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整理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066649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整理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整理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整理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整理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综合整理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2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科学,其科学体系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简单应用)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

2、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康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费希特。3.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4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费尔巴哈。在马哲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马哲使两个分离得以统一: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它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6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傅立叶(实业制度)、圣西门(和谐制度)、欧文(公有制)为代

3、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除上述理论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7.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综合应用)1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它就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也是其发展者。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恩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和马恩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鸿篇巨作:资本论。3. 列宁: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4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想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理论体系,它能正确地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体系,具有自我批判意识。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

5、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革命性: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 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科学性:它不带任何偏见 它具有深刻性 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义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联系:革命性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基础、保证;科学性源于革命性并通过它表现出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6、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简单应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第一,与时俱进的含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第二,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第三,关于理论创新的长期性。理论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第四,关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含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现实中的重大问题。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为我们的一切

7、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1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2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近期的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综合应

8、用)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简单应用)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其基础);第二,这是由我们学习它的目的决定的 (为了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思想。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

9、展马克思主义。(综合应用)第一,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出现2情形:中国等继续走社会主义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不但没消失,反而有很大发展,阶级社会矛盾缓和) 第三,经济全球化:(出现事关全人类的问题,如环境污染) 第四,世界新技术革命:(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对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严重挑战) 第五,我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我国社会所处阶段,社会主义vs市场经济等问题)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

10、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本体论,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是第一性的,认为物质是本原,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认为世界是可认识的属于可知论,认识世界是不可被认识的是不可知论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4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形而上学认为事物都是静止的,孤立的。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11、对立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统一的,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法国.笛卡尔:把物质和心灵结合起来的是上帝的力量,二元论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2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英国.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宋.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王守仁:“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客观: 德国.黑格尔:“绝对精神”宋朝.朱熹:“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神学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物主义哲学的

12、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中国明清王夫之“元气说”。古希腊认为水火是万物起源,中国“五行说”-五行杂以成百物4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

13、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晶,被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所证明。自然界是客观的、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三者构成了整个世界。 只有马哲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指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 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简单应用)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义: 它指

14、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形而上学错在把静止绝对化,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错在否认相对静止。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

15、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 只有承认目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主体是

16、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的主题可以划分为个人、集团和类主体。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2实践的基本特点: 客观性 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时间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1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实践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开来。2.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旧唯物主义之

17、所以仅仅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却陷入唯心主义,主因其缺乏实践观点:一方面,它把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看成是纯粹客观的自在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把人的实践活动看成是纯粹主观的东西。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去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就是用物质的原因去说明社会历史,这才有了历史唯物主义。3.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观点是马义关于人的观点的基础。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看到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不断从事实践活动。人只有不断从事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和发展。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哲的基本观点。正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哲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成了科学的世界观

18、和方法论。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 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1. 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2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指联系的客观性。3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的是指

19、联系的普遍性。4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这是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二)世界的运动发展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3新事物;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4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1唯物

2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主要表现在: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形而上学否定这种联系,认识是事物是孤立的。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不停运动发展变化的,形而上学否定这种运动。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否定这种矛盾的存在。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岐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

21、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也称之为矛盾规律,就矛盾的本质而言,它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区别: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联系:一

22、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关系。(综合应用)含义: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简单应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意义: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

23、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2论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综合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意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24、。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一原理对我们有重要意义,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2简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综合应用)含义: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关系:首先:二

25、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 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重要意义。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综合应用)含义: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

26、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意义: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互相转化。3简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综合应用)主要矛盾和次要

27、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就会导致“均衡论”。 意义: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二)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度1质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28、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2简述掌握事物度的方法论意义。(简单应用)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1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综合应用)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29、。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又有部分质变。意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辩证的否定1.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及其意义。(综合应用)内容: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而

30、联系起来。 第三,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槽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简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意义。(综合应用)第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积极因素,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

31、前进的,上升的。 第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一方面,否定之否定规律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 第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 意义: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1.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一系列其他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

32、象(一)原因和结果1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2因果联系的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是普遍联系的,承认二者联系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定二者联系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统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3.因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简单应用)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二)必然性和偶然性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

33、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与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只承认某一方面的话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

34、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简单应用)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我们应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被偶然现象所迷惑。 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我们应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偶然性。(三)可能性和现实性1.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2.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

35、一的: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简单应用)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四)内容和形式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

36、第一,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第二,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第三,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二者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死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3.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简单应用)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理,注意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

37、形式。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五)本质和现象1.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2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不能脱离现象。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决定现象。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真象与本质是一致的,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

38、质,与本质是不一致的。3.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简单应用)第一,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第二,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规律和自然规律1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的两个特点是客观性和普遍性。2自然规律是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的规律,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1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并非存在于人们自觉活动之外的某种神秘的东西,

39、而是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2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社会性劳动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分三个阶段:从反应特性到刺激感应性,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3社会性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4意识的本质包括三方面内容: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5人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

40、语言文字系统引起的反射。6意识的主观性包括: 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 意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反映客观事物 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7意识的客观性包括: 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反映着客观事物 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 创造来源于客观世界8“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一种庸俗唯物主义观点。意识是主观自生的,这是唯心主义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简单应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坚持了唯物论;同时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

41、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意识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活动能改造客观世界 意识活动对于人的生理活动有一定影响3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1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及其意义。(综合应用)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42、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第四节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1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解放思想:就是要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综合应用)首先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其次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一

43、认识的产生 P901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2在整个哲学中,本体论对哲学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决定性意义。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P93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与认识在实践中发生是一致的。实践是人的才能和知识的唯一源泉。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4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社会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 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44、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主体 P971认识的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2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自然性) 社会历史性 能动性3认识的主体的结构分为:个体 群体 人类整体2认识的客体 P1001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3认识客体的性质特点:客观实在性 对象性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P1011实践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2简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认识的

45、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主体必须认识和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改造才能成功。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简述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本质的理论意义(综合应用)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揭示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揭示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揭示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2在哲学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

46、认识论的对立3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进认识论中,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实践的观点是驳斥不可知论(英国休谟,德国康德)最有力的论据4能动性是区别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同机械唯物论的反映论的根本标志。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一、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分为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分为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的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它们相互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第二,它们相互联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割裂二者,就会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P109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