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史中国的原始社会1、 我国境内主要发现了哪些古人类化石?北京人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的科学意义如何?迄今所知,大概距今170万年到10万年之间,我们的祖先在自身的进化中还处于猿人(直立人)阶段,就劳动、生长、繁衍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我国的猿人化石及其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及其丰富,已正式发表的主要资料有:(1)禄丰古猿: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了一个距今约800万年的古猿头盖骨和下颌骨等化石,其活动揭开了我们祖先的历史序幕。(2)元谋人: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两枚门齿化石,定名为“元谋人”。元谋人的文化遗存有人工打制的石器、用火烧过的炭屑与骨胳,距今约170万年。(3)蓝田人:陕西蓝田发现两处猿人化石,
2、距今约60-80万年。蓝田人的文化遗存主要是石器,另有灰烬与炭屑。(4)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6个比较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和大约代表40多个个体的各部位化石,还有9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以及数以万计的石器及用火遗迹,距今约20-70万年。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从头盖骨看,带有较多的原始性,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语言中枢已经隆起,说明有简单语言,双手骨骼较为灵巧,上肢骨与现代人极为相似,下肢骨也接近于现代人,这说明劳动对人类的体质发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北京人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组织(1)生产工具:北京人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经过打制的石器,属于旧石器前期文化,石器有了一定类型和初步分工。(2)经济生活方式:采集
3、果实、挖掘块根是北京人维持生活的主要手段;狩猎也是重要的生活来源。北京人遗址保存的灰烬,说明不仅使用火,而且能控制火。(3)血缘家族: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是血缘家族。北京人时期,逐渐排除了不同辈分之间的乱婚状态,进入了血缘家族时期。2、 论证晚期智人时期氏族制确立的条件。(1)晚期智人的代表性遗存:距今5万到1万年之间,是晚期智人阶段,属于旧石器晚期文化。已发现的代表遗存有: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峙峪人、山顶洞人和左镇人等。(2)生产工具的进步:石器类型有所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磨光和钻孔是这个时期突出的工艺成就。弓箭的发明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3)生产领域扩大、生活水平提高:除采集、狩猎
4、经济外,山顶洞人还会捕鱼捞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提高,学会了用兽皮缝制衣服。装饰品的出现,说明当时已有了审美观念。(4)母系氏族制的确立:晚期智人时期已从血缘家族进入氏族公社阶段。氏族制的确立必然是母系。一是因为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显著地位,成为生产的主人;二是族外群婚必造成“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状况,世系只能以母系来计算。3、 简述我国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1)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重要遗存:大约距今1万多年,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已发现的重要文化遗址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等。(2)原始农业的发明:这一阶段普遍使用磨光石器,
5、是为新石器时代。有了新石器,才会发生农业。原始农业从采集经济发展而来,农业的发明权应该属于妇女。农作物北方以种粟为主,南方以种稻为主,同时已种植蔬菜。(3)家畜饲养业:弓箭的发明促进了狩猎经济的发展,为家畜饲养创造了条件。最早驯养的有狗、猪,还有少量的羊、牛、鸡。河姆渡遗址出土有水牛骨头化石。(4)原始手工业:原始手工业的发生也是这个阶段的突出成就。手工业以制陶为主,还有编织业、房屋建筑业、玉器制造和象牙雕刻等。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村落结构(1)村落结构:聚族而居是氏族公社的特点。这个时期的村落遗址相当密集。半坡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窑场、和公共墓地三个部分。(2)社会生活状况:
6、当时的婚姻形态已由族外婚发展为对偶婚,这是从群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中间环节。氏族成员过着民主生活,部落酋长的推举和部落内部事务的重要决定都要通过部落会议,不存在部落首领的个人权力。氏族成员间是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的平等关系。人们不仅生前住在一起,而且死后也不分离,以母系血缘为纽带把氏族成员牢固地拴在一起。4、 通过半坡遗址的村落布局来论证氏族制的内部结构。半坡遗址的村落和墓葬反映出半坡遗址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氏族制得到充分发展。(1)从遗址的结构看,半坡遗址约5万平米,包括居住区、窑厂和公共墓地三部分。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中间分布着许多小房子,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共计46座,每座小房子供
7、对偶家庭居住用。(2)从居住遗址反映,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婚姻形态已经由族外婚发展为对偶婚,即一对男女在或长或短时间内保持配偶关系,但这种关系还不稳定,不能构成独立的家庭经济,男子到女子氏族中来过婚姻生活,子女属于母亲。(3)氏族建立的民主、平等关系。由于人口增加和氏族制的发展,氏族内部分解为若干女儿氏族,这样就逐渐形成母系大家族,若干母系大家族组成氏族公社,因为实行族外婚,几个互为通婚的氏族又形成了部落,氏族制得到充分发展。氏族成员之间是平等的,过着平均生活,私有制没有出现,所以反应在墓葬中的随葬品不多,悬殊不大,多数是陶器等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和装饰品很少,女性墓葬中较多,说明妇女在生产中
8、的地位较高,显然尚处于母权制阶段。除了血缘纽带外,还有共同的信仰联系。早在山顶洞人时期就产生了灵魂不灭观念,到半坡氏族阶段,这种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他们确信人死后附在体内的灵魂不死,所以每个氏族成员按照自己的信仰习俗,墓葬有一定的葬式。半坡氏族的墓葬大多面朝西,小孩用陶瓮做葬具,底部穿有一个孔,让小孩灵魂出入有道路。这些都反映人们又一种信仰,盼望死后能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图腾慢慢就演变而来。5、 阐明我国原始社会从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变的历史条件。(1)父系氏族公社的重要文化遗存:大约从5000年前开始,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这一阶段的重要遗址有: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红山文
9、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良渚文化等。(2)男女地位与婚姻形态的变化:男女在家庭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生活资料的获得主要成为男子的事情,妇女则被排挤到次要的地位。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的变化是父系氏族公社形成的标志。父系氏族公社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从而取代了母系氏族公社。(3)居住与墓葬的变化:为适应一夫一妻制的需要,这个阶段的遗址出现了一些小房子,当是父系家庭公社的住宅。从这个阶段的墓葬看,出现了对男性生殖器陶祖的崇拜。随墓品多放在男子身边,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好。出现了夫妻合葬墓,特别是屈肢葬反映了生前男子对女子的奴役。还出现了父子合葬墓。墓葬的变化可以看出一夫一妻制和父系制的确
10、立情况。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经济发展(1)金属工具的使用:我们的祖先是较早地认识和使用金属工具的人类之一。考古发掘的铜器,质地多为红铜,也有青铜或黄铜,说明我国原始社会后期已进入金石并用时代。(2)农业生产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农业工具的改进,除磨光石器外,石耜和骨耜也普遍增加,农业已进入锄耕阶段。其次,经济作物的品种有了增加。再次,农产品的产量有了显著提高。(3)手工业技术的提高:除了冶铜术外,制陶技术也有了较大进步。普遍使用轮制法来制作陶坯,陶窑也有改进,温度可达1000oC以上。白掏的大量涌现,标志着制陶技术的巨大进步。玉骨器的制造也非常精美。(4)建筑技术的进步:龙山文化的建筑也有很大进步,
11、房屋多建在地面上,采用土坯砌墙,用石灰涂抹地面和墙壁,房基和墙壁留下了夯筑的痕迹。6、 我国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1)商品交换的出现:由于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的发展,产品增加了,逐渐出现了一些剩余。在此基础上,商品交换出现了,先是物物交换,后来发展为用某些商品作一般等价物(如猪、玉器等)。我国古代有“祝融作市”的传说,市即商品交换的场所。开始市场不固定,交易也不经常。(2)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在交换活动中,氏族首领利用职权,将交换的商品据为己有。最初的私有限于个人使用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然后是畜群,再是房屋、房屋地、园圃等。私有制的产生反映在这个时期的墓葬中,是普遍出现了随葬品悬殊的现象
12、。(3)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贫富分化的加剧,逐步产生了阶级。考古发掘提供的资料,说明这一时期的墓葬有明显的贫富之分,还出现了人殉。人殉制度是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氏族显贵可以任意屠杀俘虏或家内奴隶,作为供献神灵的牺牲。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表明原始社会的解体。家庭、私有制的发展和部落战争(1)婚姻形态的变化和最初的阶级压迫男子凭借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必然要求按照男系计算世系,按照父系继承财产,从而打破了母权制的婚姻只需,改变了群始形态下的对偶婚从妻居的传统,改变为从夫居,并建立其较为巩固和持久的结合,对偶婚逐渐被一夫一妻制所取代。(2)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父权制的形成和私有制的出现是联系在一起的,从父系氏
13、族公社形成时,由于生产的不断发展,畜牧业、手工业和农业的社会劳动大分工的出现,以及生产率的提高,产品有了剩余,便产生了商品交换。随着私有财产的逐渐增多,原始共产制的原则日益遭到破坏,在父系氏族内部,各家族的首领凭借自己的权利,掌握的财产越来越多而成为富人,墓葬的随葬品体现氏族成员内部已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3)部落战争和部落显贵的出现大约4000-5000年前,黄河流域一带居住着一些著名的部落联盟,如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组成的联盟,少昊部落和太昊部落组成的联盟,东南部的九黎部落联盟等,这些部落和部落联盟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战争加强了军事首领的权力,历史进入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首领化为王权,世袭的国
14、王出现。(4)古代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炎、黄、夷、蛮诸部落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东方的海岱地区及长江下游地区,此外还有“三苗”、“诸戎”、“群翟”,巴蜀先民及古越族等,他们通过斗争和融合,形成最初的以华夏族为核心的国家雏形。夏、商7、 夏朝国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一、夏王朝的建立及其国家机构1.夏族的兴起和活动范围 夏族,姒姓,是居住中原的古老部族。关于它的渊源,共有四说:一说夏族兴起于西羌;二说从夏族居住的伊洛河汾地区的仰韶文化发展而来;三说夏文化从山东龙山文化发展而来;四说夏族首先活动在陕晋一带。这里从第四说。夏族最后定居在豫西、晋南一带,伊水洛水之间是他们的活动中心。2.夏王朝的建立夏
15、建国后,由于游牧部落习俗的影响,夏都城多次迁徙。从地理范围看,总的趋势从豫西向豫东发展。到夏朝末年,夏人活动范围扩大。 3.世袭传子制的确立大禹因治水有功而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领袖,但就在他“执政”期间,己开始向君主转化,成为夏朝第一代王。夏朝从禹始到桀亡止共传14代17王,历经500余年。禹以前是“选贤与能”,从禹始传子启。传子制是原始社会后期的产物,这种新制度的确立需要经过一段巩固过程。所以通过与东夷部落的战争,夏启才稳定了王位,重建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夷夏之争经过四代人的努力,最后夏胜,夏朝因而复国。4.夏王朝的阶级结构和国家制度夏建立的国家是小邦,统治范围狭小,权力机构简单,据文献记
16、载,诸夷各部落与夏族频繁交往,形成了各族间的迁徙流动。这就必然打破牢固的血缘关系,按地区关系来划分他们的臣民。按血缘关系来划分臣民是氏族社会,而按地区划分臣民和权力则是国家的初期。夏朝初步建立了简单的国家机器。这种暴力机构就是武装部队,监狱及其他强迫他人意志服从暴力的手段,即构成国家实质的东西。二、夏代的经济和文化1.夏代社会经济状况二里头文化遗址,基本有两种看法,即一、其一、二期为夏文化,其三、四期为早商文化;二、其一、二、三、四期均为夏文化。目前史学界一般都赞成第二说。教材已肯定第二说。冶铜,宫殿基址、贝作为货币。夏代的历法夏小正2.夏文化的探索 夏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二里头文化最有代表
17、性。二里头一、二期开始出土青铜器,有工具,兵器和礼器。这也是国家机器确立的标志。在二里头遗址中曾发掘出不少铜渣、坩锅残片、陶范残片,说明夏朝能合范铸成铜容器。最重要是是发现1万平方米左右的宫殿基址,这是国家政权的体现。农业生产工具较多,如石器有铲、刀、镰等。骨蚌木器次之。陶器中有大量酒器,反映粮食生产较多。手工业中有大量陶器,都是轮制。陶器花纹有云雷纹、曲折纹、叶脉纹和动物形纹等。似铜器花纹。且发现乐器。发现有20多种刻划符号。出现明显的阶级对立。第一类贵族墓,随葬品较丰富。第二类平民墓,面积为一类墓的1/5或1/3,随葬品减少了。第三类无一定的墓圹,无随葬品。葬式有蹲坐、伸屈、俯屈、侧屈。有
18、的身首异处,有的被活埋。8、 盘庚迁殷的原因和意义如何?九世衰乱与盘庚迁殷成汤建国后维持了一个阶段的稳定局面,不久,因为王位继承问题,先后发生了伊尹放太甲和九世之乱事件。这期间,商朝的政治中心仍经常转移,到盘庚即位前有过五次迁都。盘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直到商亡未再迁都。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重要事件,它扭转了混乱局面,加强了商王室的统治。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此后,商朝又称为殷朝。9、 简述商朝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1)农业生产:商代以农业经济为主。生产工具主要使用木、石、蚌器,青铜农具数量不多。常见的耕作方式是合力并耕,集体协作。农作物种类甚多,主要
19、有黍、稷、麦、稻等,且产量甚多。商代的经济作物也很丰富,既种植蔬菜,又栽培果树,蚕丝业的历史更为悠久。(2)畜牧与狩猎:当时饲养的家畜,卜辞所见六畜俱全。商王敬奉鬼神用六畜作祭品,一次多达四五百头,甚至上千头。狩猎在商代既是营生的辅助手段,又是商王、贵族们游娱的主要活动。猎获的野兽主要有象、虎、鹿、兕等。狩猎方法有车攻、犬逐、矢射、陷阱、布网、焚山等。(3)手工业的发展:青铜铸造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到商后期达到高峰。青铜器种类繁多,有农具、手工工具、兵器、礼器、生活用具、乐器、车马器和装饰器等。商代铜器的精品出土很多,举世闻名的司母戊方鼎即为典型代表之一。制陶业也是商代主要的手工业部门。灰
20、陶代替了红、褐、黑陶而成为主要陶系。引人瞩目的是出现了釉陶(原始瓷器),把我国发明瓷器的历史至少提前到3000多年的早商时代。此外,骨器、玉器、丝织业、建筑业、漆器制作业等也有许多突出成就。(4)商业与交通:商代的商业活动除了民间交易外,主要是为贵族服务的贵族商业。在早商、晚商遗址中都发现了用贝随葬的现象,除海贝、玉贝外,也有青铜贝。甲骨文、金文都有贝字。商末铜器铭文有“赐贝”、“赏贝”的记载,以朋为单位,最多赐贝30朋。这反映当时贝已起到货币的作用。商代的交通包括水路、陆路两种。水上交通工具是船,陆路交通使用车。10、商朝的官僚机构包括哪些?(1)商王与中央官僚机构:商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对
21、全国臣民操生杀予夺之大权。商王传位的方法有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两种。到商后期康丁以后五世,才最后确定了传子制。商代中央政权的官职有:尹、卿事,为最高行政长官。在尹之下设有小臣、多臣、小藉臣等职,负责管理各种事务。当时国家机构主要有负责祭祀和军事的两大部门。(2)中央与地方区域的明确划分:商朝的统治机构分内服与外服,内服是中央,外服是地方。内服指王都及其附近地区。外服指商王畿以外臣服于王朝、效劳于王事的诸侯,他们对王朝要负担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商王还派王族的亲信去地方监督当地的首领,便于控制并加强其统治。(3)军队的组成及兵种:商王朝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分为右、中、左三师,此外,还
22、有旅的建制。战前,商王或商贵族都要进行“登兵”(即征集兵众),可以多达1.3万人。兵种除步卒外,还有大量车兵,系作战的主力。(4)刑罚制度:商朝没有成文法,但有残酷的刑罚,称为“汤刑”。墨、劓、剕、宫、大辟五刑具备。商朝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监狱。11、简述商朝的阶级结构。商代的阶级构成:包括奴隶主、平民和奴隶。商王是奴隶主贵族的总头目。商王以下有各级贵族,各级贵族有同姓与异姓之别。平民在商代是主要阶级。其地位比奴隶高,是从事井田劳动的主要成员。他们没有土地的所有权,需要当兵、纳贡和服徭役,随时有沦为奴隶的危险。商朝的奴隶多用于手工作坊和家内奴役。奴隶为奴隶主生前享乐从事繁重的劳役,贵族死后,他们
23、还要殉葬的牺牲。12、略述商灭亡的原因。(1)人殉与人祭:商朝人祭人殉之风盛行,商王或贵族死后,均杀人殉葬。以后每祭祀祖先一次,都要杀一批人。人祭人殉制是一种宗教习俗,商代保留这种野蛮习俗,也反映出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奴隶制不甚发达的情况。(2)商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商代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在祖甲统治时期。此后,历代商王都很腐朽。(3)商朝后期的腐朽统治:他们不断用兵征伐夷方,经营东南。频繁的征伐战争,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导致内部空虚,加剧了商末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4)商纣王的暴虐统治及败亡:商纣王的政治极其腐朽,他骄横跋扈,好酒淫乐,宠爱妲己,重用奸臣,排斥有识之士,使统治阶级内部
24、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商纣王的腐朽统治使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他为了强化统治,实行严刑苛法。同时大修宫室台榭、离宫别馆。在经济上加紧搜刮。广大民众生活在死亡线上,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样严重的局势,商王如临大敌,惶惶不可终日。这时商的属国周在西方兴起,国势日渐强大,商将被周灭掉已成定局。西周13、简述武王灭商的经过和意义。(1)牧野之战:文王死后,其子发继位,是为武王。当商纣王征伐东夷,后方空虚之际,武王联合了各路诸侯,以及西方及西南方的八族同盟军,向商都进军。双方会战于牧野,因商军“前途倒戈”,纣王大败,入登鹿台自焚而死,商遂亡。(2)武王迁都:周武王建国,史称西周,迁都于镐。镐京是周王及其贵族居住与
25、发布政令的处所,而文王所建的丰京,则成了专作祭祀祖先的宗庙圣地。(3)武王灭商的意义与作用:武王灭商是顺应历史潮流、得人心的一场正义战争。周的胜利,使方国或部落大大减少,这是历史进步的现象。新建立的西周王朝实行缓和矛盾的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安定与发展。14、简述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周初的分封制:所谓分封制,即周王室在整个统治区内封邦建立各个诸国,各地诸侯王“受民受疆土”,以达到“以藩屏周”的政治目的。周初先后分封了71国,姬姓独居53。其中主要的封国有:鲁、晋、卫、齐、燕、宋、吴等。(2)分封制评析:分封的核心内容是授民授疆土。除了“天子建国”的分封外,下面还有“诸侯立家,卿置侧室,
26、大夫贰宗”的层层分封。经过大分封,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分封制在当时是进步的,它是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阶段。不过,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也有它的相对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3)宗法制的内容与作用:所谓宗法制,就是在同一血缘关系的奴隶主贵族中间,按嫡庶、长幼、亲疏的不同,确定尊卑、大小、上下的等级区别。宗法制是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才最后形成为严密的政治制度。它的核心内容,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兄权,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宗法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但由于周人同姓百世不婚,就利用婚姻关系把异姓贵族联系起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
27、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样,国家就宛如一个庞大的家族系统,形成族权和政权的结合。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进行财产和权力再分配的制度,是调和统治者内部关系以便加强统治的制度。(1)使族权和政权合一,各级贵族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形成奴隶制国家的体制。(2)通过宗法制使各级奴隶主牢固树立“尊主”、“敬宗”观念。(3)以周王为首的姬姓贵族占首要地位,并联合异姓贵族以扩大统治阵营。(4)依据宗法关系,确定贵族的等级区别并形成奴隶制度的各种名分。15、略述西周的礼治和刑罚。(1)礼治的源起: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为了适应奴隶制经济基础的需要,确定了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礼治,先后
28、出现了夏礼、殷礼和周礼。周礼是夏礼、殷礼的继承和发展,最为全面典型。(2)周礼:所谓“周礼”,即表示等级关系的无所不包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其中包括种种行为规范、典礼仪式,以及表示身份的舆服旌旗、宫室、器用等制度。周礼名目繁多,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通过这些礼的规定,体现不同等级的上下尊卑关系,力图把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束缚在某种固定的阶级、阶层位置上,从而防止违礼即“僭越”行为,以便稳定贵族的统治。在独立成文法出现以前,这种礼还有法律的属性。(3)维护周礼的刑罚:为了维护礼治,西周统治者用残酷的刑罚对违礼行为进行制裁。除五刑外,还有“九刑”。另有赎刑,即交纳若干青铜赎罪。贵族犯了法,
29、交一定罚金,就可以免去刑罚。这必然造成施刑轻重悬殊、随意性很大的弊端。16、西周的农业生产情况是怎样的?(1)生产工具的进步:西周的农业生产工具仍然是石、木、骨、蚌器,耒耜是主要的工具。但青铜农具比商代增多。在西周遗址已经陆续发现了一些青铜农具。(2)耕作技术的提高:周人的主要耕作方法是“耦耕”。所谓“耦耕”,大概是两人协同耕作的方式。西周实行撩荒休耕制,田有“菑”、“新”、“畬”之分,三年一循环,保证三分之二的面积耕作,三分之一的面积休耕。这种办法起到了养地力和利用绿肥的实际效果。周人已懂得耘草和施肥的关系,还重视灭虫,注意修治沟洫,起排水和灌田的作用。(3)农作物种类与产量增加:农作物种类
30、很多,仅见于诗经中的植物名称就有100多种。主要有黍、稷、麦、稻、梁、菽、蔬菜、瓜果等。还普遍种植桑麻和染料作物。西周农作物收获量很大,诗经中就有描写粮食丰收的情景。17、西周衰亡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是什么?幽王的奢侈腐败与西周的灭亡:宣王死,其子幽王即位。幽王政治更加腐败,他把实权交给“善谀好利”的虢石父,而使“国人皆怨”。幽王即位的第二年始,由于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带来了大饥馑,老百姓到处流亡,社会矛盾更为激化。幽王宠爱褒姒,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母家申侯处,幽王讨伐申侯,欲杀宜臼。申侯联合缯与犬戎攻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下,虏走褒姒,西周遂亡。平王东迁:申侯在
31、鲁侯和许文公支持下立太子宜臼于申,是为平王。平王虽立,但已无力驱逐犬戎,前770年,他放弃了丰镐之地,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灭亡,开始进入东周时代。18、略述西周敬天保民思想。鉴于夏商覆亡的教训,周人开始对天、上帝的信仰发生了怀疑、动摇。周人认识到要“永保天命”,必须注意“保民”。由此提出了明德慎罚思想。明德,就是对民宽厚,达到惠民、保民;慎罚,就是用刑要适当。这一思想在当时对稳定周邦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兴起的儒学思想影响很大,孔子的“仁”学思想就是从这一思想演变而来的。敬天、保民、明德,即强调统治者的自我克制,强调德政。春秋19、述论大国争霸的历史条件和影响。(1)周天子地位日益
32、下降:平王东迁后,地盘一天天缩小,周天子已如同一个弱小的诸侯。诸侯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纳贡、朝聘和述职。王室经济日绌。(2)诸侯国实力日渐增强:春秋初,诸侯中首先向周天子抗衡的是郑国。平王死后,桓王继位,“周郑交恶”。前707年,桓王率师伐郑,被郑军打败。从此,天子的威信扫地,仅存共主的虚名。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这是大国争霸的前提。(3)影响较大的诸侯国:春秋初年有140多个诸侯国,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14国: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诸侯间的掠夺与兼并,使强者愈强,相继出现了左右全国政局的霸者,即所谓“春秋五霸”。20、齐桓公称霸的主要政绩是什么?(1)管
33、仲改革:齐桓公即位后,任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整顿行政机构,加强对士农工商的管理,改革赋税制度,实行军政合一,“寓兵于农”,建立三军,由此齐国富兵强,奠定了称霸的基础。(2)“存邢救卫”: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于前662年出兵驱逐了攻邢的狄人,并帮助邢人迁居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建立了新的国家。前660年,狄人又灭卫,杀了卫懿公,齐桓公派兵援救,并将卫的剩余人口迁到楚丘,另立卫君,使卫复国。(3)召陵、葵丘之盟:前656年,齐桓公会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之师伐楚,双方胜负难决,结果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暂时遏止了楚师的北上。前651年,齐桓公把周王的代表以及宋、卫、郑、许、曹
34、等国召来葵丘(今河南兰考)议订盟约。葵丘之盟是齐桓公霸业的最盛时期,这些“尊王攘夷”活动使他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主。21、简述晋楚争霸。(1)晋国的发展:晋献公在位时,扩建绛都,整顿内政,统一了今山西南部地区,发展成为北方的强国。晋献公晚年废嫡立庶,引起内乱,公子重耳出逃在外。献公死后,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他奖励生产,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整顿吏治,“举善援能”,作三军,使长期内乱的晋国又振兴起来。(2)城濮之战与践土之盟:前633年,楚成王率陈、蔡、郑、许师围宋,宋向晋告难,晋以救宋为名,联合齐、秦,于前632年伐楚。晋军为避开楚军锋芒,主动退军“三舍”到卫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
35、集中兵力打败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集中兵力打败楚军左翼,使整个战役获得胜利。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郑州北)会盟诸侯,周天子也应召参加,并册封晋文公为侯伯。史称“践土之盟”。晋文公成了中原的霸主。(3)鄢陵之战:楚庄王当政时,国势日强。前606年,楚庄王挥师北上,“问鼎之轻重”。前598年,楚迫使宋国降楚求和。晋派兵救宋,双方战于邲(今河南荥阳东北),晋军大败。前594年,楚又攻宋,宋向晋告急,晋畏楚不敢出兵。此后,中原各国纷纷背晋向楚,楚庄王当上了霸主。楚庄王死后,楚国势日弱。前575年,晋楚又交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北),晋大败
36、楚师,重新确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晋楚争霸前后达80年之久。22、试述春秋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1)井田制的瓦解:铁制工具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公社农民有可能开辟更多“私田”,而不肯“尽力于公田”。一些贵族也利用公社农民开辟“私田”,致使“私田”大量涌现。按照礼治原则,“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到春秋时期则不然,诸侯、贵族和周天子争夺“公田”的斗争屡屡发生,甚至还出现了把“公田”变为“私田”的事。大量“私田”的出现,使井田制逐渐趋于瓦解。(2)各国赋税制度的改革:由于井田制逐渐受到破坏,井田制下助耕“公田”的剥削方式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因此各国的赋税制度都进行
37、了相应改革。约前685年,齐国管仲实行按土地的好坏征收数量不等的田税。前645年,晋进行了土地分配与兵役改革。前594年,鲁行“初税亩”,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各国赋税制度的改革,促使了井田制的瓦解与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3)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从贵族中分化出一批地主,他们占有大量“私田”,采用征收实物地租的办法来剥削农民。从公社农民中则转化出一批自耕农,他们直接向国家缴纳赋税,并负担兵役、徭役等。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出现了一批具有封建依附关系的“隐民”、“私属徒”等类似农奴的人。这些封建依附关系正悄悄地孕育在奴隶制母体中。23、述齐、晋、鲁大夫兼并的情况。(1)田氏代齐:齐国的田氏原是陈国公
38、子完的后裔。齐桓公时,陈公子完因避陈公族内乱逃奔到齐,称田氏,任齐“工正”。齐景公时,田桓子采用较为缓和的剥削方式,争得民心。前489年,齐景公死。贵族国、高氏立齐景公之子公子荼为君。田桓子之子田乞发动政变,杀公子荼,另立公子阳生为君(齐悼公)。田乞自立为相,专齐政,继之又杀齐悼公,立齐简公。田乞死后,其子田桓(田成子)继续为相,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前481年,田成子发动政变,杀齐简公,另立齐平公。到田成子曾孙田和时,于前391年,废掉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完成了田氏代齐的过程。(2)三家分晋:春秋中期,晋国政权逐渐被六卿所控制。经过激烈的斗争,政权落到智、赵、韩、魏四家之手。前453年,赵、韩、
39、魏三家合力灭智氏,建立了政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3)鲁“三桓”执政:三桓指鲁桓公的后代,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个家族。前562年,“三桓”把鲁国的军事编制扩充为三军,各统一军,即“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前537年,三家又进一步瓜分国君的权力,鲁君的土地、人口(包括军队)都被三家瓜分了,公室在经济上只得依靠三家的贡纳来维持。到鲁悼公(前466-前429年)时,公室的没落已成定局。战国24、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并分析其意义和性质。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商鞅先后于前356年(或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推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废除井田制,
40、“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公布法令,申明“刑无等级”。设什伍连坐法,设县制。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商鞅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阻挠与反对。前338年,秦孝公死,秦惠王即位。公子虔等人诬告商鞅“欲反”,商鞅被迫逃到自己的封邑抵抗,失败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而死。意义:商鞅变法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封建性改革。(1)变法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培植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使封建制在秦国得到了发展和巩固。(2)就经济基础而言,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则是封建专制政权的统治基础。变法的关键是把大家
41、庭肢解为小家庭,发展与保护小农的个体所有制,并与此相适应重新组织各级地主阶级政权,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商鞅虽死,但“秦法未败”,因为变法比较深入人心,商鞅的主张得以贯彻实行,是秦富国强兵的重要原因之一。(3)变法内容看,主要矛头针对奴隶主旧贵族,剥夺其政治、经济特权,保护和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建立一套统治和剥削农民的制度。在戎狄风俗较浓的秦国还有进一步扫荡氏族残余的历史任务。所以,变法是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4)在列国变法中,商鞅变法又是比较彻底的。因为首先针对土地制度,废除了奴隶主贵族赖以生存统治的井田制,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存在,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
42、利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变法是一次进步的改革,是封建社会制度在我国建立的重要标志,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也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25、为什么说战国时期集权制度的形成开了秦汉政治制度的先河?(1)中央集权官僚机构的建立:各国相继建立了以国王为首的中央官僚机构。过去是文武不分,现在辅佐国王的最高长官是相和将,文武分开了。相,又称相邦、相国,或称丞相,为“百官之长”,是辅佐国王的最高长官。将,或叫将军,为武官之长。(2)郡县制代替分封制:郡县制代替了分封采邑制。郡设守,县设令;郡县的政令受制于中央,郡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县下有乡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乡里以下设什伍组织
43、,把个体农民编制在户籍上。(3)征兵制和常备兵的建立:军队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征兵年龄大概从15岁到60岁之间。各国还建立了常备兵。常备兵要经过挑选和严格训练,中选者可免除全户的徭役和租税。(4)官僚制度的形成:为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形成了一系列反映君臣关系的官僚制度,主要有俸禄制、符玺制和上计制。这些官僚制度使国王集权于一身,初步形成了中央集权政治,为秦汉封建专制制度开了先河。26、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生产关系是怎样形成的?(1)地主阶级的形成:最早的地主从贵族转化而来。他们在私田上采用封建的租佃剥削方式,使农民依附于他们,遂转变为新兴的地主。另外,还有一些建立军功的将士转变成为地
44、主阶级。一些大商人和高利贷者也把商业利润转移到土地上来,大肆兼并土地,随之转化为地主阶级,出现了所谓“贾田”。(2)自耕农:自耕农从庶人中转化而来,一般是五口之家,治田百亩的个体农民。国家用什伍制度把他们编制在户籍上,他们除负担“什一税”外,还有其他苛捐杂税,所剩无几,难以维持生活,若遇天灾人祸,就要破产流亡。(3)佃农与雇农:为了逃避日益加重的负担,许多自耕农放弃土地奔匿他乡,或者因种种原因失去土地,就只好依附于地主当佃农,从地主那里佃耕小块土地,把收成半数以上作为地租交给地主。(4)奴隶制残余大量存在:封建制确立之初,奴隶制残余仍然大量存在。奴隶有官奴、私奴两种,主要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有的
45、还用于农业生产。官奴婢还要从事筑城、畜牧和官府的差役。富商大贾也占有大量奴隶。而且出现了买卖奴隶的市场。27、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情况表现在哪些方面?(1)铁农具普遍使用:战国中期以后,冶铁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广。这个时期的铁器出土范围很广,在各遗址出土的铁器中,农具占重要地位。铁农具种类繁多,可见当时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几乎都已使用铁器了。(2)水利工程的兴修:铁工具的广泛使用,为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著名的水利工程有:魏国西门豹主持的引彰灌邺工程;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修建的郑国渠;秦蜀郡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3)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改进后的犁铧和锄,便于深耕易耨。除了牛
46、耕,有的地区还使用了马耕。当时人重视施肥,还懂得了消灭病虫害的道理。一些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业专著这时也出现了。(4)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提高。据魏国的李悝估计,战国初期魏农民的生产量一般亩产粟一石半,最好年成增产四倍,最坏年成则只能得三斗。在中原先进地区还开始推广一年两熟制。28、分析秦统一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秦统一六国时期1.简单经过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条件成熟之后,从公元前230到221年进行了十年统一战争。2.秦统一中国的主观和客现条件。(1)战国以来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使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创造了统一的客观条件。战国后期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已达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程
47、度,使各地逐渐成为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另外,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以邻为壑,互相制造水灾,只有在统一管理条伴下,水利灌溉工程才能大量兴修。统一是发展经济的需要。(2)春秋战国以来所形成各族人民初步融合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条件。比如秦向西方和西南方发展,形成了诸夏和西戎、羌、西南夷的各族融合中心。(3)“百家争鸣”为统一局面作了舆论准备。当时各家都提出了“定于一”的主张。孟子主张的统一,就是“天下有道”的“三王”时代,即以西周盛世为模式达到统一。荀子主张的统一,虽然强调的还是“礼治”,但已具有“法治”的内容了。韩非等激进派的法家亦主张统一,他们特别强调集权,实行“法治”,甚至思想也要定于
48、一等,主张用暴力实行统一。秦始皇正是沿后一条道路前进的。综上所述,经济发展要求统一,民族融合要求统一,公众舆论也要求统一。再来分析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主观条件。1.政治上,秦实行“法治”比较彻底,因此比其它各国进步。朝廷办事效率高。且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不结党私营。2.经济上秦也逐渐占了优势。秦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和兴修水利,奖励耕战,加上秦居关中又握四川“天府之国”,拥有足够的财力,也是秦能取胜的关键所在。3.秦奖励军功,军队比较勇敢善战,又居险要之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在他们挥师东向时,大有摧枯拉朽之势。4.在对外政策上,秦善于利用六国矛盾和弱点,各个击破,他们运用远交近攻,合纵连横政策灵活、有效地瓦解六国统治。5.秦始皇在统一战争中发挥个人的积极作用。他从组织上、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消除了吕缪太后阴谋集团,利于政令统一,防止割据势力的篡权和内战;另一方面十分注意网罗人才,任用法家李斯及大将王翦、王贲等,吸取韩非思想为创建统一大国的理论基础。这些措施均为加速统一大业、早日结束大国兼并的混战局面起了积极推进作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1.有利于加快封建经济发展的步伐。此前,各国间政治上的严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