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107446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部控制一 、 上市公司 2009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 概况本文 选取 2009年 广 东省 上 市公 司 作 为研 究 样本 , 剔 除 *ST 和 ST 公司 、 金融保险业公司 、 上市时间三年以下 的公司 、 在 AB 股同时上市的公司和深圳板块的公司 , 选取 剩下 76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 。 由于深市和沪市 对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规定不同 , 而且 这种不同足 以 影响 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积 极性 . 广东省上市公司 2009年有 6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 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 占样本公司的比重为 88。16; 9家 公司未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

2、价报告 , 占样本公司的比重为 11。84。 67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 27家上市公司自愿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自 我评价报告进行审核 , 并披露了审核报告 。从以上披露情况可以看出 , 广东省上市公司具备内部 控制自我 评价 条件且愿意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公司 数量越来越多 , 而且从总体上看 , 愿意披露内部控制自我 评价报告的公司的数量仍属大多数 .二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分析根据 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 和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指引 ,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 法规和公司章程等内部规章 、 按合理的授权使用和处置资 产 、 严格按会

3、计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对外提供真 实可靠的财务报表 。 基于此 , 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1:具有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的上市公司对外发布 的财务报表未出现会计差错 .假设 2:具有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 审计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假设 3:具有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的上市公司未受到证 监会的处罚 。(一 对假设 1的验证76家披露 2009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 , 共有 6家公司 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 占广东省 76家上市公司的 7。89%。 而 在 6家进行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司中 , 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 价报 告 的公 司 有 5家 , 未 披 露 自 我 评价 报 告 的 公 司 有

4、 1家 , 占差错更正公司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83.33、 16.67, 披 露内部控制自我 评价报告 的公 司进行差 错更正的比例更 高 ,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 笔者认为 , 广东省上市公司当 前的内部控制系统仍不够完善 , 管理层出具的内部控制自 我评价报告不能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 , 没能起到 积极的作用 , 与假设 1相悖 。(二 对假设 2的验证由于 2009年广东省 76家上市公司都被出具了标准无 保留审计意见 , 这表明这 76家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或配 合审计部门的工作中都做到了符合法律规范 , 也证明了注 册 会 计 师 对 76家 上 市 公 司 的 财 务 报 告

5、 编 制 基 础 的 合 法 性 、 公允性 、 可靠 性予以充 分认可 , 从这一点上 , 没能体现 出披露内部 控制 自我评价 报告的公司与 未披露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在审计意见类型上的区别 。(三 对假设 3的验证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是保证经营的合法与合规 。 良好的内部控制应该能够为规避因违规经营 、 违规调度资 金及使用资 产 、 财务报表 舞弊 、 信息披露违规等原因受处 罚事项发生提供合理保证 。 广东省 76家披露 2009年年报 的上市公司中 , 只有 2家公司被证监会处 罚 , 虽然只是占 广东省 76家上市公司的 2.63%, 却都是披露了内部控制自 我评价报告

6、的公司 , 未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 反而未受到证 监会的处罚 , 由此可以看出 , 内部控制自我 评价系统仍然不完善 , 不能对内部控制合规性目标的实现 起显著作用 , 与假设 3相悖 .三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存在的问题对 2009年广东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进行分 陈 芸 /文 提要 :本文结合 2009年广东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情况 , 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对实现控制目标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建议 。69Commercial Accounting 2011412期Commercial Accounting 2

7、011412期本栏目协办 :中央储备粮兴隆直属库内部控制析 , 笔者发现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仍不完善2009年广东省 76家上市公司中 , 有 67家自愿披露内部控 制自我评 价 , 这说明绝大多数公司自我评价意识 较 强 , 但将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与未披露内部 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公司的情况进行对比 , 可以看出披露内 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无论在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 还 是经营的合法性方面 , 出现的问题比未披露内部控制自我 评价报告公司多 , 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对提高内控 的有效性所起的作用不显著 。(二 信息披露缺少实质性内

8、容 , 且较为零散由于 相关规定 只做了纲领性要求 , 并 未 对披 露 的 形 式 、 内容做出 详细 规 定 , 所以大多数企业在披露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报告时存在重形式 、 轻内容 、 过于模式化的问题 . 而且 , 大多数 企业 只是披露了内部控制其中的一两 个方 面 , 很少真正 涉及 到 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 即使 认 为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 也是 “ 控制重点不突出 ”、“ 个别 控制业务执行不力 ” 等表面化描述 , 信息需求者从中 获 取 的信息量就大打折扣 , 而且在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时 , 不论是披露的详尽程度 ,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 还是披露 的位置

9、都不尽相同 , 这样不利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 给 信 息需求者带来了不便 。(三 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责任主体较混乱 笔者发现 , 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责任主体较 混乱 , 出现了多种 形式的责任主体 , 例如公司名称 、“ 董事 会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 等 , 有的公司甚至没有写明责任 主体 。 上 市公 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责任主体的不明 确 , 一旦公司内 部控 制自我评价报告出现问题 , 信息 使 用 者搞不清楚应该由谁负责 , 势必会影响信息使用者对公司 的信心 , 影响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可信度 。四 、 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建议对于内部控

10、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 , 国外已经有了一 套成熟的体系 , 我国有必要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 同 时借鉴国外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框架 , 制定出切 实可行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 。(一 提高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重要 性的认识之所 以会出现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对实 现控 制 目标 的 效果不明显的结论 , 原因在于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自我 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没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效用 。 对此 , 一方面应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要求的权威性 , 并 且制定更为严格的相关法律法规 , 对不按要求披露内部控 制自我评价报告者进行惩处 , 以引起上市公司更为广泛的重视 ; 另

11、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力度宣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 告相关法律法规 , 同时对上市公司负责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的人员进行培训 ,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 重要 性以及 学习如何出具更为专业的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 报告 。(二 规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格式笔者发现 , 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 内容和格式差异非常大 。 有的公司对内部控制要素进行详 细的描述 , 有的 公司则是把公 司的基本 情况 、 发展沿革等 信息披露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 . 为了让信息使用者 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 应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内容和 格式进行详细规定 , 如对内 部控制信 息披 露的主体 、

12、 形式 及框架体系发布指导性意见 , 改变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杂乱无章的现状 , 使之从形 式到 内容上不 再空泛 , 不只是 触及最基本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 而是更为深入地让信息 需求者了解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质 。(三 健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监督机制首先 , 要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 营造 守法 、 公平 、 正直的内部环境 . 其次 , 要使内审部门在形式 上拥有独立性 , 加大监管力度 , 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 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 再次 , 要完善监事会职能 , 应 确保监事会与董事会 、 管理层之间具有必要的独立性 , 这 样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

13、职能 , 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 . 最 后 , 应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自我 评价报告进行审核 , 并出具审核报告 . 审核意见可比照注 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 , 以保证内部控 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四 明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相关各方的责任 针对 上市公司 对内 部控制自 我评价 报 告的 责 任主 体 认识不足的问题 , 政府监管部门应明确上市公司披露内部 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责任主体 , 并规定其对信息的真实性 负有法律责任 , 可以促使相关责任主体更加谨慎对待内部 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 。 此外 , 政府部门应加强事后检 查 , 如发现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合谋造假内部控制信息 以及不合格的信息披露者都要进行严惩 , 以保证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报告的质量和完善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建设 。(作者单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会计学院 责任编辑 钟音7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