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心理学概述 l 西方管理心理学家把自20世纪初以来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Y理论阶段(1927-1965);以权变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管理心理与行为的现阶段(1965至今)。 l 管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人心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目的.(ppt) l 管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为人力资源的招聘、选拔,绩效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2)激励问题.主要从工作价值观、职业发展、工作责任心、对社会
2、的态度等方面进行研究。 3)领导科学问题.领导在组织变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l 学习和研究管理心理学的六个方面的作用: 1) 有助于强化人性化管理意识,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2) 有助于合理选拔和使用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3) 有助于改善管理沟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4) 有助于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5) 有助于促进组织变革和发展. 6) 有助于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开发和有效管理。 l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实验法 2) 经验总结法 3) 现场研究法 4) 案例比较法 5) 测验法 l 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换句话说
3、,积极心理学就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l 关键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P16) 1) 提升自我效能感 2) 树立希望 3) 培养乐观精神 4) 提升幸福感 5) 增强复原力 l 知觉(P28):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l 知觉和感觉的区别(P28):感觉是对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外观等),知觉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l 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P28):整体性、相对性、理解性、恒常性。 l 影响知觉的因素(P30):
4、知觉者、知觉对象、情景。 l 人际知觉Z(P32):即认为对人、对群体的知觉不仅取决于被感知的人、群体本身,也取决于感知者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的经验。(人际知觉可分为: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和团体特性的知觉。自我知觉实质个体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知。) l 社会知觉中存在的五个偏见以及概念(P33): 1) 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或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2) 晕论效应:是指对一个人的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如“一白遮百丑”。 3)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给人
5、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4) 定型效应: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又称刻板印象。 5) 投射:是指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 l 西蒙曾指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决策。(P39) l 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P40): 1) 知觉 2) 思维方式 3) 气质与性格 4) 情绪和情感 l 个人决策风格(P46): 1) 均衡型决策 2) 冲动型决策 3) 怠惰型决策 4) 风险型决策 5) 谨慎型决策 l 个性(P53):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里特点的总和。 l 个性的类型中四种
6、气质类型(P55): 1) 多血质 2) 胆汁质 3) 粘液质 4) 抑郁质 l 日常生活中通常采用性格内向与外向(社交态度)、情绪稳定和不稳定(神经质、情绪状况)两个维度来分辨一个人的气质。(P55) l 常用心理测验(P61): 1) 麦尔斯-吉尔斯类型指标测验 2) “大五”个性因素模型 3) 加州心理测验 4) 投射测验 l 心理测验在管理中的应用: 1) 心理测验在公务员考试中的应用 2) 心理测验在企业网上申请中的应用 3) 笔迹分析在招聘中的应用 l 价值观(P84):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综合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对事务的看法和行为。 l 态度改变的理论有哪些(P88): 1) 费
7、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2) 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 3) 凯尔曼的态度转变与形成三阶段论 4) 墨菲的沟通改变态度理论 5) 预言实现改变态度理论 l 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P92): 1) 外部因素 人际影响 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 企业文化的影响 2) 内部因素 员工的认知 员工的需要 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 l 员工态度的调查方法(P96):问卷法、面谈法、行为观察法。 l 工作满意实际上是几种相关的态度(P99): 1) 工作本身,是指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有趣的程度,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和承担更多的责任。 2) 报酬,是指所得到的报酬多少、报酬的公平性和支付报酬的方式。 3) 升职机会,是指升职的现
8、实可能性。 4) 上司,是指上司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上司对员工及其利益关心的程度. 5) 同事,是指同事友善、有技术能力和支持合作的程度。 l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P99): 1) 年龄 2) 职业阶层 3) 受教育年限 4) 组织规模 5) 领导风格 6) 工作的丰富程度 l 如何提高员工满意度(P104) 1) 把员工的需要同企业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满足员工的需要。 2) 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使其有主人翁责任感及对企业的归属感。 3) 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管理人员帮助其实现,以满足员工实现自我成就感。 4) 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5) 管理人员实行走动管理,经常与职工自
9、由交谈,保持上下级沟通,促进了解,消除误解. 6) 重视员工培训。 7) 建立精神的激励机制。 l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P121):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l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P124):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l 期望理论(P128):由费鲁姆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努力的程度取决于个体行为可能带来的工作绩效的期望程度以及因绩效而获得组织的奖赏对个体的吸引力。 l 心理契约(P130):心理契约是运功与组织双方在相互关系中己方要为对方担负什么责任义务,同时对方要为己方担负什么责任义务的主观约定,是雇佣双方或劳资双方关于双边关系中相互责任义务的主观信念。 l
10、非正式群体具有如下四个特征(P163): 1) 自发性.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员工到非正式群体去寻找归属、认同、理解和表现自己、完善自己,自发组成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2) 成员的交叉性。有许多员工的爱好、兴趣比较广泛,体验感受比较丰富,因此他们可能参加几个非正式群体,从而使非正式群体成员具有交叉性。 3) 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核心人物大都善于协调成员间的关系,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影响力。 4) 排他性和不稳定性。对本群体意外的员工淡漠、疏远,甚至排斥。且容易分化、瓦解。 l 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165): 1) 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满足员工的需要. 2) 融洽员
11、工的感情。 3) 激励和培训员工。 4) 保障员工的权益。 l 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P167): 第一阶段 形成阶段 第二阶段 震荡阶段 第三阶段 规范化阶段 第四阶段 执行任务阶段 第五阶段 结束阶段 l 群体规范(P173):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或标准。 l 群体凝聚力(P177):是指使群体成员保持在群体内的合理,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是一种使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对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它可以被认为是群体的确定性特征。 l 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方法(P179): 1) 群体规模 2) 群体内部的一致性 3) 外部压力 4) 群体的领导方式 5) 群体内部的奖励 l 团队类型(
12、P183): 1) 问题解决型团队 2) 自我管理型团队 3) 多功能型团队 4) 虚拟团队 l 有效团队的特征(P185): 1) 清晰的目标 2) 轻松的气氛 3) 良好的倾听 4) 建设性冲突 5) 共同的认识 6) 良好的沟通 7) 角色的多变 8) 恰当的领导 9) 外部支持 l 团队建设的策略(P191): 1) 认识成员 2) 确定团队的目标 3) 建立标准和计划 4) 强调参与 5) 维持均衡 6) 分享荣誉 7) 评估团队的有效程度 l 组织有效沟通和改善沟通的策略和工具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P227): 1) 保证正式沟通渠道畅通 2) 学会积极倾听 3) PAC分析 4)
13、 周哈利窗口分析 l PAC分析(P232):相互作用分析是伯恩在他的大众的游戏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信息沟通的方法。相互作用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上的“自我状态”,即认为每个人在心理性格上有三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分别用P、A、C表示。 l 权力的基本类型(P251):(有两个是最重要的,我不知道是哪两个-_) 1) 法定权 2) 强制权 3) 奖赏权 4) 专家权 5) 参照权 l 员工援助计划(P353):员工援助计划(EAP)是由企业组织为其成员设置的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服务项目,用来解决员工及其家人的心理和行为等问题,以促进员工个人成长,
14、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 l EAP(员工援助计划)的作用(P355): 1) 个体方面 a) 减轻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情绪,预防过激事件的发生,提高工作积极性。 b) 学会有效协调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c) 增强员工自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并且改善沟通和人际关系。 d) 掌握解决下属个人心理困扰的实用技术。 2) 组织管理方面 a) 建立有效的员工心理管理机制,从而降低缺勤率和病假率,增加留职率,改进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b) 提高组织的公众形象,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c) 促进各部门、各层次员工间的沟通,改善组织气氛。 d) 提升管理者
15、“员工心理管理”技能,实现从传统管理者向教练型管理者转变。 l EAP的内容(P356): 1) 工作环境设计与改善 2) 心理压力应对 3) 沟通和人际关系改善 4) 职业心理健康问题 5) 职业生涯规划 6) 心理危机干预 l 心理健康(P360):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 l 评判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包括以下六个方面(P361): 1) 智力正常 2) 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 3) 行为协调统一 4) 自我意识客观 5) 人际关系和谐 6) 社会适应良好 l 如何缓解压力(P362): 1) 正视压力 2) 探求压力来源,进行压力管理 3) 学会幽
16、默应对 l 要善于管理情绪(P366): 1) 改变认知角度 2) 学会放松训练 3) 疏泄不良情绪 4) 掌握情绪劳动技能 l 如何提升、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品质(P376): 1) 良好的工作环境 2) 完善的薪资、奖金与福利制度 3) 休息娱乐需要的满足 4) 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 5) 教育与职业训练的提供 6) 人性化管理方式的事实施 7) 企业文化的建设 l 了解一下员工心理咨询(P381)。 以上是老师给说的内容,都写了教科书的页码,有疑惑的话自己翻翻看吧。下面的是案例分析,大概说了四个,出两个题.案例分析老师说的不怎么仔细,所以记的很乱,有什么问题的话问问别人吧比如单晓丽呵呵 w
17、ww2。gdufs。 需要了解的四个案例: 一、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什么是工作满意度、如何提高或保持工作满意度、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提高 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有压力感,不快乐,就会影响到工作绩效 HOW: 1。 给能力强的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刺激他的积极性。 2. 提供的多种报酬形式,使员工有优越感直接的经济报酬、知识薪酬,如培训,能让员工有潜能的获取、福利,如旅游等。 3。 改善工作环境 4. 帮助员工改变人际关系,使员工之间更加友好、善解人意 5. 改善人格与工作的匹配情况 二、关于权力的内容 权力的物种分类、组织里到底权力在谁的手中、处理政治上的问题要注意什么、有什么策略能让权力发挥的更好 三、全球化的背景下,什么什么(忘了老师说是什么)日趋重要 全球化的思维模式、卓越的团队建设 四、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知觉的偏差导致相处有问题,影响组织绩效 如何提高组织的绩效、知觉的五个偏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