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营配贯通(一体化)
整体工作方案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版本
V0。2
编制人
李源林、周秀、陈亚婕、刘廷、刘宇、范雄
审查人
刘行波
批准人
郭志刚
营配贯通(一体化)整体工作方案
目 录
一、概况 1
二、建设目标及要求 1
2.1整体目标 1
2.2国网公司要求 1
2.3省公司要求 2
三、建设内容 2
3.1系统建设 2
3.2数据清理 2
3.3数据采集及普查 4
3.4数据录入 4
3.5系统调整、集成与应用 5
四、工作方案 5
4。1组织方式 5
4.2组织保障 6
4.2.1省级成立总体管控组 6
4.2.2省级成立系统实施组、数据工程组、质量控制组、技术支持组 6
4。2.3各地市成立领导小组 7
4。2.4各地市成立专项工作组 7
4.2。5各地市成立数据工程组 8
4。3总体管控要求 8
4。4工作界面划分 9
4。5数据工程外包组织方式 9
五、技术方案 11
5。1项目整体流程 11
5.2命名原则及规范 12
5。2。1 低压线路命名 12
5.2。1.5 计量箱命名 13
5.3存量数据的核对与清理 14
5.3。1工作范围 14
5。3.2数据整理 15
5.4数据异动情况处理 15
5.4。1数据一致性保证 15
5。4.2数据异动流程 17
5。5设备关联关系及维护职责 20
5。5.1 10(20)千伏数据运维界面 20
5。5.2低压数据运维界面 21
5.6数据工程实施 22
5。6。1存量数据工作流程 22
5。6。2缺失/新增数据工作流程 22
5.6。3计量箱清查及编码 23
5.7 数据质量管控 25
5.8 建设过程中指标维护 29
5。8。1工作思路 29
5.8。2 GIS平台指标维护工作方案 30
5.8.3 PMS实用化指标维护工作方案 31
5。8.4 营销系统指标维护工作方案 33
六、附件 33
一、概况
为加快推进95598全网全业务集中工作,强化营销、运检、调控专业协同,有效支撑电力故障定位、停电范围定位、实时线损统计等业务,不断提升供电服务品质,国网运检部提出了2014年营配数据贯通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为确保如期达成各项工作任务,特制订本方案.
二、建设目标及要求
2.1整体目标
落实国网公司95598全网全业务集中整体工作安排,加快推进营配数据整理贯通工作,为强化配网管理、故障研判、抢修指挥提供基础和保障。
2.2国网公司要求
1)2014年5月底,各公司完成对地市公司市区范围变电站、10千伏线路、公用配变及高压供电用户数据采录和治理,建立站—线-公变(专变用户)—低压用户准确的营配联接关系,低压用户直接与公变挂接。
2)2014年12月底,完成国网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南电力全部地市和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太原、济南、青岛、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厦门、福州、武汉、长沙、郑州、南昌、成都、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拉萨31家重点城市市区范围400伏线路数据普查和整理,建立配变、低压线路和低压用户间准确的关联关系;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年底前至少完成50%以上地市市区低压数据整理工作.
3)完成95598客户报修定位、配网故障研判指挥、停电计划安排等集成应用建设,支撑95598全业务集中运营。
2.3省公司要求
1)5月28日前,完成全省全部地市公司10千伏电网数据整理,与营销部共同建立、完善站—线-变-户间准确的关联关系。
2)12月25日前,完成武汉市区范围10千伏至400伏数据普查和整理,建立配变、低压线路、低压用户间准确的关联关系。
3)12月27日前,完成鄂州、黄石、宜昌、随州、黄冈、荆门、咸宁、襄阳市区低压数据整理工作,其他地市公司完成90%市区低压数据整理工作.
4)完成95598客户报修定位、配网故障研判指挥、停电计划安排等集成应用建设,支撑95598系统全业务集中运营。
三、建设内容
3。1系统建设
包括PMS2.0系统建设、营销GIS系统建设和95598全业务集中项目建设三个方面。
3.2数据清理
数据清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表3—1 数据清理工作内容
序号
工作项
计划
完成时间
工作内容
11
城网10(20)千伏数据清理
2014年
5月底
核查GIS系统中的变电站—线路—变压器的拓扑连接关系、台账属性信息,确保配网数据准确.
核查PMS系统中变电站-馈线-主线—分支线—变压器(用户)的层级关系,确保与GIS系统中的拓扑联接关系一致.
核查电网GIS平台配网线路拓扑关系、公用配电站房(箱变、柱上变)及站内一次接线图等是否与现场一致。
核查电网GIS平台变电站(开关站、环网柜)中压线路进出线开关、线路联络开关(熔断器)实际运行方式是否与现场一致
同步在电网GIS平台、PMS系统中完成10(20)千伏配电线路及设备台账信息的更新。
22
农网10千伏数据清理
2014年
5月底
核查PMS系统属性台账数据,确保与现场一致,提升台账数据准确性。
核查PMS系统中变电站—馈线-主线—分支线—变压器(用户)的层级关系,确保与现场挂接关系一致。
同步在PMS系统中完成农网10配电线路及设备台账信息的更新。
33
营销资源数据清理
2014年
5月底
核查营销系统中所有客户的基本档案信息,用电地址按照行政区、街道、小区和农村县、乡、村三级标准库进行结构化梳理。
核查营销系统中的变电站—线路—公(专)变电网设备数据,并建立与PMS系统的对应关系。
核查营销业务系统中的户—箱关系,建立表箱与用户接入点连接关系。
3。3数据采集及普查
数据采集及普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表3-2 数据采集及普查工作内容
序号
工作项
计划
完成时间
工作内容
1
城网10(20)千伏数据采集及普查
2014年
12月底
完成城网10(20)千伏异动杆塔、站房、电缆井等设备经纬度的采集、照片拍摄等工作。
2
农网10千伏数据采集及普查
2014年
12月底
完成农网10千伏杆塔、站房、电缆井经纬度数据的采集、照片拍摄等工作,记录站房内的一次接线图纸。
3
低压数据采集及普查
2014年
12月底
采集公用配电房(箱变、柱上变)-低压杆塔(电缆)-分支箱(配电箱)-表箱的电气连接关系.
采集表箱(含低压用户计量柜)与电能表资产编号(集中器/采集器)的关系。
采集公用配电房、分支箱(配电箱)等站内电气一次接线图数据.
采集公用配电房(箱变、柱上变)、低压杆塔(电缆)、分支箱(配电箱)、表箱等设备台账数据、经纬度及拍摄设备照片信息
4
营销资源数据采集及普查
2014年
12月底
采集各级人工营业厅、智能营业厅、自助交费终端以及与社会合作的各类代收交费点、服务网点(营业网点、自助缴费点、电费代收点-银行、电费代收点-超市、邮储等)、计量库房充换电站、充电桩、分布式电源坐标和照片信息。
3.4数据录入
数据录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表3—3 数据录入工作内容
序号
工作项
计划
完成时间
工作内容
1
城网10(20)千伏数据录入
2014年
12月底
在电网GIS平台中完成线路拓扑公用配电房(箱变、柱上变)及站内一次接线图的绘制、录入工作.
2
农网10千伏数据录入
2014年
12月底
在电网GIS平台中完成线路拓扑、公用配电房(箱变、柱上变)及站内一 次接线图的绘制、录入工作。
3
低压数据数据录入
2014年
12月底
在电网GIS平台中录入公用配电房(箱变、柱上变)、低压杆塔(电缆)、分支箱(配电箱)等设备台账信息、坐标及照片数据。
在营销系统中建立表箱(含低压用户计量柜)与电能表之间的关系。
在电网GIS平台中完成公用配电房(箱变)、分支箱(配电箱)站内电气一次接线图的绘制.
在营销系统或电网GIS平台中完成接入点与表箱(含低压用户计量柜)的对应。
4
营销资源数据录入
2014年
12月底
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及营销GIS平台中录入采集的营销资源坐标、台账及照片等信息。
3.5系统调整、集成与应用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适应性调整;PMS2.0、营销GIS系统、95598平台、营销业务系统等应用系统间横向集成.
四、工作方案
4。1组织方式
由省公司总体管控,各地市配合执行,数据采集录入工程外包的形式开展。
4.2组织保障
4.2.1省级成立总体管控组
建议设置于电科院,由华中科技公司主要支撑总体管控工作,总体管控组负责总体控制各单位营配贯通工作的实施进度与质量,负责定期向省公司专项工作组汇报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表4—1 总体管控组
总体管控组
角色
职责
姓名
联系方式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2。2省级成立系统实施组、数据工程组、质量控制组、技术支持组
表4-2 系统实施组
系统实施组
角色
职责
姓名
联系方式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表4-3 数据工程组
数据工程组
角色
职责
姓名
联系方式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表4-4 质量控制组
质量控制组
角色
职责
姓名
联系方式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表4—5 技术支持组
技术支持组
角色
职责
姓名
联系方式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2.3各地市成立领导小组
表4-6 地市领导小组
xxx地市领导小组
角色
职责
岗位
姓名
联系方式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2。4各地市成立专项工作组
表4—7 地市专项工作组
xxx地市专项工作组
角色
职责
岗位
姓名
联系方式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2。5各地市成立数据工程组
表4-8 地市数据工作组
xxx地市数据工程组
角色
职责
岗位
姓名
联系方式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3总体管控要求
(1)管理机制
专项工作组:项目工作方案的审查、各项目工作组之间的协调工作,汇总工作报告并上报省公司领导;
整体管控组:制定总体工作计划,确定营配数据贯通工作方式及流程,定期(每周、每月)对基层单位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汇总工作报告并上报专项工作组;
各分项工作组:负责制定分项工作计划,项目的各专项工作组之间的组织协调,人力资源规划,明确任务分配,风险控制,重大问题协商,定期向整体管控工作组汇报工作情况等方面;
各地市公司项目组:负责项目工程的具体实施计划的编制,实施内容的划定、项目实施等,向各分项工作组汇报工作进展。
(2)沟通机制
各级建立周会、月会制度,在会议中汇报工作进展及遇到的问题;
建立突发事件紧急处理机制,避免项目进度延后;
以周报、月报的形式,记录项目进展情况,向上级汇报;
成果确认,对阶段成果、各分项成果进行签字、留档。
图4—1 沟通机制示意图
4.4工作界面划分
表4-9 各级各单位的职责划分表
级 别
单 位
职 责
省级
运检部
营销部
农电部
科信部
信通公司
地市级
运检部
营销部
县级
供电所
5。1项目整体流程
图5—1 项目整体流程图
5.2命名原则及规范
5。2。1 低压线路命名
低压线路命名为“配电台区名称(不含线路名称和台区编号)+低压线路名称(一般为供电房屋栋号、大用户名等)+线”,如“德政花园#5箱变#1栋线"等。
5.2。1.1低压分接箱命名
低压分接箱的命名原则为“配电台区名称(不含线路名称和台区编号)+低压线路名称+流水号+分接箱”,流水号是该低压线路上所有低压分接箱按线路前进方向依次编号。如“德政花园#5箱变#1栋线01分接箱"。
5。2。1。2低压杆号命名
1)低压杆塔的命名原则与高压杆塔一致,为“配电台区名称(不含线路名称和台区编号)+低压线路名称+D+杆塔编号”,杆塔编号取两位数字,低压线路名称前不加电压等级,在杆塔编号前加字母D区分.
2)柱上公用配电变压器所在电杆(即台架杆)不进行低压杆号编制,从下一基开始编号。
3)一根电杆有二条及以上的分支时,则顺着线路前进方向(即小号杆往大号杆方向),以左前方第一条支线为起点,顺时针依次编为“A"、"B”、“C"……,另在杆号前加一个“-”字。如“××台区××线15-A1”、“××台区××线15-A2”、“××台区××线15-A3”;“××台区××线15—B1"、“××台区××线15—B2”、“××台区××线15—B3"、“××台区××线15-B4”;“××台区××线15-C1"、“××台区××线15—C2”。如下图所示:
图5-2 低压杆号命名示意图
5.2。1.3低压开关命名
配电台区低压开关(含交流接触器、隔离开关)一般不进行编号,仅以汉字表示,总开关的命名为“××台区总开关”;支线开关命名为“××台区××线开关”。
5。2。1。4低压电缆命名
低压电缆的命名原则与高压电缆的命名原则一致,采用对端编号法,内容包括对端地点、电缆型号和长度等.
5.2.1。5 计量箱命名
计量箱命名需要具备一定的意义,可以根据命名得到如所辖范围的信息,编码方法为:
BX+所属组织结构编码+台区编号+流水号,如“BX4240601000003218001”。
5.3存量数据的核对与清理
存量数据整理是对各单位目前存在于生产管理系统、电网GIS 平台、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核查和整理,使之满足营配数据贯通工作的需要.
5。3.1工作范围
表5—1 存量数据核对工作范围
序号
工作内容
责任部门
备注
1
梳理营销系统中所有客户的基本档案信息,其中用电地址须按照行政区、街道、小区和农村县、乡、村三级标准库进行结构化梳理。
营销部
源于营销系统.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详见附件 《营配数据贯通工作规范》。
2
梳理营销系统中的变电站-线路-公(专)变电网设备数据,并建立与PMS系统的对应关系。
营销部
对遗漏的设备,则详见附件《营配数据贯通工作规范》。
3
梳理营销业务系统中的户—箱关系,建立表箱与用户接入点连接关系.
营销部
未建立户箱关系,则可在数据采集普查完成后再行建立。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详见《营配数据贯通工作规范》。
4
梳理GIS系统中的变电站-线路—变压器的拓扑连接关系,确保中压配网数据准确。
运检部
对未采录的设备,则详见《营配数据贯通工作规范》。
5
梳理 PMS 系统中变电站-馈线—主线—分支线—变压器(用户)的层级关系确保与GIS系统中的拓扑联接关系一致,同步完善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台账信息.
运检部
对未采录的设备,则详见附件《营配数据贯通工作规范》。
5。3.2 数据整理
存量数据整理工作包括变电站、主线、分支线路、变压器、户-箱—接入点梳理等六个方面,并基于电网GIS现有数据,参考配网一次接线图等资料,建立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设备台账与电网GIS中设备台账对应关系,同时更新PMS、电网GIS、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的差异台帐信息,如:名称、运行状态、电压等级等。具体见附件《营配数据贯通工作规范》.
数据整理的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销客户档案是否有缺失和错误,或者地址中层级关系错误,进行增补和改正.
2)清查PMS与营销站—线-变数据是否有缺失和不对应关系,进行补足和改正.
3)清查PMS与GIS拓扑关系的对应工作,以补足缺失,改正错误。
5.4数据异动情况处理
5.4。1数据一致性保证
5.4。1.1 前置条件
为确保数据一致性,在数据采集前,建议先完成数据清理工作,并在录入前进行按要求进行相应检查,确保营销数据与GIS数据、PMS数据与GIS数据相一致。
5。4。1。2项目过程中的一致性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因尽量避免采集实施区域出现数据异动情况,如有数据异动情况发生,各部分相应负责人应提前告知采集作业组,进行采集区域及数据的重新确认。需按照下图流程进行操作,当发现现场情况与台帐数据等不一致时,应及时反馈,核实采集位置是否错误、台帐数据是否错误,对于不一致情况,以实际现场数据为准.
图5-3 项目实施过程数据一致性流程图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由于农网10千伏数据、低压数据、营销数据暂未录入至电网GIS平台中,因此可以在完成相应数据比对并确保数据一致后,直接在电网GIS平台中进行数据建设工作。对于城网10(20)千伏数据,由于部分数据已建立对应PMS与GIS数据的关联关系,因此进行建模时需要按照现有GIS-PMS异动流程进行数据更新。
5。4.1.3项目后期的一致性
在完成营配贯通后,应制定对应相关异动流程及规范,确保营销数据、低压数据、城农网配电数据、输变电数据统一规范维护,保证营销系统、GIS系统、PMS系统同步进行数据更新工作。
5。4.2数据异动流程
5.4。2。1存量关联设备异动
电网GIS平台与PMS系统已进行主网输电、变电、配电数据关联,在进行小范围数据异动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数据异动维护:
图5—4 存量关联设备异动流程图
5。4.2.2新增关联设备异动
对于电网GIS平台与PMS系统、营销系统未关联部分数据,主要涉及数据有:部分变电数据、部分城网10(20)千伏数据、农网10千伏数据、低压数据、营销资源数据,该部分数据由于新增数量较大,在进行关联设备异动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图5-5 新增关联设备异动流程图
5.5设备关联关系及维护职责
5。5.1 10(20)千伏数据运维界面
10(20)千伏数据运维界面原则上以设备运维管理分界点进行划分,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5-6 中/高压数据运维界面
按照“数据源端唯一,全局共享”的原则,10(20)千伏用户档案信息以营销系统为准,由营销部负责维护;10(20)千伏公用线路的电网设备信息以电网GIS、PMS 系统为准,由运检部负责维护。
在营销系统界面实现高压用户的用电户号、用户专变与电网GIS平台的电网资产设备建立对应,明确的电网资产设备作为集成分界点;营销系统中公变以电网 GIS 平台中公变为准,公变设备为集成分界点。
集成分界点及以上的电网设备信息以电网资源库和电网GIS 平台为准,由运检部负责维护;集成分界点以下的高压用户档案信息以营销系统为准,由营销部负责维护。
架空线用杆塔作为集成分界点;电缆根据电缆性质,公用线路用电缆、分支箱等作为集成分界点,专用线路用变电站、环网柜或电缆分支箱等出线间隔作为集成分界点。多电源用户每路电源分别与对应的电网资产设备建立对应,每路电源均有各自的集成分界点。
5.5.2 低压数据运维界面
低压数据运维界面原则上以设备运维管理分界点进行划分,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5-7 低压数据运维界面
在营销系统界面实现低压用户的计量箱(含低压用户计量柜)与电网GIS平台低压末端设备(用户接入点)建立对应,用户接入点为集成分界点。
集成分界点及以上的电网设备信息以电网资源库和电网GIS 平台为准,由运检部负责维护;集成分界点以下的低压用户档案信息、表箱(计量柜)信息以营销系统为准,由营销部负责维护。
为避免二次数据梳理,应按照《关于印发设备(资产)运 维精益管理系统设备代码规范、设备参数规范、数据编码规范的通知》(运检计划[2013]505 号文)规范展开配网及低压缺失数据采录工作.数据采录模板及工具按运检部下发的文件执行。
5.6数据工程实施
5。6。1存量数据工作流程
存量数据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5-8 存量数据工作流程图
5。6。2缺失/新增数据工作流程
缺失数据采录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5-9 缺失数据采录工作流程图
5.6。3计量箱清查及编码
现有营销系统中暂未录入计量箱相关信息,需要进行计量箱采集及条码张贴工作。
为了规范计量箱编码,便于后期管理维护,我们引入了“虚拟表箱”及“表集群”两个概念,虚拟表箱指“邻近区域(如10m范围内)的独立或多个电表作为一个虚拟表箱",表集群指“邻近区域10m范围内的多个独立电表或者一栋楼里多个实体计量箱,可看作一个表集群"。
对于计量箱条码张贴工作,我们的实施路线为“采集虚拟表箱位置——内业聚类分析编码—-打印实际表箱条码(含独立电表)——张贴实际表箱条码(含独立电表)”。
计量箱条码张贴工作可按照如下流程进行:
图5—10 计量箱采集张贴条码流程图
在执行计量箱条码张贴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准备工作阶段:数据表导出及整理应按照台区为单位进行导出整理,并提供台区分布示意图,如果有条件可以提供相应台区电表分布示意图.
2)现场采集阶段:在现场采集过程中,采集人员应明确现场采集要求,对“表集群"进行采集,采集具体要求见《低压、营销采集作业指导书》.
3)数据整理编码阶段:在完成现场采集及数据整理后,利用软件工具对采集电表位置进行聚类分析,对实际计量箱(含独立电表)进行编码分配,并绘制实际计量箱(含独立电表)分布示意图。
4)条码张贴阶段:营销人员依据实际计量箱(含独立电表)分布示意图及对应条码,至现场进行计量箱条码张贴工作。
5.7 数据质量管控
为保障营配贯通数据准备成果的质量,数据准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质检等过程,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在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下进行.
对于电网资源数据在做好施工环境的质量控制同时,应严格采用三级检查、一级验收的质检方式进行过程检查和验收,重点对电网资源数据的采集坐标精度、属性精度、数据完整性等进行检查。
严格按照项目有关技术要求作业和进行质量检验评定,质量目标为:验收合格,数据采集成果质量优良率达到95%以上。通过以上检查,并对查出的错误进行修改后,方可进行数据归档。
5.7.1 采集质量现场抽查
10kV及以上数据采集以线路为单位开展数据现场抽查工作,0.38kV低压配网以台区为单位开展数据采集现场抽查工作。
5。7.1.1 抽查内容
表5-2 采集质量抽查内容
分类
管控内容
目标
变电站
变电站精度
精度误差≤3米
变电站名称
与现场一致
线路
线路名称
与现场一致
杆塔坐标精度
精度误差≤5米
杆上设备
是否有开关、刀闸、跌落保险
同杆架设回路数
与现场一致
杆塔材质、性质
与现场一致
塔形(输电)
猫头形、干字形等
线路T接关系
与现场保持一致
站房
站房精度
精度误差≤5米
站房名称与类型
与现场一致
低压台区
杆塔坐标精度
精度误差≤5米
站内一次接线图
与现场一致
分支箱坐标精度
精度误差≤5米
线路接线关系
与现场保持一致
高低压同杆
与现场保持一致
5.7。1.2 抽查方法
1)后期现场抽查从外业采集的数据成果中按一定的比例抽取数据(或经室内检查,选择有疑问的线路或台区),前往现场检查数据成果与现场的一致性。
2)现场同步检查针对经常出现采集问题的采集组,派专家组成员与外业采集组一同前往现场开展数据采集工作.检查过程形成如下质量检查表:
表5-3 数据采集质量检查表
数据采集质量报表一
检查项
采集成果
检查成果
是否一致
变电站名称
线路名称
杆上设备
同杆架设回路数
杆塔材质、性质
塔形(输电)
线路T接关系
站房名称与类型
站内一次接线图
线路接线关系
高低压同杆
数据采集质量报表二
×××外业数据精度评估表
序 号
设备名称
经度
经向误差
纬度
纬向误差
移位差
原测数据
检测数据
(米)
原测数据
检测数据
(米)
(米)
1
0.000
0.000
0.00
2
0.000
0.000
0.00
3
0。000
0。000
0。00
4
0。000
0。000
0。00
5
0.000
0.000
0。00
6
0.000
0。000
0。00
7
0.000
0。000
0。00
8
0.000
0.000
0。00
9
0.000
0.000
0.00
5。7。2 整理成果质量检查
5。7.2.1 检查内容
表5-4 整理成果质量检查表
检查类
检查内容
目标
名称
名称唯一性
合格率 100%
名称规范性
合格率 100%
与采集成果一致性
合格率 100%
业务 ID 对应性
合格率 100%
坐标
整理规范性
合格率 100%
坐标唯一性
合格率 100%
照片
命名规范性
合格率 100%
与名称对应性
合格率 100%
照片清晰性
合格率 100%
照片唯一性
合格率 100%
台帐
内容规范性
合格率 100%
必填字段完整性
合格率 100%
设备齐全性
合格率 100%
提交格式
路径准确性
合格率 100%
数据唯一性
合格率 100%
格式正确性
合格率 100%
统计完整性
合格率 100%
5.7.2.2 检查方法
1)工具检查:利用 EXCEL、等专业工具对数据的规范性、唯一性、完整性进行校验。
2)图表输出检查利用照片信息,对设备的名称和属性进行检查。
3)关联性检查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检查。
4)统计分析检查利用统计分析判断数据正确性,如数据的完整性,取值范围。
5。7。3 入库质量检查
10kV及以上设备的坐标、台帐和照片信息由专业公司负责入库,故不纳入管控范围。低压配网数据的入库质量核查要求如下:
5.7.3。1 检查内容
表5—5 入库质量检查表
核查内容
目标
变电站名称
位置与整理成果一致,一次接线图拓扑关系正确
线路名称
与整理成果一致,属性信息正确
杆上设备
与整理成果一致,拓扑连接关系正确
同杆架设回路数
与采集成果一致,属性信息正确
杆塔材质、性质
台区供电范围分析,全台区高亮显示
线路 T 接关系
与整理成果一致,拓扑连接关系正确
站房名称与类型
与整理成果一致,属性信息正确
线路接线关系
与采集成果一致,拓扑连接关系正确
高低压同杆
与采集成果一致,属性信息正确
站内一次接线图
与整理成果一致,拓扑连接关系正确
低压杆塔
与整理成果一致,属性信息正确
低压分支箱及箱内一次接线图
位置与整理成果一致,一次接线图拓扑关系正确
低压杆上设备
与采集成果一致,属性信息正确
低压线路拓扑连接关系
台区供电范围分析,全台区高亮显示
低压接入点
包括名称和编号
5。7。3.2 核查方法
1)系统核查法
打开电网GIS平台,定位到需要检查的台区位置,针对已建模的站内电气一次接线图、拓扑连接关系进行检查。
5。8 建设过程中指标维护
5。8.1工作思路
(1)关注国网最新考核规范,及时更新本部的管理办法;
(2)了解PMS2.0的参数规范,对照PMS1.0进行差异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3)现有的数据工程模式,对营销系统不产生关键影响,对其指标考核不会造成关键影响;
(4)对于小范围的建设工程,加强质量监督,在月度指标考核前进行自检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大范围的建设工程(全省),建议向总部申请暂缓指标考核.
5。8.2 GIS平台指标维护工作方案
5。8.2。1指标考核范围
国网公司在今年1月份对电网GIS平台考核指标进行调整,主要考核指标包括配电设备一致率、设备关键属性完整率、拓扑连通率指标三项考核指标。此外,低压及农网和用户设备不受考核影响.
配电设备一致率:核查电网GIS平台已完成与PMS台帐对应的配电设备中关键属性与PMS一致的设备占全部设备数量的比率,并按权重计算总图数一致率.
设备关键属性完整率:核查电网GIS平台中各类电网设备所有关键属性全部维护的数量占全部已绘制电网设备数量的比率,并按设备权重计算总设备关键属性完整率。
拓扑连通率:核查电网GIS平台中电网设备拓扑连通情况,考察输电线路、输电线路与变电站连接、变电站内图、配电站房站内图、配电线路、变电站房与配电线路连接六个方面的拓扑连通比率。
5.8.2.2指标考核方式
GIS平台考核周期为每月。服务器每天24点抽取当天的指标,每月的指标考核分数是由1-24号每天指标得分的平均值得来。相当于1—24号每天都在考核。
5。8。2.3指标维护方法
在GIS平台中如果存在异动设备时,都应该注意以上提到的三项指标。对于少量设备异动情况,应当天处理相应的指标;对于大批量设备异动情况,应尽量避开国网指标考核期,可在25-30号之间进行处理。如果情况特殊,可向国网管控组申请某时间段不纳入考核。GIS平台异动设备应注意三项指标:配电设备一致率、设备关键属性完整率、拓扑连通率。
配电设备一致率:核查电网GIS平台已完成与PMS台帐对应的配电设备中关键属性是否与PMS一致,该指标可通过GIS平台C/S端中‘图数关联校验'功能分析已关联设备与PMS属性台账不符字段,并进行相应字段修改,或者使用‘问题数据整改'功能。
设备关键属性完整率:各地市公司用户使用地理信息平台新增、修改设备时,补全该设备的所有关键字段,同时要求对目前地理信息平台中问题数据的全部关键字段补充完整,详细问题数据可以从C/S端中‘问题数据整改’功能或WEBGIS中‘指标考核’菜单中导出。
拓扑连通率:可使用电网资源图形管理系统中的‘拓扑连通率分析’功能进行检测,分别可对‘线路’、‘站内’、‘线路与变电站’不同类型的拓扑进行检测.处理检测结果中的孤立设备和拓扑断点设备。
5。8。3 PMS实用化指标维护工作方案
5。8.3。1指标考核范围
国网公司每双月对各网省PMS应用情况在实用化指标和人工评价两方面进行考核。实用化指标设备台账类包括:配电设备台账完整性和配电设备录入及时率。人工评价设备台账类包括:配电设备台账准确性。此外,变电站、配网线路、变压器在考核范围内,但不包含资产性质为“用户”的设备和“未投运”的设备。
表5—6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配电设备台帐评价字段
变电站
变电站名称、资产性质、资产单位、电压等级、投运日期、值班方式、污秽等级、变电站性质、站址。
配网线路
线路名称、电压等级、运行单位、投运日期、起点电站、线路类型、是否代维、线路总长度(m)、电缆线路长度(m)、架空线路总长度(m)、维护班组、资产性质、资产单位。
杆上变压器
主线名称、所属线路、所属杆塔、设备名称、运行编号、电压等级、运行单位、投运日期、维护班组、是否代维、资产性质、型号、生产厂家、绝缘介质、接线组别、使用性质、额定容量( kVA )、短路损耗(W)、空载损耗(W)。
配电设备台账完整性:1)检查2000年1月1日后投配电运的配电设备台账评价字段必须维护完整;2)配电设备台账必须全部录入系统。
配电设备台账及时率:检查评价期内新投运设备的台账必须在投运后10日内录入系统。
配电设备台账准确性:检查投运的配电设备台账参数必须维护规范、准确。
5.8。3。2指标考核方式
PMS实用化指标考核周期为双月(评价周期为上一个双月21日0时至本月20日24时)。指标统计方式包括:系统自动统计和人工抽查。
1)系统自动统计
采用系统实用化评价模块功能,对系统中配电设备台账的完整性、及时性、业务数据量的合理性应用情况以及生产业务完成情况,系统纵向级联情况进行自动统计。
2)人工抽查
采用逐条检查的方式,按一定数量对系统内配电设备台账数据进行检查,评价设备台账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以及存在问题整改情况。
5.8。3.3指标调整方法
国网公司每双月20—26日期间对各网省PMS应用情况进行考核,如果特殊情况考核时间可能会提前进行。在营配贯通实施过程中,补录PMS数据应尽量避免国网的考核时间范围。
若无法避免,可以将补录的台账数据的运行状态调整成“未投运”。针对“未投运”的设备国网公司不纳入考核。
5.8。4 营销系统指标维护工作方案
目前,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营销系统的考核产生影响。
六、附件
附件 《营配贯通数据工程地市作业指导书》
24
展开阅读全文