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谈谈戏曲了解京剧》说课稿.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103062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戏曲了解京剧》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谈戏曲了解京剧》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谈戏曲了解京剧》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谈戏曲了解京剧》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谈谈戏曲了解京剧说课稿 这节课设计的理念是让学生轻松愉悦的进入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并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注重语文熏陶感染作用。设计这一课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种类,尤其是国粹京剧,让学生认识京剧,了解京剧,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自己,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并能够形成学生走近知晓关注乃至弘扬京剧艺术,这对引导学生关注京剧的文化传承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有重要的意义。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京剧角色

2、、京剧脸谱、以及一些和京剧有关的常识,并集体学唱唱脸谱的歌曲,为进入“戏曲大舞台”渲染氛围。课前要求学生学唱1-2首戏曲片段。为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做充分的准备。 这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2、以了解欣赏国粹京剧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以了解欣赏国粹京剧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2、通过了解中国戏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 在教学过程之中,为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3、,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直接、更形象的感受京剧、了解京剧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增强文学的感染力与艺术的内涵。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是首先让学生欣赏并演唱歌曲唱脸谱营造一种走入京剧的氛围。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走入京剧,(我用具体展示一下),然后调查学生对中国戏曲常识的了解并重点了解中国的国粹京剧:明确京剧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使用二胡、京胡等乐器。有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因它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因而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都获得了经典性的地位。接着我向学生介绍要了解京剧把握四个方面问题:即:角色、扮相、场景、手段。这样可以系统的了解京

4、剧、感受京剧: (1)京剧的行当:通过展示出生、旦、净、丑的相关角色。 生(包括老生、小生、武生) 老生小生武生 旦角:包括正旦、(青衣)武旦、花旦、老旦 旦角流派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净角(俗称大花脸)丑角(包括文丑、武丑) 文丑 武丑 (2)扮相:京剧脸谱各种颜色(红、黑、蓝绿、黄白、金银)的意义 看脸谱识忠奸。在讲解脸谱的分类与内涵时,我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孙权、张飞、关羽,这些与文学名著相关联的人物,把文学与艺术结合起来;介绍项羽与荆轲,着重介绍与之相关的诗句、成语、典故,增强了趣味性;介绍后羿、窦尔敦、赵匡胤主要突出勾画技法特点等等,这样,会使学生能用积极的心态走入

5、京剧的世界,并能够充分感知文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可以激发学生了解并知晓京剧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的欲望。 各类脸谱 (3)引导学生把握其他与京剧相关的内容场景的特点及手段。 场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京剧的动作:唱、念、坐、打;京剧讲究“手、眼、身、法、步” 有关京剧的俗语,有关京剧的典故 (4)了解了京剧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之后让学生谈一谈听京剧的感受 可以用对比的句式:如从前现在 可以用比喻的句式:了解京剧如同 最后欣赏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片段,形象的感受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这节课,可以引导学生热爱我国的国粹京剧,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并能够形成学生走近知晓关注乃至弘扬京剧艺术。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这也就是设计本课的目的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