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词汇类型学视域下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演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142914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汇类型学视域下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演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词汇类型学视域下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演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词汇类型学视域下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演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伊犁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2024年3月第42卷第1期Mar.2024Vol.42 No.1词汇类型学视域下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演变李琇钏,贾燕子(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摘要:参考莫斯科词汇类型学研究小组(MLexT)的跨语言调查成果,采用其提出的“重(HEAVY)”语义场的框架和参数,对上古汉语中“重”的语义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先秦时期,“重”的基础义参数分别为“描述客观属性”和“积极义/中性的视觉感受”。到了西汉时期,随着“强调身体感受”这一新参数的加入,“重”新衍生出表示“(工作、任务)困难复杂”

2、的消极引申义。“重”也因此经历了从仅编码客观性状到同时编码客观性状和主观性状的演变过程。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对上古汉语“重”字语义发展的理解,也为汉语词汇语义演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关键词:词汇类型学;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演变;跨语言比较中图分类号:H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0544(2024)01-0041-06收稿日期:2023-10-16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词汇类型学视域下的汉语常用词历史演变研究”(21BYY136);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类型学视阈下汉语常用词的跨域演变模式研究”(20YJA740023)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

3、李琇钏(2000),女,山西临汾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字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史;贾燕子(1974),女,河南漯河人,文学博士,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史。一、引言词汇类型学,作为词汇学与类型学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跨语言比较揭示词汇层面的内在规律和系统性。该领域的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语言词汇系统的理解,而且促进了对语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认识。本文旨在将汉语词汇的语义演变嵌入到更广阔的人类语言演变框架中,以期在系统性地掌握汉语词义的同时,洞察汉语的独特性。在 词汇类型学视角的汉语物理属性形容词研究 一书中,李亮基于莫斯科词汇类型学研究小组(Moscow Lexic

4、al Typology Group,简称 MLexT)的研究框架和参数,对英语、俄语和现代汉语中四组物理属性语义对立项(即“利与钝”“光滑与粗糙”“软与硬”“重与轻”)的基本义和派生义进行了深入分析。该研究为理解和分析词汇类型学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然而,其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现代汉语,尚未充分利用丰富的古代汉语文献资源,这对于全面理解汉语词汇演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本文选取上古汉语中的“重”字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李亮在其研究中所采用的“重(HEAVY)”语义场的分析框架与参数,选择具有较强口语性质的上古汉语语料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重”字在上古汉语中的语义演变过程。通过这种深入的历

5、时性分析,本文期望为汉语词汇语义演变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见解。二、“重(Heavy)”语义场语义地图、基础义和引申义参数是指区分一个特定语义场内成员间差异的变量。例如,在“破坏事件”语义场中,“是否发出声音”就是一个区分不同语义成员的参数。框架是由一组典型参数组合构成的具体情境,不同语言往往采用特定词汇来表达这些框架。例如,汉语中的“盘伊犁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旋”就是“旋转运动”语义场中一个特定框架的体现,由参数“外轴线旋转”和“参照物不在一个平面”共同定义。基础义指词汇最直接、与物质世界紧密关联的意义,而引申义则是通过诸如隐喻或转喻等语义机制从基础义发展而来的更为抽象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基

6、础义有别于本义,如“柔”的本义是“使木弯曲或变直”,但其基础义是“软”,即“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语义地图是用于展示不同语言中功能或范畴如何在概念空间中相互关联的网络结构状的工具。MLexT用概念空间上的节点代表不同语言中发现的框架。“重(Heavy)”作为描述物体分量大小的物理属性词,在李亮引介的MLexT跨语言物理属性数据库研究中,其基础义的划分依据四个主要参数1 252:1.物体是否需要进行位移;2.位移困难的原因,如重量、阻力、规格;3.承担重量时的身体感受与视觉感受;4.视觉感受带来的积极或消极评价。以 上 四 个 参 数 相 互 作 用,共 同 构 建 了“重(HEAVY)

7、”语义场语义地图底图的六个节点(语义框架):首先,基于“身体感受”与“视觉感受”两种来源,将“重”划分为两大类。继而,基于视觉感受产生的积极或消极评价进一步细化了“视觉感受”的“重”类别。同时,基于物体是否需要位移的区别,对“身体感受”的“重”进行再次划分,其中不涉及位移的属于描述客观属性的“重”,而涉及位移且伴随相互作用力的则强调接受者的感受。此外,根据位移困难的具体原因,这类“重”又有进一步的区分。以现代汉语为例,句子“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展示了描述客观属性的“重”,而“背包似乎还很重,累得老头一脸的汗”则体现了强调接受者感受的“重”。这种细致的分类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重”这一概念在

8、不同语境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图1“重(HEAVY)”语义场语义地图的底图MLexT发现不同语言中“重”语义场形容词的引申义与其基础义框架相关联,主要有四类:1.由“强调接受者感受”,即位移困难,而发展出的消极引申义,如“(工作、任务)困难复杂”“(身体或身体部位)感受不佳”“(食物)难消化”等。2.由“描述客观属性”而发展出的积极引申义“具有分量的,重要的”。3.引申义“程度深/强度高/数量多”,基础义“强调接受者感受”的“重”在该义项上倾向于修饰表消极义的名词,而“描述客观属性”的“重”倾向于修饰中性或积极义的名词。4.基于视觉感受框架而发展出的引申义,如“行动迟缓的,笨拙的”“(过程、系统

9、)慢的、累赘的”“言语烦冗的”。三、上古汉语“重”基础义的演变“重”,甲骨文已见,本义尚无定论。孙玉文(2017)认为,“重”原始词词义为“重叠起来”,平声;重叠起来,发展出“厚,重量大”一义,上声;又由“重叠起来”,发展出“增加,加上”一义,去声2。宋亚云(2019)在孙玉文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重”是通过语用推理语义化发展为形容词的,把某些物体“重叠起来”可以引发这样的推理:如果物体重叠在一起,可能分量比较重;另外,重叠物体一般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完成。这样语用推理使得“重”凝固了“重量大”和“频繁多次、反复”等语用义3。本文采取上述观点,认为汉语“重(HEAVY)”语义场中核心成员“重”的本义

10、是“重叠起来”。例如 今文尚书 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肆。”4陆德明 经典释文:“重光,上直龙反,马云:日月星也。太极上元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叠壁,五星如连珠,故曰重光。”5图2 汉语“重”的变调构词示意图由动词“重叠起来”语用推理语义化为形容词“重量大”。如:(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泰伯)(2)德之休明,虽小,重重也。(左传 宣公三年)42李琇钏,贾燕子:词汇类型学视域下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演变第1期杜预注:“不可迁。”(一)上古汉语“重”基础义的考察先秦时期,“重”表示“重量大”时,基础义语义

11、地图覆盖“描述客观属性”和“积极义/中性的视觉感受”两个框架。表示“描述客观属性”框架的“重”,如例(1)-(4):(3)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重焉。(左传宣公三年)(4)故赠人以言,重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锺鼓琴瑟。(荀子 非相)表示“积极义/中性的视觉感受”框架的“重”,见于“重器”一词。例(3)和例(5)-(7),同为描述钟鼎等又大又重的器物,前者旨在表示事物重量大小的客观情况,后者用以描述视觉感受得到的信息,即看上去给人又大又重的感觉。(5)孙文子自是不敢舍其重重器于卫,尽寘诸戚,而甚善晋大夫。(左传 成公十四年)(6)先主为重重器也,为国家之难也。(国语 晋

12、语九)韦昭注:“重器,圭璧钟鼎之属。”(7)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孟子 梁惠王下)西汉时期,表“重量大”之“重”的基础义语义框架发生变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强调身体感受”框架。具有该框架的“重”,不修饰事物,而是以人为主语,表达人因事物分量大而感觉重,强调身体感受,不强调客观属性。(8)力胜其任,则举之者不重重也;能称其事,则为之者不难也。(淮南子 主术)(9)人有其才,物有其形,有任一而太重重,或任百而尚轻。(淮南子 主术)(二)上古汉语“重”基础义的跨语言解释上古汉语“重”基础义的词化策略基本上符合词汇类型学的预测。上古时期,对“重”基础义用法起作

13、用的参数,分别为“描述客观属性”“积极义/中性的视觉感受”“强调身体感受”,尚未发现违背普遍规律的情况。上古汉语中的“重”字体现了一个从纯客观属性向融入主观感知的语义演进。初始阶段,“重”主要描述物体的客观属性,如其重量或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语义范围扩展到了主观感知域,涉及人们对重量的主观体验或感受。这种演变反映了上古汉语在处理语义复杂性方面的独特途径,与英语中将主观和客观属性分别由“heavy”和“weighty”表达的做法形成对比。值 得 注 意 的 是,根 据 MLexT 总 结 出 的“重(HEAVY)”语义场语义地图,“因重量大而强调身体感受”是核心框架,“描述客观属性”和“视

14、觉感受”是边缘框架。作为上古时期表示“重量大”的核心词“重”,在先秦时期仅占据边缘框架,到西汉时期才占领了核心框架,分别见图 3、图 4。我们推测,这大概与“重”的本义“重叠起来”有关。参考英语中的 heavy 和 weighty,heavy 与动词 heave(用力举 起;抛 出;扔)相 关,自 然 而 然 地 强 调 位 移,weighty来源于名词weight(重量),表示具有重量的意思,但不强调进行位移1 246。“重叠起来”与位移无关,由此引申出的“重量大”自然不强调进行位移、不强调接受者感受,因此,在最初“重”占据的是边缘框架。图3 先秦时期“重”基础义语义地图图4 西汉时期“重”

15、基础义语义地图四、上古汉语“重”引申义的演变(一)上古汉语“重”跨语言语义扩展的共性前 文 已 介 绍,MLexT 跨 语 言 研 究 发 现“重(Heavy)”语义场中基础义的参数会影响引申义的43伊犁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发展,主要有四种类型。基于语料调查,我们发现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扩展也出现了上述四种类型。1.具有分量的、重要的“重”受“描述客观属性”的参数影响,发展出积极引申义“具有分量的、重要的”。这一语义扩展是词汇主观化在起作用。词汇主观化指的是词汇从具体义转变为内在的评价义,也就是指一个词在语义上获得了与说话人相关的褒或贬的成分6。事物在说话者的心中分量大,“重”就由“重量大”

16、义发展出“具有分量的、重要的”引申义,由衡量事物的质量义发展出内在评述义,语义主观性增强。如:(10)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重?”曰:“礼重重。”(孟子 告子下)2.行动迟缓的,笨拙的“重”受“视觉感受”框架的影响,发展出“行动迟缓的,笨拙的”引申义。该语义扩展背后的机制是转喻,看上去又大又重的物体往往移动困难、费劲,属于原因代结果。(11)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荀子 修身)杨倞注:“重迟,宽缓也宽缓常不及机事。”(12)故用兵者,或轻或重重,或贪或廉重重者可令埴固而不可令凌敌,贪者可令进取而不可令守职。(淮南子 泰族)3.程度

17、深/强度高/数量多苏颖(2015)认为:“从表度量的饰物形容词到表程度的饰行形容词,本质上是从事物计量的等级到行为力度的等级的过程。”7“重”是表度量的饰物形容词,进入状语位置后,有的用法语义指向动词,基于“等级性高”的相似性,隐喻引申出指行为上程度深/强度高的饰行形容词,可译为“好好的、大大的”。如:(13)重重为之礼而归之。(左传 成公三年)(14)王以为介而重重贿之。(左传 成公十三年)据苏颖对上古文献的抽样调查显示:“重”能修饰“贿、赂、问、为、施、遗、报、宠、爱、损、逆、遣、罪、坐、敬”等8。根据物理知识,同一物体,数量越多,质量越大,从“重量大”引申出“数量多”,是基于结果代原因的

18、转喻。上古时期,“重”表示“数量多”“丰厚”义,常搭配“政”“币”“贡”“赂”等钱币、财礼物,如:(15)事充政重重,上不能谋,士不能死,何以治民?(左传 哀公十一年)杜预注:“赋税多。”(16)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重,郑人病之。(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17)食人之重重禄不能更,处人尊官不能存,何其厚于己而薄于君哉?(盐铁论 殊路)4.(工作、任务)困难复杂“重”表“(工作、任务)困难复杂”最早见于西汉时期,是基于基础义“强调接受者感受”参数发展出来的。这一语义扩展背后的机制是隐喻,基于“费力”的相似性,从触觉感知域投射到事物评价域。同为“任重”,例(1)指肩负的担子分量大,例(18)指事务

19、繁重。前者基于生活经验,描述客观情况;而后者基于说话人的主观判断,强调感受。(18)养性之具不加厚,而增之以任重重之忧,故举天下而传之于舜,若解重负然,非直辞让,诚无以为也。(淮南子 精神)检索“世界语言同词化数据库”,“重量大”与“(工作、任务)困难复杂”在9种语系56种语言中被共词化了56 colexifications for“DIFFICULT”and“HEAVY”。(二)上古汉语“重”跨语言语义扩展的个性“重”产生的个性语义扩展,主要有5个。先秦时期引申出“(性格、行为)敦重、庄重”“慎重”义,如例(19)(20)。西汉时期新增了“厚(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珍贵”“(土地)

20、板结”义,分别见例(21)(22)(23)。(19)子曰:“君子不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 学而)(20)重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荀子 议兵)(21)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号郢。(淮南子 修务)(22)是犹措重重宝于道路而莫之守也,求其不亡,何可得乎?(盐铁论 事务)(23)轻土多利,重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淮南子 地形)其中,引申义“(性格、行为)敦重、庄重”可能也具有跨语言语义扩展的共性。佐以英语中“heavy”的引申义“(of a person)very strict and severe”9,我们认为跨

21、语言下“重(HEAVY)”语义场形容词的引申义应加入对(人)的评价,受基础义参数的影响,消极引申义是“严厉苛刻”,积极引申义是“敦厚稳重”。44李琇钏,贾燕子:词汇类型学视域下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演变第1期(三)上古汉语“重”跨语言语义扩展的小结根据李亮的分析,词语的基础义中的对立性和框架特征会直接促进其引申义的发展。这种基础义到引申义的转化过程在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演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重”字在先秦时期基于“描述客观属性”参数而发展出的积极引申义“具有分量的、重要的”,以及基于“积极/中性的视觉感受”参数而演化出的“行动迟缓,笨拙”义。到了西汉时期,“重”字引入了“强调身体感受”的参

22、数,从而衍生出如“(工作、任务)复杂困难”等消极引申义。这种由基础义框架参数推动的引申义发展,在上古汉语“重”字的语义演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展示了词义演变的普遍规律和特定语言的具体实现方式。在上古汉语中,“重”的使用不仅限于描述物理属性,还扩展到了表达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例如,“重”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是庄重或稳重的,这种用法跨越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语义领域。这一点特别有趣,因为它显示了语言如何将物理感知与人类社会和心理特征相联系,展现了上古汉语在语义发展上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上述分析表明,上古汉语中“重”字的语义演变既遵循了一般的词汇类型学规律,又展现出独特的语言个性,这些发现为理解汉语,尤其

23、是上古汉语的词汇演变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同时,上古汉语“重”字的研究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跨语言语义地图和引申关系总结的完善与发展,为词汇类型学的研究贡献新的视角。五、结论和展望本 文 深 入 探 讨 了 李 亮 所 介 绍 的 关 于“重(HEAVY)”语义场跨语言研究的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对上古汉语中“重”的基础义与引申义的分析。研究揭示,上古汉语中“重”最初的含义是“重叠起来”,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该词的语义演变提供了基础。在先秦时期,“重”的基础义主要受到“描述客观属性”和“积极义/中性视觉感受”参数的影响,由此演化出“重要的”和“行动迟缓,笨拙”的引申义。到了西汉时期,“重”字的语义进一步丰

24、富,增加了“强调身体感受”的参数,由此发展出了表示复杂和困难的消极引申义。此外,通过跨语言比较,我们还观察到了“程度深/强度高”和“数量多”的引申义在上古汉语中的体现。除了上述的普遍性外,本文还发现了上古汉语“重”语义表现的一些独特之处。上古汉语中的“重”不仅展现了从客观性状到主观性状的演变,还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格特征,展现了其在语义发展上的多样性。当我们将视角转向现代汉语,发现单音节“重”的引申义有所减少,而这部分语义的减少被双音词如“重要”“慎重”和“庄重”所补充。这引发了几个问题:这些双音词是何时产生的?它们的生成机制是什么?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在用法上有哪些差异?此外,探索上古汉语中是否还存

25、在其他表达“重量大”含义的词汇,以及这些词汇的基础义和引申义表现,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总之,本文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上古汉语“重”字的语义演变路径,也为词汇类型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数据支持,同时为理解汉语词汇演变提供了深刻见解。注释:根据前人关于汉语史分期的研究,我们将先秦至西汉视为上古时期,西汉为上古汉语的后期。本文调查了先秦时期 今文尚书 诗经 论语 左传 孟子 荀子,西汉时期 淮南子 盐铁论 共八种语料。基于跨语言比较建立起来的、具有普遍性的语义空间,被称为“概念空间”。它是语言中特定编码形式的不同功能节点或连线构成的几何形概念网络。语义地图的底图其实就是概念空间,我们用方框

26、将具体语言在概念空间上的分布标记出来,从而形成语义地图。MLexT物理属性数据库中“重”和“轻”语义场考察了12种语言,分别是俄语、俄国手语、塞尔维亚语、亚美尼亚语、卡巴尔达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阿拉伯语、日语和汉语。据调查,框架“身体感受、规格大/阻力大、位移困难”在上古汉语词汇“重”中不凸显。为显化区别和方便行文,后文将框架“身体感受、重量大、位移困难”一律表述为“强调接受者感受”,框架“身体感受、重量大、不强调位移”表述为“描述客观属性”。苏颖统计了 左传 国语 论语 孟子 史记(下)五种语料。参考文献:1 李亮.词汇类型学视角的汉语物理属性形容词研究 M.上海:中西书局.20

27、19.45伊犁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2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 M.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03.3 宋亚云.语用推理语义化与古汉语中一类形容词的产生 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6):118-126.4 孔安国,传.尚书正义 M.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742.5 陆德明.经典释文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93.6 董秀芳.从指别到描述 J.语文研究,2018(3):1-7.7 苏颖.上古汉语状语位置对形容词的选择J.古汉语研究,2015(2):81-88.8 苏颖,吴福祥.上古汉语状位形容词的用法及其

28、虚化 J.语文研究,2016(4):42-46.9 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M.9版.李旭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013.【责任编辑:何苗苗】Semantic Evolution of the Word Zhong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of Lexical TypologyLi Xiuchuan,Jia Yanzi(School of Liberal Arts,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Fujian,China)Abstract:Based

29、 on the cross-linguistic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by the Moscow Lexical Typology Group(MLexT),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framework and parameters of the HEAVY semantic field proposed by MLexTto conduct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development of the term zhong(重)in ancient Chineselanguage.The

30、study reveals that during the Pre-Qin period,the fundamental semantic parameters of zhong(重)were describing objective attributes and positive or neutral visual perception.In the Western Han period,with the addition of a new parameter emphasizing bodily sensations,zhong(重)developed a negative extende

31、dmeaning associated with difficulty and complexity of work or tasks.Consequently,the semantic evolution ofzhong(重)involved a shift from encoding solely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to simultaneously encoding both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haracteristics.This research not only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mantic develop-ment of the term zhong(重)in ancient Chinese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semanticevolution in the Chinese lexicon.Keywords:lexical typology;ancient Chinese language;semantic volution of zhong(重);cross-linguisticcomparison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