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43_T 2420-2022园圃微灌系统建设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12664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4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43_T 2420-2022园圃微灌系统建设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清正版)DB43_T 2420-2022园圃微灌系统建设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清正版)DB43_T 2420-2022园圃微灌系统建设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清正版)DB43_T 2420-2022园圃微灌系统建设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清正版)DB43_T 2420-2022园圃微灌系统建设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3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65.060.35B 91DB43/T 24202022 园圃微灌系统建设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Garden micro-irrigation system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07发布-02022-10实施-088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主件型号标记 1 5 规划设计 2 6 水源条件 2 7 选型配套 3 8 技术要求 3 9 建后管护 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2、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怀化市正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华维节水科技装备(湖南)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海波、刘金章、罗超、杨绍日、徐广周。园圃微灌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果园菜园茶园等园圃微灌系统建设的主件型号标记、规划设计、水源条件、选型配套、技术要求、建后管护等。本文件适用于果园菜园茶园等园圃微灌系统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 GB/T 17187 农业灌溉设备 滴头和滴灌管 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GB/T 18690.2 农业灌溉设备 微灌用过滤器 第 2 部分:网式过滤器和叠片式过滤器 GB/T 18690.3 农业灌溉设备 微灌用过滤器 第 3 部分:自动冲洗网式过滤器和叠片式过滤器 GB/T 19812.1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 1 部分:单翼迷宫式滴灌带 GB/T 19812.2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4、第 2 部分:压力补偿式滴头及滴灌管 GB/T 19812.3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 3 部分:内镶式滴灌管及滴灌带 GB/T 504852020 微灌工程技术标准 NY/T 1361 农业灌溉设备 微喷带 NY/T 1368 微喷头及管件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48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3.1 输配水管网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将首部枢纽处理过的水安全合理地输送分配到灌水器的干管、支管、毛管及安全、控制和调节装置。3.2 智能控制系统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根据环境湿度、土壤含水率、营

5、养元素含量配比自动控制的调控装置。4 主件型号标记 4.1 灌溉首部体 8 GS 产品改进代号,用 A、B、C表示,基本型不标注 水泵配套动力额(标)定功率;kW 灌溉首部额定流量下的扬程;m 灌溉首部的额定流量;m/h 特征代号:组合形式,智能控制用 Z,自动控制用 A,有施肥装置用 F,其他不标 小类分类代号:“灌”“首”字拼音首字母 大类分类代号:排灌机械类 示例:智能控制灌溉首部基本型,配有施肥一体化装置,额定流量 50 m3/h,额定流量下扬程 45 m,水泵配套动力额定功率7.5kW,其型号表示为:8GSZF50-45-7.5。4.2 微灌设备 8 WG 灌水器布置方式和密度类型代

6、号,用 A、B、C表示 灌水器工作压力;kPa,范围值用“最小/最大”表示 灌水小区面积;hm 灌溉面积;hm 特征代号(灌水器):微喷头用 PT,微喷带用 PD,滴头用DT,滴灌管用 DG,滴灌带用 DD 小类分类代号:“微”“灌”字拼音首字母 大类分类代号:排灌机械类 示例:微喷头微灌设备,灌水器布置方式和密度类型为 A(适用某种/类作物),灌溉面积 8 hm2,灌水小区面积 1 hm2,微喷头工作压力 100 kPa300 kPa,其型号表示为:8WGPT-1-100/300A 5 规划设计 5.1 微灌系统建设应符合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农田水利、农业发展、环境和生态保护及园林绿地等规划

7、要求,并与灌排设施、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建设和土地总体规划相协调。5.2 方案设计应实地踏勘,绘制不小于 1/5000 的地形图;形成完整微灌系统建设方案。制作施工图,按微灌小区进行分区编号,并对图标、图例、技术要求等进行说明。5.3 管道布置应避免穿越障碍物,应避免损坏地下电力、通信等设施,应便于机械化作业。5.4 输配水管道宜沿地势较高位置布置;支管宜垂直于植物种植行布置,毛管宜按植物种植行沿行布置。5.5 应注重环境和绿化保护,避免水土流失。施工后应恢复环保绿化。6 水源条件 6.1 江河、渠道、湖泊、水库、井、泉等均可作为微灌水源;应能适合微灌系统取用;供水能力应能保障微灌系统作业需

8、要。6.2 微灌系统用水的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有关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悬浮固体物不应大于 100 mg/L;硬度不应大于 300 mg/L;不容固物不应大于 2000 mg/L;pH 不应大于 8.0;Fe 含量不应大于 1.5 mg/L;Mn 含量不应大于 1.5 mg/L;进入微灌管网的水不应含有油类等物质。7 选型配套 7.1 灌水器应根据园区地形、土壤、植物及其种植模式、气象等条件,结合灌水器水力特性综合选择,从微喷头、微喷带、滴头和滴灌管(带)等末级出流装置中选定灌水器型式。7.2 根据植物种植特征,划定微灌小区。根据植物生长需求,计算耗水量,选定灌水器型号。按园区微灌总

9、面积确定灌水器数量。7.3 根据园区种植植物分布特征,配套灌水器工作压力,选定输配水管网的干管、支管、毛管的型号,确定输配水管网的布置。7.4 根据园区微灌总流量和水压,选定灌溉首部型号。8 技术要求 8.1 安全要求 8.1.1 在电机接线端子、配电箱接线端子与机壳间绝缘电阻均不应小于 20 M。8.1.2 控制阀门的电磁阀工作电压应为安全电压。8.1.3 所有外露电线电缆应安装于阻燃塑料管或金属线管内。8.1.4 自动控制系统应具有防雷电措施。室外控制器其外壳应防水。8.1.5 外露传动部件应有防护装置。危险的高温部件应有热防护。防护装置应牢固地固定在机器上。8.1.6 装有自动控制装置的

10、设备应有联动控制与状态信号。设备运行方式应能随时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任何时候手动控制的权限都应高于自动控制。8.1.7 应有急停开关,应能切断整机电源。8.1.8 电控系统应设置接地保护、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装置。8.1.9 管路系统应有水压过载保护装置。8.1.10 施肥一体化装置的上游应设置防回流装置。8.1.11 不能消除或充分限制的机械危险、热危险和电气危险的部位,应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 GB 10396 的规定。8.1.12 应在防护装置上(连锁型除外)或邻近危险处设置安全标志。8.1.13 应在泵体明显位置清晰标明水泵主轴旋转方向。8.1.14 过滤器外壳应有清晰、耐久的水流

11、方向标识。8.1.15 各级网管应有制造厂名称及最大许用工作压力标识。8.1.16 使用说明书中应有安全注意事项,产品上设置的安全标志应在使用说明书中复现。8.2 首部枢纽 8.2.1 取水口处应设置拦污栅,从多泥沙水源取水时,应修建沉沙池。8.2.2 系统工作压力或流量变幅较大的微灌系统,宜选配变频调速设备。8.2.3 施肥装置的下游应设置过滤器;过滤器进出口应安装压力监测装置。8.2.4 施肥装置的上游应设置防回流装置。清洗过滤器、施肥装置的废水应单独排放并安全处置。8.2.5 过滤器选型应按 GB/T 504852020 中 6.2.3 的要求,根据水质状况和灌水器的流道尺寸进行选择;网

12、式过滤器和叠片式过滤器应符合 GB/T 18690.2、GB/T 18690.3 的规定。8.2.6 应根据微灌系统设计流量、工作水头、水质及冲洗周期确定过滤器的过滤量。8.2.7 施肥注入装置应根据设计流量大小、肥料性质及其灌溉植物要求选择。8.2.8 肥料罐应耐腐蚀。压差式施肥罐的抗压能力不应低于该设备处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8.2.9 额定流量下扬程偏差不大于明示值的 10;整机水头损失不应大于 5 m。8.2.10 整机密封性在额定工况下运行 30 min,各连接部位和过滤器等配套装置应无渗漏现象。8.2.11 含施肥一体化装置的灌溉首部电导率均匀性不应小于 90;电导率控制精度不应大于

13、10。8.3 输配水管网。8.3.1 主过滤器以下至田间的管道应采用塑料管与管件,干管和支管材料应为 PVC 或 PE。管道公称压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干管承压能力不应小于 1.0 MPa。8.3.2 管道应能抗老化,施工方便、连接可靠,铺设在地表的管道不应透光。8.3.3 支管及以上各级管道的首端应设控制阀,在地埋管道的阀门处应设阀门井。8.3.4 干支管的末端、低点应设冲洗排水阀和阀门井。8.3.5 在首部最高处、管道起伏的高处、顺坡管道上端阀门的下游均应设进排气阀。进排气阀通气面积的折算直径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 1/4。8.3.6 直径大于 50 mm 的管道末端以及变径、转弯、分岔和阀门处均

14、应设置镇墩。大于 20的坡地或管径大于 65 mm 时,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支墩。8.3.7 架设、铺埋或地表铺设管道应因地制宜,适用宜机化的要求,不应影响机具正常作业。8.3.8 管道埋深应结合土壤冻层深度、地面荷载、机耕深度和排水条件确定。干管一般冻土层以下,温室一般在地上。支管应铺设于地面或埋于冻土层以下。8.3.9 管路连接可采用粘接或承插套接方法。管件应按标记安装,不得反向。8.4 灌水器 8.4.1 滴灌、微喷灌的灌水器流量不应形成地表径流。8.4.2 灌水器制造变异系数不应大于 0.07。8.4.3 额定流量偏差(微喷带除外)不应大于 7。8.4.4 流量变异系数不应大于 7;其中

15、微喷带不应大于 10。8.4.5 微灌设备所用的微喷头、微喷带、滴灌管、滴灌带及管材材料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未塑化物及穿透性杂质,不得有龟裂、气泡、条纹、暴筋等影响性能的制造缺陷。8.4.6 管件的内壁及连接处应光滑平顺,弯曲处不应有明显的凹凸和压扁等缺陷。8.4.7 微喷头性能应符合 NY/T 1368 的规定。8.4.8 微喷带性能应符合 NY/T 1361 的规定。8.4.9 滴头和滴灌管及采用的接头应符合 GB/T 17187 的规定。8.4.10 滴灌带应符合 GB/T 19812.1、GB/T 19812.3 的规定。8.4.11 压力补偿式滴头及滴灌管应符合 GB/T 19812.2

16、 的规定。8.4.12 压差式施肥装置后应加过滤器设备。8.5 智能控制系统 8.5.1 系统运行应安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能适应灌溉现场环境要求。8.5.2 系统宜采用一个灌溉首部和一个或多个灌溉控制板组成的分层分布式结构。8.5.3 应选用标准、通用的设备,满足系统维护、兼容、升级换代的要求。8.5.4 自动控制系统宜具有遇雨延时灌水功能。8.5.5 智能控制系统应能进行手动控制和全自动控制功能的选择。8.5.6 应有作物需水信息智能诊断功能,并配备灌溉决策支持系统软件。8.5.7 系统应有灌溉首部内部局域网的数椐通信功能、灌溉首部与灌溉控制板之间传输网络的双向的数椐通信功能、灌溉控制板设

17、备之间的数椐通信功能。8.5.8 系统应能根据土壤含水率变化自动调节灌溉时间;出现管道破裂等故障能及时停止灌溉。9 建后管护 9.1 应制订微灌系统有效可行的管理和维护制度。明确管理和维护的责任人。9.2 系统应配置适量的备品备件。定期检查工程及配套设施的状况,并及时进行维护、修理或更换。主要部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维护保养。9.3 水源工程管护 9.3.1 水源工程应保证按灌水计划的要求按时按量供水。泵站进水池水位应保持在最低水位以上。9.3.2 进水池中的杂草和拦污栅上的污物应及时清除。9.3.3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化验。9.3.4 微灌系统运行前,应对泵站、管路和调蓄水池等进行全面检查,修

18、复已损坏的管道。9.3.5 微灌系统运行时,如发现输水管道漏水严重、控制阀门失灵等故障,应立即停机检修。9.4 水泵管护 9.4.1 水泵在启动前应检査联轴器或皮带轮传动对中、润滑油位、油质洁净、螺丝有无松动现象。9.4.2 离心泵启动前应灌满引水;启动前应关闭出水管路上的闸阀,以降低启动电流。9.4.3 应检査和维护测量仪表,监测水泵运行情况,检査水泵和管道有无漏水和进气。9.5 过滤器运行管理 9.5.1 网式过滤器一般灌溉 35 次后应进行清洗。9.5.2 叠片过滤器及砂石过虑器如未设自动反冲洗功能,需清洗时应能进行手动反冲洗。9.5.3 砂石过滤器进出口压差高于0.07 MPa时应进行

19、反冲洗。反冲洗时要注意控制反冲洗水流的速度,应能冲掉过滤污物而不会冲掉过滤介质。9.5.4 根据含沙量定期排除离心过滤器集砂罐内的积砂和污物。9.6 管道维护 9.6.1 灌溉季节应经常检查维护管道系统,控制匣门应启闭自如,阀门井中无积水;露地表的管道及管件应完整无损。9.6.2 应根据供水质量情况经常冲洗支管。打开毛管尾端的堵头,正常工作压力下每月至少彻底冲洗一次。9.6.3 每年灌溉季节结束,应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冲洗地埋管道及放空存水。露地面的金属管道应刷漆防锈。金属阀门应涂油防锈并关闭和加盖保护。9.6.4 灌溉季节结束后,应将地面铺设的支管、毛管作上标记,防止损坏;或将地面毛管连同灌水装置卷成盘状,按照所在位置做好标记存放于库房内。9.6.5 滴灌带、支管、毛管铺放时,按照所标记的位置在原位按顺序铺放,要拉直、铺平,严禁扭曲、缠绕、打折。9.7 智能控制系统管护 9.7.1 智能控制系统软件应有防计算机病毒和外来非法入侵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9.7.2 应定时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记录运行数据。9.7.3 灌溉季节前,智能控制系统对设备、电动阀操控应启闭灵活,运行可靠。灌溉季节后,对手自一体电动阀进行安全保护或拆除集中保存等处理。9.7.4 每周至少一次巡检;每季度至少一次维护;每年至少一次保养检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