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4103132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 一、课标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更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为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模块1的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本节内容既是第二章地球上的

2、大气的基础,又是大气运动的理论依据,对后面章节的教与学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体现课改理念,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2、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本课时重点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第二是大气的垂直分层;第三是大气的热力作用。 3、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教学目标 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制定的教学目标为基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衡量本节课程,具体可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册图表说明第一是大气

3、的组成及其作用。 知识与技能方面:明确大气的热源,大气的各组成及大气的垂直分层;能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大气情况及天气状况;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表的作用以及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并结合实际解释自然界中的生活现象对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做相关的讲解。 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法与图表分析法相结合,探寻大气的组成;联系生活的实际讲诉个组成成分的作用,用图表法一一分析大气各垂直分成的情况,由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大气的热力作用,从而进一步阐述大气对大阳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的保温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气的环保意识;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培养地理审美情趣

4、;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的科学态度。 (2)确定依据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本节内容:从大气的过程受热探索大气的热力作用。 教学要求:让学生对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及大气的热力作用有较高的认识。 学生的期待:想了解大气冷热及运动的奥秘,理解大气对大阳辐射和对地面的作用,学习终生有用的地理,培养地理探究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 教学难点:各大气的主要特点;大气的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2)确定依据 本节内

5、容:冷热不均如何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作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大气的运动不易理解。 三、教法分析 1、教法概述 “施教之初,贵在得法。”从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节课将以“设问置疑、引入导课读图分析、概括规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汇报成果、观看录象复习总结、练习巩固”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经历一个由“感性理性实践理性”的认知过程,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兴趣,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更好地结合图表学习相关知识。 2、教学策略的选择及依据 (1)教

6、学方法的选择 本节课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图表分析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 (2)选择依据 本节内容多,原理性强;涉及等压面、等温线,较为复杂、难度大;同时要运用物理运动和受力分析的知识,比较抽象,要求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缺乏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 3、教学媒体 (1)教师支持材料:教师用书,教案稿等。 (2)学生支持材料:课本、地图册、实验汇报材料。 四、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具有一定地理基本知识,但是仅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认知,对原理性认知较少。 (2)高一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又有一定

7、的探索能力,本节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2、学法指导 (1)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 让学生尽量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实例(比如山顶和山下的温差),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课堂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知识。 (2)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掌握要点和探讨问题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掌握知识得出结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学生通过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学会观测、比较、分析、总结。 通过绘制大气垂直分层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创新学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 1、回顾上章内容,引出本节内容 通过对地球里三层外三层的回顾,引出本章

8、大气的内容,从而开始对大气的组成的认识 2、读图讲解,层层递进 通过读地图册,从而加深对大气干洁空气的认识,了解他的组成,进而对其作用的分析 3、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大气的垂直分层 通过对生活中,山地和山脚的温差,引出本节的第二块内容,大气的垂直分层 4、画图层层分析 通过画大气垂直分层图,分析图形曲线特征,对各层的由来一一作分析,讲解各层的气温情况、空气运动以及天气状况 5、再次联系实习,研究大气的作用 通过对夏天白天在多云和晴朗天气的温差比以及晚秋有云夜晚和无云夜晚的温差比,引出大气的热力作用 介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6、层层深入 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通过大气的特殊性质,分析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反射物选择性,散射具有选择性(晴朗的白天是蔚蓝色的原因) 7、源于实际,分析理论 大气对地面得保温作用也是联系生活的冷暖现象,结合课本的图解,分析大气保温作用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