古代思想中“天圆地方”的哲学概念,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原理,象征着西方的理性思维,也加重突出天坛建筑的稳重感。从以上对靳埭强先生的作品分析可以看出,其设计理念从对于西方现代设计的完全照搬运用,到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肤浅地挪用至现代设计中,再到渗透中国传统艺术的哲思理念,并将其运用于设计中,以现代构成手法对传统图形样式进行再创造,并体现追求自然和谐的东方审美观。靳埭强的设计不再流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美感表面化,也不再强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传统民俗文化的抽象化,而进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蕴含哲理深度和内涵的现代设计风格7。靳埭强先生通过寥寥数笔展现出强

18、烈的中国文化气息与思想哲学。他将中国设计从单纯地追求西方风格,进化到将东方哲学思想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做到了中西风格的融会贯通,并彰显了中国精神。靳埭强先生的设计作品兼具时代性与先进性,他通过自己的设计,在世界设计的文化舞台上竖起了一面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旗帜,为后人在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探索中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三、总结贡布里希在图像与眼睛一书中提出“辨认”和“回忆”两种活动不能混为一谈,而图形所触发的辨认活动和回忆活动也不能混为一谈8。这一概念在中国的诗词文化中有所体现。在唐诗宋词中诗人经常会透过实体而抒发自己的思想活动以达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

19、物最相思。”相思中的四句诗看似是对红豆的描写,但实则是借红豆之名表达相思之情。王维通过眼睛看到红豆这一图像,但心中所想的却是与好友之间的种种回忆。他借用了红豆的表象,实则诉说着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传统文化中线的运用也同样具有如此特点。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几根线条用以表形,而是升华到表意。一笔线条不是单纯地展示一根线,可能是漏出蝉嘶虫语的寒窗缝隙,也可能是临行前慈母手中的绣针,也可能是怎么也关不住的出墙红杏。如今的中国当代海报设计正处于探索自我风格的重要时期,我们更要从中国传统艺术出发,总结出适合中国当代海报设计的方法论。而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肤浅地引用传统文化元素,只追求形式上的契合与

20、美观,而是要将新的思想、新的角度、新的观念与传统相结合,并借助传统艺术多年发展所形成的独特魅力,将现代设计从艺术内涵、文化底蕴方面进行升华。笔者认为从中国艺术中孕育出的线条美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将线条更好地与中国当代海报设计相结合,展现出强烈的中国特色,从而将中国当代海报设计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形成具有强烈中国本土特色的现代设计风格。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出没,并得到了国内外设计界的一致认同。同时,国外的先进思想理念也不断涌入国内,中国设计师们在学习的同时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要加强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不断创新,将现代设计理念、新的创新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

21、融合,设计出既彰显中国特色文化风格又符合当代国际审美的海报作品,让中国元素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图 1 马家窑文化彩陶罐 图 2 陈绍华 平面设计在中国 92 展 图 3 靳埭强 一画会会员海报 图 4 靳埭强 北京国际商标节海报注释:李志敏,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是“引碑入草”的理论首创者和实践开创者。马克思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中提出。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参考文献:1 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谈 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9.2 叶纯杰.简述书法中的骨力 J.大众文艺,2012.3 王可刚.中国画线造型语言的发展流变与审美内涵略论 J.关东学刊,2022.4 钟家骥.水墨画新论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5 李冠林.中德当代海报视觉文化比较研究 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6.6 靳埭强.靳埭强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24.7 吴晗.现代设计语境下靳埭强作品的中国元素研究 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8E.H.贡布里希.图像与眼睛图画再现心理学的再研究 M.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等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2016:13-17.作者简介:张丹,女,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