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政治学原理问答题:.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4120483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原理问答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政治学原理问答题:1 政治带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答:(1)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2)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乏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3)政治,离我们太远,又太近。(4)政治,太“高尚”,又太“黑暗”。(5)政治,太“高深”,又太“直白”。(6)政治,让我们“伟大”,也让我们“渺小”。2 讲政治:讲什么和怎么讲?答:今天,我们开始“讲政治”,不是要讲那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以贯之的“政治常识”,也不是讲官场上跟风站队舞权弄术的技巧,而是要探讨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解析现实政治生活,探索构成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的机制,以及实现社会“

2、善治”的条件。从理论上讲,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必须是一个合理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社会。属于公共事务的,纳入公共事务管理的范畴,由公共权力(政府)部门采用法律的、行政的、政策的多重手段去解决。属于私人事务的,由私人自己或私人之间去自己解决。一个秩序良好的政治社会,必需正确处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诉诸国家权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实行社会自治?在什么情况下,又需要实现个人自由?从实践上讲,需要我们界定国家权威的基础和来源,国家权威的结构和实现形式;需要安排政府内部结构;需要界定政府与其他政治主体(政党、社团、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关系;需要确立社会自治的原则和

3、社会行为的规范;需要确定个人自由权利的内容和保障自由权利的机制。说到底,就是要解决自由、民主、平等、效率、权威的关系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关系问题的可行制度和实现途径。“讲政治”,就是要从理论认识和政治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如何构成;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机制来保障。3 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答:讨论政治和政治研究,不得不提到亚里士多德。因为他是学科分类的创始人,也是政治学的创始人。他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关于“善”的学问。“善”可以分成多种:有个人之善,家庭和村落之善,还有集体之善。研究个人之善的学问是伦理学;研究家庭或村落之善的是经济学;而研究集体或国家之善

4、的是政治学。概括而言,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政治分析原理告诉我们政治生活分析的方法,掌握这种方法能使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如何构成的。政治操作原理涉及政治制度的设置和政治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它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应该如何建立和如何维持。政治学为三种人提供帮助:一是政治从业人员。二是政治学从业人员。三是普通公民。4政治的含义?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答:1、一般的解释:(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

5、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管理政治观。(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2、马克思主义的解释:(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3、政治的含义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二是

6、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并因此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三是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5为什么说政治是不可避免的?政治会“终结”吗?答: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政治具有特定的社会作用和地位,这种作用和地位是通过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1)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反作用,它可以运用政治权力的力量,维护或者改革生产关系,推动或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是法律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因为法律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规范,

7、总是要由特定政治权力机关制定和认可,并依靠特定的政治权力保障其强制实施。(3)政治对于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它可以凭借自已的力量强化或者弱化特定道德价值,改造道德内容,使之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4)对于政治统治者来说,宗教也是一个巩固自己统治的有力思想工具,宗教能够充当统治者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精神鸦片,在中国,从奴隶社会开始,政治统治者就利用宗教来为自已服务,把自己的统治说成上天的意志。6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2)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基础是具有反作用的,政治的进程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基础的方方面面。(3

8、)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4)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政治现象可能错综复杂的甚至是带有很强主观色彩的。在具体的政治活动过程中,政治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方法和尺度。7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答: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政治具有特定的社会作用和地位,这种作用和地位是通过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因此,只有把握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和作用,才能把握政治的社会地位。(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3)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9、4)政治与宗教的关系。8政治学的学科性质?答:第一,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或者“国家活动”,将“政治学”定义为研究国家及其活动的规律的学问。第二,认为政治学研究对象是“社会公共权力”,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权力的获得和运用的科学。第三,认为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是公共事务,政治学就是对管理众人之事的研究。第四,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一个涵盖最为广泛的定义,我国台湾政治学杨幼炯先生、陈鉴波先生,苏州大学邱晓先生等,或多或少地倾向于这种观点,将政治学视为研究人类在政治生活上的相互关系,产生的政治现象的科学。9政治学的学科定位?答: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要对

10、其进行定位,只能从政治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中来认识和把握。它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政治学与哲学。第二,政治学与经济学。第三,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第四,政治学与法学。第五,政治学与社会学。10政治学的知识体系?答:政治学研究内容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即政治哲学研究和政治科学研究。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辨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现实政治做出评价,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如民主、自由、正义、平等等观念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

11、量化分析。(1)政治学理论。(2)中外政治制度。(3)行政管理。(4)国际政治。11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有什么区别?答: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辨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现实政治做出评价,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如民主、自由、正义、平等等观念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比如对选举和投票行为和结果的分析,对民意的调查研究,对政策结果的绩效评估,等等。12政治学的研究途径有哪些?答:第一,权力研究途径。第二,制度研究途径。第三,政策过程研究途

12、径。第四,政治功能研究途径。第五,政治意识形态研究途径。第六,国际关系研究途径。第七,政治行为研究途径。13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径和基本角度。第三,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二)政治学研究的其他方法在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中,也存在着非常多具有相当实际意义和借鉴价值的研究方法,其中,传统的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第一种,政治哲学研究方法。第二种,历史研究方法。第三种,机构研究方法

13、和制度研究方法。14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法天下,儒家的这种主

14、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法家的这种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霸道”。15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是什么?答: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研究。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1)君权神授说。(2)圣贤政治观。(3)伦理政治

15、与尊君思想。(4)重民养民教民思想。(5)德刑兼重。(6)法、术、势统治术。(7)重农抑商思想。(8)天朝大国理想。(9)忠孝观念,三纲五常。(10)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11)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12)“汤武革命,应天顺人”。16如何描述西方政治研究的过程和特点?答:按照一般的历史发展线索,我们可以将西方政治研究分为不同时期:即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现代时期当代时期。(1) 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2) 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3) 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4) 当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西方政治研究的特点

16、?答:西方政治研究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改变和研究内容的变迁等方面。依照历史的观点,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政治研究大体经历三个时期,即“传统学术”时期、“社会科学”时期和“激进批评”时期。(1)“传统学术”起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通常采用历史的和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讨论一些重大的道德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最好的政府形式?其研究核心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制度研究和理论研究。前者主要通过研究个别国家的特定的政治制度来研究政治,后者主要通过研究专门的理论概念或政治学作家思想发展来研究政治。(2)“社会科学”把政治学当作类似于社会学和经济学一样的“社会科学”来看待,政治学家收集

17、可分析性数据,运用现代量化和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0世纪5060年代,系统分析和功能主义成为政治研究的主要方法,宏观的系统分析模式成为解释政治的时尚理论。60年代以后,政治科学研究转向微观的个人行为研究方面,从而形成了理性选择理论。(3)“激进批评”大体也在20世纪后半段时间里兴起,它既反对传统政治研究中的普遍推理的方法,也谴责美国主导的政治科学偏见。激进批评者跳出政治学学术化的圈子,转而要求改变现存社会的一般教条。17现代中国政治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答:政治学的学科地位和价值得到重新确认以来,中国政治学发展被认为大体经历了恢复重建阶段(19781985)、学科扩展阶段(19861

18、992)和学科深化阶段(1992至今)18什么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特点、贡献和局限是什么?(1)所谓“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2)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特点:其一,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其二,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其三,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其四,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其五,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

19、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其六,规定自已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3)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政治学家主张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政治,发起了“新政治科学运动”,为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成为美国现代政治学的主流。(4)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局限:行为主义者严格区分“规范问题”和“经

20、验问题”。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他们强调政治学研究,要做到价值中立。在他们看来,一切缺乏经验资料支持的命题都只能当作假设,而不能当作结论。19政治研究科学化的局限性是什么?答: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将遇到以下三个难题:第一个是数据问题。第二个是隐性价值问题。第三个价值中立问题。20怎样认识政治研究中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观念的差异?答: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人性和公共权力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1)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

21、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总会“弃暗投明”返璞归真。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权力也多持肯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果偶尔出现“恶政”或“暴政”,那一定是当政者个人品德出了问题,需要整顿,需要思想教育,加强领导人廉洁自律,以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基于上述认识,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2)现实主义方案: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人是自私的动物,自利

22、自爱、趋利避害、求福避祸是人的本性。人原本就不是天使,今后也别指望会变好。能做到彼此不伤害就谢天谢地了。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权力也多持否定性倾向,认为公共权力本身就是“恶”,用好了能以“恶”制“恶”,用不好就更是变本加厉,雪上加霜。所以,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哪怕是“坏人”也无法“作恶”。这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21“公权”与“私权”划分的意义?答:(1)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2)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3)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4)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22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答:划分“公域”与“私域

23、”的界限,界定“公权”与“私权”的关系,究其本源,就是对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的界定。个人利益:指的是从公民个人角度出发,基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基础之上,源于人们生理、心理需求的物质及精神需要。团体利益:就是出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人们在维护各自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共同利益。部分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成员个人利益的交叉就构成团体利益。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既有协调一致的时候,也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在二者一致的时候,个人利益的最大

24、化也就意味着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反之亦然。当二者不相一致、甚至发生冲突的时候,划分二者的界限就显得非常必要。这种划分在理论和实践上就体现为法律对公共权力的限制和对个人自由范围的确认。23权力、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含义?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24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答:政治权力中包含着主客观两个方面的要素,这些要

25、素作为政治权力的来源,构成了人们服从政治权力的基础。(1)客观构成要素。第一,生产资料。第二,物质财富。第三,暴力。第四,其他。(2)主观构成要素。第一,能力素质。第二,身份资格。第三,理论与策略。第四,组织。25如何理解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关系?答: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第一, 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第二, 公共权力表现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的普遍约束力,公民权利表为公民在私人领域的自主和自由。从理论上划分“公共领域”和“私

26、人领域”的界限,目的在于明确界定“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关系,划定二者各自的范围。“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如下:第一,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第二,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力充分实现的保障。第三,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第四,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26什么是权力?什么是公共权力?答:权力: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公共权力:公共

27、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行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27.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治权力有不同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政治权力实现和作用方式的选择,主要是由政治权力关系的性质、状态、双方力量强弱等因素决定的。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方式多种多样。按照政治权力实现和作用方式是否动用武力,分为暴力方式和非暴力方式,其中非暴力方式按照和平程度逐渐增强分压方式、命令方式、规范方式和说服方式;按照政治权力实现和作用方式的奖惩分为奖励方式和惩罚方式。28.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有哪些?各种分配方式的依据是什么?答:分配方式:精英主义模式、多元主义模式、多元精英模式和马克思主义模式。依据:

28、(1)精英主义模式的依据是遵循马基雅维利的观点。(2)多元主义模式的依据是多元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3)多元精英模式的依据是多元精英主义者认为,现实中单纯的精英模式和单纯的多元模式都是不存在的;政治权力既不掌握在少数封闭的政治精英手中,也不掌握在多元的利益集团手中,而是掌握在多元利益集团的精英手中。(4)马克思主义模式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经济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此,政治权力也必然集中在处于少数的统治阶级的手中。国家作为一种强制机器,也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权力的工具。29如何理解政治权利概念?答:政治权力一般指公民在政治

29、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如言论、集会、结社自由等权利)、政治参与(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和社会平等(如种族、民族、性别、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以及平等享有社会福利的权利)三个方面的权利。30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答: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免受专制逮捕,自由言论、自由选举等权利。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如受教育权利,居信、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31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内容有哪些

30、?答: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政治权利有不同的内容。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一般来说,公民自由权主要包括:第一,人身自由。第二,言论自由。第三,通信自由。第四,集会自由。第五,结社自由。此外,对公民自由的规定还包括迁徙自由、罢工自由等。(二)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二)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

31、公民的参政权上。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32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答:(1)自由权利保障机制。(2)平等权利保障机制。(3)民主权利保障机制。33政治权力的特性?(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社会的支配力量。(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4)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5)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

32、入。34国家的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已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35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定义主要有哪几方面?答:(1)社会共同体说。(2)国家契约说。(3)国家统治说。(4)国家要素说。36政府的含义?从本质上说,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从外延的角度理解,对于政府的含义则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确定。广义的政府包括各类国家权力机关的在内,即政府是一个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机关的总称;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机关中执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关。行政和司法等机关的总称;狭义的政府

33、仅仅是指国家机关中执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关。37政府的特性?答:(1)阶级性。政府的阶级性是其赖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规定的,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2)公共性。国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的统治,但是,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统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往往不得不以形式上的中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而政府就是实现这种表面上公共性的基本形式。(3)权威性。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4)有机组织性。尽管现代政府都形成了严格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划分,但是就政府机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则构成了严密的有机整体。(5)特定的职

34、能规定性。38简述宪法规定的国家组织原则。答: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1)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2)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3)法法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说来人民主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力制约是国家运行的基本手

35、段,法治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障。39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政体划分的标准?答: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1、单一制,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2、复合制,复合制国家是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如共和国、州、盟、邦)等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按照其联合程度不同,复合制国家又有联邦制和邦联制之分。联邦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州、共和国、邦)结合组成。邦联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的联盟,它是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国

36、家政体划分的标准:第一,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多少人手中,即是由一个掌权还是由集体掌权;第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如何产生以及任期怎样,即执掌者是由选举产生,还是世袭,是实行任期制,还是实行终身制;第三,中央权力机关如何设置和分配权力,即最高权力是集中于一个机关,还是几个机关分工行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40政府的职能的含义?答:政府职能是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政府的实质和活动的内容。就其内容来看,政府职能主要是:第一,维持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第二,调整社会关系和实行社会监督;第三,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第四,管理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社会福利;第五,发展与他国的政治、经

37、济文化关系;第六,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防止外来威胁、干涉和侵犯。41政府的组织机构的含义及其设置原则?答:政府组织机构是政府为了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体现。政府组织机构的原则: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42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其划分标准是什么?答: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在政治学中,区分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主要根据如下情况和标准:第一,国家主权是由中央政权独享受,还是由中

38、央政权与地方政权分享;第二,中央和地方权力来源的不同:是中央权力授权给地方权力,还是地方权力委托权力给中央权力;第三,中央与地方如何划分各自的权力,是依据双方确定的规则还是以一方意志为依据。43简述政府组织机构的基本特性。答:一般来说,政府组织机构具有如下特性:第一,阶级性。政府组织机构作为统治阶级形成和行使政治权力的组织途径和工具,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和统治意志组成和运行的。第二,实体性。政府组织机构一般是作为组织实体存在的,它不仅有特定的物质形态,而且有特定的职位和人员构成,因此政府组织机构在外形上是明显可辨识的。第三,严密组织性。作为组织实体,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运行都遵循着特定的组

39、织原则和组织程序,各机构之间的分工和衔接都有程度不同的严密性。第四,特定的职能性。从总体上看,政府组织机构执行着政治统治和政治治理的全部职能。44什么是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有哪些?答: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是指统治阶级在组织政府时所确定的不同职能的政府机构的相互关系原则,它是不同职能的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在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原则方面的体现。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45简述政府职能的内容。答: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情况看,政府职能是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就西方国家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政府职能的内

40、容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守夜人”的小政府阶段。第二,积极干预的大政府阶段。第三,政府与市场合作阶段。46试辨析国家与政府的概念。答:在政治生活中,国家与政府的联系十分密切,两者的关系体现的在:第一,政府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第二,国家的产生以政府的形成组织标志,政府是实现国家目标最为基本的手段。第三,政府是国家的主权代表和具体形态。正因为国家与政府存在如此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在对政治现象的理解中,往往会把国家与政府混为一谈。而从政治学的角度,区分国家与政府,具有特定的意义和必要性。从历史和现实状况来看,国家与政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政府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而非国家的全部。

41、第二,政府权力受之于国家主权,但是,政府本身的更迭并不导致国家的灭亡。第三,政府的功能是国家功能的体现,但是,政府的功能并不同于国家功能。第四,国家在特定社会中代表和实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要求,但是,就其组织构成来看,国家却是由统治阶级成员和非统治阶级成员共同构成的。47试比较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答:(1)议会共和制。这种制度中的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采取议会共和制的资本主义国

42、家主要有法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国。(2)总统共和制。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担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美国、墨西哥、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实行总统共和制。48试述我国的国家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答:(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的政体,它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已的政权机关”。根据马克思主义

43、划分国家政体的标准,在古往今来的国家中,首先应该划分为剥削阶级国家政体类型和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类型。就剥削阶级国家来看,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实行过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种政体。(1)专制君主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形式的国家中,国家的最高权力为君主个人独揽,君主不受任何法律和机关的监督和限制,拥有超然于一切法律和机构上的最高的个人权力,君主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和法律,君主的权位由世袭而来,一经拥有即终身占有,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君主为中心,围绕着主权力形成并且为之服务的政治军事官僚机器统辖全国,臣民们服务和忠诚的对象是君主个人。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2)立宪君

44、主制,也称君主立宪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制度的国家,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是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政府等机关的限制。(二)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1)单一制国家的基本特点在于:第一,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第二,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第三,国家具有统一的中央政权机关,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掌握;第四,全国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按地域划分,各地域的地主权力必须受中央权力的统辖;第五,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45、第六,由中央机关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对外不具有独立性,因而不具有独立的外交权。(2)复合制国家的特点在于:第一,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第二,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已的宪法和法律。第三,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第四,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49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的意义:答:(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

46、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50如何认识政党与社团组织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答:作为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政党和社团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政治体系作为政治分析的一个基本概念,是系统分析理论在政治学及社会学科中应用的产物。要据系统分析理论,整个社会被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由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体系所构成。每一个完整的体系都可以分为“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政治体系也由“输入”和“输出”两个部分所构成,它接受来自分众的“要求”和“支持”作为其“输入”部分,通过政府决策,形成政策或法律作为其“输出”部分。(2)政治体系的“输入”部

47、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求”,即来自民众的各种要求,包括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就业状况,提供社会福利,保护个人权利等要求;二是“支持”,即民众给予政府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支持,包括纳税、服从、自觉参与公共生活等。(3)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公民被组织在各种团体之中,通中不同的渠道,形成政治输入。现代政治体系基本呈现三级化的结构模式:一是个体公民,二是作为“中价”和“过滤器”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三是作为“国家”或公共权力代表的政府。51如何理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答:如何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以及如何界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的重大问题。该问题反映着社会政治生活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政府与非政府

48、、公共权威与社会自治和个人自由权利各自的范围和权重比例关系。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对二者关系的不同界定关系到一个社会是实行“大(强)政府小(弱)社会”模式,还是相反,实行“小(弱)政府大(强)社会”模式。(1)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有着不同的表述,如有人将之概括为早发内生型国家的封建主义模式、共和主义模式、绝对主义模式、宪政主义模式和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独裁主义模式、平民主义模式、威权主义模式、民主主我模式。国家和政府的角度看,也有人从理论上将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进分为“有限国家”和“一元主义国家”两种类型,认为西方国家政治发展过程就是这两种关系模式的相互交替。(2)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因此,一无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52为什么说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特征?答: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50年代末期,大约有80%的国家实行政党统治。在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政治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