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环境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环境试讲人:翟霄宇第1页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文化依赖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依赖社会政治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文化植根经济基础中国文化植根经济基础第2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环境v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地貌、水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文、植被、海陆分布等v人文地理环境:疆域、政区、民族、人人文地理环境: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 所谓所谓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
2、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地球表层,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发展地球表层,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环境。第3页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基本特征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基本特征v(一)人文地理环境v1、疆域、政区v 疆域v各代不一。公元221,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公元前2,秦朝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于海。v今后历代中原王朝即使时有盈缩,但基本趋势是逐步扩大,逐步巩固,不少王朝还拥有过今天中国领土以外疆域。现在疆域定型于乾隆年间:“桑叶”“雄鸡”。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第4页秦代版图秦代版图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
3、、南四川、至今云南、广西、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南四川、至今云南、广西、北到长城一带。面积约为北到长城一带。面积约为354.69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第5页西汉版图西汉版图面积为面积为666.37万平方公里,西汉中期至西晋末年万平方公里,西汉中期至西晋末年400多多年间,朝鲜半岛东北部曾是中原王朝正式政区。至明年间,朝鲜半岛东北部曾是中原王朝正式政区。至明末年,今越南北部也是中原王朝正式政区。末年,今越南北部也是中原王朝正式政区。第6页唐代版图唐代版图唐朝高宗时期面积为唐朝高宗时期面积为1251.19万平方公里,疆域东到大海,万平方公里,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什湖,东北抵达黑
4、龙江以北外南到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什湖,东北抵达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兴安岭一带。第7页北宋版图北宋版图北宋面积:北宋面积:283.56万平方公里,辽面积为万平方公里,辽面积为448.54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第8页元代版图元代版图元朝面积为元朝面积为2122.74万平方公里。疆域空前辽阔,鼎万平方公里。疆域空前辽阔,鼎盛时期北至北冰洋,西至喜马拉雅山,靠近巴基斯坦盛时期北至北冰洋,西至喜马拉雅山,靠近巴基斯坦一带,东至库页岛,南至南沙群岛一带,东至库页岛,南至南沙群岛第9页清代版图清代版图乾隆二十四年(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基础,
5、形成了一个北起萨彦岭、额尔古济河、国疆域基础,形成了一个北起萨彦岭、额尔古济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统一尔高原,东至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统一国家。国家。第10页中国疆域第11页政区政区政区(行政区域):是指国家为了进行政区(行政区域):是指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地方。它出现是以国家分级管理而划分地方。它出现是以国家建立为前提,并经历了漫长发展演变过建立为前提,并经历了漫长发展演变过程。程。第12页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及异姓亲信分封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及异姓亲信分封
6、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即封建,所形成社会制度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即封建,所形成社会制度,叫分封制。,叫分封制。分封制还不属分封制还不属于行政区划。于行政区划。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代,一些诸侯国开一些诸侯国开始实施郡县制。始实施郡县制。第13页v秦汉以后,郡县制成为国家基本行政区划制度。v东汉末期,改为州郡县三级制。v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合并、撤消了一些州县,将州改为郡,重新实施郡、县二级制。v唐代开元年间在全国设置了十五道。安史之乱后在州上设方镇,形成方镇(道)州县三级制。v宋代设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全国先后设十五路至二十四路。第14页v元代中央政府称中书省,中书省元代中央政府称中书省
7、,中书省行中书行中书省省路路(府府)州州(县县)四级。四级。v明初洪武九年(公元明初洪武九年(公元13761376年)废除行省制,年)废除行省制,将原来省改称布政使司。将原来省改称布政使司。14271427年后,全国年后,全国划分为两京(南、北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划分为两京(南、北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两京十三省或十五省。后设置总司,俗称两京十三省或十五省。后设置总督、巡抚辖区。督、巡抚辖区。第15页v清代设十八省,以下有府(或直隶州、直清代设十八省,以下有府(或直隶州、直隶所)、县(散州、散所)二级,每省下隶所)、县(散州、散所)二级,每省下设若干道作为省派出机构。设若干道作为省派出机构。
8、v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实施省、县二级制。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实施省、县二级制。v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了这一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了这一制度,基本政区依然是省基本政区依然是省(直辖市、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区)县二级制。改革开放以来,地域陆续改为县二级制。改革开放以来,地域陆续改为市,出现了省市,出现了省市市县三级制与省县三级制与省县二县二级制并存局面。级制并存局面。第16页2 2、民族、人口、民族、人口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由各民族共同缔造。民族早在春秋时代,汉族前身华夏族就已成为黄早在春秋时代,汉族前身华夏族就已成为黄河流域主体民族,以后融合了大量少数民族,河流域主体
9、民族,以后融合了大量少数民族,在数量上、经济文化方面保持总体优势,成在数量上、经济文化方面保持总体优势,成为中华民族主体和关键。为中华民族主体和关键。第17页 在今天在今天56个民个民族中,除朝鲜族中,除朝鲜族、俄罗斯族、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几塔塔尔族等几个是在以往一个是在以往一二世纪从境外二世纪从境外迁入以外,绝迁入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在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形成中国形成。56民族第18页v除汉族而外,匈奴、鲜卑、羯、氐、羌、除汉族而外,匈奴、鲜卑、羯、氐、羌、沙陀、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建沙陀、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建立过统治中原政权,其中蒙古和满族还立过统治中原政权,其中蒙古和满族还
10、统治过整个中国。统治过整个中国。v少数民族在开拓领土,开发和巩固边疆少数民族在开拓领土,开发和巩固边疆方面做出了尤其主要贡献。如藏族及其方面做出了尤其主要贡献。如藏族及其前身吐蕃在青藏高原,古代西域诸族和前身吐蕃在青藏高原,古代西域诸族和维吾尔族在新疆,蒙古族在内蒙古,契维吾尔族在新疆,蒙古族在内蒙古,契丹、女真和满族在东北,高山族在台湾。丹、女真和满族在东北,高山族在台湾。v各民族间交流、合作和融合是主流。各民族间交流、合作和融合是主流。第19页人口人口一直占世界人口1/3-1/5之间。宋过1亿,清4亿,在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工具条件下,中国无疑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生产力。年年 人口数量(单位:万
11、)人口数量(单位:万)公元公元2 2年年60006000公元公元754754年年 80008000v公元111000010000公元公元13931393年年80008000v公元161500015000公元公元17411741年年1430014300公元公元17761776年年2680026800v公元183000030000公元公元18501850年年4300043000第20页中国人口有两大特点:中国人口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分布不均衡。第一是分布不均衡。“北南百分比北南百分比”从公元从公元初初7:3到明清以来大致稳定在到明清以来大致稳定在4:6。最终形。最终形成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格局
12、。成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格局。第二个特点是人口迁移频繁。第二个特点是人口迁移频繁。趋南趋南-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南北朝、唐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南北朝、唐末、两宋之际汉族人口南迁;末、两宋之际汉族人口南迁;趋边趋边-汉族人口由中原地域向边疆地域汉族人口由中原地域向边疆地域迁迁 移:闯关东,走西口,移民台湾;移:闯关东,走西口,移民台湾;趋洋趋洋-中国人迁移海外。中国人迁移海外。第21页(二)自然地理环境(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山地占山地占65%,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历史上地形、地貌历史上地形、地貌“沧海桑田沧海桑田”改变,改变,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
13、级阶梯内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级阶梯内。第22页v数千年来,因为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数千年来,因为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比较显著改变有:用,比较显著改变有:(1 1)湖泊发育和消亡;)湖泊发育和消亡;(2 2)水道和水系变迁;)水道和水系变迁;(3 3)海陆变迁;)海陆变迁;(4 4)黄土高原变迁;)黄土高原变迁;(5 5)沙漠变迁。)沙漠变迁。第23页2、气候、气候 中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有三中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有三个特点: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显著,一是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各种多样。三是气候类型各种多样。第24页总趋势是由总趋势是由
14、温暖转向清温暖转向清凉,不过到凉,不过到了了2020世纪后世纪后半叶,全球半叶,全球温度上升,温度上升,中国气温也中国气温也快速上升快速上升。温度改变第25页湿润情况变迁湿润情况变迁 距今五、六千前新石器时代至两千五百年前距今五、六千前新石器时代至两千五百年前较湿润,洪水频繁。到了近五百年,我国旱较湿润,洪水频繁。到了近五百年,我国旱灾多于水灾。北方旱灾尤其显著,而南方水灾多于水灾。北方旱灾尤其显著,而南方水灾愈加频繁。灾愈加频繁。v这两方面改变所产生复杂后果,对经济开发、这两方面改变所产生复杂后果,对经济开发、民族迁移、人口增加、文化传输,以至社会民族迁移、人口增加、文化传输,以至社会治乱和
15、王朝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作用。治乱和王朝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作用。第26页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作用与影响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作用与影响(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影响(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影响(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影响(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影响(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影响(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影响(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影响(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影响第27页(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作用(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作用v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v人类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内在规人类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内在规律
16、,在以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律,在以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v不一样地域、不一样时间人们对地理环不一样地域、不一样时间人们对地理环境利用程度存在相当悬殊差异,利用方境利用程度存在相当悬殊差异,利用方式也迥然不一样。式也迥然不一样。v一样地理环境,在不一样生产方式或生一样地理环境,在不一样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作用是不一样。产力条件下,所起作用是不一样。第28页 只有中国文化开始便在一个复杂而广只有中国文化开始便在一个复杂而广大地面上展开。有复杂大水系,处处大地面上展开。有复杂大水系,处处有堪作农耕凭藉浇灌区域,诸区域相有堪作农耕凭藉浇灌区域,诸区域相互间都可隔离独立,使在这一个区域互间都可隔离
17、独立,使在这一个区域里面居民,一面密集到理想适合浓度,里面居民,一面密集到理想适合浓度,再一面又得四面天然屏障而满足其安再一面又得四面天然屏障而满足其安全要求。如此则极适合于古代社会文全要求。如此则极适合于古代社会文化之萌芽与成长。但一旦其小区域文化之萌芽与成长。但一旦其小区域文化发展到相当程度,又可藉着小水系化发展到相当程度,又可藉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而相互间有亲密频繁接触。进到大水系而相互间有亲密频繁接触。所以中国文化开始便易走进一个大局。所以中国文化开始便易走进一个大局。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二)(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影响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影响第29页
18、 中国大部分处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又位中国大部分处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又位于全球最大陆地于全球最大陆地欧亚大陆东欧亚大陆东部和太平洋西岸,西南部和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不远,季风距印度洋也不远,季风气候发达。大部分地域气候发达。大部分地域夏六个月雨热同季,温夏六个月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条件。条件。第30页因为地理环境原因为地理环境原因,黄河中下游因,黄河中下游最早形成了大片最早形成了大片农业区。农业区。第31页v在中国占主导地位传统文化是在农业文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传统文化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文化。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
19、伴随基础上文化。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伴随农业区扩大而传输。农业区扩大而传输。v中国农业区自然条件稳定,为中国文化延中国农业区自然条件稳定,为中国文化延续提供了稳定物质基础。续提供了稳定物质基础。第32页 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地位看,有利于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地位看,有利于中国文化延续地理原因就更显著了。中国中国文化延续地理原因就更显著了。中国大陆这片农业区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大陆这片农业区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直遥遥领先,供养着数量最多人口,因而直遥遥领先,供养着数量最多人口,因而很自然地成为东亚地域中心所在,也是文很自然地成为东亚地域中心所在,也是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地域。中国和西明程度最
20、高、文化最发达地域。中国和西方文明中心地理障碍,保护了中国文化延方文明中心地理障碍,保护了中国文化延续。续。第33页(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影响(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影响 中国地理环境展现出多样性特征。中国地理环境展现出多样性特征。不一样地理环境,使各地产生不一样不一样地理环境,使各地产生不一样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形成不一样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形成不一样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使各地受外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使各地受外来文化影响程度也不相同。来文化影响程度也不相同。第34页“资本祖国不是草木繁茂资本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绝对肥力,而是它差
21、异壤绝对肥力,而是它差异性和它自然产品多样化,性和它自然产品多样化,形成社会分工自然基础,形成社会分工自然基础,而且经过人所处自然环境而且经过人所处自然环境改变,促使他们自己需要、改变,促使他们自己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性。式趋于多样性。”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资本论第35页v农业民族对农业重视和对土地依赖,发展农业民族对农业重视和对土地依赖,发展成重农轻商安土重迁观念。成重农轻商安土重迁观念。v生活在海滨人民却把海洋视为生活必需和生活在海滨人民却把海洋视为生活必需和财富起源,不但把渔业、盐业作为主要产财富起源,不但把渔业、盐业作为主要产业,还致力于海上交通和
22、与海外联络。业,还致力于海上交通和与海外联络。v西域一些绿州小国本身土地有限,又没有西域一些绿州小国本身土地有限,又没有开发余地,但却位于东西交通必经之地,开发余地,但却位于东西交通必经之地,所以很早就以商业发达著称于世。所以很早就以商业发达著称于世。第36页v北方游牧民族生存条件比农业民族更为严北方游牧民族生存条件比农业民族更为严酷,只能以迁徙和战斗来对付自然环境和酷,只能以迁徙和战斗来对付自然环境和异族压力。尽管他们早就接触到汉族文化,异族压力。尽管他们早就接触到汉族文化,但在物质文明方面也没有全盘接收。但在物质文明方面也没有全盘接收。总之,强烈地域总之,强烈地域 特点使中国文化特点使中国
23、文化 多样性非常显著。多样性非常显著。第37页(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影响(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影响v首先,地理环境开放与封闭是相正确,不首先,地理环境开放与封闭是相正确,不存在绝正确开放或封闭。存在绝正确开放或封闭。v其次,在不一样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其次,在不一样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影响也是不一样。人类早期所无法逾越障影响也是不一样。人类早期所无法逾越障碍,以后大多成了坦途。碍,以后大多成了坦途。v再次,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是否再次,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是否唯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唯一路径。唯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唯一路径。第38页v中国历史上确实长久缺乏开放动力,但从中国历史上确实长久缺乏开放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某种意义上说,根本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阻隔,而是中国地理条件过于优越。阻隔,而是中国地理条件过于优越。v与地中海文明相比较,中国历史地理环境与地中海文明相比较,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给文化交流带来障碍也是不容忽略。给文化交流带来障碍也是不容忽略。第39页参考书目v邹逸麟编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v张岱年,方克力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v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