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年级语文教案9大海睡了.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077756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1.05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教案9大海睡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年级语文教案9大海睡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大海睡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描绘的大海夜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没有亲自到海边去走一走?     生:去过的小朋友积极发言简单的说说他看到的景色。     师:去过的小朋友请你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没去过的小朋友跟着摄象机的镜头我们一起去看看海边美丽的风景。(播放录象)   二、初读课文    1、欣赏课文。(播放大海睡了的动画,并配乐诗朗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fēng`er làng`er shēn yè  shuì jiào bào zhe      风 儿  浪 儿  深 夜   睡  觉   抱 着      míng yuè bēi zhe xing xing qīng qīng de cháo shēng      明 月  背 着  星  星   轻 轻 的 潮  声   全班齐读课文,集体正音。   三、细读课文   1、全文共有几句话?一共有多少行?   2、风儿真的会闹吗?浪儿会笑吗?大海真的会睡觉吗?(不会)那课文为    什么可以这么写呢?(课文里把风和浪比作顽皮的孩子,大海比作人)风儿是怎么“闹”的?浪儿是如何“笑”的?玩了一天,风儿,浪儿,大海都累了,要休息了,课文第二句就是描写大海熟睡时的样子?   3、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熟睡”吗?(睡得很沉,睡得很香)大海熟睡时是什么样的?(朗读课文第二句)   4、大海真的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吗?(这里是说明月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躺在大海妈妈的怀里,枕着大海妈妈的臂弯睡着了;星星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趴在大海妈妈的背上睡着了。)   5、最后课文把大海轻轻的潮声比作?(她的鼾声)   小结:全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风儿,浪儿,大海都想象成了人,描写他们白天闹啊,笑啊,晚上睡觉了的情景。(解释什么是“拟人”?)   四、朗读指导   温柔的,轻轻的读,注意停顿   风儿/ 不闹了,   浪儿/ 不笑了,   深夜里,大海/ 睡觉了。   她抱着/ 明月,她背着/ 星星,   那/ 轻轻的/ 潮声啊,是她/ 睡熟/ 的鼾声。   全班跟磁带读→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谁想读谁读→齐读   五、填空练习   ()()明月()()()潮声()()星星()()()鼾声   六、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   月:独体字,共4画,第一笔是竖瞥。词语:月亮,月球,月饼。   那:左右结构,共6画。词语:那里,那个,那么。   她:左右结构,共6画。词语:她们。   里:独体字,共7画。(注意笔顺)词语:里面,里程,公里。   抱:左右结构,共8画。词语:拥抱,抱歉,怀抱。   夜:上下结构,共8画。词语:夜里,夜晚,午夜。   背:上下结构,共9画。词语:背包,背带,背负。   着:上下结构,共11画。词语:顺着,沿着,朝着。   课后练习:收集生活在大海里的动物和植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开一次展览会。 教学后记 : 10.冰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4个生字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是啊,冬爷爷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大家想看吗?(出示课件)   二、引入课题    1、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板书:冰花)    2、教师简介冰花的形成原因,提问:你觉得冰花怎么样啊?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 冰花》(指名读、齐读)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渎课文,注意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练读词语,个别读、领读、齐读,找出这组词语的规律。      清晨 醒来 晶亮的 冰花      惊奇 丰满 送给 柔嫩    3、请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4、出示词语、句子,指名读、跟老师读、比赛读、齐读,找出这一组词语的特点。     (1)看见玻璃窗上结了        真漂亮牡丹笑了笑        冬爷爷时候     (2)这花是从哪儿来的?        你从哪里来?(课文《4 我叫“神舟号”》)        都到哪儿去了?(课文《7 秋姑娘的信》)     (3)一朵朵一束束    5、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有几个自然段。    6、学生试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老师和学生合作划出停顿,学生练读。    7、试读第二自然段     (1)找出难读的句子,教师范读,学生同桌互相练读,再指名读、比赛读。     (2)齐读第二自然段。    8、试读第三自然段:练读小童的问话,妈妈说的话,注意停顿。    9、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他它时说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    1、谈话:小朋友,你见过冰花吗?说说你见过的冰花是怎样的?    2、生交流。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0课《冰花》,看看课文中描写的冰花是怎样的。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音乐、图画。    2、师叙述:转眼,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得吹着,雪花纷纷落下,冬天真冷啊!可是冬天也有冬天的乐趣。喜欢观察的小朋友就能发现。瞧!小童清晨醒来,他朝窗外望去,看见了什么?(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3、读。    4、圈点“一朵朵”。师:读读这个词,你从这个词中读到了什么?(冰花很多)师:不是一朵,也不是两朵,而是一朵朵,你能来读一读吗?指导朗读(个别读、评价后再读,齐读)     圈点“晶亮”。师:读读这个词,你从这个词中读到了什么?(冰花很亮)演示图片。     这是怎样的冰花?出示填空:(晶亮)的冰花指名读,齐读。     出示填空:冰花象()一样晶亮     生感受后指导朗读(个别读,比较谁读得最亮,齐读)    5、原来玻璃窗上的冰花很多也很亮,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当你清晨起来,拉开窗帘,看到这么晶亮的冰花,你的心情怎么样啊?为什么?    2、我听出来了,你们不光高兴,还很惊奇呢。(点击:惊奇)齐读。小童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他惊奇地喊着:(引读)     (1)现在你就是小童,你的心情怎样?请你来读一读。那老师做妈妈,你惊奇地告诉妈妈吧!(评价:妈妈觉得冰花很美,看到这么美的冰花,你高兴吗?妈妈没感觉到,请你再来读。真的呀!妈妈呀看到了。)     (2)读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3、玻璃窗上开花了,多神奇啊!让我们一起来仔细欣赏这美丽的冰花。(出示课件:图)     你觉得窗户上的冰花怎么样?学生说。出示:“啊!真漂亮!”请你把它读出来。个别读(4-5人)齐读。    4、冰花有多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出示课文)     (1)引读:“它像,像,像。”冰花真是又多又美又神奇啊!真美啊!你喜欢哪一种?你来读。     (2)交流:      A“它像宽大的树叶”       ·它像什么?(它像树叶)       ·它像怎样的树叶?(它像宽大的树叶)请你读出来。       ·指名读(评价:这朵冰花像窄窄长长的树叶,不够宽大;这朵冰花真像又宽又长的树叶啊!)       ·谁也喜欢这种形状的冰花的?你再来读。       ·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B“像柔嫩的小草”       ·它像什么?(它像小草)       ·它像怎样的小草?(它想柔嫩的小草)       ·什么时候的小草最柔嫩?(春天)你见过吗?那你的感觉读出来。       ·齐读。      C“像丰满的牡丹”       ·它像什么?(牡丹)       ·怎样的牡丹?(丰满的牡丹)       ·看,这里的两幅图,哪一幅图是丰满的牡丹?(出示图)       ·是啊!冰花像(丰满的牡丹)指名读。齐读。    (3)是啊!冰花的形状可真多,(引读)像,像,像。真是(板书:千姿百态)其实冰花的形状远不止这些。看,它们还像什么?(出示图拓展)      ·出示:“它像”让学生说话填空。      ·让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来说说冰花是什么样的?出示:“它像,像,像。”练习说话。    (4)你现在觉得冰花怎么样啊?出示句子“啊!真漂亮!”指名读,齐读。    (5)冰花不仅样子特别美,聚在一起还很多呢!你从课文中看出来了吗?出示句子“一束束,一朵朵”你能读好吗?指名读出“多”(4-5人)齐读。    (6)这一束束,一朵朵的冰花是那么的(引读)晶亮洁白    (7)让我们再来赞美它吧!(齐读:啊!……洁白)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有人说:冬天是银色的,你看,屋檐上挂了一根根小冰柱,小河结成了一条条冰玉带,还有小朋友的窗前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它像艺术家用白玉精雕细刻的一幅幅晶莹的画。每一幅都是那样的漂亮,每一幅都是那样的千姿百态。你知道这么漂亮的冰花是哪来的?(出示第三小节)谁来读?    2、个别读。读的真好,谁来说说冰花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送给我们的?(晚上)难怪到了第二天清晨,小童会惊喜地发现窗户上开出了朵朵冰花。这么漂亮的冰花是谁送的?(冬爷爷)请你再来读读妈妈的话吧!(多好的冬爷爷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妈妈的话吧!    3、冰花这么美,这么多,小童真想知道冰花是怎么来的?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小节告诉小童吧。齐读第三小节。    4、冬爷爷送给我们这么漂亮的冰花,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欣赏吧!齐读全文。   四、拓展    1、大自然真神奇,她让春姐姐给我们带来了鸟语花香,让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累累硕果,又让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晶莹洁白的冰花。其实冬爷爷还给我们送来了很多礼物,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    2、看!冬爷爷还送给我们什么?(学生观赏图片)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多吗?他送给我们什么呀?     ——(雪)对,冬爷爷将雪花撒向田野,就给麦苗盖了,将雪花撒向树木,就给树木穿上,将雪花撒向屋顶,就给屋顶。     ——(冰)厚厚的冰像给小河盖了盖子。          还给屋檐增加了漂亮的冰凌。     ——(梅)咦,一阵香味飘来,原来是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梅花,梅花在冰雪中傲然开放,给我们送来了阵阵清香。    3、冬爷爷送给我们这么多礼物,你想对冬爷爷说什么?请你来谢谢他。   五、教学生字    1、其实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都是大自然神奇的现象,课后,小朋友可以看看书,找找资料,向别人请教请教,看看他们是怎么形成的?下次课上,我们来交流一下。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生字,我们来比比谁最会观察,谁看得最仔细,记住这两个字。教学“时”“说”     (1)指名读准字音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3)书空、范写     (4)描红  板书:        10、冰花       晶莹洁白 千姿百态 教学后记 : 11.北风和小鱼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的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教师谈话,板书课题。齐读。   二、 初读指导    1、 自学课文。     (1) 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2) 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好节号。    2、 检查自学效果。     (1) 检查读书,先组内读,学会互评,后汇报读,教师纠正字音、停顿。     (2) 出示字词:(略)     (3)点名读,相机正音。    3、 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4、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 理清脉络,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以下内容:     (1) 有些动植物怕北风,北风很得意。     (2) 北风自以为是,但小雨不怕它。   三、 指导写字    1、 出示并认读生字。    2、 记忆字形,指导。    3、 范写,提醒注意。    4、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认读生字词。    2、 指名朗读课文。   二、 继续精读训练    1、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听课文录音。     (1) 问:北风来了,天气就变冷了,北风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谁?自读,找出后用笔画一画。     (2) 它们怕北风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3) 指导朗读。你觉得北风怎样?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     (2) 北风是怎样说这句话的?你能把这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语气读出来吗?     (3) 过渡:真的大家都怕北风吗?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你怎么知道小雨不怕呢?     (2) 怎样读?(坚定、勇敢)     (3) 过渡:小小的鱼儿竟然不怕它,北风这下可气坏了,它是怎样的表现呢?    4、 学习第四自然段。气极了的北风猛吹了一口气,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北风想干什么?      过渡:那小雨冻死了吗?    5、 学习第五自然段。北风看不见小雨了,为什么会非常得意呢?小雨真的没有了吗?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 总结。      北风和小雨,你喜欢谁呢?这一篇童话故事,写了强大的北风虽然能够使许多动植物害怕,但是勇敢而聪明的小雨却不怕它。   四、 朗读背诵。    1、 反复练习朗读。    2、 分段试背。    3、 有感情地背诵。 教学后记 : 练习5 教学目标: 1.字词句的综合练习。    2.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3.知道我国主要节日的名称。    4.朗读并背诵儿歌。    5.仔细观察图画,能根据图下问题说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重难点: 观察图画, 说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水彩笔。   1.审题。   ⑴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语句。   ⑵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生要求。   2.指导。   ⑴指导观察。   A.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B.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⑵指导涂色。   ⑶指导在田字格中写字。图上田字格分别画了什么?指名说一说。指导看图编故事。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   3.练习。   ⑴分小组看图讲故事。选一人上台讲。   ⑵课后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⑴认读:十、牛、丰。指名按笔顺书空,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有什么共同之处。观察这3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复习描红,教师范写。   3.练习。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综合性学习。   1.审题。   ⑴教师讲解本题要求:   ⑵指名读题目,让学生说说本题先练习什么,再练习什么。   2.指导练习。   四、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哪几个要求。   2.辅导。   3.练习。   4.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应该怎样做。   一.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录像带。   二、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图下的要求。   三、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2.讨论:图中的同学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读一读录象上的歌谣。   四、练习   1.说说在马路上应该怎样做。   2.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3.说说在马路上还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 教学后记 : 12.怀素写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读背、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投影插图     (1)小朋友,图上的这个人在干什么?你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2)你知道他是谁?    2、板书:怀素(读准名字,介绍怀素)    3、揭示新课   二、初读课文    1、看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想怀素是怎样练字的?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2)出示有关词语,指导读准音。     (3)读了课文,你们知道怀素是个怎样的人?     (4)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小朋友听。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古时候好学上进    3、指导朗读句子,要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4、练习背诵课文,评议。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字进古日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指导学生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1、怀素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    2、怀素小时候喜爱写字,好学上进,值得我们学习,那么怀素从小怎样学字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指读句子:怀素写字非常认真。     (1)指名朗读。     (2)理解:非常     (3)这一句该怎么读呢?     (4)朗读练习。    3、怀素是怎样写字的呢?     (1)出示第二句话。     (2)怀素写字时先干什么?“看清字的形状”和“记住字的笔顺”能否颠倒?     (3)怀素接下来干什么?     (4)从哪些词可看出他写字很认真?     (5)朗读练习。    4、看图:怀素写字时多么认真!他是不是每次都这样的呢?从哪一个词可看出?      就这样,怀素写字——    5、连起来朗读,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当时怀素是在哪儿练字的呢?    2、指名朗读第三段。说说为什么在木板上写字?    3、讲述:当时纸很贵,怀素买不起纸,就找来木板写。传说他还用芭蕉叶练字呢?可见他练字的决心很大!就这样,他写呀写,日子一长,木板——    4、读了这一段,你觉得怀素练字怎么样?    5、练习朗读,背诵。   四、学习第四段    1、怀素长大以后,成了——    2、指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的怀素?他在干什么?    3、怀素之所以能成为书法家,是什么原因?    4、怀着敬佩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5、背诵练习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书长样后先    2、学生识记生字。    3、在写字之前该怎么写呢?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如何写字?    5、像怀素一样把字写好!    6、指导描红,临写。   六、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13.小河与青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在四字格中正确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看图,谈话导入   (1)(多媒体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小河”“青草”   (2)教学“青”     “青”这个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后鼻音)谁会读?(指名读,评议)你们还知道哪些词语中有“青”字?   (3)揭示课题     板书“与”     多么可爱的小河、青草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     教学“与”:这个字的音节(yu)是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读题、评议,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课题读给大家听?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一”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bian    dao  gan xie    an     小 河 边  看 到  感 谢  河 岸     jin jin   bao zhu   xi ai  chong zu      紧 紧  抱  住  喜 爱  充  足     hun zhuo  bi lu bi lu    fen    ku      浑 浊  碧 绿 碧 绿  水 分 干 枯    ①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讨论一下哪些字音比较难读。    ②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指名讨论并领读    ③下面让我们开火车读词语,比比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④齐读词语   (2)检查课文朗读    ①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请六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听,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③引导评价     谁来说说,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   2、读一读   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画一画   小朋友们读得真棒,你愿意把小河与小草画下来吗?   生自己动笔练画,师巡视。   4、议一议   ①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互相比一比、评一评,看看谁画得好,为什么?   ②实物投影两位同学的画作。   大家看了这两幅画,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评议)   5、品一品   (1)出示句子“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学生自由读句子。   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多)哪一个词写出了小草的多?(长满了)   (2)指导朗读   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①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试着读一读。   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请大家分成小组,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组长给读得好的同学加颗星。   6、背一背   (1)聪明的小朋友已经把这句话记住了,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看图练背   多媒体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着图一起来背诵第一自然段。   (3)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这么绿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青边对能到”   2、认读生字并扩词   注意青qing 能neng要读准后鼻音。   3、按笔顺描红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到课后练习第2题,找出这几个字,并按笔顺描红。   (2)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的?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①请大家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同座互相讨论:每个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②指名交流: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青:上下结构。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边:半包围结构。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能交叉。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能:左右结构。左右基本相等。第三笔是竖,“”不可写作“”。   到:左右结构,左宽右窄。第六笔是提。   (2)师范写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反馈指导,加深印象。   ①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讨论、评议:你觉得哪些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要改进?   ②重点比较“青”   青这个字的横画较多,你觉得怎样写才好看?(横空相等,长短变化)   6、继续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小节,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他们的谈话,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   (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   (4)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5)指导朗读   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   ②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   (3)动画演示: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   实物投影小草。   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保护了小河的清澈,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是爱到河边戏水的孩子、是喜欢到河边洗菜的老奶奶,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   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1)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   (4)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   ②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   ③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   ④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⑤指导朗读:小河的功劳也真不小啊,没有小河也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角色体验、指导背诵   1、分角色朗读   (1)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练习,分角色读小河和小草的话。   (2)指名分角色朗读。   2、练习表演对话。   (1)分成小组,自由练习表演。   (2)小组汇报。   指名演得好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评议:演得怎么样?   (3)为动画配音   小朋友们读得好,演得也好,让我们一起来为这段动画配音好吗?   谁愿意当小河?谁愿意当小草?   3、练习背诵课文。   三、课外延伸,强化感受   1、动画演示:从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长满了小草,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孩子们在河边戏水,大人们在河边洗衣淘米。可是后来,上游盖起了工厂,工厂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们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变黑了,变臭了,河里的鱼虾死光了,河边的小草也干枯了,人们再也不能到河边戏水、淘米、洗衣了。   2、小朋友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小河,正面临着污染的危险。为了保护它们,你想怎样做?   4、倡议:让我们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创美好家园!   诵读宣传标语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住得分干”。   2、认读生字并扩词。   3、按笔顺描红。   (1)自由练习描红。要求:边描边记。   (2)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讨论: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   (2)师范写讲解   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末笔横较长。   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上“”上宽下窄。   分:上下结构。上边的撇、捺要舒展,捺起笔高于撇,不能写作“、”。   干:独体字。第二横稍长。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互相评议、修改。   (3)继续练习。 附板书设计:            小河与青草          小河←————→青草           清       绿 教学后记: 练习6 教学目标: 1.能学着教材的方法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姓    2.按先中间后两边,先里边后封口的笔顺规则练习写字。    3.朗读背诵歌谣《九九歌》    4.能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像,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 教学重难点: 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像,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1.导入:   2.自读儿歌。   ⑴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   ⑵指名试读,注意读准。   3.理解。   ⑴(出示小黑板)这首儿歌里讲了哪些姓?   ⑵有哪些姓的音相同?哪些姓的音相近?   4.指导朗读。   5.拓展练习。   ⑴小朋友你的姓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回答吗?   ⑵你还知道哪些姓不可以这样回答,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6.实践。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读题,明确题意。   2.掌握笔顺规则。   ⑴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小、水、日、国。   ⑵按笔顺书空:小、水。   ⑶这两个字的笔顺规则是什么?   3.指导书写。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题,理解题意。   2.简介:   3.指导读好停顿。   4.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一、理解题意。   1.指名读题。   2.本题要求是什么?   二、看图、听故事   1.出示四幅彩图,要求学生仔细看,专心听,认真记。   2.教师指着图,有声有色地读述这个故事,共讲三遍。   三、练习讲故事   1.教师重点指导练说第一幅图。   2.学生自由练说第二、三、四幅图。   3.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把四幅图连起来说,师、生给予评点。   四、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讲给邻居的孩子听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