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锚固与施工技术.pdf

上传人:ho****x 文档编号:40677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锚固与施工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锚固与施工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锚固与施工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锚固与施工技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 4 2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 u a n B 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第 3 9卷第 6期 2 0 1 3年 1 2月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锚固与施工技术 王军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2 2 1 1 1 6 ) 摘要: 对比了新规范 G B 5 0 0 1 0 -2 0 1 0和原规范 G B 5 0 0 1 0 -2 0 0 2以及新平法图集 l l G 1 0 1和原平法图集 G1 0 1中钢 筋锚固的变化, 主要包括钢筋锚固形式、 锚固技术要求、 锚固影响因素、 锚固构造做法等, 进一步对钢筋锚固的施工 技术措施提出了要求,

2、这些对于混凝土结构钢筋锚固区域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锚固形式; 施工技术; 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 T U 7 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81 9 3 3 ( 2 0 1 3 ) 0 6 3 4 2 0 4 0 引 言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锚 固做法是个重要的结构 构造措施 , 关系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 混凝土结构 中钢筋锚 固的施工则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结构施 工 中, 锚 固是钢筋进入混凝土支座节点核心 区的部 分,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直锚和弯锚, 在混凝土节点核 心 区, 遇到钢筋密集 、 钢筋布置 困难时 , 也可采取机 械锚固。随着钢筋强

3、度的不断提高, 结构形式多样 性 的出现 , 钢筋锚 固的条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 文中 以 G B 5 0 0 1 0 -2 0 1 0 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 G B 5 0 0 1 1 2 O 1 O 建筑抗震设 计规 范 、 J G J 3 _2 0 1 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等新规和新 的 1 1 G 1 0 1图集 1 1 G 1 0 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 体表示方法制 图规则 和构造详 图( 现 浇混凝 土框 架 、 剪力墙 、 梁 、 板 ) 、 1 1 G I O 1 2混凝土结构施工 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 图规则和构造详 图( 现 浇混 凝土

4、板式楼梯) 和 1 1 G 1 0 1 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独立基 础、 条形基础、 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为依据, 以混 凝土结构施工为对象 , 对 比了新规范和 图集 等修订 后钢筋锚 固的变化 , 分析了混凝土结构 中钢筋锚 固 施工技术 的变化 , 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有参考意义 。 1 钢筋锚 固长度 1 1 基本锚固长度 f 基本锚固长度 Z 取决于钢筋强度 及混凝 土 抗拉强度 , 并与锚固钢筋 的直径 d和外形有关 ( 考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4 -09 作者简介 : 王军强( 1 9 7 3一) , 男 , 陕西渭南人 ,

5、 副教授 , 主要从 事钢筋 混凝土结构施工。 基金项 目: 江苏省“ 青蓝工程 ” ( 苏教 2 0 1 0 - 2 7 ); 江苏省建筑业 科研项 目( J G J H 2 0 0 9 - 0 9 ) Ema i l : w a n g j u n q i a n g 7 3 9 9 1 6 3 c o m 虑钢筋的锚 固外形系数 O ) , 基本锚 固长度 f 根据 f 公式 z 。 = 等d 来确定。 , t 1 2 钢筋锚 固长度 Z 、 f 工程 中实际的锚 固长度 f 为钢筋基本 锚 固长 度 z 乘以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后的数值 , 根据公式 f = z 确定。为保证可靠锚固,

6、受拉钢筋的锚固长 度不能小于最小锚固长度, 其数值不应小于 0 6 l 及 2 0 0 mm, 这个 比原规范 G B 5 0 0 1 0 2 0 0 2的最小 锚固长度( 其数值不应小于 0 7 1 及 2 5 0 m m) 的要 求宽松一些。而 f 为考虑抗 震时纵 向受拉钢筋 的 锚固长度, 一、 二级抗震等级取 1 1 5 , 三级抗震等 级取 1 0 5 , 四级抗震等级取 Z 。 对框架柱 、 混凝土桁架上弦杆等受压构件 中钢 筋的锚固问题 , 受压钢筋的锚 固长度 , 当充分利用其 抗压强度时, 取抗拉锚 固长度 的 0 7倍 , 这个规定 , 新旧规范保持一致 。而美 国 A

7、C I 规范规定 : 受 拉钢 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3 0 0 mm, 受压钢筋锚 固长度 不应小于 2 0 0 mm。 1 3 钢筋锚固长度的修正 对 比 新 规 范G B 5 0 0 1 0 -2 0 1 0 和 原 规 范 G B 5 0 0 1 0 -2 0 0 2 , 对钢筋锚 固长度 的修正 , 需要考虑 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 1 ) 混凝 土 强度 取值 变化 , 原规 范 G B 5 0 0 1 0 - 2 0 0 2中 取值的限值条件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 过 C 4 0 , 新规范 G B 5 0 0 1 0 -2 0 1 0中 取值的限值条 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 C

8、 6 0 , 修正后的做法可 以充分利用高强混凝土对钢筋锚固的有利作用。 2 ) 钢筋材料的变化, 增加5 0 0 M P a级钢筋, 淘汰 了2 3 5 M P a 级光圆钢筋, 以3 0 0 M P a级光圆钢筋代 替。 4 0 0 M P a 、 5 0 0 M P a级高强钢筋作为受力的主导 钢筋, 限制并准备淘汰3 3 5 M P a 级钢筋。抗震情况 下, 对钢筋的极限拉伸强度、 屈服强度、 伸长率等指 王军强 :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锚固与施工技术 3 4 3 标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3 ) 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锚固钢筋直径 3 倍时, 锚固长度乘以修正系数 0 8 , 锚固

9、钢筋的保护 层厚度大于锚固钢筋直径的 5倍时 , 锚 固长度乘 以 修正系数 0 7 , 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锚固钢 筋直径的3 5 倍时, 锚固长度的修正系数根据线性 内插取值。而旧规范 G B 5 0 0 l 0 2 0 0 2中, 要求保护 层厚度大于锚固钢筋直径的 3 倍且配有箍筋时, 其 锚 固长度乘 以修正 系数 0 8, 但对于箍 筋的设 置要 求没有说明, 划分没有新规范具体明确。 4 ) 粗直径钢筋 ( 直径超过 2 5 m m) 相对肋 高减 小对锚固作用降低的影响,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对锚 固的影响 , 施工扰动对钢筋锚固的影响, 以及实际配 筋与计算值的富裕影响 ,

10、新 旧规范的要求是一致 的。 5 ) 在规范 中明确 了梁 纵 向钢筋可 以采 用并筋 的做法 , 对并筋的等效直径 、 保护层厚度 、 钢筋间距 、 设计 中配筋密集区域的钢筋布置以及施工中钢筋的 定位、 振捣、 浇筑带来了施工便利, 也利于指导施工。 6 ) 对于轻骨料混凝土 、 自密实混凝 土等 , 规 范 尚未对锚 固的变化提 出要求 , 需要结合施工实际情 况予以考虑。 2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锚固形式 根据构件截 面相对尺寸、 支座宽度和钢筋锚 固 长度的实际情况 , 钢筋可以采取直线锚固形式 、 弯钩 锚 固形 式 和机 械 锚 固形 式 , 表 1对 比了新 规 范 G B 5 O

11、 0 l O 2 0 l O和 原规 范 G B 5 0 0 1 0 2 0 0 2对 钢筋 锚固的形 式 和技术 要求。新规 范 G B 5 0 0 1 0 -2 0 1 0 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 包括弯钩或锚固端头 在内的锚固长度取基本锚 固长度 Z 的 6 0 , 而原规 范 G B 5 0 0 1 0 -2 0 0 2中, 锚固长度取计算锚 固长度 的 7 0 , 这在施工 中需要注意。新规中丰富了机械锚 钢筋锚固、 连接接头等给出了具体的做法和要求 , 给 固的形式, 更利于施工实践。 表 1 新 旧规范对钢筋锚 固形式和 技术 要求的对 比 3钢筋混凝土构件锚 固的做法 1

12、1 G 1 0 1系列 图集 (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 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中, 包括三个分册, 分别是 1 1 G1 0 11 ( 现浇混凝 土框架 、 剪力 墙 、 梁 、 板) 、 1 1 G 1 0 1 2( 现浇 混凝土板式楼梯 ) 和 1 1 G 1 0 1 3 ( 独立基础 、 条形基础 、 筏形 基础及桩基 承台) 。 结合 G B 5 0 0 1 l _ _ 2 0 1 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J G J 3 2 0 1 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等 , 对 比分析 了新 旧图集中梁 、 柱 、 板 、 楼梯等构件钢 筋锚 固做法的变化。 3

13、1 粱 抗震楼层框架梁, 新增加了端支座加锚头 ( 锚 板) 锚固, 梁纵向钢筋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侧, 且 i 0 4 l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 新增加了端支座加 锚头( 锚板) 锚固, 梁纵向钢筋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 内侧, 且I 0 4 1 做法分别如图1 和图2 所示。 图1抗震框架梁端支座加 图2非抗震框架梁端支座加 锚 头 ( 锚 板 ) 锚 固做法 锚头 ( 锚板 ) 锚固做法 非框架梁 , 梁上部纵 向钢筋在端部支座的锚 固 做法 , 设计按铰 接时 : I0 3 5 , 设计按 充分利用钢 筋抗拉强度时: 0 6 l b , 这个和0 3 G 1 0 1 的做法是不 同的, 施

14、工中需结合设计情况具体选用, 如图 3所 示 。 3 2柱 框架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做法新增加了柱纵 向钢筋端头加锚头( 锚板) 做法, 要求伸至柱顶且 3 4 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3 9卷 设计按 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 图3 非框架梁端部钢筋锚固构造 0 5 l ( 适用于抗震情况 , 非抗震情况 , 取 I0 5 l ) 。 框架边柱和角柱纵向钢筋构造可采用节点组合的方 式进行钢筋设置, 方便了施工。在柱子变截面处理 方面 , 当截面变化 比较大时, 不能采取钢筋弯折连续 通过做法时, 新图集要求下部钢筋伸至顶部水平弯 折 1 2 d , 原 图集要求从变截面 内侧水平弯折 2 0 0

15、m m, 上部钢筋插入柱子内长度由原图集的 1 5 2 。 修 正为 1 2 Z E 。 3 3 板 1 1 G 1 0 11图集中板上部纵 向钢筋在端部支座 ( 梁、 圈梁) 的锚固要求 , 当设计按铰接时, 平直段伸 至端部支座对边后弯折, 且平直段长度i 0 3 5 如 , 弯 折段长度 1 5 d ; 当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时, 平直段 伸至端部支座对边后弯折 , 且平 直段长度 0 6 l 弯折段长度 1 5 d , 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情况具体选 用 ( 图4 ) 。对于支座为剪力墙 的情况 , 做法没有变 化。对于支座为砌体墙, 上部钢筋的做法按设计为 铰接时的情况考虑。而 0 4

16、 G 1 0 1 4图集 中板在端部 混凝土梁 、 墙 中的做法 , 上部钢筋锚人支座中的锚 固 长度( 直段长度和弯折部分) 总长要求是 f , 当遇到 支座宽度 比较大的时候 , 有时候不需要 弯折就能满 足要求 , 这个和 1 1 G 1 0 1 1的要求明显是不 同的。 图4 有梁楼面板端部支座钢筋锚固构造 3 4 楼梯 以A T 楼梯为例, 1 l G 1 0 1 2图集增加了参与主 体结构抗震设计的楼梯 A t c , 以及采取滑动措施( 如 采取预埋钢板, 在钢板之间铺满石墨粉的滑动措施 , 和设置聚四氟乙烯垫板的措施) 减轻对框架结构影 响的楼梯 A T a和 A T b 。A

17、 T楼梯下部钢筋 的锚 固长 度 , 取 I5 d, 且至少伸过支座中线 , 上部纵 向钢筋锚 固长度 , 当设计按铰接时 , 平直段伸至端部支座对边 后弯折 , 且平直段长度 0 3 5 l , 弯折段长度 1 5 d; 当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 时, 平直段伸至端部支座 对边后弯折 , 且平直段长度 I0 6 l 弯折段长度 1 5 d , 具体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上部纵向钢筋若 有条件时可直接伸人平台板 内锚 固, 从支座边算起 总锚 固长度不小于 f 。而 0 3 G1 0 12图集 中, 下部 钢筋的锚 固长度 , 取 5 d , 且 h ( h为梯 板 的厚 度 ) , 上部纵

18、向钢筋锚固长度 , 低端梯梁处纵 向钢筋 锚固长度取 tl ( 总的长度 , 包括水平段长度 和弯折 部分长度) , 高端梯梁处钢筋锚固长度取I0 4 1 和 弯折 1 5 d的做法。 4钢筋锚固的施工技术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 的主要材料是 由钢筋和混凝土 组成 , 钢筋和混凝 土共 同工作重要的前提是两者之 间能可靠的粘结和锚固, 而钢筋混凝土构件之间能 可靠传力, 也离不开构件问钢筋的锚固机制形成。 为了确保钢筋 昆 凝土结构的可靠性 , 保证混凝土结 构 中钢筋的锚固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施工中正确选 用钢筋锚固形式, 保证锚固钢筋的加工质量和正确 安装 , 做好锚固区域 昆 凝土的浇筑质

19、量等 , 制定钢筋 锚 固的施工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4 1 锚 固形式的正确选择 对 于混凝土结构 , 针对构件之间的相互支撑关 系, 理清构件之间的传力途径, 分析构件是否考虑抗 震 , 确定节点类型和做法 , 然后结合设计图纸和设计 意图, 正确选用钢筋的锚 固形式 , 是采用直锚 、 弯钩 锚固还是机械锚固形式 。比如对 于框架梁 , 分清是 楼层框架梁还是屋面框架梁, 是考虑抗震还是非抗 震 , 是楼层端节点还是顶层端节点 , 然后根据设计和 施工实际情况 , 选用正确的锚 固形式。 4 2 锚固钢筋的加工 根据钢筋配料单 , 进行锚 固钢筋的加工 , 对于直 锚钢筋 , 需要保证

20、钢筋伸人锚 固区域的长度 , 对于弯 钩锚固形式, 要保证弯钩加工的技术要求, 如对于末 端 1 3 5 。 弯钩, 要求弯钩内径 4 d , 弯钩直段长度达到 5 d 。对于机械锚 固形式 , 包括螺栓锚头和焊接锚板 两种 , 要求螺栓锚头和焊接钢板锚头的承压 面积不 应小于锚固钢筋截面面积的4倍。焊接钢板锚头的 焊接质量, 焊接钢板的尺寸和钢板厚度应符合要求。 新规 G B 5 0 0 1 1 0 1 0从耐久性角度考虑 , 以最外层 钢筋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即保护层比原 规范实际厚度加大了, 也更合理了, 在钢筋加工时需 要考虑。 王军强: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锚固与施工技术 3

21、4 5 4 3 锚固钢筋的安装 锚固钢筋的品种 、 规格 、 数量和锚固形式必须符 合设计要求 。锚 固钢筋安装 , 对于直锚形式 的钢筋 , 要保证直锚的长度、 钢筋之间的间距符合要求, 侧向 保护层厚度和配置的箍筋对于钢筋粘结和锚固作用 的发挥是有利的, 应注意核查。对于弯钩锚固形式 的钢筋 , 要 检查 直 段 长度 ( 如 对 于 梁纵 向钢筋 0 6 1 或t0 6 1 曲 E ) 和弯钩长度( 如 9 0 。 为 1 2 d的要 求) , 截面角部的弯钩宜朝向截面内侧。对于螺栓 锚头和焊接钢板锚头形式的锚固钢筋, 规范要求锚 头宜在纵横两个方向相互错开, 净间距不宜小于 4 d ,

22、 这个在施工实践 中可能会存在 问题 , 如钢筋直径 为 2 0 mm, 锚板尺寸如为方形钢板 , 边长为 1 9 8 d , 约为 4 0 mi l l , 锚板净距为 4 d , 为 8 0 m m, 则两根钢筋 的中心距离为 5 9 8 d , 约为 1 2 0 m l T l , 这个 对于梁纵 向钢筋的布置是否存在困难值得商榷。 4 4 锚 固区域混凝土的浇筑 锚固区域钢筋相对密集, 根数较多, 在混凝土浇 筑前 , 需要认真进行锚固区域钢筋的隐蔽验收 , 检查 锚固钢筋的形式、 尺寸、 位置、 朝向、 间距、 保护层厚 度和横 向箍筋配置等 , 合格后方可按规定浇筑混凝 土 。新规

23、对锚固区域钢筋锚 固形式 的选择 、 横 向箍 筋的设置要求更加明确, 当保护层厚度不大于 5 d 时, 需要在钢筋锚固区域配置箍筋或横向钢筋, 以防 止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时钢筋突然失锚。施工中要认 真组织 , 避免振捣造成锚 固钢筋的位置偏移和错位 , 混凝土需要连续浇筑并振捣密实, 避免把施工缝留 在该区域 , 形成薄弱环节 , 影响钢 筋锚 固, 遇到梁柱 节点区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致时 , 在节点 区域 , 要 采用强度较高等级的混凝土等。锚固区域钢筋和混 凝土的质量是保证钢筋锚 固的重 要基础 , 需 要在施 工过程 中重点控制。 4 5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过去对于保护层厚度的控

24、制 , 设计 、 施工与验收 中关注 比较 多 的是纵 向受力 钢筋 的保护层 厚度大 小 , 现在 的保护层厚度是针对最外层钢筋 , 如对于环 境类别一类 , 混凝土等级 C 3 0 , 梁的保护层厚度取 2 5 1T i m是针对梁纵 向受力钢筋 , 那 么对 于梁 中的箍筋 直径如 1 0 fi lm的, 箍筋的保护层厚度最多就只有 l 5 fi l m, 如果施工有偏差 , 箍筋的保护层厚度往往达不 到 1 0 iY l m 。而新的图集中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 土表面 的距离 , 如对于梁 柱 , 同样 的一类环境 , 箍筋的保护层厚度取 2 0 i T l

25、m, 明显比过去 的要求高 ( 1 01 5 1T i m) , 这更有利于混 凝土中钢筋的锚 固和提高混凝土 的耐久性 , 不过在 施工 中要注意箍筋的加工和安装等环节 , 确保质量。 5 结 语 新规范和图集中钢筋的锚 固内容发生了较大变 化 ,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限值从 C 4 0提高到 C 6 0 , 钢筋 级别新增加 了5 0 0 MP a钢筋 , 钢筋锚 固形式新增 了 两侧贴面焊和螺栓锚头机械锚 固形式 , 采用机械锚 固的长度限值从计算锚 固长度 的 7 0 修 订为为基 本锚固长度的 6 0 。新增加的机械锚固接头形式 , 便于施工组织。采用并筋形式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 和施工

26、。现浇板钢筋的锚固要求 , 需根据设计要求 的铰接或充分利用钢筋强度选择钢筋的锚固长度和 做法。在施工中, 需要结合实际, 比较规范和图集的 变化 , 严格钢筋锚 固的做法和施工质量。 参 考 文 献 : 1 G B 5 0 0 1 0 -2 0 1 0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 s 2 G B 5 0 0 1 1 2 O 1 O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 3 J G J 3 -2 0 1 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s 4 1 1 G 1 0 1 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 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 梁、 板) s 5 1 1 G 1 0 1 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 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s 6 1 1 G I O I 一 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 构造详图( 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 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