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经济下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影响机制综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142967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经济下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影响机制综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经济下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影响机制综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经济下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影响机制综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渤海大学学报二二三年第五期渤海大学学报新经济下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影响机制综述王亚1霍兆昕2(1.华南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631;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摘要:新经济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更加复杂,加强劳动力供需相关研究,有助于构建基于中国情境化的劳动力供需协调方案。当前有关劳动力供需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方法多样化,其中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基本达成共识;但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机制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三个维度存在矛盾性观点,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在归纳总结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及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研究可延伸的

2、方向。一方面,可结合当前新时代背景,系统归纳劳动力供需的时代演变特征,总结发掘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新趋势;另一方面,通过多方案的劳动力供需模拟预测,对决策制定与实施发挥辅助性和预警性作用。关键词:劳动力;供给;需求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254(2023)05-0075-05引言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要素驱动、效率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经济时代,为有效抵御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背景下,于劳动力市场而言,应着眼于促进劳动力市场由简单要素供给向创新需求驱动转变,优化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形成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更高水平内

3、生动态均衡;与此同时,关注在新经济形势劳动力市场变革的新趋势成为解决劳动力供求困境的关键点。劳动力供给方面,中国劳动力供给已发生转折性变化。人口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根本因素,劳动力供给数量、结构是应对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关键要素。首先,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呈下降趋势:就业人口于 2014年达到峰值 76 349 万人后持续下降,至 2020年降为 75 064 万人,6 年间年均减少 214 万人,预计未来还将持续下降1。其次,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自 2000 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以来,中国总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系数持续走高,2021 年为 14.2%,步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同

4、时,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老化:年轻劳动年龄人口呈断崖式下降,而大龄劳动年龄人口却依然上升。总人口及劳动年龄人口的内部结构老化,则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力供给效率2。因此,在新的人口与经济形势下,对劳动力供给有一个更为清晰、前瞻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劳动力资源配置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与此同时,中国总体劳动参与率水平较高,但呈持续下降趋势。劳动参与率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直接要素,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9 年中国 1564 岁人口劳动参与率在国际上属于较高水平,然而连续多年呈下降态势。21 世纪初,中国劳动参与率为 82.58%,2010 年降至76.

5、79%,之后持续下降至 2019 年的 75.88%淤。根据国际经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参与率在持续下降至一定阶段后会出现回升;而一些欠发达国家,劳动参与率较低且持续下降,如印度,近十年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至 52%左右。受教育程度提升影响,从长远看会导致实际工作年限变长,总体劳动参与率上升。因此,面对我国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的趋势,需进一步加强劳动力供给研究,为探索提升劳动参与率的有效途径寻求借鉴与指导。收稿日期:2023-01-06作者简介:王亚(1996),女,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博士后,从事劳动力迁移与就业研究。075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劳动力

6、需求方面,中国劳动力需求情况复杂,就业弹性持续下降并转为负值,经济带动就业能力受到一定冲击。众所周知,劳动力需求主要取决于就业岗位的创造,就业增加根本上源于经济增长。然而,持续的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持续的劳动力需求增加。近年来,中国 GDP 就业弹性处于波动下降的变化之中,2015 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由升转降,GDP 就业弹性转为负值3;此外,我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外部经济环境挑战增多,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增长和带动就业能力下降,给部分地区和领域的就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当前复杂的经济背景与就业情况下,研究劳动力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我国新经济下社会发展、人口转变和劳动力就业等形势,深

7、入探讨中国劳动力供需影响机制及发展趋势已成为当前重要研究课题。应在充分论证劳动力供需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二者所面临的矛盾、症结,并探析相匹配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路径,提出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的对策建议。一、当前劳动力供需面临的矛盾(一)当前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技能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问题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面临就业压力问题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并明确指出:“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于从高校毕业生来看,2022 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而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存在脱节,致使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水平、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用

8、工需求,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从农民工群体来看,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等影响,他们大多就业于建筑业、传统制造业等行业,就业稳定性差。经济增速放缓,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态势,而农民工群体作为劳动力市场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其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二)当前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存在总量矛盾,求人倍率自 2010 年后始终大于 1,技能人才求人倍率始终处于 1.5 以上高位总体求人倍率持续上升。21 世纪以来,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张引致劳动力需求规模快速增加,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但 2010 年后供求格局从基本平衡逐步演变为供给不足。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 1.5 倍以上,高技能人才

9、达 2 倍以上,面临较大的供给缺口4。(三)当前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风险,体现在城乡、产业、区域等方面首先,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总体技能水平并不完全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5。就业市场多重分割,外来农村劳动力在工资福利水平、公共服务获得方面普遍低于城市劳动力;同时,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在接纳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市民化推进过程中进展缓慢,以及留守的农村劳动力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作用较为乏力,形成城乡就业结构性风险。其次,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进步,其带来就业挤出与就业创造双重效应。尤其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不断减少,形成就业挤出的推力,同时随着新业态经济的兴起,第三产业成为强

10、势就业增长点,形成就业创造的拉力,但这之间并无很好的衔接。由于新的就业岗位对人力资本技能素质要求提高,就业挤出的劳动力无法及时并有能力填补就业创造带来的岗位需求,形成产业就业结构性风险。再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就业形势差异较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劳动力进一步向东部发达地区集聚,欠发达地区持续人口流出,劳动力在各地区间的配置失衡,形成区域就业结构性风险。二、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对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及劳动力转移相关的研究与进展进行了总结性梳理,详见图 1。发现有关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及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劳动力供给与转移相关研究基本达成共识;但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11、机制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三个维度还存在矛盾性观点,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一)关于劳动力供给的研究与进展从经典理论看,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个人劳动力供给、家庭劳动力供给,以及社会劳动力供给分析。其中个人劳动力供给的经典理论与模型包括个体劳动参与决策理论、闲暇消费模型、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个人劳动力供给模型在男性群体的劳动力供给方面具有较高076渤海大学学报二二三年第五期渤海大学学报图 1文献脉络及主要观点梳理解释力度;但是,对于女性的解释力尚未有明确定论。随后,学者将家庭背景纳入对家庭双方成员的家庭劳动供给分析框架,从而建立以共同偏好模型6和集体博弈模型7-8为代表的家庭劳动供给模

12、型。个人或家庭的劳动力供给分析,主要是根据个人或者家庭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劳动力供给决策,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劳动参与,二是劳动时间;社会劳动力供给分析则是研究劳动力个体或家庭为社会提供的劳动力总量,即研究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所能利用的劳动力总量问题。从影响机制看,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视角进行分析。微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人力资本和家庭结构等。年龄上,劳动参与率随年龄增长呈倒“U”型分布,当前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劳动力供给将不可避免地下降(都阳等,2021)9;性别上,男性劳动参与率整体高于女性,受生育、退休及家庭观念等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率平均低于男性 25 个百分点

13、10;人力资本上,教育扩张推迟了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短期内降低了劳动参与率,但长期看,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将会进一步显现11;家庭结构上,对子女和老人的照顾会降低劳动力供给尤其是女性劳动力供给12。宏观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结构、经济水平、经济周期、市场失业率的影响,制度影响,以及人口迁移流动等,主要通过劳动参与率影响劳动力供给13。从预测方法看,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方法。(1)计量外推法,构建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相关指标的计量模型,通过以往数据设定模型参数并进行趋势外推14。(2)流量测算法盂,根据劳动力市场的职位变动预测劳动力供给数量,假设劳动者技能与任职岗位相对应,同时考虑劳动者在每一类职业中的

14、流动率、死亡率和退休率等15。(3)队列要素人口预测法,以年龄人口结构与出生、死亡、迁移等人口学参数作为基础数据,再通过历史数据与影响因素模型对劳动参与率进行假定,计算出未来劳动力供给16。(4)脱离教育人数法,该方法通过推算各教育阶段毕业后不再升学的 16 岁以上人数,辅以相应年龄段的死亡率,得到每年新增劳动力规模17。077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二)关于劳动力需求的研究与进展从劳动力需求影响机制看,主要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及技术进步三方面因素。首先,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分为三个思路:其一,经济增长促进劳动力需求增加。奥肯定律与哈罗德 多马模型从理论角

15、度论证了这一观点,国内学者分别通过全国及区域的实证分析论证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动效应18。其二,经济增长减少了劳动力需求。就业削弱效应的实证分析主要为人工智能冲击较大的第二产业19。其三,经济增长与劳动力需求具有动态效应。即短期内经济增长与劳动力需求并非绝对地协同增长,但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增加20。其次,产业结构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同样分为三个思路:其一,产业结构升级,即第三产业产值增加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增加21。其二,产业结构演变会带来资本、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从而降低了劳动需求22。其三,产业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并不明朗,存在非均衡性23。再次,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

16、求的影响主要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展开,总量上,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存在三种观点:其一,技术进步会促进劳动力需求总量增加24。其二,技术进步会带来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失业率增加25。其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通过影响就业结构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变动,且在不同行业、地区间存在不对称性26。从预测方法看,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就业弹性法,即经济增长所拉动的新增就业量,基于历史数据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来判断未来新增就业量27。(2)回归模型预测法,通过分析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构建计量回归模型,结合拟合效果与未来趋势研判,形成未来劳动力需求量2(52)。(3)生产函数

17、反演法,通过构建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与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基准参数并对未来不同要素组合进行情景模拟以预测劳动力需求28。(三)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与进展从经典理论看,包括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以及托达罗模型。上述模型均表达了在城乡经济结构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会自发转移至城市部门,从而有效提升农村部门与城市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缩小城乡差距。需要注意的是,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警惕转移过快带来的就业不稳定性骤升风险,以及要更加注重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从研究视角看,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类观点。(1)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了经济增长并提高了农民收入29。(2)农

18、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减少,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农村地权配置造成负面影响30。(3)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的还包括大量的年轻人口和高素质人才,人口人才流失对农村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31。三、未来展望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延伸。第一,劳动力供给方面,从城乡视角考察劳动力供给,分析当前及未来劳动力供给变动趋势。当前研究多是对全国或分省市劳动力供给展开分析,分城乡视角的劳动力供给相关研究较少,且年份较早。在当前潜在劳动力资源逐年下降的背景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进入城市,从而有效补充城市劳动力供给。第二,劳动力需求方面,细化研究维度,分区域、分产业、分不

19、同类型劳动力进行相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当前研究形成了诸多对立性观点,其原因可能在于劳动力需求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劳动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及技术进步在短期的弱线性关系。由此,需要将研究维度进一步细化,从而形成较为合理的研究结果。第三,劳动力转移方面,从供需平衡视角出发,探究劳动力转移推进要素配置效率。当前研究大多考察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关于劳动力转移对劳动力供需平衡的研究较少,未来可从该视角出发,寻求改善劳动力供需不均衡的有效路径。新经济背景下,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稳就业任务更加复杂,若直接借鉴他国经验或难以根本解决中国就业现实问题。在此形势下,应主动加强劳动力供需相关研究,构建针对

20、中国情境化的劳动力供需动态平衡方案,为摆脱劳动力供需总量、结构等矛盾提供有效路径。在未来研究中,一方面,可结合当前新时代背078渤海大学学报二二三年第五期渤海大学学报景,系统归纳劳动力供需的时代演变特征,总结发掘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新趋势;另一方面,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还可进行多方案的劳动力供需模拟预测,有助于预警性分析未来劳动力供需可能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并提出应对的基本方法与思路,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注释:淤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官网,详见 https:;/dataWorldbank org/。于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网址详见 https:/ htm?eqid=a3f224c5000295e70

21、0000006646dcfee。盂该方法是在经合组织实施“地中海区域项目”(M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The Replacement DemandModel”(RDM)。参考文献:1穆怀中.就业人口变动对财政养老水平的影响 J.中国人口科学,2021(6):42-53+127.2齐明珠,王亚.北京劳动力供需变动趋势研究:20212035J.人口与经济,2022(2):42-57.3马国旺,朱统,杨洋.物质资料生产对我国就业结构演变的影响机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78-90.4周灵灵.数量压力与结构矛盾:新发展阶段的就业特征、挑战与应对 J.行政管理改革,2022(4

22、):64-75.5齐明珠,王亚.中国流动人口社会经济结构分层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21(6):110-123+128.6Becker G S.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J.The Economic Journal,1965,75(299):493-517.7Chiappori P A.Rational Household Labor SupplyJ.Econometrica: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1988,56(1):63-90.8ChiapporiPA.Collective laborSupply

23、and Welfar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3):437-467.9都阳,封永刚.人口快速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冲击J.经济研究,2021,56(2):71-88.10张瑞红,朱俊生.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参与率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2):36-41.11孙志军,管振.教育扩张、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增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26-137.12陈璐,范红丽,赵娜,等.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2016,51(3):176-189.13刘畅,许菁.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J.

24、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6,26(S1):389-392.14刘莹,张冬辉.延迟退休改革对辽宁省劳动力就业的影响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9(5):433-438.15曾湘泉,卢亮.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动预测分析与就业战略的选择J.教学与研究,2008(6):36-44.16齐明珠.我国 20102050 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预测J.人口研究,2010,34(5):76-87.17向晶,蔡翼飞.“十四五”及未来中长期中国劳动力供需趋势及对策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2):32-44.18王海侠.经济增长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的研究J.生产

25、力研究,2012(1):25-26.19盛欣.中国 19522007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分析J.理论导刊,2009(5):7-9.20蒲艳萍.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有效就业分析与协整检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3-58+69.21邢明强,杨帅帅.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研究J.经济论坛,2022(4):105-115.22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J.管理世界,2006(8):1-7.23伍海亮.试析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J.网络财富,2009(3):124-126.24PissaridesCA.Equilibrium哉nem

26、ployment栽heoryM.Cambridge:MIT press,2000:236.25约瑟夫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王永胜,译.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476.26章丽萍,蒋尧明.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耦合效应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22,42(5):65-79+206-207.27张车伟,蔡翼飞.中国“十三五”时期劳动供给和需求预测及缺口分析J.人口研究,2016,40(1):38-56.28王金营,戈艳霞.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下的中国人口发展态势J.人口研究,2016,40(6):3-21.29蔡昉.中国经济改革效应分析:劳动力重新配置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7,52(7):4-17.30田先红,陈玲.“阶层地权”:农村地权配置的一个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13(9):69-88.31李士梅,尹希文.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9):4-13.(责任编辑单丽娟)0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