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气湿化瓶装置的消毒与管理由于吸氧患者的病种各不相同,所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也不同,若氧气湿化瓶装置(包括鼻导管、鼻塞、橡胶管和湿化瓶)没有完善的消毒管理措施,在患者中轮换使用,极易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湿化瓶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易于细菌生长,更加重了交叉感染的机会,甚至造成感染流行。这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威胁。为降低院内感染率,应加强氧气湿化瓶装置的消毒管理,需注意以下方面: 1 氧气湿化装置的消毒方法湿化瓶要先清洗,因长期使用后瓶壁会结一层碳酸盐类的水垢,不易清洗且影响美观,可用草酸或醋酸(加水1:10)倒入湿化瓶至满静置51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然后用500mg/L含氯
2、消毒液浸泡30分钟,用无菌手套取出湿化瓶管芯及通气管,再用无菌水冲净后晾干,放入消毒后的容器内备用,注明消毒日期。若湿化瓶消毒后未用,超过7天重新消毒。持续吸氧的患者可每日消毒更换一次。所以,每氧气表应配备2套装置,以便于及时更换。对不能浸泡的部位,要用75酒精擦拭(其优点是挥发快,易干燥无味)。2 消毒后湿化瓶的使用注意事项 湿化瓶内长期盛水易缩短氧气表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流量表不准确。原因之一是湿化瓶内的水分,不断蒸发进入流量表,使流量表内铝片生锈。原因之二是搬动氧气瓶时,湿化瓶内的水易倒流入流量表内,导致流量表不准确,从而影响吸氧准确氧浓度,达不到治疗目的。然而,采取消毒湿化瓶干燥放置
3、,既能降低湿化瓶的细菌感染率、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又能延长氧气表的使用寿命,保证吸氧浓度的准确性。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在使用时要现用现盛水,必须盛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至总体的3/4满,每24小时更换一次。为了杜绝因吸氧而引起的院内感染,必须树立预防控制感染的新观念,提高防感染意识,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吸氧湿化装置消毒管理,由专人负责,备用的湿化瓶内要保持干燥,使用时湿化瓶内盛无菌生理盐水,以达到避免交叉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确保患者就医安全、防治疾病流行的目的。医疗废物的分类与处置一、 医疗废物的分类1、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
4、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2、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二、医疗废物包装要求损伤性医疗废物放入利器盒,其他类别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包装袋;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三、医疗废物收集要求1、放入包装袋或容器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取出.2、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闭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3、包装物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4、批量的
5、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5、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并设立专门登记本、有专人负责.6、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和中文标识,中文标识的内容应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生产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7、五类医疗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8、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者防腐条件。9、医院污物的分类收集: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疗废物,红色袋装放射垃圾.四、医疗废物登
6、记要求及运送1、科室必须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与废物处置工作人员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用运送工具。每日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2、运送时防止流失、泄露、扩散和直接接触身体;运送医疗废物应使用防渗透、放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各种包装和运送工具应有专用医疗废物标识。3、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应在48小时内及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导致传染病发生时,按有关规定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4、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要求(1)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并设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日。对垃圾暂存处、设施及时清洁和消毒处理,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2)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者防腐条件.(3)医疗废物暂存处将医疗废物交由取得市环保局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