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交工资料编制说明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编制人: 审核人: 日期: 年 月 日
开工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工程地点
工程类别
计划开工时间
年 月 日
计划完工时间
年 月 日
工
程
内
容
开工准备情况
审查意见
施工单位
EPC总承包商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项目经理:
(公章)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公章)
年 月 日
总监理工程师:
(公章)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公章)
年 月 日
停工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工程地点
工程类别
停工时间
年 月 日
计划复工时间
年 月 日
停工原因
审查结果
施工单位
EPC总承包商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项目经理:
(公章)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公章)
年 月 日
总监理工程师:
(公章)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公章)
年 月 日
复工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工程地点
工程类别
批准停工时间
年 月 日
复工时间
年 月 日
实际停工损失
复
工
原
因
审
查
结
果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项目经理:
(公章)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公章)
年 月 日
总监理工程师:
(公章)
年 月 日
项目经理:
(公章)
年 月 日
中间交工证书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计划竣工日期
年 月 日
中间交工日期
年 月 日
交工内容:
工程质量情况:
工程接收意见:
工程质量监督意见: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质量监督机构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项目代表:
年 月 日
代表:
年 月 日
说明:工程未全部完工但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其中部分工程需要提前投入使用,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办理交接手续,填写工程中间交工证书。
工程交接项目统计表
序号
交接项目名称
开工日期
中间交接日期
工程交接日期
备注
制表人:
年 月 日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说明:表中“交接项目名称”按单位工程进行填写,供备查使用。
工 程 交 工(接) 证 书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主要交接内容:
交接意见:
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意见: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使用单位
建设单位
质量监督机构
(公章)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公章)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公章)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公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说明: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或独立单位工程在预试车完成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按规定内容所作的交接工作,填写“工程交工(接)证书”。
工 程 完 工 证 书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主要内容:
检查意见:
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意见: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质量监督机构
(公章)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公章)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公章)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公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说明: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按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范围全部完成后填写此证书。该证书是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
工 程 尾 项 协 议 书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序号
未完工程内容
未完原因
未完工程造价(万元)
处 理 意 见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项目代表:
年 月 日
说明:当工程遗留尾项时,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签署处理意见。
工 程 竣 工 报 告
工程名称
合同编号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施工单位
竣工内容:
遗留问题及尾项情况:
工程质量评定: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项目代表:
年 月 日
业务主管部门意见:
经办人:
年 月 日
尾项工程验收单
工程名称
合同编号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施工单位
竣工内容:
遗留问题情况:
工程质量评定: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项目代表:
年 月 日
业务主管部门意见:
经办人: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由施工单位办理尾项工程验收时填写。验收结束后,尾项工程资料需要单独进行组卷存档。
交工技术文件移交证书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分有限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验收手册)规定,向
办理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资料移交手续,共计 卷 册。
卷号
册号
资料名称
数量
移 交 单 位
接 收 单 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格由移交单位填写,作为技术文件交接的证明材料。
归档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
检验项目
单位名称
移交单位:
接收单位:
载体外观检验
病毒检验
真实性检验
完整性检验
有效性检验
技术方法与相关软件说明
登记表、软件、说明资料检验
填表人(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格由施工单位填写,填写应符合《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规定。
设计变更单明细表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序号
设计变更通知单编号
变更单页数
相关图号
备注
制表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设计变更单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档案号
变更原因
投资增减额
(万元)
变更内容:
设计人
审核人
审定人
项目负责人
设计单位设计专用章
年 月 日
专业总师意见:
签署:
经济总师意见:
签署:
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签署:
盖章: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格签字栏部分各专业分(子)公司可根据管理情况进行增减
图 纸 会 审 记 录
工程名称
会审范围
主持人
日期
参加人员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使用单位
其它单位
序号
图号
提出问题
会审意见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由图纸会审组织单位组织填写。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
工程名称:
施 审
工 批
单 意
位 见
技术质量部(章)
审查人: 日期: 年 月 日
安全环保部(章)
审查人: 日期: 年 月 日
(需要时有此审批栏)
总工程师:
日期: 年 月 日
监 审
理 批
单 意
位 见
监理单位(章)
审查人: 日期: 年 月 日
建 审
设 批
单 意
位 见
建设单位(章)
审查人: 日期: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上级部门
(需要时有此审批栏)
审查单位(章)
审查人: 日期: 年 月 日
设计联络单明细表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序号
联络单编号
页数
相关图号
备注
制表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设 计 联 络 单
项目名称
项目号
单位工程名称
档案号
联络原因:
投资增减额
(万元)
联络内容
提出单位: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公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公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设计单位(公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主管部门意见(公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设备材料改代核定单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设计图号
核定单号
申请改代原因及内容
申请单位: 申请人:
年 月 日
设计单位核定意见
设计单位: 设计代表: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公章)
审核人:
年 月 日
(公章)
审核人:
年 月 日
现场经济签证
项目名称
项目号
单位工程名称
签证原因:
投资增减额
(万元)
签证内容(简图及相关计算工程量):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签字):
施工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监理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意见:
项目负责人(签字):
主管领导(签字):
建设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基建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经办人(签字):
主管领导(签字):
主管部门(公章):
年 月 日
地区公司主管领导审批意见:
主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格签字栏部分各专业分(子)公司可根据管理情况进行增减。
设备材料改代核定单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设计图号
核定单号
申请改代原因及内容
申请单位: 申请人:
年 月 日
设计单位核定意见
设计单位: 设计代表: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公章)
审核人:
年 月 日
(公章)
审核人:
年 月 日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文字说明或附图):
接受人: 交底人: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开工日期: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开工报告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监理单位
总监理工程师
施工单位
项目
经理
项目技术
负责人
序号
项 目
检查情况
1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责任制
组织机构
质量目标
质量检验计划
2
有要求的专业工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3
施工图(会)审查情况
4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
5
施工技术标准配备情况
6
计量器具的检定与校准
7
现场的材料、设备存放与管理
8
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检查结论:
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工程划分明细表
工程名称
项目号
序号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检验批名称
工程编号
01
0101
010101
01010101
010102
0102
010201
01020101
施工单位
监理(建设)单位
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代表)
年 月 日
说明:本表格由监理(建设)单位进行对单位工程进行分部、分项及检验批的划分时填写,工程编号采用流水编号,如果存在子单位工程或子分部工程,可增加大写英文字母编码。实际使用中,可改为竖版,在末页签字。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检验批数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专业技术负责人
序号
检验批编号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施工
单位
检查
评定
结果
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
(建设)单位
验收
结论
总监理工程师代表
(建设单位代表)
年 月 日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数
施工单位
技术部门
负责人
质量部门
负责人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
负责人
分包单位
技术负责人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检验
批数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验收意见
1
2
3
4
5
6
质量控制资料
验
收
单
位
分包单位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勘察单位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设计单位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交工验收申请报告
:(建设单位名称)
下列单位(子单位)工程已完工,预试运合格。根据国家和行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以下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评定合格,质量控制资料符合要求。特申请下列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交工验收。
序号
单位工程名称及编号
自评结果
备 注
施工单位
单位盖章
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数
施工单位
技术负责人
开工日期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交工日期
序号
项 目
验 收 记 录
验 收 结 论
1
分部工程
共 分部,经查 分部
符合标准及设计要求 分部
2
质量控制资料
共 项,经审查符合要求 项,
经核定符合规范要求 项
3
预试运情况
验
收
单
位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质量监督机构
单位盖章:
单位(项目)
负责人:
年 月 日
验收意见:
单位盖章:
单位(项目)
负责人:
年 月 日
验收意见:
单位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验收意见:
单位盖章:
单位(项目)
负责人:
年 月 日
验收意见:
单位盖章:
代表:
年 月 日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序号
项目
资料名称
份数
核查意见
核查人
1
2
3
4
5
1
2
3
4
5
结论: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监理(建设)单位
质量监督机构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抽查情况:
代表:
年 月 日
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事故性质
设计原因
施 工 原 因
材料原因
事故发生日期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事 故 等 级
事 故 部 位
直接责任者
事 故 情 况 和 原 因 分 析
处 理 意 见
附 件 摘 录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质量监督机构
(公章)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公章)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说明: “附件摘录”栏填写事故处理中有关文件、鉴定资料的名称。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图号
工程地点
部位或构件名称
隐蔽工程内容(文字描述或附图示):
检查意见:
原材料质量文件:
施工单位
监理(建设)单位
班(组)长:
质量检查员:
施工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代表)
年 月 日
说明:各专业工程凡需隐蔽的内容,需经建设、施工及监理有关单位人员共同检查确认后,由施工单位填写,各参加单位签字
工序交接记录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交接内容:
交接意见:
交出单位
接收单位
监理(建设)单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说明:若工程的上、下工序不为同一施工合同的两个施工单位,在上工序完工后,向下工序交接时,应填写本记录,并编入交工技术文件中。否则由施工单位自行保存备查。
焊接工艺评定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业主名称:
焊接方法:
材料:
外径和壁厚:
焊接接头形式:
填充金属和焊道层数:
焊接位置:
焊接方向:
焊工数量:
焊道之间的时间间隔:
对口器类型及拆卸:
清理和(或)打磨:
预热和应力消除:
保护气体和流量:
保护焊剂:
附图和附表:
实验: 焊工:
批准: 焊接主管:
采用: 总工程师:
约3mm (1/8in)
注:尺寸仅供参考。
焊条规格和焊道层数
焊 道
焊条规格和型号
电弧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