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纪念性旅游区景观系统开发设计——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例.pdf

上传人:et****ng 文档编号:40841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性旅游区景观系统开发设计——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纪念性旅游区景观系统开发设计——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纪念性旅游区景观系统开发设计——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纪念性旅游区景观系统开发设计——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 8 卷第 1 期 2 0 1 2年 2月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 u a n B 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2 3 9 纪念性旅游区景观系统开发设计 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例 李晓琴 , 赵丹 , 王娟 ( 1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四川 成都6 1 0 0 5 9 ;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6 1 0 0 5 9 ) 摘要: 纪念性旅游区由于文化和功能的特殊性, 其景观系统设计在体现严肃性和纪念性的同时, 需加入人文关 怀, 并将旅游区的多样性旅游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旅游区作为纪念

2、性旅游区其中的 一 部分, 以“ 川陕红军忆, 通江英烈魂” 为主题基调 , 通过一条景观主轴、 三条视线通廊、 五大景观控制区以及若干景 观节点, 烘托主题氛围, 点、 线、 面结合打造出旅游区完整和独特的景观系统。 关键词: 纪念性旅游区; 烈士陵园; 开发设计; 景观系统 中图分类号: T U 2 4 2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8 1 9 3 3 ( 2 0 1 2 ) O 1 2 3 9 0 4 O 引 言 纪念性旅游区由于其特殊文化内涵和纪念教育 等功能, 国内景观系统设计更多地体现严肃性和纪 念性, 并且对旅游区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的整合不够。 其实, 通过对景

3、观系统进行科学合理创新地开发设 计, 可以更好地整合纪念性旅游区的多样性旅游资 源, 开发完整丰富的旅游产品, 使人们获得纪念旅游 的深度体验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1 纪念性旅游区与景观系统 纪念性旅游区可定义成为纪念其特殊历史时 刻、 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与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等统 一 的旅游地域单元 , 主要包括陵园、 纪念馆 、 纪念堂、 纪念性 主题公园等。纪念性景观是人类纪念行为或 纪念本能的主要载体, 通过观赏者、 纪念性景观的反 复组合表达或承传出其纪念意义。旅游景观系 统是 由一定区域 内的纪念性景观按照某种时空序列 有规律地组合而成, 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 互制约

4、的多级子系统及其要素, 具有特定结构和功 能 , 是一个有机整体 】 。旅游景观系统包括地质景 观、 地貌景观、 生态景观、 建筑景观等景观中的景观 单元, 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景观节点( 斑点、 斑块状) , 如山体、 房屋; 二是景观通廊 ( 带状、 线 收稿日期 : 2 0 1 0 - 1 0 - 2 2 作者简介: 李晓琴( 1 9 7 3一) , 女, 江西吉安人,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 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 15 1 i l l 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课题( s L Q 2 0 1 0 C一 0 7 ) E mai l : 2 3 0 7 9 2 3 7 q q

5、 t o n i 状) , 如道路、 河流; 三是景观控制区( 相对均匀的基 本组成基质) , 如乡村景观 中的田野, 山地景观中的 山川。即景观节点、 景观通廊、 景观控制区为旅游景 观系统的基本结构类型。 2 纪念性旅游 区景观 系统 开发设计 理念 以陵园为例, 中国习惯用松柏去营造万古长青 的纪念氛围, 庄严的墓冢、 肃穆的墓碑, 给人以悲凉 而萧瑟的感觉; 而外国的陵园外表似公园, 内在设计 却独具创新, 未进门就给人一种孤寂悲凉的感觉, 进 去参观后, 却可让人重新解读生命, 对旧生活重新燃 起希望, 给观赏者许多感动和启迪。 从国内外来看 , 纪念性旅游区通过景观系统开 发设计最

6、终要实现能给人以悸动、 让参观者在参观 时得到一种感悟 的实 际功 能 J 。其 景观设计第一 要素是必须创造出有纪念性的意境, 设计出符合使 用纪念性景观的人的纪念行为方式、 过程和心理规 律的纪念性景观环境, 使人与纪念性景观环境对话 与沟通- 4 。因地制宜, 针对不同资源、 环境、 地形进 行因地制宜的景观规划。生态原则, 使人类接近自 然、 认识 自然, 最终达到人与 自然的和谐。艺术原 则, 景观规划设计要合乎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形式美 的规律, 利用自 然景观自身丰富、 生动的表达, 传达 自 然之美, 要注重感官之外的深层内涵, 强调意境 美。人文关怀, 坚持“ 以人为本、 天人合

7、一” , 努力使 自 然环境不受破坏并可持续利用 , 同时考虑到游 客扫墓、 祭奠、 缅怀的情感需求, 在布局上、 绿化上、 人员流向和车辆流向等诸方面作充分的考虑。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8卷 3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景 观系统开发设计 3 。 1 旅游区总体布局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景观系统从内 容上可分为自 然山林、 乡村田园、 红色文化景观三大 类。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旅游区, 是集纪 念缅怀、 情景体验和乡村民俗文化休闲等多种旅游 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 区, 全国最大 的红军烈士 陵园和保存完好的总医院旧址群是该旅游区的核心 竞争力资源, 通过景观系统开发设

8、计, 将红色旅游经 济与绿色乡村旅游有机结合, 将红色旅游体验与老 区新貌展示相结合, 突出纪念性、 体验性和当代性的 原则 , 寻求三个方面的创新 , 见表 1 。 表 1 旅游区寻求创新 创新一 红军文化与乡村田园整合, 打造红色乡村田园休闲旅游 创新二 红军缅怀与红军生活体验整合, 打造情景式深度体验旅游 创新三 红军缅怀与老区新貌相结合, 强调红军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根据纪念性旅游区景观系统在景观与人文两方 面具有不同于普通旅游区的丰富 内涵, 提出景观布 局与人文氛围, 见表 2和如图 1 所示 引。 表 2 景观布局与人文氛围 图 1 景观布局与人文氛围 3 2 景观节点 景观节点担

9、负着起点、 重点、 转折点之功效 , 用 于体现景观序列的变化, 串联景观线路。对游客来 说, 它具备提示、 观景、 摄影等功能。根据现有的自 然生态环境( 或规划拟建环境) 与景观规划主题来 确定景观节点的主题 、 形式、 文化、 造型 、 色彩等。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旅游区中, 景观 节点分为5 个类型( 表3 ) : 一类为人口景观; 二类为 陵园纪念景观 ; 三类为总医院旧址景观 ; 四类为老区 新貌乡村景观; 五类为大城寨山地景观。 表 3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旅游区景观 节点分类及 内容 节点类型 景观内容 入 口景观节点 陵园纪念景观节点 总医院 旧址景观节点 老

10、区新貌乡村景观节点 大城寨山地景观节点 入 口景观标 志物 ( 情景雕塑) 、 游客 中 心建筑物 入川石雕景观标志 、 “ 喜 迎红军 ” 情景 雕塑、 “ 首府创建” 纪念广场、 红军战 斗浮雕柱、 硝烟战场 、 观景台、 叠水 瀑 布 、 “ 红军魂” 心脏雕 塑、 文物展览馆、 川陕苏区烈士墓地、 无名烈士纪念碑 情景步行走廊 ( 担架 、 伤兵泥 塑) 、 政 治部建筑( 蜡像展示、 “ 血花” 编辑 部 、 医疗 启蒙 及 妇女 独 立 团历 史 展 示 ) 、 手术室建筑 ( 手术室 、 看护室蜡 像实景) 、 红军井景观小 品、 川陕 苏区 文物馆 文化大院、 社区文化广场 无

11、名烈士墓冢展示区、 战壕通道、 “ 红 军精神万岁” 石刻 3 3 景观大道( 视线通廊 ) 3 3 1 入 口景观 大道 从旅游区人 口至步行次人 口的公路段应通过坡 度、 道路转向以及取景的控制, 达到“ 景观大道” 的 标准。在沿途两侧现有绿化植被的基础上, 合理搭 配多彩乔灌木, 形成色彩层次丰富的山林景观, 通过 绿化和少量景观小品, 让游客从进人入 口起就能感 2 0 1 2 N o 1 李晓琴 , 等: 纪念性旅游区景观系统开发设计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例 2 41 受到旅游区庄严肃穆的印象。 3 3 2 老 区新貌一烈士陵园视线通廊 老区新貌至烈士陵园的沿途公路上, 利

12、用高大 乔木( 绿化、 美化、 隔离遮挡作用) 、 篱笆、 景观小品 等打造独特的道路景观, 形成一条弯曲连贯 的视线 通廊。 3 3 3 红军街视线通廊 红军街位于总医院旧址群 观光展示 区, 应对沿 途旧址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 统一外观风格, 恢复当 年红军村落生活、 医疗风貌。以建筑外观、 村落格 局 、 情景展示、 小品景观等构成景观 序列 , 突出“ 战 地血花” 形象主题。 3 4 景观控制区 景观控制区包括人 口形象景观区、 大城寨山林 景观区、 大地田园景观区、 红军田景观区和老区新貌 景观区 5个片区, 主要是作为旅游区的大背景对其 进行景观控制。 3 4 1 入 口接待服务

13、 区 作为游客进入旅游区的第一印象站, 应通过绿 化培育与建设控制保持其生态性及庄严肃穆感, 避 免过多的大型建设造成人口景观拥堵, 避免现代化 民居造成视觉污染 。 3 4 2总医院旧址群观光展示区 将遗址修旧如故, 充分展现当时总医院的面貌, 并在现有稻 田、 耕地基础上布置情景小品 , 展示当年 红军与村民一同劳作的场景, 并种植红色蔬果形成 “ 红军田” 的直观景象。 3 4 3红 军烈士 陵 园纪念缅 怀 区 主要通过景观主轴线来对其景观进行控制 ( 见 3 5节) 。 3 4 4大城寨无名烈士追忆缅怀区 该区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模仿原生 性森林群落结构逐步加 以改造 ,

14、适 地适树、 退耕还 林, 恢复植物景观的自然性、 乡土性和原生性, 增强 生物多样性 。同时, 大量栽种映山红形成花红似海 的山林景观面。 3 4 5老区新貌 乡村旅游体验 区 对 民居进行统一的风貌改造 , 注重立面外观及 屋顶风貌的建设, 尤其是加强对建筑高度、 屋顶形式 和色彩的控制; 栽培主要指金银花、 油菜花、 罗村茶 等大面积作物种植, 体现一派自然、 生机勃勃的现代 乡村田园气息和景观特色。对陵园东面的大片 田园 实行现状保护与景观培育, 使田园呈现原生态的大 地景观效果。 3 5 景观主轴线 红军烈士陵园纪念缅怀区由北至南为旅游区的 景观主轴线 , 从陵园中轴线起点开始至大城

15、寨 “ 红 军精神万岁” 崖上无名烈士纪念碑结束, 通过人川 创建、 战火铭记、 告别苏区、 永恒纪念四部分形成完 整的空间序列, 突出“ 川陕红军忆, 通江英烈魂” 主 题意向, 引导游人情绪与体验的推进、 升华 , 逐步增 强人们对主题的映像共鸣, 最后, 以川陕苏区烈士墓 地和无名烈士纪念碑作为景观主轴线的收尾, 达到 缅怀情绪与精神的高潮。另外, 选取高耸的无名烈 士纪念碑作为视线坐标, 在人们沿着道路的前进过 程中, 强化游人一路向上的视觉性轴线感 ( 图2 , 3 ) 。 图2 浏览序列一 中轴线一视觉轴线布局 注: 图 1 , 2 , 3 来源白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总规

16、图 3 历史脉 络 同时, 采用合理的植物配置, 与纪念建筑相互 呼应、 相互映衬, 从而让人们在参观、 瞻仰革命先烈 的活动中,、感受到视觉的、 精神的、 自然生态的、 意念 的情绪变化 。在自然界面营造上, 景观主轴线以 松柏、 常绿乔木作为主要景观林木, 结合高低错落的 2 4 2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8卷 花坛布置具有几何美感 的灌木模纹 , 强调空间的秩 序感, 服从营造整体空间秩序和庄重雅致的纪念氛 围的需要 ; 同时在中轴线以外的大片集 中绿 化和局 部小空间的设计 中, 以乡村 田园风光为大背景 , 通过 对各类常绿、 落叶乔木, 绿色、 有色灌木以及草坪的 巧妙搭配组合

17、, 力求产生丰富多彩的绿化植物景观, 并通过多样化生态型植物配置手法, 使景观于庄重 中富于生动的变化。 4 结语 人们常常希望在纪念地产生一种怀念之情, 设 计者应当考虑人们的观赏情绪 , 让设计的一切景观 都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从而引发他们对历史的审 视与思考 J 。红军烈士陵园与红色乡村旅游地 的 主题定位 、 陵园的纪念缅怀、 情景体验和乡村民俗文 化休闲等多种旅游功能和“ 五区一环” 的景观布局, 在景观与人文两方面, 景观系统 开发通过一条景观 主轴、 三条视线通廊、 五大景观控制区以及若干景观 节点 , 控制协调 自然 山林 、 乡村 田园、 红色文化景观 等三类景观, 烘托烈

18、士陵园旅游区纪念缅怀 的主题 氛围, 点、 线、 面结合打造出旅游区完整、 独特的烈士 陵园旅游区景观系统。 参 考 文 献: 1 刘滨谊, 李开然 纪念性景观设计原则初探 j 规划师, 2 0 0 3 ( 2 ) 2 张洁 旅游景观系统的概念研究 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 , 2 0 0 7 ( 3 ) 3 李雅静 纪念性景园的设计构思与理念黄麻起义和鄂豫 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规划设计 J 规划师, 2 0 0 5 ( 9 ) 4 顾孟潮 纪念性建筑 J 中国工程科学, 2 0 0 5 ( 2 ) 5 谢华 纪念性建筑环境的生态规划 J 规划师, 1 9 9 9 ( 4 ) 6 川陕苏区

19、红军烈士陵园旅游区总体规划课题组 J I l 陕苏区红 军烈士陵园旅游区总体规划 R 成都: 四川旅游规划设计 院 , 2 0 0 9 7 武小慧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区植物景观配置赏析 J 中国园林 , 2 0 0 4 ( 5 ) 8 李珊珊 美国国家二战纪念园景观设计 J 规划师, 2 0 0 6 ( 4 ) ( 上接第 2 0 7页) 模板下、 木枋上铺设两层塑料薄膜, 此种保温措施效 果 良好。 5 结 论 2 5 5 m厚屋面板撤除保温后 , 经过 3 0 d的仔细 观察 , 表面混凝土未出现裂缝 , 混凝土 2 8 d抗压强 度平均3 7 M P a , 最低强度3 2 2 M

20、P a , 达到设计要求。 经江苏省放射检i 贝 4 站测试, 各项防护指标达到规定 要求。采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可以降低混凝土的 温度峰值 , 延缓温度峰值 的出现 , 并使 降温速率减 小 ; 加上适当的养护措施与跟踪测温信息化施工 , 可 避免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有害裂缝。 参 考 文 献 : 1 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o 0 4 2 袁广林, 黄方意, 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的水化热温度场及 温度应力研究 J 混凝土, 2 0 0 5 ( 3 ) 3 李新慧, 吴村, 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温度控制 J 混 凝 土 , 2 0 0 4 ( 5 ) 4 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 建筑施工手册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 业 出版社 , 2 0 0 3 5 江正荣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