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表格式教案.pdf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4077530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表格式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表格式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表格式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表格式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K12 教育初中语文课题课型新授课时6.6.老山界老山界2总课时19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目标2.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3.感受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掌握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抓住细节把握人物形象。学习本课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教材 教参 多媒体 综训教学过程一、阅读展示,情境导入同学们,红军长征路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红军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老山界一文(板书),进一步感悟革命

2、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给重点字词注音2.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请找出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3.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1.惊惶(hung)攀谈(pn)篱笆(l)峭壁(qio)打战(zhn)矗(ch)立澎湃(pi)马匹(p)骨碌(g)包裹(gu)点缀(zhu)呜咽(y)咀嚼(ju)酣然入梦(hn)借鉴改进(完善提升)蜷曲(qun)奔驰(ch)督促(d)苛捐杂税(k)2.时间变化:下午才动身天色晚了天黑了才到山脚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一直到宿营地地点转移:山沟山脚山腰山顶下山。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

3、多美好的灵魂之花!K12 教育初中语文3.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二、深入探究理清结构第一部分(1):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第二部分(232):叙述翻山的经过。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明确: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2.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画、概括)。明确: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吃饭难:粮食

4、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3.面对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做的呢?明确: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4.第 12 段描写了红军夜晚爬山的“奇观”,第 18 段为什么还要继续描写红军爬山的景象?删去这段描写行不行?明确:不行。这段描写是前段夜景的补充,它通过作者的动作和感受(“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向下看”)进一步写出了山势的险峻陡峭,写活了红军夜晚攀登老山界这一壮丽、宏伟的奇观,反映了红军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5.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见,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景色明朗、清新。表达了克

5、服困难后的愉快,表现了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集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四、赏读课文,揣摩描写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红军战士的?明确:行动、语言、场面、景物。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K12 教育初中语文2.分析生动的场面、景物描写。阅读第 22 段,思考:(1)这里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顺序是什么?明确:主要描写了星星、山峰、四围的山。是按自上而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2)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把“星星”比作“宝石”,形象而美丽;“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

6、前”,把“山峰”比喻成“巨人”,写出山的气势;“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把“山谷”比喻成“井”,写出红军当时所处环境的特点。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物,而且表现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高尚情趣。(3)作者在这段中除了从视觉方面写所见到的景物,还从听觉方面写了所听到的各种声响,思考:作者是如何来写所听到的声响的?明确: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这段声响的描写尤其精彩,连续运用比喻把各种不可捉摸、难以言状的声响写得活灵活现。又用一个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声音的变化。比喻声音轻小的时

7、候,用“春蚕在咀嚼桑叶”,“山泉在呜咽”;比喻声音大时,用“野马在平原上奔驰”,“波涛在澎湃”。(4)这些声响突出了夜的什么特点?明确:寂静。(5)前文写“除此以外,就是寂静”,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明确:这段文字采用以声(动)写静的手法,写一个极度疲劳的人被冻醒后又欲入睡,在恍惚迷离中听到的难以名状的声音。用“远近、洪大细切”两组反义词,以四个比喻句,显示出声响的起伏。“春蚕”“野马”“山泉”“波涛”四种形象,想象新奇,使听觉效果转化为一幅幅的视觉画面,既写出了夜半深山的静谧、红军夜宿的艰苦,又不失乐观的情趣。3.在半夜露宿这一部分,作者交代说战士们是“横着心躺下去

8、”,但又说“一会儿就酣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K12 教育初中语文然入梦了”,这两者是否矛盾?明确:“横着心”说明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又说明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写出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坦然的襟怀。4.半夜露宿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感人,作者是怎样写夜景和感受的?找出关键词语来讨论体会。明确:“打着战”和“蜷起来”使我们仿佛看见战士们全身因寒冷而发抖、哆嗦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寒气刺骨的情景。但是,战士们没有被吓倒,他们被冻醒了就围着火堆小声谈话。写出了他们的乐观和从容镇定。五、拓展延伸1.课文中写道:

9、“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请你以一个红军宣传干部的身份向瑶民说明红军是什么样的军队。2.仿照“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请你发挥想象力,按照上面的例句写一组排比句式。注意想象要合理,比喻要贴切,句式要一致。六、本课小结1.主旨本文具体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写作特点(1)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2)以生动的描写具体而生动地表达中心。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下收集阅读反映红军长征的文章。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