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GSM基础知识 安徽移动网络部交换科胡尚可
GSM基础知识
安徽移动网络部交换科
2006年12月
目 录
第一章 交换系统的基本原理 2
第一节 交换系统的功能单元 3
一、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3
二、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 4
三、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 4
四、鉴权中心 4
五、设备识别寄存器 5
六、各功能单元的接口 5
第二节 交换系统的编号计划 7
一、常用编号及其结构 7
二、设备地址标识号码 12
第二章 交换业务典型流程及关键指标 13
第一节 鉴权过程 14
第二节 位置登记 16
一、变化到已知MSC/VLR的位置更新 17
二、变化到未知MSC/VLR的位置更新 18
第三节 切换流程 19
一、由相同BSC控制的小区间的切换 20
二、由同一MSC,不同BSC控制小区间的切换 20
三、由不同MSC控制的小区间的切换 22
第四节 GSM呼叫实例 24
一、移动主叫,例如至PSTN 24
二、移动被叫,例如呼叫来自PSTN 25
三、移动呼叫移动(移动用户在不同的MSC/VLR) 26
第四节 关键指标 27
一、VLR用户利用率 27
二、HLR鉴权用户利用率 27
三、HLR开户用户利用率 27
二、CP负荷 27
三、PAGING成功率 27
四、信令负荷 28
五、话务中继每线话务量 28
六、录音通知统计 28
七、网络接通率 28
八、切换成功率 28
第一章 交换系统的基本原理
本章导读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您将了解到:
² 交换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交换子系统包括MSC(移动交换中心)、HLR(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VLR(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AC(鉴权中心)、EIR(终端设备寄存器)。
第一节 交换系统的功能单元
一、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MOBILE–SERVICE SWITCHING CENTER
l MSC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完成最基本的网络功能,协调与控制整个GSM网络中BSS、OSS的各个功能实体。
l 接口管理,实现各种相应的管理功能,提供与PSTN、ISDN、PSPDN、PLMN的接口。
l 支持一系列电信业务、承载业务和补充业务.
l 支持查询、切换、位置更新网络功能.
l 支持路由选择功能。
l 计费数据的采集和传送.
二、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
HOME LOCATION REGISTER
l 是GSM系统的中央数据库,存储该HLR控制的所有存在的移动用户的相关信息。
l 所有移动用户的重要数据都存储在HLR中,包括用户识别号码、用户类别和业务类别等半永久性数据,HLR也存储漫游移动用户所在的MSC区域的有关动态数据,从而为MSC提供建立呼叫的所需的路由信息等相关数据。
l 用户每进入一个VLR,HLR将更新用户的VLR地址,以便被叫时寻访用户。
三、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l 是服务于其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用户。
l 它存储着进入其控制区域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的相关信息,为已登记的移动用户提供建立呼叫接续的必要条件。
l VLR是一个动态数据库,需要实时与有关的HLR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l 用户每到一个VLR服务区,VLR启动位置更新,从HLR或以前的VLR获取用户的呼叫资料。而一旦此用户离开后,将取消VLR中此用户的数据。
l 用户漫游号码的分配.
l 一般与MSC合设。
四、鉴权中心
AUTHENTICATION CENTER
l AUC属于HLR的一个功能单元部分,专用于GSM系统的安全性管理。
l 存储着鉴权信息,防止无权用户接入系统.
l 存储着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防止无线接口中数据被窃.
l 产生鉴权三元组:RAND(随机数)、SRES(符号响应)、Kc(密钥)
A3(RAND,Ki)à SRES
A8(RAND,Ki)à Kc
l 一般与HLR合设。
五、设备识别寄存器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REGISTER
l 存储着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以确定移动台的合法性,使网络具有防止无权用户接入等功能.
l 有三种表格:白名单、灰名单、黑名单.分别列出了准许使用的、需监视的、失窃不准使用的移动设备识别码。
六、各功能单元的接口
(一)内部接口:
1、A接口
A接口定义为网络子系统(NSS)与基站子系统(BSS)间的通信接口,用于传递移动台管理、基站管理、移动性管理、接续管理信息等.
2、B接口
B接口定义为访问用户寄存器(VLR)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之间的内部接口,用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向访问用户寄存器(VLR)询问有关移动台(MS)当前位置信息或通知访问用户寄存器(VLR)有关移动台(MS)的位置更新信息等.
3、C接口
C接口定义为归属用户寄存器(HLR)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之间的接口。用于传递路由选择和管理信息。在建立一个至移动用户的呼叫时,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应向被叫用户所在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被叫移动台的漫游号码。
4、D接口
D接口定义为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与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之间的接口.用于交换有关移动台位置和用户管理的信息。为移动用户提供的主要服务是保证移动台在整个服务区内能建立和接收呼叫.
5、E接口
E接口定义为控制相邻区域的不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之间的接口.当移动台(MS)在一个呼叫进行过程中,从一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控制的区域移动到相邻的另一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控制区时,为不中断通信需完成越区信道切换过程,此接口用于切换过程中交换有关切换信息以启动和完成切换。
6、F接口
F接口定义为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与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之间的接口。用于交换相关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管理信息.
7、G接口
G接口定义为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之间的接口。当采用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时,此接口用于向分配此TMSI的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询问有关此移动用户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的信息。
(二)外部接口:GSM网络与其它公用电信网的接口
其它公用电信网泛指公用电信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PSPDN)和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CSPDN)等。
第二节 交换系统的编号计划
一、常用编号及其结构
GSM系统是复杂的通信系统,它包括众多的功能实体和繁杂的实体间、子系统间及网络间的接口。为了将一个呼叫接续至某个用户,系统需要调用相应的实体,因此要实现正确的寻址,编号计划就尤为重要。
(一)常用编号:
1、MCC mobile country code
MCC-移动国家码,由3位数组成,唯一地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
中国的MCC规定为460。
2、CC country code
国家码,即移动台登记注册的国家。
中国的CC规定为86
3、MNC mobile network code
MNC-移动网号,最多由2位数组成,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通信网。
中国移动的网号为00和 02
4、NDC national destination code
网络接入号码,中国移动网为134(0—8) 135~139 158 159.
(二)编号计划
1、移动用户号码Mobile subscriber ISDN number (MSISDN)
MSISDN是指主叫用户为呼叫GSM PLMN中的一个移动用户所需拨的号码,采取E.164编号方式。存储在HLR和VLR中.
CC是国家代码,有两位数。
NDC是网号,有三位数。
SN是用户号,有位八数.
例如8613905510004,则86是中国的代码,139是网号,0551 0004就是用户号。
2、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IMSI)
IMSI是GSM系统分配给移动用户的唯一的识别号。此号码在整个GSM系统中有效,用于用户身份的识别.采取E。212编码方式。在呼叫建立与位置更新时,需要用到IMSI,并同时存储在SIM卡、HLR/AC中。它的长度固定为15位。
MCC是国家移动代码,MNC是移动网络识别号,MSIN是移动用户识别号。例如460007349940004,MCC是460,MNC是00, 7349940004是H1H2H3。
MSIN-移动用户识别码,唯一的识别某一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用户。
NMSI-国家移动用户识别码,由MNC与MSIN组成。
3、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IMEI)
IMEI是移动终端的设备识别号,唯一标识一个移动台,EIR用此号码来判别手机是否有权使用。
TAC--——型号批准码,由欧洲型号批准中心分配
FAC——-—最后装配码,表示生产厂家或最后装配所在地由厂家进行编码
SNR——--序号码,这个数字的独立序号码唯一地识别每个移动设备的TAC和FAC的
4、位置区识别码Location area identity (LAI)
LAI由MCC、MNC和LACOD组成。LOCAD是位置区的编号。在手机做被叫时,要利用其登记的位置区进行寻呼。当手机从一个位置区移动到另一个时,需要进行位置更新。
5、小区全球识别码Cell Global Identification(CGI)
CGI由MCC、MNC、LACOD和CI组成, 用来识别一个位置区内的小区。CI为小区识别码,识别一个位置区内的小区,最多为16bits。
6、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
考虑到移动用户的安全性,空中接口传递的IMSI用TMSI代替,因为它没有加密.VLR可给来访的每一用户分配一个临时的也是唯一的TMSI,在每次鉴权成功后分配。只在某一VLR管辖区内有效,当用户离开此VLR服务区后,即释放此号码。在呼叫建立和位置更新时可使用TMSI.
TMSI分配原则包含四个字节,可以由八个十六进制数组成,其结构可由各运营部门根据当地情况而定
7、Mobile station roaming number (MSRN) 漫游号码
MSRN是指当移动台漫游后,为使GSM移动通信网能再进行路由选择,把来话呼叫转移到移动台当前所登记的MSC而由VLR临时分配给移动台的一个号码。MSRN并不是用户号码,在每次移动台有来话呼叫时,根据HLR的请求,临时由VLR分配一个MSRN并传给主叫方,用来进行呼叫接续。例如8613900551123,其中8613900551是MSC的识别号,而123则是接续时随机分配的号码。
此外,HON(HANDOVER NUMBER)在手机进行越局切换时,被用来建立两个MSC之间的联系.
(三)不同编号计划的号码转换规则
1、MSISDN(E。164)用户号码与IMSI(E.212)的号码转换规则:
1)对于13(5—9)0H1H2H3XXXX号段的IMSI的对应关系为:
46000H1H2H3(5—9)XXXXXX
2)对于13(5-9)(1-9)XXXXXXX号段的IMSI的对应关系如下:
46000H1H2H3(X—5)(1—9)(0 OR 1)XXXX
1391H1H2H3ABCD————1399H1H2H3ABCD
对应46000H1H2H3 41X2 ABCD———-46000H1H2H3 49X2 ABCD
1381H1H2H3ABCD-———138H1H2H3ABCD
对应46000H1H2H3 31X2 ABCD---—46000H1H2H3 39X2 ABCD
1371H1H2H3ABCD—-—-1379H1H2H3ABCD
对应46000H1H2H3 21X2 ABCD————46000H1H2H3 29X2 ABCD
1361H1H2H3ABCD——-—1369H1H2H3ABCD
对应46000H1H2H3 11X2 ABCD————46000H1H2H3 19X2 ABCD
1351H1H2H3ABCD———-1359H1H2H3ABCD
对应46000H1H2H3 01X2 ABCD-—-—46000H1H2H3 09X2 ABCD
3) 对于134H0H1H2H3XXXX(H0=0-8)号段的IMSI的对应关系如下:
460020H0H1H2H3XXXXX
4) 对于158H0H1H2H3XXXX号段的IMSI的对应关系如下:
460028H0H1H2H3XXXXX
5) 对于159H0H1H2H3XXXX号段的IMSI的对应关系如下:
460029H0H1H2H3XXXXX
2、IMSI(E.212)与E。214转换规则
1)135~139 E.212与E。214格式的转换规则为:
460 00 MSIN —〉 +86 139 MSIN
2)134(0—8)、158、159对应网号02,E。212与E。214转换规则为:
460 02 MSIN -〉 +86 138 MSIN
二、设备地址标识号码
(一)信令点编码:
我国交换网信令点编码方式采用24位编码和14位编码.在交换网内部采用24位编码方式。信令网中每一个STP和SP点均分配一个信令点编码.
主信令区为各省分配的编码。分信令区是从7号信令网分信令区编码启用的FF和FE。
(二)MSC、HLR的地址标识
HLR—Number
采取E.164编码方式,编码格式为CC+NDC+H0 H1 H2 H3 0000
CC NDC含义同MSISDN的规定
MSCID 编码格式为 CC + 139+ 00 + M1M2M3
CC + 137 + 4XX+MIM2M3
(三)网络指示码
网络指示码给出了消息收发方所在的相应网络。可有四种选择:NAT0=本网络,NAT1=与另一个网络之间的公共通信网络,INAT0=国际网络接入的公共国际网络,INAT0现在不用.
第二章 交换业务典型流程及关键指标
本章导读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您将了解到:
² 交换典型信令、业务流程和关键指标。
本章中,我们重点介绍了鉴权流程、位置登记、切换流程及GSM呼叫实例,其中切换流程主要介绍了三种情况:一、由相同BSC控制的小区间的切换,二、由同一MSC,不同BSC控制小区间的切换,三、由不同MSC控制的小区间的切换。呼叫实例有至PSTN的移动主叫,自PSTN的移动被叫和移动呼叫移动.此外,我们还介绍了对于交换机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些关键指标.
第一节 鉴权过程
AUC的基本功能是产生鉴权三元组(RAND、SRES、Kc),其中RAND由随机数发生器产生,SRES由RAND和Ki由A3算法得出;Kc由RAND和Ki用A8算出.
对于某一已登记的MS,由其服务区的MSC/VLR从HLR中装载至少一套鉴权三元组为此MS服务。
当用户要建立呼叫,进行位置更新等操作时,先需对其鉴权,其过程如下:
①MSC、VLR传送RAND至MS
②MS用RAND和Ki算出SRES并返至MSC/VLR。
③MSC/VLR把收到的SRES与存贮其中的SRES比较,决定其真实性.
第二节 位置登记
由于用户可在PLMN中可任意次数改变位置,在中心设备记录它当前的位置用于接续是十分必要的。这个中心是对应用户的HLR。因此被访MSC/VLR的路由标签保存在HLR。位置更新在下列情况下发生:
l 当初次上网时
用户第一次上网。
l 当改变位置时
用户改变位置进入另一个MSC服务区.
l 周期性位置更新(只在VLR发生)
移动台中定时器到时,在VLR中进行位置更新。
l HLR故障后
HLR故障后,通知所有受影响的VLR可能有数据丢失,在随后的业务(如移动主叫)后,在HLR中将进行一次位置更新。
一、变化到已知MSC/VLR的位置更新
l 处在旧的MSC服务区时,位置区识别码(LAI)保存在SIM卡中.
l 如果用户迁移到一个新的MSC服务区,即新的位置区,移动用户收到MSC/VLR发出的新的LAI.
l 由于新的LAI和旧的LAI不同,移动用户把两个LAI都送回新的MSC。
l 如果新的MSC知道旧的LAI,即相应的旧的MSC/VLR,新的MSC/VLR向旧的MSC/VLR要未用完的安全参数(三参数组)和用户的IMSI号码.
l 然后新的MSC/VLR给HLR发送新的位置区信息。
l HLR通知旧的MSC/VLR删除VLR中的用户。
二、变化到未知MSC/VLR的位置更新
l 处在旧的MSC服务区时,位置区识别码(LAI)保存在SIM卡中。
l 如果用户移动到一个新的MSC服务区,即新的位置区,移动用户收到MSC/VLR发出的新的LAI。
l 由于新的LAI和旧的不同,移动用户把两个LAI都送回新的MSC.
l 由于新的MSC/VLR不知道旧的MSC/VLR,它向移动用户要IMSI号码,并将用户新的移动位置送给HLR。
l HLR通知旧的MSC/VLR删除VLR中的用户.
第三节 切换流程
在MS通话阶段中服务小区的改变引起的系统相应操作叫切换.切换的依据是由MS对周邻BTS信号强度的测量报告和BTS对MS发射信号强度及通话质量决定的,统一由BSC评价后决定是否进行切换。有三种不同的切换。
一、由相同BSC控制的小区间的切换
移动用户从一个小区广播信道切换到另一个。两个小区属于统一BSC。切换仅在BSC中实施。BSC将新的小区广播信道通知MSC。用户在MSC/VLR中登记的只是它的位置区信息。而不是小区广播信道。因此,小区广播信道和用户在MSC/VLR中的位置登记无关,但是它用于话务测量数据记录
在同一BSC内切换过程中,BSC控制一切,MSC没有任何参与,它仅在切换完成后由BSC告知它这一信息.如果那两个BTS属于不同的LAC,切换完成后,还需进行LOCATION UPDATING。
二、由同一MSC,不同BSC控制小区间的切换
如果用户从一个小区广播信道切换到另一个,并且两个小区广播信道不属于同一个BSC,但是属于同一个MSC,这种情况称“MSC内切换”.这时必须建立新的BSC和MSC之间的连接.
当手机进入由另一个BSC所属小区覆盖的区域时,也需要进行切换,这时是BSC间切换。 如图3-1
图3-1表示不同BSC间的切换
1、由原BSC根据测量报告决定将呼叫切换到新BSC所属的小区信道上,这时原BSC向MSC发出切换请求信息以及新小区的识别号。在CME20/CMS40系统中,仅向MSC给出一个目标小区。
2、MSC知道新小区由哪个BSC控制,于是继续将切换请求发送到这个BSC(2)。
3、这时新BSC命令BTS激活一个空闲的话务信道(3).
4、在BTS激活TCH后,BSC将包含输出功率,时隙和频率的信息发送给MSC.
5、MSC又将该信息送给原BSC.
6、接着通知手机换到新信道。
7、手机在新信道上发出切换接入脉冲。
8、当BTS检测到该脉冲后,将”时间提前"信息发送给手机.
9、并通知新BSC,BTS已经收到切换脉冲。
10、11、BSC再通过MSC将该信息送给原BSC,并建立一条新的通路.
12、原TCH,SACCH将被原BTS去活。
手机在与新话务信道相关的SACCH上获得有关小区的信息。如果该小区属于新的位置区,手机还必须在呼叫释放后做位置更新。
三、由不同MSC控制的小区间的切换
如果用户从一个小区广播信道切换到另一个小区的广播信道,并且两个广播信道属于不同的BSC和MSC,这种情况称“MSC之间切换”。这时必须建立旧的MSC和新的MSC之间的连接,进而连接至新的BSC。
如果在通话过程中,当前BSC决定执行一次切换,到属于另一个MSC的小区,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可对照前几种切换情况来讨论. 如图3—2
图3-2不同MSC间的切换
当前BSC发送"切换请求"给MSC(1)就象BSC间切换时一样,这时MSC要与目标MSC联系,请求配合(2)。目标MSC分配切换号码,以对呼叫进行路由重选,并向新BSC发出”切换请求"(3),然后再由相应BTS激活一条空闲的TCH(4)。新MSC 收到关于新TCH的信息(5),并将该信息以及切换号码传回原MSC(6)。建立一条到新MSC的话路(7)。发送切换命令给手机(8)并告知在新小区使用哪个频率及时隙。
当手机在新TCH上发送”切换接入脉冲"后(9),需通知原MSC,经过新BSC和新MSC (10).呼叫切入新话路(11).然后原TCH和SACCH被去活。
原MSC将继续控制这次通话,直到通话结束。这个MSC叫做”锚定”MSC。在MSC之间使用MAP协议。
当通话结束后手机必须执行位置更新,因为它已进入了新的位置区.一个LA只能属于一个MSC。HLR的数据将被更新,并发送一条信息给原VLR,让其删除所有与切换用户有关的信息.
第四节 GSM呼叫实例
在PLMN中,有下列呼叫类型:
l “移动呼出”(MOC):主教方是移动用户
l “移动呼入"(MTC):被叫方是移动用户
l “移动内部呼叫”(MIC):两个用户都是在同一个MSC/VLR的移动用户
l “移动呼移动"(MMC):两个用户是在不同的MSC/VLR的移动用户
一、移动主叫,例如至PSTN
l MSC通过BSSAP收到拨号信息.
l MSC/VLR检查用户是否有限制。
l MSC转换拨号信息,且选择到PSTN的路由。
l 如果市话线路不忙,完成出向呼叫后接通被叫用户.
二、移动被叫,例如呼叫来自PSTN
l 拨号信息来自PSTN,例如PLMN的网关MSC通过ISUP收到市话的拨号信息。
l 拨号信息在网关MSC中识别.
l 作为响应,网关MSC发起一个 “查询”的过程;即为了获得特定位置的路由信息,把MAP消息送到HLR.HLR知道用户位置信息,该信息是MSC/VLR进行“位置更新”时传送给它的。
l MSC/VLR产生临时电话号码(漫游号),通过HLR送回网关MSC。
l 网关MSC转换这个临时电话号码(漫游号),通过HLR送回网关MSC。
l 网关MSC转换这个临时号码,建立和被访MSC之间的电路连接(ISUP),位置区由MSC/VLR定义,且与临时号码及移动用户相关联。
l 被访MSC对所有位置区内的BSC发出“寻呼"。用户当前所在的BSC通过“寻呼响应”应答。
l MSC接通被叫用户。
三、移动呼叫移动(移动用户在不同的MSC/VLR)
l MSC通过BSSAP收到拨号信息。
l MSC/VLR检查用户是否有限制。
l 主叫用户所在的MSC分析拨打信息.
l 作为响应,MSC发起一个 “查询”过程;即为了获得特定位置的信息,一个MAP消息送到HLR。HLR知道用户位置信息,该信息是MSC/VLR进行“位置更新"时传送给它的。
l MSC/VLR产生临时电话号码,通过HLR送回主叫用户的MSC。
l 主叫MSC转换这个临时号码,建立和被访MSC之间的电路连接(ISUP),位置区由MSC/VLR定义,且与此临时号码及移动用户相关联。
l 被访MSC对所有位置区内的BSC发起“寻呼”。用户当前所在的BSC通过“寻呼响应"应答。
l MSC接通被叫用户.
第四节 关键指标
一、VLR用户利用率
VLR用户利用率指的是VLR中当前存储的用户的总数/VLR容量×100%,反映VLR中登记用户数占VLR容量的比例,当利用率超过预警门限,需加强监测.超过紧急门限,需考虑网络调整或扩容。
二、HLR鉴权用户利用率
HLR鉴权用户利用率指的是HLR中当前存储的鉴权用户的总数/HLR鉴权用户容量×100%,反映HLR中鉴权用户数占HLR鉴权容量的比例,当利用率超过预警门限,需加强监测。超过紧急门限,需考虑号码调整或扩容。
三、HLR开户用户利用率
HLR开户用户利用率指的是HLR中当前存储的用户开户的总数/HLR开户用户容量×100%,反映HLR中开户用户数占HLR用户容量的比例,当利用率超过预警门限,需加强监测。超过紧急门限,需考虑号码调整或扩容。
二、CP负荷
CP负荷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交换机主处理器负荷平均值,反映单位时间内交换机呼叫处理的繁忙程度,达到过载时将根据不同的过载级别启动不同的处理机制,产生呼损。
三、PAGING成功率
PAGING成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交换机成功收到寻呼响应次数/交换机发起寻呼请求次数×100%。超过预警门限后需要进一步确认是由于交换机的中继模块处理能力不足、或LAC区划分不合理导致无线侧的负荷过大、或无线侧异常等原因。
四、信令负荷
信令负荷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网元到各方向信令链路产生的每线话务量,反映单位时间内交换机到各方向信令链路上信令流量的多少,该指标值超过紧急门限后可能产生消息包的丢弃,需要增加链路。
五、话务中继每线话务量
话务中继每线话务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交换机各中继方向的每线话务量,反映单位时间内每可用中继线承载话务的繁忙程度,超过预警门限可能造成话务溢出,需加强监测并考虑进行中继扩容。
六、录音通知统计
录音通知播放成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录音通知播放成功率,反映单位时间内录音通知播放成功率,超过预警门限时直接影响用户感知,需从录音通知模块等方面查找原因。
拒绝播放录音通知的次数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由于中继忙而拒绝产生录音通知的次数,反映单位时间内由于中继忙而拒绝产生录音通知的次数,超过预警门限时需查明是录音通知模块资源或中继数不够的问题。
七、网络接通率
网络接通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长途来话应答次数+长途来话中用户原因呼损次数)/长途来话试呼次数×100%,反映单位时间内网络接通的质量,低于预警门限需针对呼损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及时提高。
八、切换成功率
小区切换成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跨LAC的小区间切换成功率,反映单位时间内跨LAC的小区间切换成功率,超过预警门限时需要查明是交换侧或是无线侧局数据的问题.
1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