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凌源市北炉中学凌源市北炉中学 曹灿曹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版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三节第五章第三节第第1页页 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五章第三节内容,是本章第三节内容,是本章关键,它是前面透镜知识延伸和升华,同时又是学习章关键,它是前面透镜知识延伸和升华,同时又是学习望远镜与显微镜理论基础,表达了课标望远镜与显微镜理论基础,表达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物理走向社会”思想,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主要作用。思想,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主要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见透镜及对其成像这节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见透镜
2、及对其成像规律规律取得取得丰富、详细感性认识基础上,从丰富、详细感性认识基础上,从“意外发觉意外发觉”引出问题,激发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学生探究欲望。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规律与物距关系为根与物距关系为根本,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觉问题、激发矛盾、深入处理本,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觉问题、激发矛盾、深入处理问题过程,问题过程,让学生有让学生有主动获取知识精神,对今后深入探究其主动获取知识精神,对今后深入探究其它知识打下基础。它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地位和作用教材地位和作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教材分析分析第第2页页分析分析教材教材1 1、经过探究性试验、经过探究性试
3、验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2 2、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1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性学习普通程序和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性学习普通程序和方法。2 2、培养学生分析试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试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能力。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领会物理现象美妙与友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领会物理现象美妙与友好,取得取得“发觉发觉”成功喜悦。成功喜悦。2 2、培养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培养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探究创造心理品质探究创造
4、心理品质。感受探。感受探究过程开放性与协作性。经过对凸透镜成像应用了解,初究过程开放性与协作性。经过对凸透镜成像应用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第3页页重难点教教教教 学学学学 重重重重 点点点点探究和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和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方案,并从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方案,并从分析试验结果、处理试验数据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试验结果、处理试验数据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律。第第4页页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求知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求知欲
5、旺盛,含有强烈操作兴趣,处于形象思维向欲旺盛,含有强烈操作兴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能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能力不强,他们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所以,力不强,他们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所以,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了解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学情学情知识贮备知识贮备技能贮备技能贮备学习心理学习心理第第5页页1、知识贮备、知识贮备光直线传输课后习题第2题,要求学生制作针孔摄影机,观察窗外景物,统计看到像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试验结果,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焰距离不一样时像
6、特点,使学生建立描述像特点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平面镜这一节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学习了比较实像和虚像方法。透镜这一节学习了平行光测凸透镜焦距方法、经过作图学习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这些都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好了知识上贮备。2、技能贮备、技能贮备经过前面小孔成像试验和平面镜成像试验,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同时也具备了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能力,从技能上为这节课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3、学习心理、学习心理学生已具备了一定观察、试验和分析归纳能力,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试验是激发学生兴趣最好方法,经过试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索,完成对凸透镜
7、成像规律认识。第第6页页猜测猜测 探究探究 创新创新 在规律探究过程中,经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在规律探究过程中,经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完成猜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完成猜测探究探究创新三位一创新三位一体目标,使学习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体目标,使学习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展现出来,由学生自己去发觉,分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展现出来,由学生自己去发觉,分析、论证,让学生进行简单因果推理,最终教师归纳析、论证,让学生进行简单因果推理,最终教师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概括能力,从而提升总结,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概括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科学素
8、养。学生科学素养。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法教法第第7页页学法学法 猜测猜测 探究探究 讨论讨论 归纳归纳 本节在设计意图上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科学探究过本节在设计意图上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科学探究过程,全部过程由学生完成,给学生较大自主探究空间。程,全部过程由学生完成,给学生较大自主探究空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提倡学生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交流合作,帮助学生形成研究问动参加、乐于探究、交流合作,帮助学生形成研究问题良好思维习惯。题良好思维习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第8页页教学教学内容内容创设情景,引发猜测创设情景,引发猜测制订计划,观察探
9、究制订计划,观察探究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加强记忆,加强记忆试验验证,得出结论试验验证,得出结论活学活用,能力拓展活学活用,能力拓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第9页页创设情景,引发猜测创设情景,引发猜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让同桌之间拿凸透镜相互观察对方眼睛、鼻子,、让同桌之间拿凸透镜相互观察对方眼睛、鼻子,适当调整他们之间距离,能得到放大像,有同学在生适当调整他们之间距离,能得到放大像,有同学在生活中经过透镜能看到缩小像。活中经过透镜能看到缩小像。1、让学生们用凸透镜近距离看书上字并观察现象、让学生们用凸透镜近距离看书上字并观察现象教学教学内容内容?活动一活动一第第10页页教学教学内容内容 学生
10、用两个焦距学生用两个焦距不一样凸透镜,并列不一样凸透镜,并列放置,同时观察书本放置,同时观察书本文字,经过对比,得文字,经过对比,得出所观察到像是不一出所观察到像是不一样,进而引发学生对样,进而引发学生对凸透镜成像可能与凸凸透镜成像可能与凸透镜焦距相关猜测。透镜焦距相关猜测。活动二活动二第第11页页教学教学内容内容探究-凸透镜成像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什么样光学仪器应用凸透镜什么样成像规律?什么样光学仪器应用凸透镜什么样成像规律?什么时候成放大像,什么时候成缩小像?什么时候成放大像,什么时候成缩小像?引出今天研究课题:引出今天研究课题:
11、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第第12页页预备知识:预备知识: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教学内容内容1、焦距(、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距离)焦点到凸透镜中心距离2、物距(、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中心距离)物体到凸透镜中心距离此试验中:物体是烛焰此试验中:物体是烛焰3、像距(、像距(v)像到凸透镜中心距离)像到凸透镜中心距离所成像应该在光屏上展现所成像应该在光屏上展现制订计划,观察探究制订计划,观察探究第第13页页制订计划,观察探究制订计划,观察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教学内容内容考虑到学生从未接触过光具座,我先展示器材介绍结构考虑到学生从未接触过光具座,我先展示器材介绍结构(投影),
12、再示范调整透镜、光屏和烛焰使三者中心在(投影),再示范调整透镜、光屏和烛焰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此时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索:同一高度,此时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索:(1)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楚像?)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楚像?(2)怎样观察虚像?)怎样观察虚像?第第14页页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教学内容内容制订计划,观察探究制订计划,观察探究第第15页页试验验证,得出结论试验验证,得出结论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教学内容内容10cm第第16页页物距物距u与焦距与焦距f像性像性质质像位置像位置应用应用举例举例u与与f关系关系物距物距u/cm实像实像或虚像或虚像放大放大或缩小或缩小正立正立或倒立或倒立与物体同与物体
13、同侧或异侧侧或异侧像距像距v/cm像距像距v与焦距与焦距f或物距或物距u关系关系u2f84u2f14u2f12u=2f10u=2f102fuf92fuf7u=f5u=f5uf4u2f84实像点实像点缩小缩小异侧异侧5vf测定焦距测定焦距u2f14实像实像缩小缩小倒立倒立异侧异侧6fv2f12实像实像缩小缩小倒立倒立异侧异侧8fvuf9实像实像放大放大倒立倒立异侧异侧13v2f投影仪投影仪2fuf7实像实像放大放大倒立倒立异侧异侧15v2fu=f5不能成像不能成像探照灯探照灯u=f5不能成像不能成像uu放大镜放大镜uu第第19页页归纳总结,加强记忆归纳总结,加强记忆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教学内容内
14、容U2f fv 2f 倒立缩小实像倒立缩小实像fu 2f 倒立放大实像倒立放大实像u u 正立放大虚像正立放大虚像成像规律成像规律摄影机摄影机投影仪投影仪放大镜放大镜u=f 不成像不成像 u=2f 等大倒立实像等大倒立实像第第20页页归纳总结,加强记忆归纳总结,加强记忆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教学内容内容故事法:故事法:当物体由无限远处经过A5B5 A4B4 A3B3 A2B2 位置时,它所成像依次经过A5B5 A4B4 A3B3及无限远处,可以这么了解,在物体追赶自己像过程中,一直沿同一方向追赶,所谓是“月亮走我也走”,而且实像和虚像都遵照这一标准。当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追赶自己像时发
15、觉自己离像越来越近因而非常高兴,当追到二倍焦距时,物体在 A4B4位置时离像 A4B4最近而“欣喜若狂”。不过物体继续追赶时,像却突然加速离自己而去,而且物体追赶再快,而像总是跑得比自己还快。第第21页页编顺口溜法:编顺口溜法: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与物同侧正,实像与物异侧倒;物远像近像越小,物近像远像越大。当物体继续追赶到焦点时,像却“孙悟空驾筋斗云一样”跑到无限远处,即此处不成像,当物体继续追赶时,像实在无处可跑,就一个“鹞子翻身”跑到物体后面躲起来,物体“茫然不知所措”。当像跑到物体后面躲起来时,就一直在物体后面,而且是正立、放大虚像,此时图上用虚线表示。第第22页页活学活
16、用,能力拓展活学活用,能力拓展 教学教学内容内容 我们学习目标是应用,那么凸透我们学习目标是应用,那么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有哪些主要应用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有哪些主要应用呢?课后自己动手制作简单摄影机、呢?课后自己动手制作简单摄影机、投影仪。投影仪。第第23页页教师同时展现教师同时展现flash动画,使成像动画,使成像过程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由过程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由学生谈谈本课学习收获。学生谈谈本课学习收获。归纳总结,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合作交流 探究-凸透镜成像课堂课堂小结小结第第24页页1、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15 cm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物体,应将物体放在凸透
17、镜下方距凸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物体,应将物体放在凸透镜下方距凸透镜透镜 范围内,要使此时像放大一点,能够将凸透镜往范围内,要使此时像放大一点,能够将凸透镜往 填填“上上”或者或者“下下”)移一)移一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实像,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应该在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实像,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应该在 范围内,此时像位置在距离范围内,此时像位置在距离凸透镜凸透镜 范围内;要想用它得到缩小实像,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应该范围内;要想用它得到缩小实像,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应该 ,此时,此时像位置在距离凸透镜像位置在距离凸透镜 范围内。范围内。开放训练,应用巩固开放训练,应用巩固 探究-凸透镜成像2、将一个凸透镜正对
18、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纸上接到一个很小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纸上接到一个很小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能够得到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能够得到()A倒立、放大实像倒立、放大实像 B倒立、缩小实像倒立、缩小实像 C正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实像 D正立、缩小实像正立、缩小实像3、烛焰经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像,假如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相互交、烛焰经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像,假如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相互交换,那么:换,那么:()A、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像、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
19、大像 B、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像、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像 C、光屏上不一定能得到像、光屏上不一定能得到像 D、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像,不过像性质不能确定。、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像,不过像性质不能确定。课堂课堂小结小结第第25页页板书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猜测假设:.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分析归纳口口诀诀:一一焦焦分分虚虚实实,二二焦焦分分大大小小,实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u u2 2f f f fv v2 2f f 成倒立、缩小实像成倒立、缩小实像成倒立、缩小实像成倒立、缩小实像 摄影机摄影机摄影机摄影机规律:
20、规律:规律:规律:f fu u2 2f f u u2 2f f 成倒立、放大实像成倒立、放大实像成倒立、放大实像成倒立、放大实像 投影仪投影仪投影仪投影仪u uf f 成正立、放大虚像成正立、放大虚像成正立、放大虚像成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放大镜放大镜放大镜板书板书设计设计第第26页页教学教学反思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基础上完成,符合本节课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基础上完成,符合新课改要求。本节课学生有学习兴趣,主动性高。新课改要求。本节课学生有学习兴趣,主动性高。学生经过自主探究提升了动手能力,课后小制作,学生经过自主探究提升了动手能力,课后小制作,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学生经过不一样方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学生经过不一样方法记住了成像规律。法记住了成像规律。在今后教学中,我要经过不停地反思来提升在今后教学中,我要经过不停地反思来提升自己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培自己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养,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第第27页页THE ENDTHE END第第28页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