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方政治思潮复习整理.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108859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政治思潮复习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方政治思潮复习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方政治思潮复习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方政治思潮复习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方政治思潮复习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方政治思潮复习整理二、名词解释1、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答案:(P22-25、P191-193)解读: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并不是自由的两种分类,而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两者是对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解释方式,我们不是把某些自由定性为消极的,另一些定性为积极的,而是在判定一个人是否自由之前,首先要决定我们采用的是哪种标准,如果依照积极的标准来看,这个人可能会是自由的,但是依照消极的标准来看则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这里的消极和积极并不具有褒义或者是贬义,可以参考正电荷和负电荷中的正负二字。当然,使用消极和积极本身也和对应概念的内涵有一定的联系。现在在政治哲学中谈论自由的概念的时候,自由主义者倾向于把自由理解

2、为消极自由。要理解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内涵,还是用一个前人常用的例子好了。假设我在开车穿过一个小镇,我遇到了一个岔路口,然后选择左转,但是没有任何人强迫我左转。接着我在一个十字路口向右转,同样,没有受到强迫。总之这里没有什么车,也没有行人和斑马线,没有交通事故封路,没有交警和路障,甚至没有红绿灯和监控,就是简单的那种一个岔路口有几个指示牌的那种岔路口。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完全自由的。但是,让我们试想另外一种情况:我开车先左转然后再右转,是因为我对毒品上瘾,比如说大麻,然后我十分想去某个卖大麻的人那里拿货,我知道他很快就要离开这里跑去另外一个地方。我觉得我不是被自己的意志,而是被自己强烈的毒瘾驱使

3、着要去开车和那个人碰面。并且我知道,如果我去和那个人碰面了,可能我会错过今晚的一场和客户的会面,或者是错过一班车和一次飞机。我希望我能够自由地控制自己(而不是被毒品控制),从这种非理性的行为中逃脱出来。所以,虽然我没有被路障或者是交警阻拦,但是与此同时,我却是某种意义上不自由的。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我们对于自由,有两种定义。第一种是外界主体对我的行为没有干涉。只要我在行为的时候,没有人干涉我的行为,我就是自由的,这里的行为包括了两种,一种是实在的行为,比如说上述例子中我选择的先左转后右转,第二种行为是潜在的可能的行为,比如说,即便当时我想先右转,或者是先左转再直走,也没有人干预我。另一方面,

4、自由又指我控制自己的能力。要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我必须能够自控。在上面那个例子中,我虽然知道我有很重要的火车或者是飞机要赶,又或者是说我虽然知道我要去和重要的客户见面,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去买大麻。这种情况下我没有充足的自控能力,所以我是不自由的。概括来说:消极自由就是指,做事情不受外界干预。积极自由就是指: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这两者应该在很大的层面上是重叠的。2、价值多元论答案:P190解析:自以赛亚伯林提出“两种自由概念”以来,价值多元论一直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热议的一个话题。在伯林那里,价值多元论首先是针对现实政治的反思;它抗拒以单一价值凌驾于其他价值之上的价值一元论主张,进而捍卫自由主

5、义的政治制度。在伯林为我们提供的价值多元论版本中,价值的不可通约性(inmensurability)是它的一个核心主题,即不同价值之间不存在一个可通约的标准,不同的价值无法也不能划归为一种单一的价值。正是依据这个主张,柏林捍卫一种多元的善的观念,进而将其与自由主义互为支撑。这一不可通约性的观念,也为后来围绕着价值多元论的各种观点所共享。支持价值多元论的论者自不必多说,他们均将不可通约性的观点作为抗拒价值一元论的基础性论题,而对于价值多元论持有异议的论者,也恰是针对不可通约性来试图维护一种单一性价值的基础地位。3、最弱意义国家(诺齐克)答案:P65简述诺齐克“最弱意义国家”观念美国著名学者诺齐克

6、描摹了一个“最弱意义”的国家。在诺齐克看来,这是一个全新的、依据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市场原则形成的一个全善的国家模式。本文试图从分析“最弱意义”国家的含义入手,从而简要介绍诺齐克最弱意义国家的观念。 诺齐克在他自己的著作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中构架了一个全新的国家观念也即“最弱意义国家”。诺齐克的这个观念是按照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以市场原则形成国家理论的唯一垂范之作。他认为,这种国家是最善的国家,是唯一能在道德上被证明是合理的国家模式。 一、何谓“最弱意义”? “最弱意义上的国家”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这个国家应该具有多少权力?诺齐克本人给出了我们回答:“最弱意义国家”只有防止暴力、偷

7、窃、欺骗和监督履约的功能,当然,这些功能都要建立在这个国家有收税和再分配这两个前提之上才能实现。 其“最弱意义”就是要说这个国家模式拥有最小的权力,在政府机构最小,国家权力最弱的状态中保证个人自由自愿地生活。国家的功能越多,对个人权力的侵犯就越大。诺齐克的“最弱意义的国家”无疑是功能最少的国家。 “由于一种能通过不涉及个人同意的正义过程产生的制度结构,将不会限制个人的权利,也不会体现个人并不具有的权利,所以,就权利而言,这种结构就较为接近于由道德边际约束规定的个人权利的起点,并且,它的权利结构就将因此被看作是正义的”。(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 二、“最弱意义”如何实现 在诺齐克看来,国家对市场

8、主要起一个规范的作用。国家从“支配性保护组织”脱胎出来,为市场上的人们提供保护性服务。那么这个保护性服务的伦理学疑问就出来了:保护性服务的限度在哪里?是否市场上的任何人任何行为都可被保护?保护就是被干涉,向组织购买服务的人是否就能忍耐自己的生活被随意干涉? 答案是否定的。诺齐克认为国家只能作用于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即防止暴力、偷窃、欺骗和监督履约等几个方面。除此之外,哪怕是再多一点点的都是对个人权力的侵犯。 (1)税收和再分配 既是是最弱意义的国家,也要有税收和再分配的存在。这是诺齐克最弱意义国家产生的两个前提。但是这种税收和再分配仅限于最弱程度的存在。国家绝对不能为了帮助穷人而剥削富人的财富,

9、这样就侵犯了富人的权力。这样做的目的虽善,但手段却是恶的,即损害富人的合法利益也是不道德的。 诺齐克认为,税收和再分配是为了维持国家公民的福利水平,诸如修建学校,医院等等。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公平而损害道德。如果不损害道德又想达到公平的话就要借助市场手段。 在市场条件上,鼓励慈善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允许富人在市场上私人出资建立这些福利机构,尽管这些出资的富人可能不仅仅是由于自己的道德水平高,他的真正动机是为了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等等。我们都应该鼓励。现在的一些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就认为,福利国家的存在反而使得慈善行为减少因为福利国家要维持广泛的福利,必然要大范围的增税;过高的税率又抑制了富人

10、行善的热情。只要废除福利国家,富人的税负减轻,慈善之泉自然又会重新涌动。比如美国小布什政府,就致力于减少税收,虽然他这么做的目的在于刺激经济增长,但同时给社会慈善事业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2)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全体社会成员带来好处的产品,又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比如国防,应由国家提供;准公共产品,比如城市供水,则可以私人提供。诺齐克认为,最弱意义的国家应该在这些领域充分地引入市场原则,这些设施可以由个人或想从非成员身上获利的组织提供。比如,保险公司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保险,比如寿险、财产险、失业险等等,市场上的人们自然会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购买自己所需的保险。 三、最

11、弱国家公权力,最强个人私权力 市场的存在,要求国家权力缩小;国家权力缩小后,出现的“权力空白地带”必然要求被填补,如何填补呢?在个人自主状态中扩大个人权力,把国家除最核心权力以外部分通通剥离,并把这些剥离下来的权力交给个人自治。这样,就实现国家权力的最弱和个人权力的最大。 1、国家权力强大的表现 (1)公民权利无法抗衡国家权力 诺齐克认为,目前普遍存在的国家体制中,国家权力仍过于强大,政府仍然掌握着大量的经济资源和配置资源的权力,具有很强大的垄断力量,严重制约了市场的有效运行,并导致政府官员腐败和暴力侵犯个体公民本来不可被侵犯的权利。 相比之下,公民权利太过弱小,在实践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屡屡

12、受到政府强权的侵犯。不仅仅如此,甚至个人在与组织、团体、这些非国家机构的较量中亦处于弱势。 (2)行政权力一支独大 权力制约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权力内部即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相互抗衡与制约。西方社会虽然做的较好,但是仍然存在行政权力强势于立法权和司法权的问题。 就我国现实来看,我国长期以来,也是如此。行政权的过度扩张并集中,非常不利于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相互制衡。导致行政权力的坐大,行政侵权事件屡见不鲜。同时,由于行政权过于强大,法院常常受制于政府,不能维护受到行政权侵犯的个人权利。 (3)权力运行不规范 只要有国家还存在,政府就必须担负起行政性的事物,同时也独享行政权力这一国家权力

13、中最主要的权力。 那么,在政府行驶这种权力的同时,种种不规范的情况就随之出现了。比如,权力行驶过程中出现的透明度差的问题:世界各国都有无比多的秘密要保守,即使连美国政府这个自诩是“世界上最透明的政府”每年也有大量的帐目被冠以“机密账户”的名称,拒绝国会议员对其进行调查;同时,我们在许多影视作品里也可以看到美国政府总是在掩盖大量的事实真相,以达到政府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这一切,都是违反美国宪法和相关法律的,但是没有办法,在强政府存在的情况下公民对此毫无办法。苏联是这样做的、日本是这样做的、英国是这样做的世界上所有的政府都是这样做的,除非是诺齐克所说的最弱意义国家,否则所有的国家都不能在道德上被证明

14、是合法的。 2、树立个人权利意识在市场经济中,主体只有通过等价物才在交换中彼此作为价值相等的人。3、用权利来制约权力 4、绿色政治/绿色和平主义答案:P198-202解析: 绿色和平主义是一种将“绿色”与“和平”联系起来的思潮,所以和平政治的内涵不仅在于追求世界的绿化,而且在于追求世界的和平,即世界因绿色而和平,同时也因和平而绿色。具体而言,绿色和平主义的和平政治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国行和平的基础(二) 以整体和系统的治理方式解决全球问题(三) 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是维护国际和平的重要力量5、民族主义答案:P166解析:“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

15、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英国民族学家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个性,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据美国学者路易斯斯奈德研究统计,近代以来至少存在有200 种以上的不同含义的民族主义。四、简答1、当代政治思潮基本特点P8-132、当代自由主义的基本特点 P28-31 古典自由主义如何看待自

16、由的地位(黄本洛克)(一)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1)个人主义(2)自由原则及其限度 (3)平等原则及其悖论 (4)自由主义及民主(5)自由主义国家学说 (二)传统自由主义与现代自由主义的区别(1)理论基础: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道德学说和新契约论(2)自由理念:个人自由至高无上、个性解放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与社会发展相协调(3)基本权利:生命、财产、自由权利范围的扩大和内容的丰富(4)民主理念:法治与分权、代议制民主法治与民主的关系、民主程序、民主秩序(5)国家作用:消极无为福利国家(三)传统自由主义与传统保守主义的位移(四)当代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战后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概况 1.20世纪50-6

17、0年代的冷战自由主义(1)对“极权主义”的研究(2) 对“乌托邦主义”的批判(3)对民主的重新解释2.20世纪70-80年代自由主义的内部争论3.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革新3、简要地介绍下有限政府理论的主要内容约翰洛克在其重要著述政府论中,把政府看作是“必要的恶”,明确提出“有限政府”的概念,强调以基本人权(生命权、财产权和自由权)来为政府行为设置“底线”,以法治和人民的“革命”权来抗击政府强权。“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法治的最重要的政治职能就是铲除无限政府,确立和维持一个在权力、作用和规模上都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的“有限的

18、政府”。有限的政府与有效的政府并不对立,相反,有限的政府是有效的政府的前提。不是有限的政府,不可能是有效的政府。无限而有效的政府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政府。大跃进、文革之类的“伟业”,就是这类政府的最典型的注脚。在有限政府之下,要使国家和政府有所作为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国家和政府的权力和能力加以必要的限制。没有限制的权力,必然要导致对权力的滥用,从而败坏了国家的能力。一个合理的政府理所当然地只能是有限的政府。4、当代保守主义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代背景要介绍)时代背景:20世纪保守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这时期的保守主义思潮主要是对消逝的旧传统的悲叹,对

19、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抵触和对强有力的杰出人物即精英人物的呼唤。这一时期主要有两派人物。一是精英派和专家治国派。以意大利的莫斯卡和帕累托为代表的精英派认为,人类社会永远存在有文化教养的杰出人物和愚昧无知的民众。学者、政治家、艺术家和企业的管理者是杰出人物,而保持精英的素质和领导权是拯救西方的惟一途径。以美国的伯纳姆和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专家治国派则根据现代工业社会的新变化认为,西方各工业国都进入管理社会,出现了新的管理阶级和作为社会主体的技术专家。他们是社会的真正领导者,议会民主行将灭亡。二是以英国的保守党政治家休塞西尔为首的保守主义。塞西尔是英国保守党在20实际初的重要理论家。他在保守主义

20、一书中对伯克的保守主义思想原则作了新阐发。他提出要尊重权威和现实,审慎对待变化,维护国家团结和英国的地位,他的思想,体现了20世纪初保守主义的基本特征。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一时期,是新自由主义的盛行时期。与此相应,正是新保守主义潜心研究、酝酿和提出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构建理论体系的时期。当代许多新保守主义者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观点、崭露头角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末至今。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福利国家政策陷入困境,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出现膨胀,爆发严重的经济萧条,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遭到了挑战。此时,新保守主义兴起,并且迅速蔓延

21、,成为在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籍奥地利政治思想家哈耶克,美国弗里德曼以及布坎南、诺齐克等。这几位也都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这一时期,新保守主义的主要特点是,把古典自由主义即自由放任主义同保守主义结合在一起,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因此,研究西方政治思潮的人们,也通常把他们称为自由保守主义。而西方经济学界,则多把他们称为新自由主义者,但这两者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原因:P58-615、评述一下哈耶克自发扩展秩序理论(理论特点、局限性)答案:P72哈耶克从现实的制度现象出发,对社会秩序的形态做了类型学的划分。他认为,依据古典的两分法现存秩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人为”制造

22、的秩序(artificial roder),亦称被指导的秩序(directed order)或外力产生的秩序,可用希腊字“taxis”来表示(哈耶克更倾向于将其称为“组织”);另一种是“自然”的秩序(exogenous order),后者否定理性设计的制度型构,而认为秩序是有系统内部形成的(endogenous order),可用希腊字“cosmos”来表示。 但哈耶克指出,这种传统的两分法在解释一些社会现象时是有限的。他更加倾向于将现存秩序中那些“既非自然又非人为”的中间形态称为“自发的秩序”。按照弗格森(Ferguson, 1767文明历史随笔:187188)的说法,它们是“人类行为的结果

23、,但不是人类设计的产物”。这种秩序的类型学划分,形成了哈耶克秩序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哈耶克从复杂性、抽象性以及目的性角度区分了两种秩序的差异。首先,从复杂性程度看,人为设计的秩序比较简单,其界限在于使设计者能对整个秩序进行有效的审视和控制;而自发秩序的复杂程度则超越了个人心智所能掌控的范围。由此,哈耶克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自发秩序是一种真正复杂的秩序,它包括比任何人脑所能确知和操作的更多个别事实,其形成依赖于自发的力量。其次,就抽象性而言,人为秩序是具体的,其创设完全建立在人类知识的基础上;但与此相反,自发秩序不一定能为人的感观所完全感知或理解。由此,哈耶克认为自发秩序的抽象性以及要素关联的

24、复杂性,只能经由明确阐释这一抽象性的知识理论才可以达致认知。最后,从目的性来看,人为秩序是理性设计的产物,它带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特性,是人之集体行动的产物;而自发秩序的演化并非外力所为,其演化和型构的路径并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总体而言,哈耶克关于“自发秩序原理”的(直观的、并有些消极)寓意是:社会制度不是有意识的理性设计产物,试图有意识地对演化的社会秩序进行重新设计(正如预想的那样,至少在原则上表现为“社会主义”或“社群主义”的大部分形式),将极有可能带来更差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尽管哈耶克区分了两种秩序,并解释了自发秩序的性质,但他显然没有向人们明确揭示出“什么种类的规则可能带来好

25、的社会秩序”,以及“理性能否对规则的选择有所说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哈耶克论著给人的最直观的感觉是:他明确地指出,尽管不是所有演化而成的秩序都是可取得(有效的、进步的、或是正当的),但他还是更加肯定的强调了演化秩序可能带来更多的好处。在他看来,经济问题的本质是个协调问题,而我们所见的社会现象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秩序的结果。哈耶克的高明之处在于:首先,他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市场必须解决的协调问题上来;然后,他告诉人们“市场是一种对个人计划进行协调的机制”(Hayek 1937, 1945)。哈耶克关于自发秩序论证的一个重要基点,来自于他的知识论。他认为,知识在本质上是根植于社会价值之中的,但社会行动

26、者并没有准确意识到(或者说他们错误的理解了)这些知识的社会价值。哈耶克认为,意会性(隐含的、实践的)知识是人类知识的主要形式,而那些可辨识的共同知识则在本质上是个次要的形式,它们(意会的和可辨别的知识)以分立的形式存在于不同主体的大脑中,并随时跟随社会现象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由分立知识为基本形态的知识存在,决定了人们试图通过集体行动设计制度的想法变得极其危险。基于这样的知识论,哈耶克所提供的社会秩序定义或许只能这样描述:“自发秩序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因素确定的,这些因素能创造出一种情形,在这种情形下,个人能够根据他们独特的知识形成对他人行为的预期,而通过对个人行为进行可能的成功调适,这些预期证

27、明是正确的(Hayek, 1978: 9)”。局限性:需要明确的是,哈耶克并没有绝对地排除形成自发秩序中的某些人为因素,他承认这些人为因素具有或多或少的引导力量。但正是这一点遭到了范伯格(Vanberg)的批判。他认为,对哈耶克方法中演化方面的系统坚持,有可能导致其全部要旨失却本义的危险。范伯格明确意识到了哈耶克论著中存在的巨大冲突,他将这种冲突表述为“在哈耶克思想中同时存在理性自由主义(rationalist liberalism)和演化不可知论(evolutionary agnosticism)。” 范伯格在1986年发表的评哈耶克自发秩序原理中的文化演进的著名论文 中指出:哈耶克关于在群

28、体中自发演化出有效率规则的假设,只能在定义好的相互依赖性中发生,而一旦偏离这种严格定义的依赖性,这种自发演化的有效率规则就很难实现。在范伯格看来,有效率的规则只能预期在纯粹的协调博弈中自发的演化,而不能在合作博弈中自发演化。 范伯格主张将这种冲突进行调和,从而使哈耶克的演化主义方面隶属于理性自由主义。从本质上讲,范伯格的调和战略依赖于对两种演化命题的区别:有条件演化和无条件演化。他认为哈耶克分析的演化分析并没有考察“演化过程在没有任何详细说明的约束条件内进行(无条件演化)”的情况,因此,其分析只能算是有条件演化命题。6、简述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特征答案:P104-1097、法西斯主义的主要论断有

29、哪些?法西斯主义(英语:Fascism;意大利语:fascismo)是一种结合了社团主义、工团主义、独裁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中央集权形式的社会主义、军国主义、反无政府主义、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反共产主义、和反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法西斯主义可以视为是极端形式的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大英百科对法西斯主义一词的定义则是:“个人的地位被压制于集体例如某个国家、民族、种族、或社会阶级之下的社会组织。”法西斯主义是西方国家在陷入经济大恐慌的困境后的产物。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的加剧,处境恶化、不满现状的中间阶层的情绪,要求政府寻求新的统治对策以及更为中央集权的经济控制、和准备重新划分世界的战争的需要,促

30、成了法西斯的产生和发展。法西斯主义的特点:对内:现代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例如,德国的政治警察“盖世太保”,可不经法律程序,肆意将成千上万的进步人士投入监狱。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冲锋队”和“党卫军”,制造了无数反犹太人和迫害政敌的公开暴力事件,搜捕所谓的“国家的敌人”,对人民进行迫害和控制。日本法西斯势力要求在天皇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他们制造了一系列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用独裁代替民主。对外:法西斯政权都狂热的进行侵略和扩张,醉心于建立庞大帝国。法西斯主义在20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曾经风行一时,与美英法的民主自由主义苏联的社会主义并立,形成当时世界

31、三大主要思潮。这说明法西斯主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蛊惑性,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迷信它,追随它,为它牺牲性命。法西斯主义的欺骗性在于它的五个理论:1、种族优秀论。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其他种族都应当接受日耳曼民族的领导和统治;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低劣”的种族,应当对之实行种族灭绝。希特勒引用当时的一种社会学说社会达尔文主义(注:这种学说同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毫无关系,而是歪曲了达尔文的生物学说)作为依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同动物社会一样,服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定律,优秀种族必然越来越强大,成为世界统治者;低劣种族必然被淘汰,趋于灭亡,就好像自然界的某些物种必然被

32、淘汰一样。这种披着“生物科学”外衣的谬论,为发动侵略战争、进行民族压迫奴役以及种族灭绝制造借口,是极其反动的。日本军国主义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只有大和民族才能统帅亚洲各民族,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同对抗欧美民族,与西方平分世界。日本军国主义不是引用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而是引用日本的神话传说。这种传说称,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创造的,特别优秀,应当领导和统治其他民族。中日韩学者合著东亚三国近现代史(又名开创未来的历史)中方作者之一步平,接受记者采访,谈及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的危害性时说:“教科书的体系和日本战前军国主义教科书的体系是一致的,这是个最大的危险”。“战前旧的日本教科书,

33、一开始讲日本是神的国家。日本的国土是神的化身,日本天皇是神的化身神的后代。日本国人也和神有联系”;由于日本民族特别优秀,所以中国和朝鲜相继被日本打败;只有日本国能打败西方,标志就是日本能够打败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俄国(指日俄战争)。据媒体报道,最近日本右翼势力又在借庆祝日俄战争胜利100周年大做文章,鼓吹日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事实证明,日本军国主义从来没有承认失败和灭亡,天天都在伺机而动,梦想卷土重来。2、国家至上论。希特勒把它的主义叫做“国家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骗人的幌子,其实只是“国家至上主义”。法西斯主义反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民主思想,主张“国家高于一切”。爱国本来是一

34、种美德,但是任何真理诠释过头,都会变成“歪理”。“爱国主义”的正确理解应当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尊重别的国家,而不歧视和侵犯别的国家,因为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有权利热爱、保卫和治理自己的国家。法西斯主义则把“爱国主义”变成“国家沙文主义”,鼓吹只应当爱自己的国家,并且鼓吹日耳曼民族的国家既优秀又强大,理应实行扩张主义,侵略和占领别的国家。日本军国主义除了同样鼓吹国家至上主义,还加上日本特色,那就是把尊神(尊崇神道教)、忠君(效忠天皇)和爱国(为“大日本国”作贡献和牺牲)三者合为一体。所以日本军国主义比德国法西斯主义更具有“迷信狂热”和“封建色彩”,这是中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人,比中了希特勒

35、思想毒害的人更难醒悟悔改的一个重要原因。3、领袖至上论。希特勒极力推崇当时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学说。尼采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少有的具有天才的“超人”,一类是占绝大多数庸庸碌碌、盲目服从的“庸人”。“超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能力,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权力领导和驱使“庸人”;“庸人”则应服从“超人”的命令和指挥,充当“超人”创造历史的工具。希特勒利用这种学说,自诩为唯一能够“拯救德意志”的领袖,通过纳粹党和“党卫军”大肆鼓吹对“领袖”(希特勒)的狂热信仰绝对崇拜和绝对服从,在纳粹党内和德国军队内实行“铁的纪律”,对人民实行极端独裁专制的法西斯统治。 墨索里尼与希特勒日本军国主义同样鼓吹“领袖至上”

36、。不同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把“天皇”奉为天照大神赐给大和民族“万世一系”世代继承的“神圣领袖”。鼓吹对天皇的狂热信仰、绝对崇拜和绝对服从。另一个不同是,日本军国主义把等级森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军事专制制度,推广到国内和殖民地统治的各个方面,形成日本军部享有“一人(天皇)之下,亿万人之上”的绝对权力,强迫一切民众对日本军国主义“绝对服从”,任其宰割。 4、意志至上论。希特勒还极力推崇尼采的“唯意志论”。尼采认为意志就是力量,只要意志坚强,具有“主观奋斗精神”,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就必须握有权力。他创造了“权力意志”的概念,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掌握和发挥权力,“扩张自我”。这是一

37、种极端自大狂妄,权力欲薰心;只要个人意志,不要理性思维;只凭个人奋斗,蔑视广大民众;不顾客观现实,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荒谬邪说。希特勒深受尼采学说影响,写了自传体的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坚强意志和主观奋斗精神可以战胜一切。这本书的毒害作用很深,使得许多希特勒信徒追随“领袖”,甘当侵略战争的炮灰。日本军国主义也极力鼓吹“意志至上”。他们不是引用德国的尼采哲学,而是鼓吹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这种“精神”的首要信条是绝对效忠天皇和自己的主人(日本古代的武士是由封建主豢养的);其次是勇敢作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再次是坚忍不拔,恩仇必报;等。日本军国主义用这种精神对其追随者和日军官兵进行“洗脑”。二次世界

38、大战战败后,若干日本官兵面向天皇所在方向,下跪剖腹自杀,以示“效忠天皇,宁为玉碎”,正是中武士道精神毒害太深的表现。5、暴力和强权就是真理论。墨索里尼鼓吹,罗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罗马大帝国灭亡以后一直未能复兴,是因为缺乏杰出的英明领袖,以钢铁意志实行“铁腕”统治。他和希特勒、东条英机一样,坚决反对民主自由、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认为,这些学说使人心浮动,社会动荡,国家涣散软弱。他们认为,武力能战胜一切,“强权就是公理”,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社会,都必须实行强权统治,进行武力征服。【摘要】: 罗尔斯正义论对西方伦理学乃至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元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

39、转向的重要标志,研究正义论以及罗尔斯正义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关怀价值。 本文主要以正义论研究为主,着重解析正义论的两个维度。维度之一是平等理念的诉求,罗尔斯在改造西方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平正义,正义的主题从自由走向平等,规定了正义社会中公民应拥有的基本自由,并界定平等的最低阙值,遵循最大最小值规则,最大限度保证最不利者的自由。维度之二是制度安排的实现,在正确理解罗尔斯制度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实现制度正义的途径,以分配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弄清制度正义与正义感的关系,在制度安排下的个体正义感的形成将有助于社会稳定与社会整体的持久正义。 正义的价值具有普遍性,

40、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开展两个正义维度的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真谛和他精心营造的正义之路,寻求罗尔斯正义理论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从平等的价值取向、制度建设、权利和权益的分配、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等方面实现公平正义。借鉴西方理论,要认识到中西文化和思想的差异,寻求罗尔斯正义理论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也要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个现实国情,还要看到罗尔斯正义理论在个体美德培养方面的局限。为了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既要建构完备的制度,寻求制度正义的完善,又要培养个体的正义感,用社群主义的观点来弥补罗尔斯理论的不足,不断提高个人的美德。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