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血液循环》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066221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血液循环》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血液循环》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血液循环》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血液循环》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血液循环》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品文档.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血液循环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情感目标:1、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认同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认同健康而强壮的心脏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3、引导学生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教

2、学难点正确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的变化。教学方法:1、问题教学法设置疑问,引起思考。2、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3、直观式多媒体演示。4、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学法指导:1、联系已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相关知识认真仔细观看视频,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分析循环过程的血液成分变化,明白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协作关系、血液循环的意义所在。2、分别联系“消化与吸收”和“人体的呼吸”学习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和作用,认识到人体生理活动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初步建立人体是一个整体的意识。教学准备:学生:1、预习有关血液循环的内容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教师:制作血液循环

3、的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为什么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容易疲倦的症状?2、识别图中的三种血管,指出适合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并说明其特点。3、心脏有哪几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连通?预习自测:1、血液循环可人为地分成哪两条路线?2、把这两者连通起的是什么器官?这两条路线的共同点是都从() ()各器官的毛细血管 () ()3、你怎么理解体循环的“体”?你认为通过体循环起到什么作用?4、肺循环是发生在哪两部分之间的血液循环?你认为肺循环有什么作用?5、判断正误:(1)动脉里流的血叫动脉血()(2)静脉里流的血叫静脉血()6、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导入新课:我们已学习了血液、血管、心脏

4、的内容,了解到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中循环地流动着。播放视频:人体的血液循环多媒体展示体循环途径和和肺循环途径(分步观察,先观察体循环,再观察肺循环。适时暂停,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观观察提纲:(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细致观看视频,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先观察体循环,教师指导:1、体循环的起点、终点分别是哪儿?2、体循环的大致路径是怎样的?3、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在这些部位发生改变?4、体循环产生了什么意义?再观察肺循环,教师指导观察:1、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分别是哪儿?2、肺循环的大致路径是怎样的?3、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

5、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在这些部位发生改变?4、肺循环产生什么意义?5、肺循环和体循环哪个路线长?6、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有没有联系?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两条循环途径。学生尝试:用字和“”绘制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教师板图: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学生标注:分别用红、蓝色粉笔在板图中标出“动脉血”和“静脉血”。比较归纳: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起点终点路线长短血液成分的变化特点体循环肺循环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规律。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3、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是一先一后进行的吗?为什么?4、血液循环有什么意义?教师出示:血液循环图解课堂小结

6、: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他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血液循环的原动力自心脏。血液循环的意义:为全身各部分的细胞带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思维拓展:1、心脏本身所需要的营养及氧由哪里提供?代谢废物如何运离?2、缺乏锻炼的人,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心跳会特别快,甚至晕倒的现象?为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阅读:“冠脉循环”内容师生小结:冠脉循环是指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可见冠脉循环是体循环的一个特殊的分支。是给心脏自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的

7、。冠脉循环的效率直接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学以致用:1、在左臂进行静脉注射,药液在进入体内后还会经过哪些循环途径才能到达病灶部位发挥治疗作用?2、若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则最先将在心脏的哪个腔中发现这种药物?3、一般患病时医生往往建议患者首选口服药物,其次肌肉注射,最后才是输液,你理解其中的原因吗?布置作业:板书设计:(PPT)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二、人体的血液循环一、血液循环途径:(图)二、血液循环的意义:教学反思:血液循环一节是我将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又一次探索,也是对小课题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验。基本教学思路是:(1)选择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贪占探究式教学有效促进学生

8、自主学习;(3)强化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设计以发展理性思维。总之,整个教学设计注重教给学生规律和方法,注重过程而非结论。课后调查及学生作业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大多数学生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部位、原因、结果、意义等),动脉血和静脉血,在血液循环血液血管心脏间的协作关系,人体血液循环的意义等都有了较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达到了最初的设想。尤其是“问题设计”始终贯彻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1、以“问”勾起学生的“忆”“知识准备”环节的复习提问,促使学生将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再认识,再加工,深化理解,以积极参与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学生

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归基础,以退为进。2、以“问”勾起学生的“悟”在播放“血液循环”的视频前,先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去观看,减少盲目性,并引导学生“悟”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知识间的联系,思前因后果,逐步深化结构域功能的适应性关系的生物学思想,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3、以“问”引领学生的“做”观察完视频,要求学生尝试着画出体循环(后画肺循环)路线图,并用红蓝色分别标出动脉血和静脉血(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这时一个引领学生在观察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概括地过程,是学生完成自主探究过程中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4、以“问”引起学生的“反思”通过“血液循环的意义何在?”“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本身需要养料和氧气吗?”等的发问,引起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深入思考,检验和反思问题的解答过程和方法,纠正自己的错误,深化理解生物学知识的概念和方法。不足:本节内容难度较大,且开展探究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具体过程中,而落实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等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结果对课堂节奏掌控不当,在前面过细、耗时过多,导致影响教学进度,没能按计划完成“学以致用”环节,不能当堂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和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需注意解决落实学生探究活动与时间分配之间的矛盾。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