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1T3073-2023川西高原青贮玉米-豆类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14989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8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T3073-2023川西高原青贮玉米-豆类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51T3073-2023川西高原青贮玉米-豆类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51T3073-2023川西高原青贮玉米-豆类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51T3073-2023川西高原青贮玉米-豆类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51T3073-2023川西高原青贮玉米-豆类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25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0732023 川西高原青贮玉米-豆类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2023-06-19 发布 2023-08-01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技术要求.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

2、草人:刘卫国、杨文钰、闫艳红、肖启银、杨继芝、崔阔澍、刘俊豆、张祯勇、练景龙、许梅。本文件为首次发布。川西高原青贮玉米-豆类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青贮玉米-豆类带状间作种植模式的青贮玉米和豆类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田间布局、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除)、收获与混合青贮等主要作业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海拔1500 m3500 m的高原地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3、(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25882 青贮玉米品质分级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63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NY/T 2696 饲草青贮技术规程 玉米 DB51/T 2475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青贮玉米-豆类带状间作 ensiling corn-legumes strip intercropping 采用适合青贮、株型紧凑的玉米品种与高蛋白、耐荫的大豆、蚕豆、箭筈豌豆

4、等豆类作物品种,2行玉米(玉米带)和24行豆类(豆类带)相间种植,充分利用玉米边行优势,减少豆类边行劣势,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优质饲草作物种植模式。4 技术要求 种植模式选择 4.1 海拔1500 m2500 m的区域,采用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北纬32度以南海拔2500 m3500 m、北纬32度以北海拔2500 m3000 m的区域,采用青贮玉米-蚕豆或箭筈豌豆带状间作。整地 4.2 根据土壤条件和地表秸秆覆盖情况,进行灭茬和秸秆处理,机械整地应符合 DB51/T 2475。种子选择与处理 4.3 4.3.1 选配品种 玉米和豆类青贮收获的生育期一致。玉米选用株型紧凑、耐低温

5、、抗倒伏、抗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的早熟或极早熟品种;豆类中的大豆选用耐荫、耐低温的早熟品种;蚕豆和箭筈豌豆选用生物量大、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或地方品种。4.3.2 种子精选与包衣 用粒选机或人工剔除杂籽、病斑籽、虫食粒、秕粒或破碎粒,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豆类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2的规定。为防治豆类根(茎)腐病、玉米茎腐病、丝黑穗等种传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草地贪夜蛾等苗期害虫为主,玉米选用包衣种子;大豆选用具有抑菌和杀虫功能的悬浮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4.3.3 播种期 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玉米、豆类同期播种。4.3.4 田间株行距配置 采用2行玉米(玉米带)和24行豆类(豆类带)

6、相间种植;玉米带与豆类带间隔60 cm;玉米带带宽40 cm,种2行玉米,行距40 cm。机播采用单粒穴播,穴距10 cm12 cm;人工播种,穴距20 cm24 cm,每穴23粒,留2苗。豆类行距40 cm,大豆和箭筈豌豆的穴距均设8 cm10 cm,每穴播3-4粒,留2苗;蚕豆穴距10 cm12 cm,每穴播23粒,留1苗。4.3.5 机械播种 选用46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一体化播种施肥机,玉米豆类同时播种施肥;也可先用23行玉米、大豆两用播种施肥机,玉米、豆类先后播种施肥;海拔2500 m以上或早播的地区,可以选用播种施肥覆膜一体机。根据播种的具体作物,选用玉米、大豆、蚕豆或箭筈豌豆播

7、种盘。玉米播种深度5 cm,豆类播种深度3 cm4 cm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作业质量应符合 DB51/T 2475和NY/T 2632的要求,确保苗全苗匀。田间管理 4.4 4.4.1 施肥 基肥可全田均匀撒施堆肥1000 kg/666.7 m22000 kg/666.7 m2。化学肥料在玉米与豆类带间、距种子10 cm20 cm处施肥。施氮总量18 kg/666.7 m220 kg/666.7 m2,施磷量10 kg/666.7 m212 kg/666.7 m2,施钾量8 kg/666.7 m210 kg/666.7 m2;磷、钾肥全部做种肥施,氮肥种肥施30%,拔节期施

8、50%,大喇叭口施20%;也可用高氮缓释复合肥,作种肥一次性施用。施肥应符合 NY/T 496的要求。4.4.2 杂草防除 播后出苗前,每666.7 m2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 mL100 mL,兑水30 kg40 kg,若阔叶草较多可混加草胺磷进行封闭除草;玉米四叶期,用31%烟莠滴辛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大豆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或10%精喹禾灵乳油+25%氟磺胺草醚。玉米大豆同田期,在无风的下午进行,实施定向喷雾。4.4.3 病虫害防控 玉米大喇叭口期病虫害发生较集中时,利用高效低毒农药与增效剂(如激健)防1次;在豆类开花结荚期,田间高隆象、斜纹夜蛾、荚腐病等病虫害严重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并添加农药增效剂,统防统治1次。药剂使用量及方法应符合NY/T 1276的要求。收获与青贮 4.5 打霜前后,玉米和豆类三分之一叶片变黄、全株含水量降至70%左右时,用青贮饲料收割机整株同时、混合收割玉米和豆类。青贮方法和贮后管理应符合NY/T 2696,青贮后质量应符合GB/T 25882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