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8年毕业于职工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6年,从事眼科眼肌工作18年。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在眼肌专业方面有特长,较好完成了眼科眼肌专业方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够对眼肌专业方面的疑难病症做出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在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是医院眼科眼肌专业技术骨干。对眼肌方面的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儿童弱视训练、斜视诊断、特殊检查等方面能够较好的把握,做了大量的疑难斜视手术,对手术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有技术改进。2002年出版医疗保健系列丛书眼病与眼保健咨询一书,担任编委,并撰写了有关弱视方面的章节。2005年2月出版了健康新概念丛书新家庭
2、医疗保健一书,承担了眼科屈光不正一章的撰写工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第二作者4篇。1994年“人工晶体术后双眼视功能测量”获卫生局二等奖。2000年型肉毒杆菌毒素联合手术治疗晚期第六颅神经麻痹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眶壁骨折的临床研究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04年12月毕业于温州医学院,获得眼科学硕士学位。1995年8月参加工作,在同仁医院眼科工作至今。2001年8月晋升为主治医师。2006年10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5年,在斜视、弱视的诊断及治疗上经验丰富,掌握各种斜视的手术设计,熟
3、练进行水平肌手术和垂直肌手术,每年独立完成斜视手术约300400例,具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在儿童及成人斜视、弱视、上睑下垂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在斜视、弱视患者治疗后的双眼视觉恢复方面做了系列研究。04年起,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术前术后视功能评价、可调型人工晶体调节幅度的研究方面取得成果。近几年,还在青光眼的现代诊断方面开展研究。并在上述相应领域于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多次参加眼科专业会议,并做了大会发言和展板。2005年受医院派遣,只身前往新疆库尔勒、和田,并在那里连续工作了3个月,对当地眼科医生进行了的规范化培训,并为大量的当地居民进行了诊疗。0709年又
4、先后前往青海、云南、江苏、蒙古,参加光明行白内障扶贫工作。多次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专家访谈和医学媒体的采访。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2年,在斜视、弱视的诊断及治疗上经验丰富,掌握各种斜视的手术设计,熟练进行水平肌手术和垂直肌手术,每年独立完成斜视手术约300400例。观察斜视、弱视患者治疗后的双眼视觉恢复情况并指导治疗;对白内障患者的视觉功能进行临床研究,全面诊断晶体混浊程度对人眼视功能的影响;临床观察白内障术后患者植入的人工晶体眼的调节力,以评价可调节人工晶体的调节能力。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早期视觉功能的临床评价中华眼科杂志,2006年3月第42卷第3期白内障的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及眩光
5、敏感度研究眼科,2006年1月第15卷第1期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早期疗效观察中华眼科杂志,2005年第41卷第9期屈光不正性弱视和正常儿童立体视觉的临床观察眼科,2004年9月第13卷第5期参加编写眼耳鼻咽喉科临床解剖学图谱的眼外肌解剖部分,2006年2月出版1975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医疗系,1977年进入同仁眼科任住院医师,1984年师从张方华、孔令媛主任。在多年的从业经历中,凭借独特的手术术式创新技术和开创新的治疗方法,诊治过数以万计的斜视弱视患者,有超5000例的眼外肌手术经验。对应诊患者能给以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受到各方好评。获科研成果奖:1、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的临床
6、研究,1991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功能测定,1994年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3、注射用型肉毒毒素的研制及临床应用,2000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注射用型肉毒毒素的研制及临床应用,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眼外肌手术式的改良研究,2002年获北京同仁医院技术进步三等奖。于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专业,大学本科。于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眼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于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在主要从事小儿斜视弱视工作,每周一、三、五上午在同仁医院南区出诊。主要从事小儿斜视弱视的诊断、治疗。1976年1
7、2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83年起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任眼科医师。现为同仁眼科中心小儿眼科专科主任,同仁医院临床专家。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中华眼科杂志、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国际眼科纵览等杂志编委。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会委员。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诊治小儿眼科及斜视专业疾病,对本专业的疑难病例的诊断、处理和手术治疗各种复杂的斜视方面有独到经验,发表了多篇论文。1991年起与本专业组在国内首先进行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及斜视的临床研究工作,对A型肉毒杆菌毒素在眼外肌中注射的作用,麻痹性斜视的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相关论著6篇。主
8、编眼科专著1部,编写专著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1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社会任职:1.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2.中华眼科杂志编委。3.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编委。4.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5.北京市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6.北京市伤残儿童鉴定委员会专家。目前研究方向:1.A型肉毒毒素对其他类型的复杂斜视的治疗研究。2.A型肉毒毒素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的治疗研究。3.眼外肌病的发病机理及诊断治疗中的影像学的应用。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眼肌专科副主任。在赵堪兴教授指导下,在国内首先开展眼球运动神经全程的MRI研究。直观显示各类特殊类型斜视的眼球运动神经、眼外肌及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细节。以往难以鉴别的机械源性和神经源性斜视在MRI获得了直接的证据,推进了复杂性斜视的病因学探索,为进而了解正常眼球运动神经功能-结构机制提供思路。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诊治斜、弱视专业疾病,对本专业的疑难病例的诊断、处理和手术治疗有独到的经验,借助于影像学技术对特殊类型斜视实现个体化的诊断和手术设计,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及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合作课题一项。参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10余篇,SCI论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