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师资格证.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169352 上传时间:2024-08-09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9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师资格证.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师资格证.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师资格证.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师资格证.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德育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以及继承性。(二)德育的意义(条件和保证)社会意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个体意义对青少年成长教育意义对教育目标的实现第一节(三)德育目标:大致了解(四)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任务。(重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咨询第二节 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了解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考前略看)(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可能填空)1.德育过程的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

2、育内容、德育方法。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第二节 德育过程(三)德育过程的规律(重点)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重要)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第二节 德育过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1)两化:内化和外化。(2)两因:内因和外因。(3)两教育: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4.学生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2009年考)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要求教育者对学生要长期抓,反复抓;也要抓长期,抓反复。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

3、方法(一)德育原则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有理想性和方向性基本要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德育目标符合大政方针。(2)疏导原则以理服人,重在提高认识。基本要求:讲明道理;因势利导;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第三节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基本要求:尊重、爱护、信赖学生;提出合理要求;让学生按要求严格执行。(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前后连贯地进行教育。学校内部的力量、社会各方面的(学校外部的)力量、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学校德育。第三节(5)因材施教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内心(这是前提);根据个性特点和年龄特点进行教育。(二)

4、德育途径简言之,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德育的途径具体而言: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劳动、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第三节 (三)德育的方法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1.说服法(重点掌握):摆事实,讲道理,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怎么摆事实?怎么讲道理?)要求: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注意时机和场合;以诚待人。第三节 2.榜样法(2009年考)以榜样去影响人。要求:选好榜样(是前提);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3.锻炼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活动。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要求:严格要求;调动积极性;注意检查。第三节 严格要求,调动

5、积极性和主动性;目的明确等词汇是万能词万能词。(4)陶冶法(重点掌握)创设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或者说让学生浸润在情境中。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听说过唱红歌?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第三节(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一般分为赞许和表扬(了解)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第四节 德育模式(一)认知模式皮亚杰提出,科尔伯格深化。这一学说的特点:人的本质是理性的;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1.理论假设:关键词是道德判断形式。(1)道德发展论。道德判断形

6、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促进道德判断力第四节(2)道德教育论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具体策略包括:第一,了解学生当前道德判断水平;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衡;第三,揭示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第四,引导学生接受高一级的道德推理方式;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得的情景或问题。如,“海因茨偷药”道德两难问题素材的三个来源:虚拟的道德两难故事、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道德两难内容、真实的道德两难问题。道德讨论中的问题可分为

7、引入性问题和深入性问题。3.简要评论缺陷:偏重道德认知,忽视道德行动;强调道德判断形式忽视内容;排斥道德习惯的作用与养成。对我们的启示:其研究方法和结果值得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基于学生的水平进行德育,促进学生的逐步发展;其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二)体谅模式代表人物:英国的彼得.麦克菲尔。教材生命线把道德情感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理论的特征:坚持性善论;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培养目标;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倡导民主的德育观,主张教师采取中性立场,强调民主的师生关系。1.理论假设(1)与人友好相处,爱或被爱是人类的基本需求;(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

8、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3)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学生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4)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设身处地证明规则付诸行动三部分。3.简要评论缺陷:将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这两个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作为该模式的理论基础,让人费解和疑惑;“社会试验期”理论不可靠。启示:把学会关心作为德育的重要方面;设计包含人际-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与各学科的教学相结合。生命线丛书是体谅模式体谅模式实践的核心,它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包括敏感性、后果、观点3个单元,所有情境都是围绕人们在家庭、学校或邻里中发生的各种人际问题设计的。第二部分:证明规则

9、。包括规则与个体、你期望什么?、你认为我是谁?、为了谁的利益?、我为什么该?五个单元,情境涉及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权威问题。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包括生日、禁闭、逮捕!、街景、悲剧、盖尔住院6本小册子,向学生展示以历史事实或者现实为基础的道德困境。(了解)1,敏感性此单元有46种个人对个人的情境,如:情境1:你的一个熟人在你与别人说话时常常插嘴甚至试图改变话题,你怎么办?每一种情境都以一幅生动的彩色画加以描绘,展现在“敏感性卡片”上,画片下面是“你怎么办”每一种情境之后都提这个基本问题,以便学生能够陈述,角色扮演,模拟表演,文字描述,绘画或小组讨论他或她在此情形下怎么办。(了解)(三)社会模仿模式代表人物:美国的班杜拉。1.理论假设学习并非刺激-反应的结果,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认为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学习的主渠道。简言之,就是观察他人的行为,然后模仿。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社会模仿模式2.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见教材3.简要评论缺陷:理论不完善,有拼凑之嫌;部分内容可信度低;缺乏具体策略。启示:发展了行为主义;论述了师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作用机制;强调自我效能感,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