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案.pdf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4078001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4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老山界老山界 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2、体会本文朴实优美语言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3、学习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1、本文语言朴实而优美,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2、学习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到处是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

2、吧。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解放日报总编辑、宣传部部长、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96 年 5 月 9 日在北京逝世。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惊惶(hun)呜咽(y)苛(k)捐杂税蜷曲(qun)咀嚼(j ju)酣(hn)然入梦3理解词义。苛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呜咽:流水发出凄切的声音。二、整体感知请同学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并能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学法指导:学法指导: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关键句。在

3、记叙文中,要多观察问题和文章的首尾段。(明确: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三、交流互动1、了解老山界翻越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万水千山”中的一个,它有什么特殊之处,值得一些呢?下面请同学们呢从书本中查找信息,并向同学们简要介绍老山界。第一座难走的山,30 里高,陡峭 山高路远。越城岭2、面对如此难走的老山界,红军战士又是怎么翻越的呢?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理出红军战士的行踪。学法指导:时间和地点是记叙文的要素,根据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可以有效地梳理文章线索。(投影展示投影展示)时间变化时间变化当天下午至天黑天黑后至黎明前次日黎明至下午两点多登上山顶以后地点转

4、移地点转移山沟山脚山脚山腰雷公岩山顶山顶山下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毛泽东在 七律长征 中提到“远征难”,翻越老山界的“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困难表现走路难走路难:睡觉难:睡觉难:吃饭难:吃饭难:处境难:处境难:具体体现战士的态度悬崖峭壁、山高路险。悬崖峭壁、山高路险。打趣逗笑、奋勇登山;打趣逗笑、奋勇登山;路窄石硬、寒气逼人。路窄石硬、寒气逼人。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酣然入梦、观赏夜景;粮食奇缺、肚子饥饿。粮食奇缺、肚子饥饿。鼓着勇气、继续前进;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敌人追击、枪声密集。敌人追击、枪声密集。毫不畏惧、嘲笑敌机毫不畏惧、嘲笑

5、敌机明确: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明确: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板书)(板书)(学生发言后屏幕核对)(学生发言后屏幕核对)2、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划、概括)。明确: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明确: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3、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语句回答)(板书:只等闲 不怕)明确:明确:打趣逗笑、奋勇登山;打趣逗笑、

6、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毫不畏惧、嘲笑敌机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板书板书四、揣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乐观的红军战士眼中,老山界上的景色也别具特色。【重点段落】之一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

7、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思考:1、概括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露宿山腰的所见所闻2、“见”写了哪些景物?给人什么感受?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星星、山峰、四周的山、(身边的战友);高峻奇伟(行军生活艰苦);由上及下,由远及近;比喻。3、作者描写星星,山峰,四围的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运用了许多 比喻,比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把“星星”比作“宝石”,形象而美丽;“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把“山峰”比喻成“巨人”,写出山的气势;“四周的山把

8、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把“山谷”比喻成“井”,写出红军当时所处环境的特点。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然景物,而且表现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闻”突出了夜晚山中“寂静”,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样的描写是否自相矛盾?这是用了什么手法?写“闻”用了哪些修辞?明确明确:以声写静的手法,写一个极度疲劳的人冻醒后又欲入睡,在恍惚迷离中听到的难以名状的声音。以四个比喻句,显示出声响的起伏变幻。写出了夜半深山的静谧、红军夜宿的艰苦,又不失乐观的情趣。5、写所闻时,作者用了四个“像”,这四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明确明确:一组以动物作比,一组以水流作比。两组在比声音方面都是一小一大,表现了听觉

9、上或小或大的两种“不可捉摸”的感觉。如果调换,就不能表现听觉上的矛盾感觉了。示例:像落花飘零在水面 像狂风掠过松林6、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明确明确: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扣词语:扣词语: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抓修辞:抓修辞: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找角度:找角度:从哪一角度表现的。析内容:析内容:表现了写作对象的什么特点。悟情感。悟情感。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重点段落】之一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

10、“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思考:1“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奇观”指什么?“一步一步”包含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很艰难的意思;“奇观”指“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2文段在写景时有两个观察点,它们分别是 山脚 和 山腰。景物描写,暗示了老山界山路的特点是 曲折;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 陡峭。3“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4作者在写景中穿插语言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11、?表明红军战士身临绝境仍很乐观。5选文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第一次写火把是为了说明它的“之”字形形状,火把跟星光相接,暗示路陡山高。第二次写火把,展示了“奇观”的细节,描写细致、生动。6.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如“横着心躺下去”,这里的心理描写写出了不怕困难的态度,衬托了红军战士不怕苦的精神。五、品味语言:(结合书后练习二、三)1、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明确:反映了瑶民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部队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2、她的房子如篱笆都是枯竹编成

12、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生怕:很怕显眼:明显而容易被看到,以引人注目。起强调作用,表现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3、12 段描写了红军夜晚爬山的“奇观”,18 段为什么还要继续描写红军爬山的景象?删去这段描写行不行?明确明确:不能删。这段描写是前段夜景的补充,它通过作者的动作和感受(“一步一步的上去”“向上看向下看”)进一步写出了山势的险峻陡峭,写活了红军夜晚攀登老山界这一壮丽、宏伟的奇观,反映了红军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4、在“半夜露宿”这一部分,作者交代说战士们是“横着心躺下去”,但又说“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这两者是否矛盾?明确明确:

13、“横着心”说明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又说明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写出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坦然的襟怀。5、半夜露宿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感人,作者是怎样写夜景和感受的?找出关键词语来讨论体会。明确明确:“颤”和“蜷”使我们仿佛看见战士们全身因寒冷而发抖、哆嗦的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寒气刺骨的情景。但是,战士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冻醒了就围着火堆小声谈话。写出了他们的乐观和从容镇定。6、怎样理解“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句话。明确明确:作者用“叹息”一词,拟人化地讽刺了围追红

14、军的反动军队,又用了反问的手法想象出敌军士兵无可奈何、厌恶内战的情绪,进一步衬托出红军北上抗战,不怕远征难的革命豪情。7、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见,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明确:景色明朗、清新。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愉快,表现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集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8、作者在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明确: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9、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明确明确:指红军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这是红军长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六、总结全文1、中心思想: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